微生物学重点汇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85287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42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重点汇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微生物学重点汇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微生物学重点汇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微生物学重点汇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微生物学重点汇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重点汇总Word格式.docx

《微生物学重点汇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重点汇总Word格式.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学重点汇总Word格式.docx

1)质粒:

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双链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特点:

自我复制、传递

2)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3)胞质颗粒:

贮藏营养物质。

异染颗粒,嗜碱性强可用于鉴别细菌。

例如:

白喉棒状杆菌的胞质颗粒位于菌体的两端,经亚甲蓝染色呈紫色,形似火柴棒,用于细菌鉴别。

4)中介体:

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多见于G+菌,参与细菌分裂,称为

“拟线粒体”

5:

细菌细胞膜功能:

物质转运、生物合成、呼吸作用、分泌作用

6:

细胞壁:

主要组分为肽聚糖,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的细胞壁不同。

革兰阳性菌: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构成

革兰阴性菌:

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

磷壁酸(包括壁磷壁酸、膜磷壁酸)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

外膜

7:

革兰阴性菌外膜的结构(简答题):

外膜由:

由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内毒素)构成

脂多糖由:

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构成

8:

脂多糖又称为G-菌内毒素

脂质A:

内毒素毒性的主要部分;

无种属特异性

核心多糖:

具有属特异性

特异多糖:

G-菌的菌体抗原;

具种特异性

10:

细胞壁的功能:

维持菌体外形、抵抗低渗环境、营养摄取和物质交换、具有抗原性

11:

L型细菌:

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着称为L型细菌。

(明解)

12:

L型细菌的特点:

(不出简答,易出选择)

1)除去诱发因素,可以恢复成原菌;

2)高度多形性,着色不均;

3)高渗培养基,生长缓慢;

4)油煎蛋状菌落;

5)某些L型引起慢性感染;

6)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对其感染治疗无效。

13:

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

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一层粘液性物质,为多糖或多肽的多聚体

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形成需要能量

功能:

1)抗吞噬作用2)粘附作用例:

龋齿3)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14:

细菌的特殊结构-鞭毛

所有的弧菌和螺菌、半数杆菌和个别球菌

成分:

蛋白质,具有抗原性,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功能:

1)液体中能自由游动,运动器官2)与致病性有关3)鉴定细菌和进行分类

15:

细菌的特殊结构-菌毛

许多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

与细菌的运动无关,蛋白质,菌毛蛋白有抗原性

分类

普通菌毛:

数量多,短而细,粘附结构,与致病有关

性菌毛:

少数革兰阴性菌,少、粗、长、中空,传递某些遗传物质

16:

细菌的特殊结构-芽胞

产生芽胞的都是革兰阳性菌。

芽胞不是细菌的繁殖体

芽胞有强大的抵抗力,可在自然界中存在多年,是重要的传染源。

芽胞并不直接引起疾病,只有发芽成为繁殖体后,才能迅速大量繁殖而致病。

有重要的鉴别意义:

芽胞是否被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

掌握内容: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按细菌对氧需要的分类、与医学有关的合成代谢产物

G+菌、G-菌,都携带负电荷

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了解)

营养物质

氢离子浓度:

pH=7.2-7.6

温度:

范围广泛,嗜冷菌、嗜热菌

渗透压:

嗜盐菌、高渗

气体(O2):

专性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

专性厌氧菌:

缺乏氧化还原电势高的酶、缺乏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酶,没法在氧气中生存。

细菌个体繁殖:

二分裂方式代时:

20-30分钟。

中介体介导G+菌分裂,G-菌直接二分裂

细菌的生长曲线

迟缓期:

短暂的适应阶段

对数期:

生长迅速,细菌的生物学性状稳定,对外界敏感(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药敏实验都采用该时期细菌)

稳定期:

细菌数平衡阶段产生代谢产物

衰亡期:

活菌数减少阶段

IMViC试验:

(细菌鉴定常用实验)

吲哚(I)、甲基红(M)、VP(V)、枸橼酸盐利用(C)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

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

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意义:

1)热原质:

细菌产生的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大多由G-菌产生。

成分为脂多糖。

耐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法不被破坏,250度高温干烤才能破坏。

2)毒素与侵袭性酶:

外毒素、内毒素、侵袭性酶。

危害:

损伤机体组织,促使细菌的侵袭和扩散

3)色素:

水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

产生条件:

营养丰富、氧气充足、温度适宜

4)抗生素由微生物产生的能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

主要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

5)细菌素:

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仅对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

6)维生素(vitamin)

培养基:

按物理状态分类(有印象,可能出选择题)

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增菌(疱肉培养基用来培养厌氧菌)

半固体培养基——动力检测(检测细菌有无鞭毛,有鞭毛的细菌沿穿刺线呈云雾状或羽毛状生长,而无鞭毛的细菌呈直线生长)

液体培养基——增菌(专性需氧菌形成菌膜,链球菌容易聚集成串形成沉淀,有的细菌均匀浑浊生长)

第三章细菌遗传与变异

掌握内容

细菌的遗传物质;

基因转移与重组方式的种类、定义;

噬菌体及其相关概念

与细菌遗传相关的物质:

细菌染色质、质粒、噬菌体、转座子

质粒的概念:

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

1)自主复制2)可丢失和转移3编码某些表型:

F质粒、R质粒、Col质粒、Vi质粒

噬菌体:

是侵噬细菌的病毒。

体积微小,结构简单,专性寄生性,严格的特异性。

呈蝌蚪形、球形、杆状

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结果:

(下面的可能出明解)

溶菌性周期:

噬菌体增殖、细菌裂解、建立溶菌周期。

毒性噬菌体建立溶菌性周期。

溶原性周期:

噬菌体核酸与细菌的染色体整合,细菌变成溶原性细菌,建立溶原性周期

温和噬菌体建立溶原性周期。

前噬菌体:

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的核酸

溶原性细菌:

整合有前噬菌体基因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毒性噬菌体只能建立溶菌性周期,温和噬菌体建立可以建立溶原性周期也可以建立溶菌性周期。

转座子:

一类能在质粒之间、质粒与染色体之间自行移动的遗传物质

细菌的变异现象

1)形态结构变异:

细菌L型、H-O变异

2)抗原性变异:

鞭毛、菌毛的变异

3)菌落变异:

S-R变异

4)耐药性变异:

敏感株-耐药株-多重耐药株

5)毒力变异:

卡介苗(BCG):

(明解,必考)

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含胆汁、甘油和马铃薯的培养基上经13年传230代,获得毒力减弱而保留免疫原性的变异株,用于结核病的预防。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

(重点,可出整个简答,也可出单个明解,背,背,背)

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原生质体融合

1)转化:

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DNA片段并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

2)接合:

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质粒或染色体的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的过程。

3)转导:

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DNA片段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4)溶原性转换:

溶原性细菌因染色体上整合有前噬菌体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5)原生质体融合:

细菌形成原生质体后,在聚乙二醇作用下可以使两个细菌细胞发生融合。

9:

通过溶原性转换使细菌的毒力或抗原发生改变(了解)

 毒力变异:

白喉棒状杆菌-白喉毒素、A群链球菌-红疹毒素

肉毒梭菌-肉毒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

第四章病毒的基本性状

病毒的大小、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及功能

病毒复制周期

异常增殖现象(顿挫感染、缺陷病毒)

病毒的特点:

(重点)

1)体积微小2)结构简单:

只含一种类型核酸3)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4)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5)增殖方式:

复制

病毒体:

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感染性的完整病毒颗粒

病毒的大小纳米:

100nm

病毒形态:

球形、杆形、砖形、子弹形、蝌蚪形

病毒的基本结构:

核心和衣壳;

辅助结构:

包膜(重点)

无包膜的病毒核衣壳就是完整的病毒体。

有的病毒包膜上带刺突

病毒的基本结构-核心

一种类型核酸和功能蛋白(酶类)

分类:

(了解)dsDNA(+)ssDNA(-)ssDNAdsRNA(+)ssRNA(-)ssRNA

其中(+)ssRNA意思是单正链RNA,相当于mRNA,可以直接翻译。

1)决定病毒的特性、2)决定病毒复制、3)具有感染性

病毒的基本结构-衣壳

结构蛋白质壳粒

保护病毒核酸、参与感染过程、具有抗原性

病毒立体对称结构:

20面体立体对称、螺旋对称、复合对称

病毒的辅助结构-包膜

蛋白质、多糖、脂类

刺突功能:

1)维护病毒体结构完整性2)具有与宿主细胞膜亲和及融合的性能

3)具有抗原性

病毒的复制周期:

(重点,记)

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

与病毒增殖有关的异常现象

1)顿挫感染:

病毒在其中不能合成本身的成分或能合成部分或全部病毒成分,但不能装配和释放

2)缺陷病毒:

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发生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也不能产生完整的子代病毒。

3)干扰现象:

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一种病毒会抑制另一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

病毒遗传学:

(了解)

1)遗传物质变异: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与重配、病毒的基因组与宿主的基因组整合

2)非遗传物质变异-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

11:

1)条件致死性突变株:

温度敏感株-脊髓灰质炎疫苗

2)宿主范围突变株

3)耐药突变株

12:

非遗传物质变异-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明解)

表型交换:

当两株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病毒感染细胞时,可出现一种病毒所产生的衣壳或包膜包裹在另一病毒基因组外面,称为表型交换。

表型融合:

有的可产生来自两亲代的镶嵌衣壳或包膜称为表型融合。

病毒的灭活:

病毒在体外受理化因素作用后,失去感染性

灭活病毒仍保留某些特性,如抗原性、红细胞吸附、细胞融合等

病毒灭活的机制:

1)破坏病毒的包膜2)病毒蛋白变性3)损伤病毒核酸

第五章微生物的感染与致病

掌握:

细菌致病物质

内毒素、外毒素、类毒素、抗毒素、病毒侵入机体的方式与传播途径、病毒感染类型

1:

正常菌群:

把在人体各部位正常寄居而对人无害或有利的细菌

2:

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1)生物拮抗作用2)营养作用3)免疫作用4)抑癌作用

5)抗衰老作用

机会性致病菌:

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可成为致病菌

机会性感染:

由机会性致病菌引起的感染

正常菌群变成条件致病菌的原因:

1)机体免疫力低下2)菌群失调3)定居部位改变

致病菌:

能感染宿主并导致疾病产生的细菌

细菌的致病机制:

致病性:

病原菌能感染或引起宿主疾病的能力

毒力:

病原菌致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