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一法三卡制度实施意见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84613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行一法三卡制度实施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推行一法三卡制度实施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推行一法三卡制度实施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推行一法三卡制度实施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推行一法三卡制度实施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行一法三卡制度实施意见文档格式.docx

《推行一法三卡制度实施意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行一法三卡制度实施意见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行一法三卡制度实施意见文档格式.docx

二、强化组织和领导

为保证“一法三卡”工作法的有效推行,公司成立“一法三卡”推行领导小组,由行政主管任组长,工会主席和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总经理任副组长,成员由公司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安全质量监察部、工程管理部、设备物资部、财务会计部、工会、公安分处、卫生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会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公司所属各项目经理部都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形成主管挂帅、工会与行政联手、一级抓一级、党政工密切配合的组织实施体系。

各级行政主管是推行“一法三卡”工作法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要大力支持并主导实施,工会组织牵头,确保“一法三卡”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分工、有职责、有落实、有实效地推进。

三、主要内容和作用

(一)“一法三卡”的具体内容主要是:

1、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

它是通过排查、确认、评估、建档等一系列方法,对生产场所和岗位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按其危险(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监控,实施日常管理和动态管理,促进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整改。

是企业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中的一种工作方法。

2、安全检查提示卡。

安全检查提示卡就是针对某一作业场所和岗位,所要检查的项目和内容,制成表格,持表对作业场所和岗位进行安全检查、安全测评。

表格的内容有: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标准(内容)提示、检查结果、检查人、检查的意见和建议、被检查单位名称、被检查单位负责人。

3、危险源点警示卡。

就是把确认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有关问题制作醒目的标识牌,挂在相应的作业场所和岗位,告知职工应注意的问题。

其内容有:

作业点名称、危险等级、易发事故的种类、防护措施、监控要求、紧急预案、责任人、检查周期等。

4、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

就是把确认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有关问题制作醒目的标识牌,挂在相应的作业场所和岗位,告知职工注意。

化学名称、理化性质、毒性、火灾与爆炸、长期与短期接触的不同影响、人身的防护、现场急救、安全和处理、检查周期等。

(二)“一法三卡”作用

1、警示作用。

通过对作业场所和岗位悬挂警示卡和信息卡,对职工进行危险提示,使每个职工都知道自己的岗位存在那些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以及它们的危害程度;

知道如何预防事故的发生,并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知道一旦事故发生应当怎样进行紧急处置,让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降到最小。

2、监控作用。

通过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的挂牌,明确该监控点的主要危害以及危害程度、主要控制措施、监控责任人和检查周期等内容,便于做好日常管理和动态管理,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防止事故的发生。

3、提升作用。

通过推行“监控法”可以有效地促进隐患的整改,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真正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四、工作职责和制度

(一)工作职责

1、“一法三卡”领导小组职责。

一般应有五项内容:

对“一法三卡”工作实施全面领导;

协调解决“一法三卡”

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听取相关部门的汇报;

分析研究“一法三卡”工作情况,提出工作要求;

审定“一法三卡”工作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总结推广经验,推进活动健康运行;

宣传国家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政策及企业的规章制度,教育职工遵章守纪,抵制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开展各种群众性保安全活动。

2、“一法三卡”办公室职责。

一般应有七项内容:

在业务上指导“一法三卡”推行工作,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与安全管理部门联合对“一法三卡”实施日常管理,以及表彰奖励工作;

汇总全公司A、B级危险源分布情况,并将汇总表及时送达安全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

收集、管理相关检查资料,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和问题及时送达安全管理部处理,并了解处理结果;

做好台帐和资料存档工作;

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宣传先进事迹和做法,促进共同提高;

与安全质量部一起分析“一法三卡”运行情况,提出建议,加强过程管理,深人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一法三卡”安全管理部门职责。

支持和引导公司大力开展“一法三卡”活动,负责推行“一法三卡”的技术指导、危险源点排查结果,ABC分类和各种检查表、警示牌(卡)是否正确的认可,对不正确的指导改正;

对确认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源点,结合日常安全管理,采取各种措施参与实施监控;

对反馈、上报或检查出的事故隐患,按公司安全管理有关规定负责监督整改;

督促基层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员落实“一法三卡”工作所赋予的各项工作职责;

参加“一法三卡”有关会议,分析研究“一法三卡”运行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并及时与工会互通情况、互相协作。

4、“一法三卡”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一般应有三项内容:

参与实施对“一法三卡”监控点的检查;

对“一法三卡”工作的开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下基层实施检查后,负责把检查资料反馈到“一法三卡”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便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5、党政领导职责。

对本单位“一法三卡”推广应用负总责,支持工会依法开展“一法三卡”工作,并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听取“一法三卡”工作汇报,协调解决“一法三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法三卡”工作要求;

落实事故隐患整改措施。

6、工会主席职责。

一般应有六项内容:

对本单位推行“一法三卡”和贯彻落实工会劳动保护三个《条例》负组织和领导责任;

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和相关部门对危险源的排查识别和确认;

与安全检查员一起制(选)定“三卡”的检查表格,督促按安全标准化工地要求悬挂警示牌;

组织并参加对危险源监控点的检查;

对“一法三卡”工作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有关人员按职责分工、工作制度开展工作,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7、项目安全检查员职责。

一般应有四项内容:

参加对“一法三卡”危险源点的排查,负责对监控等级的确认和检查表、警示牌(卡)的编制、制作;

负责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以及对危险源监控等级的升降和撤消或重新确认;

按职责分工组织有关人员对危险源监控点实施检查;

会同基层工会做好台帐登记和资料收集工作。

8、施工现场作业工程队、工班及相关人员职责。

由项目部根据情况予以明确。

(二)工作制度

1、危险源点排查识别制度。

共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发动广大职工和专业人员,从人、设备、环境等方面入手对生产作业现场和岗位排查识别危险源;

对排查出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辨识和确认;

对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关的上报或反馈制度;

对排查出的危险源点进行ABC等级的确认,被确认为ABC等级的列入监控点;

项目部全面掌握各类危险源点情况,向公司上报A类危险源点情况。

2、危险源监控点管理检查制度。

共有十个方面的内容:

凡列入等级的监控点结合安全文明工地建设标准,统一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牌;

根据排查出的危险源点情况,选用或编制检查表,制作警示牌(卡);

每一个监控点做到检查有记录,资料有存档;

对每一处监控点明确监控检查责任人、整改责任人,严格落实其职责。

监控检查责任人一般可由工会劳动保护检查员和专(兼)职安全员担任;

危险源点监控检查责任人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一时处理不了应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安全,同时填写事故隐患通知单送整改责任人进行整改;

事故隐患通知单在送整改责任人同时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部门,对重大事故隐患报公司安全质量监察部和工会;

整改结果应反馈检查责任人和现场安全管理部门,同时反馈上级部门;

各级监控点检查责任人,必须严格按照检查周期进行检查,并形成详细的原始记录;

项目部检查责任人每周对ABC类监控点检查一次;

项目每月组织对A、B类监控点检查一次;

公司组织抽查;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责任人对各监控点、监控设施的运行维护,坚决杜绝盲目蛮干,硬拼设备现象的发生。

五、险源排查和分类

(一)险源排查。

选择确认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点,是开展“一法三卡”活动的一项实质性工作。

由工会牵头组织安全专职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人员、班组长和职工代表,从人、设备、环境等方面入手对生产作业场所和岗位可能出现的事故隐患、职业危害采取由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方法进行系统排查,对排查出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辨识和确认,最后交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审定。

(二)险源分类。

从当前企业施工生产情况看,目前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台帐一般应分为51类项:

宿舍、锅炉房、基坑、钢筋工作业、混凝土搅拌、墙模拆除、脚手架搭设、炸药库、汽车运输、桩基础施工、钻孔桩基础施工、挖孔桩、桩基承台施工、爬模施工、架桥机安装、架机高空作业、龙门架机架梁、隧道开挖洞口、爆破作业、爆破器材运输、支护作业、衬砌、喷锚衬砌、竖井提升、罐笼提升、通风和防尘防毒、不良地质隧道、流沙地质隧道、膨胀岩地质隧道、岩爆地质隧道、挤压型地质隧道、瓦斯隧道、瓦斯监测、爆破作业、瓦斯隧道防火、人工铺轨、机械铺轨、既有线上施工、既有线路基施工、既有线桥涵施工、电焊作业、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沥青摊铺机、压路机、沥青橵布机、卷扬机、沥青拌和站、混凝土搅拌站。

六、隐患评估和确定

(一)险源评估。

确定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等级可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就当前企业实际,可分下述两种具体方法。

一是组成由工会、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和职工参加的评估小组进行评估确认;

二是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复循环的方法,由安全管理部门根据行业特点,拿出初步意见,分门别类交由相关部门征求意见,然后将意见汇总交领导小组确认。

(二)险源确定。

确定危险等级的主要依据有三条:

一是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是职工伤亡和企业财产损失的程度;

三是职业危害和社会影响的大小。

遵照以上三条原则,把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点分为A级、B级、C级。

“一法三卡”危险源点等级评估应有15项监控检查项目:

即高空作业(A级)、隧道作业(A级)、桥梁铺架(A级)、爆破作业(A级)、施工用电(B级)、施工机具(B级)、高压容器(B级)、既有线施工(A级)、顶推作业(B级)、汽车运输(B级)、预制作业(B级)、拌和作业(B级)、摊铺作业(B级)、生活用电(C级)、桥涵施工(B级)。

在制作所列监控项目等级评估汇总表时,要注明具体作业场所,在施工生产中,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划分,确定监控等级、责任人、检查单位。

七、标识制作与检查

通过排查、分类、辨识和确认监控等级后,就要把确认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名称有关问题制成醒目的标志牌挂在相应的作业场所和岗位,告知职工应注意的问题。

(一)制作工程事故职业危害安全监控分布图、标志牌。

规格:

80CM×

60CM,黄底黑字,事故种类标志为红字,注明责任人。

标志牌写明“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项目部×

工程事故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