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84142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测量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测量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测量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测量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方案文档格式.docx

《测量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方案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方案文档格式.docx

2.3制定测设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定位条件、现场地形和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测设方案,包括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检核、测设误差分析和调整、绘制测设略图等。

2.4对参加测量的人员进行初步的分工并进行测量技术交底,并对所需使用的仪器进行重新的检验。

DSZ3水准仪检测项目是:

圆水准器轴L′L′∥竖轴VV;

十字丝的中丝⊥竖轴VV;

水准管轴LL∥视准轴CC,保证i≯20″。

电子经纬仪的检测项目是:

水准管轴LL⊥竖轴VV,应保证气泡偏离零点≯半格;

十字丝的竖丝⊥横轴HH;

视准轴CC⊥横轴HH;

横轴HH⊥竖轴VV。

2.5准备好测量所需要的辅助工具和材料。

例如:

50m钢卷尺一把、5m钢卷尺3把、8磅锤2把、羊角锤1把、红油漆1桶(带稀料)、毛笔5支、红蓝铅笔一把、15mm水泥钉1盒、50mm水泥钉1盒、铁锹1把、木桩若干。

三、GPS对建筑物的定位和轴线控制桩的测设

3.1GPS测量精度

定位点测量

高程测量

测量方法

精度要求

GPS测量

≤30mm

≤50mm

3.2建筑物的定位和轴线控制桩的测设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形式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房号控制点,控制点均为每个房号的主轴交点,这样可以使各轴线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便于检查和复核。

具体施测方法如下:

3.2.1GPS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设置其Hi-RTK手薄相关参数的设置,具体步骤和控制方法如下:

1)到一个新测区,GPS首先要新建一个项目,设定其测量参数,国家选择其默认的中国,输入坐标系统名称。

2)设置其源椭球,选择WGS-84,其中的参数:

a表示长半轴为6378137

(单位:

米),1/f表示扁率的倒数为298.2572236;

当地椭球选择北京54,a为6378245;

1/f为298.3。

3)投影方法根据项目所处地理位置确定其为高斯自定义,在根据当地情况设定其中央子午线、北向加常数、东向加常数、投影面高程、平均纬度、尺度、加带号、X坐标轴正向(北向)和Y坐标轴正向(东向)。

4)设定其椭圆转换和平面转换,其中椭球转换为无;

平面转换中转换模型选择四参数,接下来设定其X平移(m)、Y平移(m)、旋转和尺度。

5)接下来对其平面网格和高程拟合进行设置,平面网格设置为无;

高程拟合中转换模式选择参数拟合,文件类型选择平移。

6)选项中七参数公式选择简化公式,第二偏心率公式选择e^2=1-(1-(1.0/f))^2。

3.2.2GPS基准站设置

设置基准站主要设定基准站的工作参数,包括基准站的坐标、基准站数据链等参数。

(注:

基准站的设置GPS必须是可测量状态)

1)设定基准站的坐标为WGS-84坐标下的经纬度坐标,为了获得相对准确的WGS-84坐标进行设站,必须通过平滑进行采集,必要时多次平滑,以便使其可靠度提高。

然后将用于计算的当地坐标和平滑得到的WGS-84坐标输入,得出当地坐标与WGS-84之间的转换关系,将其保存。

2)基于设备条件基准站与移动站的通讯模式及参数,将其基准站数据链设为外部数据链,传输所用的数据格式与移动站选为一致(选取RTCA、RTCM3.0、CMR等其中一种)。

3.3.3GPS移动站设置

设置移动站主要是设置移动站的工作参数,包括移动站的数据链等参数,它和基准站设置类似,只是输入的内容略有不同。

1)移动站站数据链设为内置电台,传输所用的数据格式要与基站的选为一致。

2)根据实际情况设置GPS截止角和天线高。

4.通过蓝牙让手薄连接移动站和基准站,利用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对设备进行点校验(注:

在施测期间每次开机后都要进行校验)。

5.输入建设单位提供的定位坐标进行现场定位。

6.GPS测量中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1)GPS在测量中的解状态分为:

无解、单点、伪距、浮动、固定5种,只有在固定解状态下才能测量。

2)在房号定位或高程控制点测设时,先要看其解状态,固定解状态下看其公共卫星数量,在其数量多、状态好的情况下进行施测。

3)施测中一定要将对中杆的气泡居中,在气泡不好居中的状态下,要选择平滑,以提高测量的可靠性。

4)GPS测量完毕后,要将定位点用大钢尺、经纬仪对其进行校验。

校验无误时做出固定的控制桩。

5)考虑到GPS高程测量在山区误差较大的,一般在可以通视且信号好的地方设置高程控制点,然后利用水准仪引测到相应房号。

7.将GPS测量成果做成固定控制桩,妥善保护。

四.各房号±

0.000以下测量

4.1平面放样测量

4.1.1基础轴线投测。

待基槽清理干净,利用地面上的轴线控制网进行地下室基础部分轴线的投测。

将仪器架设在控制桩位上,把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经检查无误,然后以控制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他轴线和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尺寸线。

基础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

长度L、宽度B(m)

允许偏差(mm)

L(B)≤30

±

5

30<L(B)≤60

10

60<L(B)≤90

15

L(B)>90

20

注:

轴线的对角线尺寸的允许偏差应为边长偏差的20.5倍;

外廓轴线夹角的允许偏差应为±

1″。

4.2±

0.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4.2.1高程控制点的校核。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校核地面标高控制点,经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4.2.2±

0.000以下标高的施测。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对所需的标高临时控制点即水平桩(又称腰桩)必须正确投测,腰桩的距离一般从角点开始每隔3~5m测设一个,比基坑底设计标高高出0.3~0.5m,并相互校核,较差控制在±

3mm既为满足要求。

4.2.3基础结构模板支好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计标高线控制混凝土浇筑。

拆模后,在结构立面抄测结构1m线。

4.2.4基坑标高传递示意如下图所示:

0.000以上施工测量

5.1±

0.000以上各楼层的平面控制测量

建筑物±

0.000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内控接力传递法进行轴线投测。

根据首层以上各楼层的平面图以及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情况,选定所需要的内控点布设方法。

采用内控点进行测量的准备工作和原理如下:

5.1.1首层底板浇筑时,在需要设置内控点的位置埋设150×

150×

4mm厚的铁件,为内控点作准备。

通过轴线控制桩把控制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然后对各轴线组成的方格网进行角度、距离的检核,允许偏差不得低于建筑物基础放线尺寸允许偏差要求。

5.1.2用钢锯在铁件上沿轴线方向刻划十字线,其交点即为首层布设的内控点,并做施工期保护,作为以上各楼层平面控制的传递点,这些点所组成的方格网即为±

0.000以上各楼层的平面控制网。

5.1.3在±

0.000以上各楼层楼面板施工的过程中,在内控点区域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15cm×

15cm的孔洞。

5.1.4首层各内控点的1.0m²

范围内严禁堆放各种材料和杂物,楼层内控点洞严禁堵塞,以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直至结构封顶。

5.2±

0.000以上楼层的轴线具体测量方法

5.2.1施工层轴线放样:

利用经纬仪和50米钢尺对待测楼层的接收点所组成的轴线矩形进行角度、距离的测量。

作为该施工层的平面控制网,以此放出其他各条轴线,并用红油漆作好明显标识。

施工层测量放线允许偏差如下:

项目

外廓主轴线长度L(m)

L≤30

30<L≤60

60<L≤90

L>90

细部轴线

2

承重墙、梁、柱边线

3

非承重墙边线

门窗洞口线

5.2.3当每一层平面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样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

5.3±

0.000以上各楼层高程控制测量

5.3.1首层标高基准点校核。

由于地下部分在结构上承受荷载后,会有沉降的因素,为保证地上部分的标高及楼层的净高要求,首层标高的+1.000m线由现场引测的水准点分别抄测标高控制点,作为地上部分高程传递的依据,避免两楼结构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对标高的影响。

5.3.2楼层高程传递方法。

如下图所示:

利用水准仪、塔尺和50m钢尺,依次将标高由激光洞口传递至待测楼层,并用公式<1>进行计算,得该楼层的仪器的视线标高,同时依此制作本楼层统一的标高基准点。

H2=H1+b1+a2-a1-b2…………………………公式<1>

式中:

H1——首层基准点标高值;

H2——待测楼层基准点标高值;

a1——S1水准仪在钢尺读数;

a2——S2水准仪在钢尺读数;

b1——S1水准仪在塔尺读数;

b2——S2水准仪在塔尺读数;

5.3.3标高的竖向传递要求。

应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且每栋建筑应由三处分别向上传递。

当三个点的标高差值小于3mm时,应取其平均值;

否则应重新引测。

标高的竖向传递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每层

总高H(m)

H≤30

30<H≤60

60<H≤90

六、工程测量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6.1人员组织

所有测量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要求进行。

由于本工程工期紧张,房号多,为更好地配合主体结构的施工,工程测量人员要熟悉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能够独立完成各种测量放线任务,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各人有不同的分工,对于轴线控制与高程控制等关键环节,责任到人,强调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便以更好的方法、更高的精度完成测量放线任务。

6.2设备配置

编号

设备名称

精度指标

数量

用途

1

中海达GPS

1台

建筑控制点施测

DJD2-2PG电子经纬仪

2″

施工放样

DSZ3水准仪

3mm

2台

标高控制

50m钢尺

1mm

1把

双面塔尺

2把

所有仪器、设备都有有效的鉴定证书,仪器在日常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