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预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83075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8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预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钢筋预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钢筋预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钢筋预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钢筋预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预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钢筋预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预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筋预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抗震防裂度7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

二、编制说明

根据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相关通知精神,自2011年1月1日起,新建工程墙体拉结筋、构造柱钢筋、梁钢筋的设置应采用预留、预埋方式。

三、编制依据

《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加强混凝土结构化学植筋质量管理的通知》建质安[2010]1208号、《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12G614-1、《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施工图纸等。

四、预埋要求

4.1、预埋位置

凡需二次砌筑或二次浇筑的墙(如挡土墙等)、构造柱、圈梁、过梁、挑檐、栏板、雨棚等构件,当与一次结构的柱、墙、梁、板相连时,在它们的连接位置,需预埋钢筋。

4.2、对应的构件

4.2.1拉结筋:

在砌体填充墙与框架梁、柱、剪力墙连接时使用。

与砌体填充墙连接的钢筋混凝土墙、柱,应配合建筑施工图在墙体位置,沿混凝土墙、柱高,每隔600mm(第一排距离结构地面上300mm)开始预埋墙体拉结筋。

墙长大于5m时,或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墙顶与梁(板)底拉结。

在结构梁或板底预埋拉结筋,拉结筋间距1200mm。

预埋时,拉结筋采用HPB300直径6mm钢筋,锚入混凝土墙、柱长度不低于250mm,当外露长度采用绑扎搭接时,外留长度不低于55D且最小400mm;

当外露长度采用焊接连接时,外露长度大于10D。

数量:

根据砌体墙体厚度确定每排预埋钢筋的根数,具体参照如下:

墙厚小于120mm时,1根HPB300直径6mm;

墙厚120~240mm时,2根HPB300直径6mm;

墙厚240~370mm时,3根HPB300直径6mm;

墙厚370mm以上时,4根HPB300直径6mm。

4.2.2构造柱插筋:

砌块、装饰叶砖墙体的构造柱的平面位置见建施图及结构平面图,平面图未示出时,按如下要求设置:

4.2.2.1根据建筑平面图所示轻质围护墙及内隔墙的位置,在墙体的转角处、纵横墙交接处、墙体端头。

4.2.2.2内墙及实墙面外墙构造柱间距不能大于4米

4.2.2.3外墙的窗台墙、屋顶女儿墙每隔2~2.5米,但女儿墙在人流出入口通道处的构造柱间距不大于半开间,且不得大于1.5米。

4.2.2.4门窗洞口两侧设抱框立柱,也可用构造柱代替。

4.2.2.5洞口宽度大于等于2米时洞口两侧设置GZ。

构造柱、抱框立柱底层应由基础留出柱纵筋,上端及以上各层上下端均应与楼盖梁板连接,即由楼盖梁板留出柱纵筋。

设置钢筋砼构造柱GZ预埋钢筋,构造柱厚度同墙厚,高度为200mm,纵筋4根HRB直径12mm,预留长度按50D且不低于600mm。

4.2.3圈梁、过梁搭接筋

与混凝土墙、柱连接的现浇过梁、圈梁,应在混凝土墙、柱中事先预埋插筋,单侧锚入混凝土墙柱内≧la。

过梁钢筋规格、截面尺寸参见下表:

墙高超过4m(100厚墙高度超过3m)时,在墙体半高处(一般结合门窗洞口上方过梁位置)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圈梁。

圈梁截面为墙厚×

200,配纵筋4

12,箍筋φ6@200。

圈梁遇过梁时,分别按截面、配筋较大者设置。

4.2.4外挑檐:

框架梁上下部、剪力墙外皮挑檐,当无法与主体结构一次浇筑时,需预埋挑檐钢筋。

钢筋规格、间距、外露长度同设计要求。

4.2.5其他

如挡土墙、栏板、女儿墙等,需二次浇筑时,预埋钢筋同设计要求留置,二次浇筑前只需补加水平钢筋即可。

五、预埋工艺

5.1、砌体拉结筋、构造柱插筋、过(圈)梁连接筋

本工程砌体拉结筋采取预留预埋方式,所有砌体填充墙均沿柱(剪力墙)高(与柱、剪力墙相交处)每隔600配置1~3根φ6墙体拉筋,具体数量参见前4.2.1条。

当墙长度大于4m时,沿墙长度方向应设置构造柱.支承在悬臂梁或悬臂板上的墙体,墙端及外墙应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的间距不大于4m。

当墙体与框架柱紧贴时(如下图所示),框架柱位置应设GZ,并在框架柱(梁)内沿GZ高度方向设置2φ6@200,与GZ牢靠拉结。

在结构施工期间,一并将砌体结构中的拉结筋和构造柱的预留插筋翻样制作完成,以便于在结构施工期间预先留置出来。

当墙长度大于5m时,除设置构造柱外,墙顶与梁(板)应有拉结,见下图。

砌体拉结筋预留见下图:

柱(或抗震墙)施工时预埋4

12与水平系梁纵筋连接。

5.1.1、拉结筋预留方法

5.1.1.1砌体水平拉结筋预埋

①砌体拉结筋预埋件加工、制作,锚入柱墙长度不小于250mm。

第一步对于墙厚240mm的砌筑墙,拉结筋弯曲成型(每组2根)、φ16PVC套管1根(长度180mm,PVC管长度mm=墙厚mm-60mm)

第二步将拉结筋按实箭线方向塞入PVC套管内,预埋件即制作成型

拉结筋预埋件实拍照片

②砌体拉结筋预埋

第一步绑扎柱(或剪力墙)钢筋在侧面标注好拉结筋位置

第二步按砌体拉结筋位置,放置拉结筋埋件,并用扎丝将两端固定在水平箍筋上,且尽量保证PVC套管紧贴外侧模板位置

拉结筋埋设实拍照片

③砌体拉结筋凿出

第一步模板拆除根据外露的PVC套管,将套管外露部分割除或凿碎

第二步将套管内的拉结筋掰出调整至垂直于柱或剪力墙墙面位置

④砌体拉结筋接长

砌体施工前,用电弧焊的方式将拉结筋接长,然后再进行砌体施工。

焊接长度按单面10d,双面5d焊接。

5.1.1.2砌体顶部拉结筋

当砌体顶部需拉结筋预埋时,预埋原理同水平拉结筋。

只是位置和埋设间距不同。

水平拉结筋预埋位置在墙或柱立面上,间距600mm;

而顶部拉结筋预埋位置在梁或顶板底面,间距为1200mm。

对墙高超过4m(100厚墙高度超过3m)的,墙顶对应的梁或板需预埋拉结筋。

注意梁下预埋时,需梁落位后,梁底垫块铺设完毕,梁箍筋绑扎完成时,再安装墙顶拉结筋,预埋筋绑扎固定在梁箍筋上,预埋完成后,方可合梁梆模板。

板下预埋时,在顶板模板完成后,顶板钢筋绑扎前,在顶板模板面上弹出砌筑墙体的边线,待顶板钢筋完成,垫块铺设完成后,沿砌筑墙体边线,以间距1200mm埋设墙顶拉筋。

埋设方法同墙水平拉结筋。

注意PVC套管长度按墙厚扣减60cm计算。

拉结筋结长均采用焊接方式。

拉结筋预留预埋平面布置图,本方案砌体拉结筋预留预埋以蓝图为准。

5.1.2、构造柱插筋预留方法

按上述4.2.2条,确定构造柱的位置、数量、截面尺寸,做好统计,并画好相应的定位图纸,也可根据对应的设计蓝图作定位依据,在顶板模板支设完成之后,梁板钢筋绑扎之前,用粉笔在模板面上(或梁板底)画好构造柱主筋的精准位置,注意预留保护层,本方案构造柱保护层按30cm设置。

钻头直径采用d+4mm,d为柱主筋直径,此方案钻头采用Ф16mm。

待顶板梁筋及板筋绑扎完成后,开始安装构造柱预埋钢筋,预埋构造柱钢筋时,需符合《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12G614-1》第10页的要求,如图:

为了施工方便,同时为了保证预埋钢筋上下通线,也可使用通长钢筋取代,但注意钢筋固定时一定防止上下滑动,安装时钢筋必须竖直。

钢筋长度=1200mm+板厚(梁高),如图:

注意钻孔的允许偏差不能超过5mm。

5.1.3、圈梁、过梁连接筋预留方法

与一次结构墙柱相连的圈梁、过梁,在结构墙柱里预埋圈梁、过梁主筋,钢筋的规格及截面尺寸参见4.2.3。

另外,圈梁的设置需满足以下要求:

当砌体填充墙的墙高超过4m时,宜在墙体半高处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梁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

填充墙高度不宜超过6m。

圈(过)梁连接筋采用模板穿孔预留,留置时需控制好梁底(顶)标高和水平位置,另在模板加固时,注意方木龙骨和钢管主龙骨等避开钢筋。

锚固深度和外露长度需满足《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12G614-1》的要求,如图:

5.2、外挑檐预埋筋

对于位于窗间剪力墙上的外挑檐,当挑檐标高不在楼层板标高不一致时,需二次浇筑完成,对此挑檐的钢筋,需预埋。

外挑檐钢筋预埋的原则:

钢筋遵循设计要求,外露部分长度同设计长度,模板开洞插入,锚固长度满足laE。

当墙厚不够毛福时,锚筋打弯处理。

为了避免钢筋偏位误差,同时节省模板损耗,需提前制作穿孔模板。

穿孔模板的支座要求:

1、模板高度同挑檐板厚;

2、模板长度同挑檐长度;

3、穿孔模板安装前,按挑檐板钢筋间距及排距钻孔,孔洞直径为d+40mm,d为预埋钢筋直径。

如图:

穿孔模板的安装方法:

挑檐穿孔模板安装前,在挑檐两头墙体钢筋上标上楼层标高控制点。

结合图纸,明确挑檐的标高位置。

利用盒尺,沿挑檐两头的标高控制点,量出挑檐的底标高位置,并用粉笔做好标记。

根据粉笔标记到楼层结构板面的距离,配出挑檐底部以下的模板,确保挑檐下部模板安装调平后,模板上口正好平齐挑檐下口,最后将穿孔模板安装调平固定。

注意模板加固时,模板的竖直龙骨不要盖住钢筋孔洞。

当模板安装、校正、加固完成后,将挑檐预埋筋沿穿孔模板插入墙体内,并将外露钢筋调平固定。

当墙体砼浇筑完成后,拆墙体模板时,将穿孔模板剔碎取出即可。

六、化学植筋

根据《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加强混凝土结构化学植筋质量管理的通知》建质安[2010]1208号文件精神,个别未预留、预埋或有特殊要求必须采用化学植筋进行混凝土结构后锚固连接时,应严格执行《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等有关技术标准,加强锚固质量检查和验收,抗拔承载力现场检验结果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

 

1.化学植筋的钢筋,应使用HRB400级和HRB335级热轧带肋钢筋,不得使用光圆钢筋。

2.化学植筋所用锚固胶必须采用改性环氧类或改性乙烯基酯类(包括改性氨基甲酸酯)的胶粘剂,其锚固性能应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除说明书规定掺入定量的掺合剂外,现场施工中不得随意增添掺料。

3.化学植筋的混凝土基材,强度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应低于C20,表面应坚实平整,严重裂损混凝土、不密实混凝土、结构抹灰层、装饰层均不得作为植筋锚固基材。

4.化学植筋锚孔质量(深度、垂直度、位置)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位置应避开受力主筋,成孔后应先用空压机或手动气筒彻底吹净孔内碎渣和粉尘,再用丙酮擦拭孔道,并保持孔道干燥,钢筋置入锚孔后,在固化完成前,应按照厂家提供的养生条件进行固化养生,固化期间禁止扰动。

5.化学植筋群锚,植筋最小间距值和最小边距值应由检测机构检验分析后给定,否则不应小于5倍钢筋直径。

6.承重结构植筋的锚固深度必须经设计计算确定;

严禁按短期拉拔试件试验值或厂家技术手册的推荐值采用。

7.现场应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对化学植筋位置、尺寸、垂直(水平)度及胶浆外观固化质量进行全数检查验收,并做好相应的检查记录。

应加强对化学植筋施工质量监管,开展专项治理,加大现场监督抽测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