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导学纲要.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5825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课程导学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分析化学》课程导学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分析化学》课程导学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分析化学》课程导学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分析化学》课程导学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课程导学纲要.docx

《《分析化学》课程导学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课程导学纲要.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析化学》课程导学纲要.docx

分析化学课程导学纲要

《分析化学》课程导学纲要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码:

Z031054 总学时数/周学时数:

72学时/4学时

教材:

分析化学(面向21世纪),华中、东北、等师范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巩固练习题:

玉溪师范学院自编,分析化学习题集一、课程内容、结构及重难点

²课程内容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表征和测量的科学,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测量有关组分的含量。

它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化学各学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理论和方法不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也是从事化学教育、化学、生物、地质、环境等学科工作的基础。

基本内容为化学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部分。

主要内容有: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误差和数据处理、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吸光光度法、常用的分离及富集方法等几部分组成。

着重学习基本原理、方法及典型应用。

²本课程的内容体系结构(CH为章序)

图1分析化学的分类 图2教材结构体系

²本课程的重、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定量分析部分(误差和数据处理、滴定分析、重量分析法、光度分析)。

误差和数据处理:

误差的基本知识,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是重点内容,相应的难点是随机误

差的正态分布。

滴定分析法:

酸碱分析法、络合滴定分析法(难点)和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是重点。

各种分析法的滴定原理如反应的完全程度,滴定曲线的制作、滴定突跃和影响因素、指示剂的正确选择、终点误差(难点)、准确滴定或分步滴定的可行性条件、典型应用及计算(难点)。

酸碱平衡中质子平衡的书写,氢离子浓度、络合平衡中副反应系数及条件平衡常数的计算,以及氧化还原平衡体系平衡电位的计算等是重点;重量分析法中影响沉淀溶解度和纯度的因素、换算因素和相关计算(难点)等。

光度分析的基本原理、仪器主要部件和测定方法是重点内容。

二、课程学习目标

1、掌握定性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常见离子的分析特性及其系统分析的理论。

2、巩固并加深对水溶液中化学平衡理论的理解,并掌握它们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3、掌握容量(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和光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了解仪器分析的概

6

况。

4、准确树立“量”和“准确度”的概念,正确进行有关的计算,掌握有效数字在分析中的实际应用及分析数据的处理的基本方法。

5、培养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初步具有根据实际问题选择

合适分析方法的能力,与实验课程配合,使学生初步具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方法建议

1、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学习中一定要以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为指导思想,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解决实验中的问题,通过实验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融汇贯通;

2、逐步学习、准确树立“量”和“准确度”的概念,加深对定量分析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注意四大滴定方法的"共性"与"个性",注意建构内容体系框架,教材对每种滴定分析法的讨论模式均是:

溶液平衡→方法原理(滴定曲线的绘制→滴定突跃和影响因素→指示剂的正确选择和终点误差→准确滴定或分步滴定的可行性条件等)→典型应用(分析结果计算)。

4、熟练基本计算和解题技巧,特别是对典型的、有代表型的、体现重要知识点的习题(或综合题),一定要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才能通过解题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和效果。

5、利用各高校的分析化学精品课程网站学习(如陕西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程网站),有动画演示、教学录象、习题解答等多媒体材料。

四、学习要求

1、做到课前预习、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在复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布置的作业和自编习题集。

2、在学完每章内容后进行总结、写出提纲,重点是理解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为提高方法准确度所采取的措施;着重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掌握;

3、期末考试前进行全面总复习,注意比较所学各方法的特点、共性和差异,以加深对分析化学知识和内涵的总体理解。

五、考核方法与成绩计算

考核方法:

闭卷考试

成绩计算:

1、平时成绩:

包括平时作业、测验、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考勤等。

2、总评成绩:

采取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评

价。

六、参考文献



总评成绩=平时×20%+期末考试成绩×80%

1、彭崇慧等,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武汉大学编,分析化学(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李克安.分析化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李俊义等编.分析化学学习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5、武汉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编,分析化学例题与习题,高教出版社,2001

6、李建颖,石军.分析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7、周光明.分析化学习题精解,科学出版社,2004网站:

1、陕西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程网站

2、厦门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程网站

3、安徽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程网站

4、中山大学分析化学精品课程网站

期刊:

大学化学、分析化学、理化检验(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分析试验室

七、各章知识点提示和作业布置(*为重点Δ为难点)

第一章绪论

[知识点提示]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化学分析和仪

器分析、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定性分析

表1定性分析知识点提示

概述 阳离子分析 阴离子分析 定性分析的一般步骤

定性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鉴定反应灵敏性和选择性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

系统分析、分别分析

24种阳离子的H2S系统分组方案、各组离子的分析特性、组试剂与分离条件Δ、离子的鉴定

阴离子分析特性;初步试验内容;分别鉴定方法。

试样观察准备→初步试验→阳离子分析→(阴离子分析试液的制备)

→分析结果的判断*

[作业布置]p39:

8、10、11、12、16、18

第三章 误差和数据处理

表2误差和数据处理知识点提示

基本概念及原理 基本计算

测量误差的表征:

准确度和精密度。

(准确度和精密度表示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误差的表示方法:

误差和偏差

误差的来源和分类: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

置信度及置信区间意义;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有效数字(位数的判断及数据修约规则)*。

[作业布置]p73:

4、15、21、23、24、28

各种误差和偏差的计算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绝对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相对标准偏差等);

有效数据的运算规则及应用*;

显著性检验;可疑值检验:

Q检验法、格鲁布斯法。

第四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表3滴定分析法概论知识点提示

基本概念及原理 基本计算

滴定分析术语*(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指示剂、终点误差、标准溶液、基准物质);

滴定分析方法特点、对滴定反应的要求;滴定分析法分类及滴定方式*;

“反应计量系数比法”应用于各种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不必死记公式,重在理解应用);

(对于滴定反应:

aA+bB=cC+dD基本关系*

常用的基准试剂及对基准试剂的要求;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滴定度及质量浓度)标准溶液配制方法*。

1/anA=1/bnB=1/cnC=1/dnD n=CV)有关滴定度的换算及应用Δ*。

[作业布置]p85:

1、2、8

(1)、11、13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表4酸碱滴定法知识点提示

溶液平衡 滴定理论 方法应用

质子理论:

共轭酸碱对、酸碱反应的实质);酸、碱解离常数;

酸碱平衡处理方法:

分析浓度、平衡浓度、分布分数、δ-pH曲线理解

(主要型体的判断及计算Δ);PBE的

书写*;[H+]的计算(重点是一元弱酸弱碱及两性物质Δ)、缓冲溶液[H+]计算及配制*。

滴定曲线的绘制方法(强酸、强碱及一元弱酸碱的滴定);滴定突跃大小影响因素;

酸碱指示剂:

变色原理范围及影响因素;混合指示剂;弱酸弱碱被直接准确滴定的可行性判据;简单终点误差的计算

Δ。

酸碱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根据体积判断组成Δ);

氨盐中氮含量测定*。

[作业布置]p148:

4(2、3)、18(8、10)、22、26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表5络合滴定法知识点提示

络合平衡 滴定理论 方法应用

络合滴定法的特点,EDTA的性质和应用及与金属离子生成络合物的

化学计量点pM’sp的计算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酸度对滴定的影响,酸效应

特点;稳定常数、主反应和副反应;金属指示剂:

作用原理、变色范 曲线的意义和应用Δ

副反应系数(αY、αM);条件稳定常数(K’MY)*Δ;有关各型体的浓度的计算

围、影响因素及选择;林帮误差公式Δ;直接准确滴定金属离子的条件;准确分步滴定的条件

络合滴定法的四种滴定方式,熟悉其原理,滴定结果计算方法*。

[作业布置]:

4、15、17、19、22、23、29、证明题:

计量点时的pMsp’计算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表6氧化还原滴定法知识点提示

氧化还原平衡 滴定理论 方法应用

Nerst方程、条件平衡常数

条件电位(意义及影响因素);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条件

滴定过程电位的计算Δ

化学计量点的电位(7-22)

*、滴定突跃范围的确定

指示剂的分类、变色原理、

滴定前的预处理(预处理试剂的

条件);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的基本原理、方法特点、

误差来源及应用*;待测组分与已

平衡常数公式7-15)* 理论变色范围、选择依据 知组分的计量关系的确定*Δ

[作业布置]p235:

3、6、17、19、21、32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知识点提示】

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各方法的原理(包括标准溶液,确定终点的方法)、滴定条件和应用范围,为提高方法准确度采取的措施。

[作业布置]1、2、3、5、10 (4为课堂练习)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表7重量分析法知识点提示

基本概念及原理 方法应用

重量法的分类及特点;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

溶解度:

影响因素:

(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效应)*;条件溶度积、溶解度的计算Δ

沉淀的形成、分类、沉淀的形成过程

沉淀纯度的影响因素:

共沉淀(表面吸附、吸留与包夹、生成混晶)、后沉淀;提高纯度的措施

沉淀条件:

晶形沉淀及无定型沉淀沉淀条件的选择*;

[作业布置]p272 1、4、9、10、16、21

(1)

沉淀重量法的分析全过程:

沉淀(沉淀形式)→过滤→洗涤→烘干

→反复灼烧至恒重→称量形式→计算结果

换算因数Δ*:

定义表达式及在分析结果

计算中的应用。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表8吸光光度法知识点提示

基本概念、原理 仪器结构 方法应用

方法特点、光的性质和选择性的吸收互补色光、紫外可见光的波长范围、透过率(T)、吸光度(A)、A=-lgT*吸收曲线、最大吸收波长λmaX。

基本原理:

朗伯-比耳定律A=Kbc*

意义及偏离因素Δ。

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

[作业布置] p301 1、3、5、6、8、17

基本部件:

光源→单色器

→吸收池→检测系统→显示系统。

(材料选用与测量波长的关系*);

测量原理

光度计的类型:

单光束、双光束、双波长。

比色分析法:

目视比色法;光电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