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句赏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诗词名句赏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名句赏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重聚时的乐。
诗句明白如话,却又曲折、深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3、赏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三秦大地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举目望去,烟雾弥漫,怎么也看不见岷江上的五大渡口。
前句写关中地区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
“城阙”即城墙和宫殿,这里指当时的都城长安。
“辅”即护卫,“三秦”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点出送别之地。
次句写举目望去,烟雾弥漫,怎么也看不见巴蜀的五大渡口。
“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
四川的岷江上的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等五大渡口,称“五津”。
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
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恋不舍。
而将去的蜀州呢?
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
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送行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这一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其壮阔精整。
4、赏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典故一(“闻笛赋”):
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
向秀与嵇康、吕安是好友,嵇康、吕安为司马氏杀害,向秀经过两人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子,其声“慷慨”激昂,向秀感音而叹,写了《思旧赋》来表示对嵇康、吕安的怀念。
典故二(“烂柯人”):
据《述异记》所载,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二童子对弈,棋还没终局,发现手中的“柯”(斧头的木柄)已经朽烂了。
王质下山,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一百年过去了,同时代的人都已死尽。
在外面,我怀念老朋友的时候,只能徒然地吟诵《思旧赋》;
我回到故乡,恍如隔世,正像传说中的烂柯人。
前句用向秀的典故,表示对被贬被害朋友的怀念,其中隐含有对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
后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暗示贬谪时间的长久。
两句通过用典,表现了诗人十分复杂的心情。
阔别正久,今朝归来,人事全非,抒发了无限怅惘的心怀。
旧:
老朋友。
5、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枯树的前头万木逢春。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自喻,诗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眼看别人纷纷志得意满,奔赴前程。
诗意固然不无惆怅,却也颇为豁达。
诗人用这样异常达观的态度来应对世变,劝诫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寂寞、蹉跎、忧伤。
这一联,突然振起,一变忧伤低沉的情调,尾联便乘势而下,表现了诗人振作的精神。
6、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在柳絮落光杜鹃啼叫的季节,(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县。
前句兼写时令。
写景则专取杨花,寓意为“漂泊无定“;
而子规鸣叫,是用其“不如归去”的谐音。
这种写法,既合事理,又能表现出李白当时的心情:
对王昌龄被贬一事的悲哀和同情。
后句直书原因,“五溪”,即雄溪、蒲溪、酉溪、沅溪和辰溪,均在湖南境内。
两句虽未写悲痛之情,而悲痛之情自见。
7、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把我的思念托付给明月,随风一直送到夜郎西。
此联意境犹为深远。
有三层意思:
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愁思,无可倾诉,无人理解,只好将这种愁思托之于月;
二是说唯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到;
三是说,只有依靠它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通过诗人的丰富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娈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知心人,它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被贬的朋友。
通过诗人的想象,使明月人格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具有人的行为动作,是此诗的一大特点。
8、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我不害怕飘浮的云把眼遮住,当然是因为我身处最高处。
从自然角度说,站得越高,就愈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
面在古代诗歌中,“浮云”常被用来比喻谗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
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
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一是来自经验,即从书本上得到历史经验,他感到不站得高;
就不能扫荡“浮云”,就会贻误自己的大事。
这句是带有自警、自策的意味的,说明王安石在后来的变法中之所以能够抵住保守势力的种种打击,不是偶然的。
9、赏析“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泰山有多大?
从齐到鲁都可望见。
首句设问,总括泰山的全貌,而突出其雄伟高大的山势。
作者怎样突出其山势的呢?
他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致在齐、鲁两佃都可以望见泰山。
作者是以距离之广远烘托出泰山之高峻。
这既是作者的亲身体验,也是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高超诗才的体现。
10、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有朝一日一定要登上峰顶,看到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
这两句诗,是写出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愿望。
“会当”是唐人的口语,意思是“一定要”。
这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1、赏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刮过,平静的海面顿时化作汹涌的怒涛。
“洪波涌起”,大海有着掀起揭天巨浪的无穷威力,这句诗句有着明显的旬征意义。
这两句,体物形象,场景壮大,格调激扬亢奋,表现了一世枭雄的广大胸襟。
12、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仿佛是从大海里出来的;
灿烂的银河,仿佛也是从海里出来的!
在大海的怀抱中,巨大的日、月、星辰只是它的宠儿而已。
这四句浅显明白,但意境阔大,气势豪迈。
真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仿佛大海孕育了宇宙天地,缔造了世界万物,生发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豪迈气概。
所以沈德潜说:
“有吞吐宇宙气象”。
此评确当,洵非过誉。
13、赏析“心远地自偏”
所谓心静,境自静。
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
诗人用平淡的话道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
14、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句写出了作者田园生活中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望见了郁郁郁葱葱的庐山,就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
能达到这种境界,正是心灵自由平静的美好结局。
采菊而见山,闲适而随意,“境与意合”,人与山谐。
15、《饮酒》诗中的“真意”是指什么?
是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
1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不能改为“望”?
为什么?
不能改。
“见”写出了诗人在东篱旁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郁郁葱葱的南山时,心中的那种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
而“望”是眼睛盯着看的意思,用这个字,诗句就变得平淡无味了。
17、《饮酒》的艺术特点
艺术上的特点是情、景、理三者的浑然融合。
诗人写出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诗歌中那个悠然望山的人和那只翩然归林的鸟,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陶诗富于理趣,这首就是一个代表。
18、赏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羁旅天涯的漫漫征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逐浪向前。
此两句写旅途所见的大江两岸景色。
“青山”“绿水”互文见义。
19、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此联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
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美景中虽有缺憾,却能表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20、赏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此句写被蒙蒙春雨滋润着的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
看似平淡的诗句,向人们透露了春悄悄来了的消息,小草就是春的使者。
21、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此句引用典故,写出了官军全体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豪情。
既表明了作者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的政治立场,又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的最强音。
22、赏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九个名词列出深秋的九种景物,构成一幅深秋晚景图,把漂泊游子的凄苦愁楚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烘托得淋漓尽致。
(此诗表现手法:
寄情于物,被称为“秋思之祖”)
23、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夕阳”一句点出时间,并照应上文的“昏”字。
“断肠”一句直抒胸臆:
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
24、赏析《渡荆门送别》之“随”、“入”、“下”、“飞”、“生”、“结”等词
颔联“随”字,将静止的山岭和原野摹状出活动的趋向,给人以连续的流动感和空间感。
“入”字,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仿佛流入了辽远的原野,境界高远,力透纸背,蕴含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颈联“下”、“飞”、和“生”、“结”字的配合使用,不仅写活了水中月影的变化和江上云彩变幻成海市蜃楼的过程,而且所写的动态景象更瑰丽奇妙,更有飞动的气势和迷人的情趣。
25、赏析“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句比喻手法的妙用
此句为神来之笔,写出了天空中的云月瞬时变幻的奇景,富有浪漫之思。
作者把月亮倒映在水中的样子比做是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夜晚,近景),把天上堆叠的彩云比做是海楼(白天,远景),写出了平原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
变幻莫测的江水、月光、云彩,让诗人目不暇接。
26、赏析“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之“从”字妙用
全句意为:
长江水远远渡出荆门山外,伴随着自己来到楚地游览。
一个“从”字,凸显了诗人的大气魄。
本是诗人乘船顺江东下,可在诗人眼里,意是长江跟着自己游览。
27、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这一名句展现了一幅雄伟壮阔的景象:
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泻千里的长江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依然滔滔不绝。
白天行舟,天开地阔,诗人开阔的胸襟、舒畅的心情,都流露在字里行间,这正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28、诗人已为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
作者虽然难以掩饰自己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
初次离别故乡,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
“仍怜”二字饱含游子的思乡之情。
29、赏析“万里送行舟”的妙处
诗句成功地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故乡的恋子情来烘托诗人的思乡情。
诗人把故乡看作送别游子离乡的母亲,其构思之独到令人称叹。
30、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描绘长安劫后的凄凉景象。
前句一“破”一“在”,似乎相反,但正是“在”突出“破”,从中透出山河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后句“草木深”应反映春景,然而却没有显示出一点春意,反呈现出城市破败、人烟稀少,遍地草木的荒凉,深藏诗人无限慨叹。
写鸟语花香更增诗人凄楚之感。
31、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作者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借花鸟的心惊落泪来抒发有感时的急剧变化,恨与家人分别所产生的特殊心理。
32、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具体写国事和家事。
由于战乱长久,国家危难深重,与家人音信阻绝,因而把家信看得比万两黄金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