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市城区初中级第三学期教学水平监测物理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81016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遂宁市市城区初中级第三学期教学水平监测物理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遂宁市市城区初中级第三学期教学水平监测物理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遂宁市市城区初中级第三学期教学水平监测物理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遂宁市市城区初中级第三学期教学水平监测物理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遂宁市市城区初中级第三学期教学水平监测物理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遂宁市市城区初中级第三学期教学水平监测物理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遂宁市市城区初中级第三学期教学水平监测物理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遂宁市市城区初中级第三学期教学水平监测物理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遂宁市市城区初中级第三学期教学水平监测物理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下列图像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4.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合理的是

A.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1cmB.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

C.中学生身体的体积约为0.05m3D.温暖舒适的气温为37℃

5.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逐渐降低

6.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

B.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7.下列措施中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的是

A.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B.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C.燃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D.剧院内墙用吸音材料装饰

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观察到厚玻璃板下面的字比实际位置高,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发生漫反射时,每条光线的反射角都等于入射角

D.雨后天空出现绚丽的彩虹,是由于太阳光被空气中的小水珠反射形成的

9.下列与凸透镜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凸透镜是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1倍焦距

10.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的是

A.手影游戏

B.月食的形成

C.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D.海市蜃楼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4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

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时,则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

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像

12.在下图中,描述晶体凝固的图象应为

ABCD

13.小实验“纸锅烧水”,把盛有水的纸锅放在火焰上烧,烧水过程中纸锅

A.会烧坏,因为火焰的温度高于纸的着火点

B.不会燃烧,因为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点

C.不会燃烧,因为水烧开后温度保持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点

D.不会燃烧,因为烧水过程中纸不吸收热量

14.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

C.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

D.秋天早晨室外花草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

15.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地理位置无关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密度小

C.冰熔化成水,密度变小

D.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16.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当左盘中放入待测物体,右盘中加入40g砝码时,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为了让天平的横梁恢复平衡,这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向右盘中加砝码B.减少右盘中的砝码

C.将游码向右移动D.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17.某人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的时候,不小心把被测物体放到了右盘,砝码放到了左盘,砝码有50g一个,20g两个,游码刻度是3g。

该物体的质量是

A.90gB.93gC.87gD.73g

18.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满了水,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放入三个杯子中,使水溢出质量最多的是(已知ρ铜>ρ铁>ρ铝)

A.铝球B.铁球C.铜球D.不能确定

19.甲、乙、丙三个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

2:

3,质量分别为3g、24g、36g,已知它们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

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

20.现有密度分别为

<

)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0,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

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

A.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2

/(

+

B.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3

C.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1-

/

)m0

D.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

-1)mo

 

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60分)

1.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需要你在答题卡上作答。

3.答题前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21.下图中

(1)物块的长度为▲cm;

(2)温度计的示数为▲℃。

21题图24题图

22.一列火车长120m,匀速通过长360m的山洞,从火车车头进洞到车尾离洞共用了15s,则火车行驶的速度是▲m/s。

23.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距离水面8m的高度平行水面飞行,已知水深4m。

则小鸟在湖中的“倒影”距离水面▲m。

若小鸟飞行的速度为8m/s,则它的“倒影”的速度为▲m/s,此过程中“倒影”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今年举行的武汉马拉松吸引了两万多名国内外选手参赛,如图为选手们通过建成通车60周年的武汉长江大桥时的情景。

半程马拉松距离约21km,排名第一的选手用时约70min,这名选手跑完半程马拉松的平均速度约为▲m/s。

赛前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有效减轻了赛事当天降雨量。

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干冰▲(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从周围▲(“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或▲(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25.C919首飞时,发动机产生的轰鸣声是通过▲(填具体介质)传入人耳的。

C919返回首飞现场时,现场见证者心情越发激动,随着声音的▲(填“响度”、“频率”或“音色”)越来越大,飞机开始着陆,最终首飞取得圆满成功。

十年心血,终于破茧成蝶,飞机着陆后,现场响起了欢庆胜利的乐曲,人们可通过声音的▲(填“响度”、“频率”或“音色”)判断乐曲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

26.华蓥市举办了几届颇具影响的梨花节。

其中有一次,台湾歌手周杰伦也来到了梨花节晚会的舞台上,现场观众能从不同的位置看见他,这是光▲现象;

当时他身穿紫色T恤,蓝色牛仔裤,如果舞台只用红色灯光照向他时,观众看到他的裤子的颜色是▲色。

27.一个人面对高山喊一声,4s后听到回声,则人距离山的距离为▲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方(选项“前”或“后”),需要佩戴▲加以矫正(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9.在做“研究水的沸腾”分组实验时,各实验小组使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兰兰同学所在的小组由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如图中a所示;

梅梅同学所在实验小组由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如图中b所示。

两个实验小组从同一时刻开始对水加热,从图象可知,兰兰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的水

▲(选填“先”或“后”)沸腾,这可能是因为兰兰小组水的质量较▲(选填“大”或“小”)。

从图象还能看出,当地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

29题图30题图

30.小聪用实验测量金属样品的密度,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他把金属样品放在天平的左盘,当天平横梁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g;

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如图2;

用细线系住金属样品轻轻放入装水的量筒内,如图3;

由此可得出金属样品的密度为▲kg/m3。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

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可确定出焦距f=▲cm(选填“0”、“10”或“20”)。

(2)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

(3)移动蜡烛至距凸透镜30cm处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

(4)当移动蜡烛距凸透镜左侧15cm处时,光屏上会出现的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如果他将蜡烛再靠近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5)保持(4)中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小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A.烛焰的上半部分,亮度变暗B.烛焰的下半部分,亮度变暗

C.完整的烛焰,亮度变暗D.完整的烛焰,亮度不变

32.如图所示是“探究物质熔化的特点”的装置,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物质的温度/℃

40

42

44

45

47

48

(1)由数据可知:

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

非晶体”),其熔点为▲℃。

(2)在第34min时,该物质处于▲(填选项前的字母)

A.固态B.液态

C.固液共存态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3)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填选项前的字母)

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

四、作图题(共3分)

33.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和这条折射光线再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五、计算题(第34题4分,第35题第

(1)问3分,第

(2)问4分,共11分)

34.早晨,小明步行上学,当他距离家1.5km处时,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以5km/h的速度掉头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处距家多远?

35.已知某空瓶的质量为200g,盛满水后质量是1.2kg。

(1)求瓶的容积(ρ水=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