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与修辞 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与修辞 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与修辞 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问。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的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又如赵师秀的《约客》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2.衬托。
衬托包括两种,一是正衬,二是反衬。
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迭我情。
”三四句形象鲜明地烘托出了汪伦对诗人的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
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衬托,如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寂静。
在反衬手法中,我们尤其要关注以乐景衬哀情和以动衬静。
3.白描。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这里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如聂夷中《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全诗以小见大,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4.动和静。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前者属于烘托手法、;
后者如戴叔伦《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
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
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5.虚和实(联想与想象)。
文艺作品在写到较为复杂的事情时,往往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
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诗歌中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尤其是梦境更是虚写的重要方式。
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细致丰富的地方。
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中前两句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是虚写;
后两句描写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是实写。
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6.欲扬先抑。
指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而后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
如赵希璐《次萧冰崖梅花韵》:
“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
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诗中三四句忽发奇想:
如果牡丹花开早于梅花,谁会冲风踏雪顾及梅花呢?
然而,牡丹毕竟不会开在梅花之前。
诗人欲扬先抑,只有冰清玉洁的梅花才能在凛冽的风雪中吐芳争艳,才能受到人们的青睐。
(二)、修辞方法
1、比喻
在诗歌语言里,可以说比喻是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辞格。
比喻又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了比方,语言就形象、生动,读者就会如睹其物,如见其人。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比喻的作用:
⑴使语言生动、形象;
⑵是深刻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的表现出来。
2、比拟
所谓比拟,兼含拟人和拟物两个内容的一种修辞格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王禹偁《村行》)
比拟的作用:
⑴色彩鲜明;
⑵描绘形象;
⑶表意丰富。
3、借代
一种事物,不用其本来名称,而用另一种与之相关的名称来代替它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借代。
借代可以使诗歌语言更加鲜明、生动,避免词语重复,给人以新奇感,也易于产生联想。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何以解忧?
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借代的作用:
⑴使语言富于变化,丰富多彩;
⑵使语言具体形象,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⑶使语言简洁、精炼。
4、夸张
夸张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方式。
作者为了突出艺术效果,对现实中的人或事物故意作夸大或缩小描写,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夸张。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李白《蜀道难》)
夸张的作用:
⑴突出地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⑵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⑶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对仗)
对偶是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并列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格式。
对偶又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临洞庭》。
正对)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林则徐。
反对)
串对,就是构成对偶的上下两个词组或句子,在意义上又相承、因果、假设等种种语法关系的一种对偶形式。
因为这种对偶行同流水,上下衔接很紧,所以又叫“流水对”。
如: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对偶的作用:
⑴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⑵具有音乐的美;
⑶表意凝练,肃清酣畅。
6、设问
设问不同于一般的疑问句,而是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以引起读者积极思考。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设问的作用:
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7、反问
反问使用疑问语气表达相反的意义。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反问的作用主要是表达强烈感情,起到加强语气和发人深思的效果。
8、反复
为了强调某种意思,增强某种感情色彩,有意将诗歌中某些词语句加以重复使用的一种修辞格式叫反复。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垓下歌》)
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加强节拍的修辞效果。
9、对比(对照)
把内容相反或相关的两种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相互对照,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对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10、通感
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于是,在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的事物印象时,就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领会到乙感觉范围的印象,以造成新奇、精警的表达效果。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10、引用(用典)
在诗歌语言中,凡是引用历史上的典故或别的诗文作品中语句,都叫引用辞格。
引用的基本类型有:
引用典故类、引用语句类、摘引原文词语的。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典故)
11、双关
用词造句时表面上是一个意思,而暗中隐藏着另一个意思。
又分为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12、反语
反语就是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句去表达本意的一种修辞方式。
换句话说,反语就是通常所说的“说反话”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
(无名氏《孔雀东南飞》)
13、顶真(顶针、连环)
顶真(顶针、连环),就是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头的修辞格式。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无名氏《西洲曲》)
二、同步题型分析
例1: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问:
简要分析本诗颔联运用的表现手法。
【解析】此诗最大的特色在于它不是静态的描叙洞庭湖辽阔浩瀚,而是强调它内蕴的气势并充满动态感:
首句“八月湖水平”就是夸张夏日消融、江河横溢时刻洞庭湖的水势,一个“平”字就足见其烟波浩渺之状。
第二句“涵虚混太清”则是夸张洞庭湖包容了天地,将天空都纳入其中。
第三、四两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动态感更加强烈,夸张得让读者似乎都跟着拍打的浪潮而晃动。
【答案】颔联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描写湖水声势。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云梦泽水汽蒸腾,岳阳城受到洞庭湖波涛的摇撼。
句式对仗工整,意境灵动飞扬,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
一个“蒸”字写出了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
一个“撼”字,笔力千钧,如同巨澜飞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
例2: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
“驼褐”指兽毛制成的衣服。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解析】诗人在这里用了反衬手法。
“寂寞小桥和梦过”,静中有动;
“稻田深处草虫鸣”,寂中有声。
四野无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孤寂的旅人“和梦”过桥,这静中之动更反衬出深夜的沉静,只有梦魂伴随着自己孤零零地过桥,才会感到“寂寞”。
“寂寞”所包含的一层意思,就是因身外“无人”而引起的孤独感。
而“无人”,在这里又表现天色尚“早”。
“寂寞”所包含的又一层意思,就是因四周“无声”而引起的寂寥感。
而“无声”,在这里也表现天色尚“早”。
【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
“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三、课堂达标检测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
送别歌。
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4分)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2分)
【解析】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
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
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
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答案】用“红”对“青”,色彩鲜艳(1分),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1分)。
(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
1、专题精讲
题型一
提问的一般方式:
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变体的提问方式:
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甚至有的问答题就直接这样问:
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答案一般应该在下列词语中选择: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映衬(又分为正衬和反衬),象征,联想,想象,用典,对比,动静结合,对比衬托,讽刺夸张等。
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考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因为再怎么说,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还是有所不同的,当然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