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8435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东营区

2

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开发区

3

东营博深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4

东营市宏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垦利县

5

东营盛昶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6

胜利油田天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7

山东万通模具有限公司

广饶县

8

山东精越轴承有限公司

9

山东鸿亦机械有限公司

10

山东正辉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11

广饶永盛橡胶

12

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13

东营宏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14

东营田中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15

孚瑞特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16

东营嘉扬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17

西水管业

18

山东三泰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19

东营市恒信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20

东营腾云精铸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21

东营市宝利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2

东营瑞森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23

东营胜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24

东营市东营区三和石油机械厂

25

山东胜油钻采机械有限公司

26

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三、调研内容

(一)企业人才的主要工作岗位

(二)企业聘用人才最看重的几个个因素

(三)毕业生目前单位的性质及状况

(四)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

(五)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六)学生工作适应程度、胜任程度及工作满意程度等信息

(七)企业希望学生胜任的工作

(八)希望学校在教学中应加强的课程和实践性环节

四、调研情况分析

调研过程中得到了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毕业生和有关人员都能很认真、客观地填写问卷上的各个项目,文字反馈信息量比较大,充分体现了毕业生对学校的感情、对学校工作的关心和用人单位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基本达到了调研目的,为教研室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学生素质教育、就业教育和指导等方面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依据。

接受调查的毕业生和企业有关人员都认为学校开展这样的活动很有必要,有利于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与毕业生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与生产相结合、与企业相结合、与社会相结合,有利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情况来看,企业对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量大,机制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主要有:

1。

操作与维护岗位,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调试、运行与维护,这类人员占36。

2%。

2。

机制工艺岗位,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机械加工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等工作,这类人员占32.7%。

3.质量管理岗位,从事机械产品的质量检验监督等工作,这类人员占11.2%,需求上升.

4。

销售服务岗位,从事产品营销、售后技术服务、行政管理等工作,这类人员占8.4%.

5.产品设计岗位,从事设备改造,产品研发等工作,这类人员占8。

2%,需求上升。

6.技术管理岗位,从事技术管理等工作,这类人员占3.3%,需求上升.见图1。

图1企业对高职机制专业人才岗位需求情况调查

(二)企业聘用人才最看重的几个因素

企业聘用人才最看重的几个个因素中,约92%的企业看重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安全文明生产能力,思考和解决技术问题的意识,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自学能力,质量、安全、效率及环保意识非常需要。

在收回的毕业生调查问卷当中,毕业生的单位体制分布为,国有15。

8%、三资14。

6%、民营个私64。

8%、其他4.8%。

从调研表统计数据来看,目前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单位主要集中在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或私营企业中,共占调研毕业生的64。

8%,这也比较符合我国经济的特点及学院人才培养的方向。

调查表明:

机制专业82%以上的学生基本上专业对口,能够较快的适应目前的工作占85%,能较好的胜任所从事的岗位占93%,具有相应岗位所应具备的各项能力,并且对目前的工作较为满意。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我们设计了如下表格(见表2).

表2 

 

企业对毕业生评价调查(百分比)

对近几年从高职院校毕业的职工的评价

较好

一般

适应环境的能力 

72.5%

15.4%

10%

2.1%

解决问题的能力

63%

12%

14%

11%

敬业精神

63%

20%

15%

12%

安全和保护意识

65%

15%

5%

技术资料的表达能力

62%

21%

7%

设备操作技能

72%

16%

8%

4%

组织协调能力

45%

35%

独立工作能力

57%

团队合作能力

41%

25%

22%

质量意识

70%

13%

2%

外语知识

75%

10%

5%

人文素质

72%

8%

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71%

17%

6%

综合评价

19%

4%

从表2来看,企业认为毕业生在本专业知识方面知识基本恰当,一般能基本满足工作需要。

但是对本专业来说,学生的专业知识还是有待加深加强的.另一方面沟通协调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现代企业非常注重合作意识培养,本专业毕业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欠缺。

外语能力、人文素质、组织协调方面,学生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是很多学生在校的培养和自我养成方面不够。

此外,在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对于不断发展的现代加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员工来说,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所以在校期间需要加强学生以上能力的培养,当前的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五)企业希望学生能胜任的工作

1.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工作;

2.从事机械、电气、液压、气压等控制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

3.从事工艺工装的设计、制造工作;

4.从事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现代设备的编程及操作工作;

5.从事机械CAD/CAM技术的应用工作;

6.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7.从事机电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工作.

8。

钳工、车工或电工的初级技能;

9。

编制、实施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规程的基本能力;

10.使用、保养、维修、管理机电设备的基本能力;

11。

选用、设计制造、调试工艺工装的基本能力;

12.操作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设备的基本能力;

13.行机械设计与制造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

14。

应用机械CAD/CAM的基本能力;

15.应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表、数据和信息,设计机械和电气图样,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

16.从事机械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

17。

从事生产管理等。

五、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环节的意见和建议

在走访与调查中,企业老总认为机械类企业的发展需要更高层次的技能型人才.

1.机械类企业的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

机械企业由于转型升级的需要,需要大量的既能操作相关现代设备,有懂工艺与质量控制,还能够进行产品设计与管理的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

2.前沿技术的应用能力需进一步培养

3.毕业生的素质需进一步培养

在调研过程中,企业特别提出:

当前大学生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社会责任感,并建议我们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在加强应用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礼仪礼貌、吃苦耐劳、责任心、团队意识的训练。

六、主要调研结论

根据调查及相关数据分析,基本上可以做出如下结论:

1.专业定位基本准确

企业对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工艺规程编制、机械加工设备操作与维护、工装夹具设计、数控编程、质量检验上。

它们不仅需要一大批首岗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生产一线操作型高技能人才,也需要一大批掌握工艺实施能力、具有多岗适应能力的生产一线技术、管理型高技能人才,并在职业操守、人文修养等方面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以适应对中小企业的技术与管理要求。

2.专业教改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为适应机械制造类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以企业生产一线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现场工艺实施能力培养为主线,与行业企业合作,设计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强化工艺实施技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扎实的首岗胜任能力——机械加工设备操作能力、突出的岗位适应能力——工艺实施应用能力、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生产组织、调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七、问题与举措

调研过程中发现,众多企业人才匮乏,特别是生产一线懂工艺、会操作、能创新、善管理的高技能人才,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与壮大。

企业普遍认为,毕业生普遍期望值高,对在企业中从事一线操作不安心,基本在半年到一年半时间里就跳槽,对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影响,同时对企业和毕业生个人的发展都产生不利影响。

相对于90年代的毕业生来说,这些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弱,工艺实施能力不强,缺乏通过查找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证书多但实用性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根据调研情况,我们必须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中加强如下的环节.

1.专业调研常抓不懈.利用校友资源,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2.保证毕业生能尽快地满足岗位需要的原则下来设计基础知识和能力结构。

总体要求毕业生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能从事生产一线机械加工、工艺实施、机电设备维修等岗位.

3.抓好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衔接教学工作。

4.多渠道的开辟学生的实习途径.应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引进企业先进的加工工艺和企业文化,构建全新的面向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研究确定并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