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7347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西方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西方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

《西方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就是通过各种要素协同活动使自然界

本身就有的各种物质适宜于用来满足人们需要的过程。

“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

”效用是由生产三要素提供的服务共同创造的。

三个生产要素的

所有者都提供服务,因而都创造效用,都是劳动者。

生产不仅创造效用,也创造价值。

萨伊说:

“创造具有任何效用的物品,就等于创造财富。

这是因为物品的

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而物品的价值就是财富所由构成的。

”“当人们承认某东西有价值时,所根据的总是它的有用性。

这是千真万确的,没用的东西,谁

也不肯给予价值。

”由此,他提出价值取决于效用的结论。

“价值是劳动的作用、自然所提供的各作种要素的作用和资本的作用联合产生的成果”,是劳动、自

然和资本共同协作的结果。

由此创造商品价值的,除劳动之外还有资本和自然。

萨伊认为,既然三个生产要素都创造了效用和价值,都是价值的源泉,那么每一

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他们的收入,工人应该得到工资,资本家应该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应该得到地租。

三者的收入都是各自应该得到的公平合理的报

酬。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约翰·

贝茨·

克拉克(1847一1938)以其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对萨伊的效用价值论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

理论作了创新性的说明。

克拉克首先继承了萨伊的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然后以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为前提,先由土地

收益递减规律引出生产力递减规律,接着把生产力递减规律应用到劳动和资本两个生产要素上去,得出劳动生产力递减规律和资本生产力递减规律。

最后,他用

劳动生产力递减和资本生产力递减两个规律引出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从而得出三个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正好等于它们各自的边际产量,它们在分配中

的收入正好等于它们各自边际产量的结论。

在论证过程中克拉克还把资本家与企业家分离开来,前者为资本所有者,后者为企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资本所有者

得到利息,企业家得到工资,企业家的工资与劳动者的工资一样,都取决于他们各自的边际生产力。

于是,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的经营能力分别得到与它

们各自创造的边际产量相当的份额。

马歇尔认为,国民收人的分配就是研究如何把国民收人分配给各个生产要素,即如何把国民收入分解为工资、利息、地租和

利润以及各生产要素分得收人的量如何确定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他运用了均衡分析的方法,即先把各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转化为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再

用它们的边际生产力来说明其各自的需求价格,用生产要素(土地除外)的生产费用来说明它们的供给价格,最后用它们各自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均衡来说明

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量的规定。

这样,从国民收人分配的渠道到国民收人分配主体所得份额量的规定以及收人分配的杠杆,他都作了较为充分地论证,从

而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资本主义收人分配理论。

二、西方收入分配理论评价

首先,生产要素收人分配理论是以各生产要素共同创造效用、共同创造价值或国民收入为前提的。

该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的报酬是由它们在国民收人创造中所贡献的份额的大小决定的,收人分配理论并不是研究国民收入应当归谁所有,而是研究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占份额多少的间题。

这样它就抽掉了生产资料所有权对国民收人分配的决定作用,从而也就抽掉了国民收人分配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性质。

其次,由于这一理论把各生产要素共同创造效用、共同创造价值或国民收入作为前提,把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或服务作为参与收人分配的依据,这就混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价值的创造与使用价值的生产、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分配之间的区别,从而割断了利润、利息、地租与剩余价值之间的联系,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

第三,这一理论的分析工具“边际生产力论”也是非科学的。

虽然在假定其他生产要素投人不变,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单独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移动程度之后,其产量增加有递减的趋势但现实的扩大再生产并不仅仅只增加一种生产要素进行综合投入,并且这些生产要素的追加是与技术条件的变化相伴而进行的,要素的生产力递减并不具有客观必然性。

实际上,所谓“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和“土地的边际生产力”也是不存在的。

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和土地,只有雇佣工人劳动的作用下才能发挥作用,一旦离开雇佣工人的劳动,这些生产要素就会变成一堆废物,根本形不成任何生产力。

第四,这一分配理论还歪曲了各种收入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本来就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这一理论却把工资说成是劳动的报酬,是劳动的均衡价格,工人的全部劳动都得到了报酬;

地租本来是土地私有权在分配领域中的实现,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而这一理论却把地租说成是土地生产要素的服务与贡献,是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

利润本来就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职能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是他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果实,而这一理论却将利润说成是企业家经营管理的报酬;

这就把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的生产劳动和资本主义社会各剥削集团占有和瓜分工人剩余价值的剥削活动向混同,从而抽掉其中的剥削关系,美化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掩盖了这一制度的剥削本质。

然而,当代资产阶级的收入分配理论尽管具有很大的辩护性,欺骗性和反科学性,但是抽掉其中的反动性质,有些因素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却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例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以共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及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存在,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

在此情况下,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尺度只能是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由是,均衡价格理论对我国生产要素价格的确定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当然,借鉴不等于照搬,要做到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洋为中用,推陈出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