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打印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7250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打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打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打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打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打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打印Word文档格式.docx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打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打印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打印Word文档格式.docx

2015年09月15

目录

1.编制说明‥‥‥‥‥‥‥‥‥‥‥‥‥‥‥‥‥‥‥3

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3

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6

4.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8

5.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培训制度‥‥‥‥‥‥‥‥‥‥‥9

6.有限空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9

7.有限空间生产安全设备设施清单附件‥‥‥‥‥‥‥15

8、本公司受限空间识别依据‥‥‥‥‥‥‥‥‥‥‥‥15

9、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附件1)‥‥‥‥‥‥‥19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编制说明

1.1目的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结合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1.2适用范围本公司生产范围内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和具有有限空间作业行为的班组适用。

1.3定义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

2.1组织机构

组长:

于英侠

副组长:

刘军组员:

蔺荣李亚云许鹏张永礼蒋建设王明超2.2职责

作业前确认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

其中作业负责人为本班组组长、监护人为本班组专、兼职安全员。

2.2.1生产副总职责

(a)生产副总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单位、监护者职责。

(b)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施工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2.2.2班组长职责

a.班组长是项目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负责督促、检查本项目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b.向要求公司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c.要求公司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d.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e.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凡未经生产副总签署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f.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识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2.2.4安环部职责

a.负责对有限空间作业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授权的人员进入。

b、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并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命令终止作业。

c、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d)培训有记录,培训结束后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

2.2.5储运部职责应根据工程部或者技术部提交的有关有限空间作业所需的设备、物资、个人防护用品计划及时购买和配备要求供应单位提供符合GB∕18664检测报告、材质证明、合格证及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并认真核对资料的真伪和有效期,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2.2.5作业负责人职责掌握整个作业工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立即终止作业。

2.2.6监护人员职责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呼叫应急救援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批准的人员进入。

2.2.7有限空间作业者职责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3.1、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

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3.2、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

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23.5%以下。

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3.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3.4、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3.5、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3.6、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3.7、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3.8、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3.9、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3.10、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3.11、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3.1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3.1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3.14、在密闭容器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

3.15、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如油罐、反应塔、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志。

3.16、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一般打开出入口的门或盖如果设备与正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

4.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4.1作业负责人填写“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见附表1,报生产部。

4.2生产副总对申请内容进行审核查验作业人员资格等信息。

4.3生产副总对申请表进行审批,并签字确认。

4.4有限空间作业事项须经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

5.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安环部组织各级应急管理机构以及相关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

5.1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

5.2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

5.3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培训留存记录有参加人员的签字确认。

5.4平时加强应急方面的安全知识、在板报、标牌等中的宣传以加强对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教育、积极组织社会志愿者的培训、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6.有限空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1生产部危险源监控生产部对现场危险源的监控主要通过各班组及安环部安全管理员对现场进行监控,6.2信息报告与处理

6.2.1生产部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随意脱岗、漏岗做好值班记录如有问题及时通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处理。

6.2.2、生产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程序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值班室→生产副总→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小组→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职责分工进行救援。

6.2.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事故现场→控制事态发展→组织抢救→疏导人员→调查了解事故简况及伤亡人员情况→向上级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

6.3、应急响应

6.3.1分级响应

6.3.1.1响应分级

Ⅰ级应急响应行动由生产部应急救援小组组织实施。

按照生产部的综合应急预案进行响应实施,各部门做好各自分工准备按生产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指示响应各自救援行动,同时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支援。

Ⅱ级应急响应行动由生产部各部门组织实施。

各部门负责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好指挥营救工作。

积极动员所属分包单位、周边社会力量进行支援救助。

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生产部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6.3.1.2生产部有关部门的响应

根据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类别生产部相关部门按其职责和本部门相应的应急措施组织应急救援并及时向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需要其他部门应急力量支援时及时提出请求。

6.3.1.3生产部应急救援小组的响应

①、生产部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赶赴救援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②、及时向总公司及当地政府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

③、根据需要通知有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必要时请求政府专业应急力量增援。

6.4指挥和协调

生产部应急救援小组根据事故灾难情况开展应急救援协调工作。

通知生产部有关部门及请求政府应急机构、救援队伍提供增援或保障。

有关应急队伍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共同实施抢险救援和紧急处置行动。

前事发单位负责人应组织和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项目安全组织机构人员临时负责协调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6.5紧急处置及救助防护

6.5.1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的应急处置力量。

事故灾难发生后生产部配合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6.5.2医疗卫生救助及时向事发地附近医院请求支援。

组织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

5.5.3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6.5.4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①、生产部与工程所在地政府、施工队伍建立应急互动机制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撤离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

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应急状态下施工人员疏散、转移和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程序。

6.6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动员工程项目周边企业、居民等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6.7现场检测与评估

根据需要成立事故现场检测小组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检测、鉴定与评估、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为制订现场以后此类预防方案和事故调查提供参考。

6.8应急结束

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