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7226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中PbI2难溶于水

①PbI2水溶液中含有I-,证明PbI2在水中有极少量溶解②中产生黄色沉淀②绝对不溶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

以AgCl(s)

Ag+(aq)+Cl-(aq)为例:

2.沉淀溶解平衡

(1)含义

在一定的温度下,当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形成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

(2)特征

(3)影响因素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难溶物质在水中绝对不溶(  )

(2)物质溶于水达到饱和时,溶解过程就停止了(  )

(3)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

(4)溶度积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

解析:

绝对不溶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溶解平衡是动态平衡;

通常在离子浓度小于10-5mol·

L-1时,认为沉淀完全;

对于某一物质,其Ksp只与温度有关。

答案:

(1)×

 

(2)×

 (3)×

 (4)√

2.对AgCl(s)Ag++Cl-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说明AgCl没有完全电离,AgCl是弱电解质

B.说明溶解的AgCl已完全电离,AgCl是强电解质

C.说明Ag+与Cl-的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

D.说明Ag+与Cl-的反应可以完全进行到底

选C AgCl(s)Ag++Cl-,此式表示的是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说明AgCl固体和溶液中的Ag+和Cl-之间始终存在一个平衡体系中,C项正确,D项错误。

B项,题干方程式是沉淀溶解平衡表达式,并非AgCl的电离方程式。

3.石灰乳中存在下列平衡:

Ca(OH)2(s)Ca2+(aq)+2OH-(aq),加入下列溶液,不能使Ca(OH)2固体减少的是(  )

A.Na2CO3溶液    B.加水

C.降温D.CaCl2溶液

选D A项,Ca2++CO

===CaCO3↓,消耗Ca2+,促进平衡正向移动,Ca(OH)2固体量减少;

B项,加水稀释,平衡正移,Ca(OH)2又溶解,其量减少;

C项,因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降温,平衡正向移动,Ca(OH)2量减少;

D项,增加c(Ca2+),平衡逆向移动,Ca(OH)2固体增加。

溶度积及其应用

1.含义

难溶电解质达到溶解平衡时,其平衡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即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幂之积,简称溶度积,用Ksp表示。

2.表达式

(1)如AgClAg++Cl-,Ksp=c(Ag+)·

c(Cl-)。

(2)如Fe(OH)3Fe3++3OH-,Ksp=c(Fe3+)·

c3(OH-)。

3.意义

反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

4.规律

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sp越小,溶解能力越小。

5.影响因素

只与温度有关。

1.已知FeS和CuS的溶度积常数:

Ksp(FeS)=6.3×

10-18,Ksp(CuS)=1.3×

10-36,你能确定相同温度下CuS和FeS的溶解度的大小吗?

提示:

依据FeS和CuS的Ksp可知,相同温度下,FeS的溶解度大于CuS的溶解度。

2.要将等体积的4×

10-3mol·

L-1的AgNO3溶液和4×

L-1的K2CrO4溶液混合,是否能析出Ag2CrO4沉淀?

[已知Ksp(Ag2CrO4)=9.0×

10-12]

混合后c(Ag+)=c(CrO

)=2×

L-1

Qc=c2(Ag+)·

c(CrO

)=(2×

10-3)2×

10-3

=8×

10-9>9.0×

10-12,故有Ag2CrO4沉淀析出。

1.溶度积与离子积的关系

通过比较溶度积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离子积Qc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1)Qc>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直至溶液饱和,达到新的平衡。

(2)Qc=Ks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3)Qc<Ksp,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若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难溶电解质溶解直至溶液饱和。

2.溶度积与沉淀溶解能力的关系

溶度积(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对于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的电解质,Ksp的数值越大,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

(2)对于阴、阳离子个数不同的电解质,Ksp小的电解质的溶解度不一定比Ksp大的溶解度小,如Ksp(Ag2CrO4)<

Ksp(AgCl),但Ag2CrO4的溶解度大于AgCl的溶解度。

因此,不能通过比较Ksp数值的大小来确定溶解度的大小。

1.已知Ksp(AgCl)=1.56×

10-10,Ksp(AgBr)=7.7×

10-13,Ksp(Ag2CrO4)=9×

10-11。

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

,浓度均为0.010mol·

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

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

A.Cl-、Br-、CrO

    B.CrO

、Br-、Cl-

C.Br-、Cl-、CrO

D.Br-、CrO

、Cl-

选C 根据三种难溶物的溶度积数据,在Cl-、Br-和CrO

的浓度均为0.010mol·

L-1时,氯离子沉淀时银离子的最小值是1.56×

10-10/0.010mol·

L-1=1.56×

10-8mol·

L-1,溴离子沉淀时银离子的最小值是7.7×

10-13/0.010mol·

L-1=7.7×

10-11mol·

L-1,CrO

沉淀时银离子的最小值是(9×

10-11/0.010mol·

L-1)

=3×

10-4.5mol·

L-1,沉淀所需银离子浓度小的先沉淀,所以三种离子沉淀的先后顺序是Br-、Cl-、CrO

2.在0.10mol·

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________mol·

L-1(Ksp[Cu(OH)2]=2.2×

10-20)。

若在0.1mol·

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________mol·

L-1。

pH=8时,c(OH-)=10-6mol·

L-1,由硫酸铜的溶度积常数可知:

Ksp=2.2×

10-20=10-12×

c(Cu2+),得c(Cu2+)=2.2×

L-1;

使Cu2+沉淀完全,已知c(Cu2+)=0.1mol·

L-1,根据反应关系式:

Cu2+~2H+得c(H+)=0.2mol·

2.2×

10-8 0.2

[方法技巧]

  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同时有产生沉淀的趋向时,溶度积小的优先产生沉淀。

如向浓度均为0.01mol·

L-1的Ca2+、Mg2+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则Ca2+优先沉淀;

若加入NaOH溶液,则Mg2+优先沉淀。

[三级训练·

节节过关]                                     

1.有关AgCl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gCl沉淀的生成和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

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

C.升高温度,AgC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D.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溶解度降低

选B AgCl固体在溶液中达到溶解平衡后,溶解速率与沉淀速率相等,但不为0,一般说来,升高温度,有利于固体物质的溶解,A、C正确;

AgCl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电离出Ag+和Cl-,B错误;

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增大了Cl-浓度,促使溶解平衡向左移动,降低了AgCl的溶解度,D正确。

2.在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产生BaSO4沉淀,若以Ksp表示BaSO4的溶度积常数,则平衡后溶液中(  )

A.c(Ba2+)=c(SO

)=(Ksp)

B.c(Ba2+)·

c(SO

)>

Ksp,c(Ba2+)=c(SO

C.c(Ba2+)·

)=Ksp,c(Ba2+)>

D.c(Ba2+)·

)≠Ksp,c(Ba2+)<

选C 在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平衡BaSO4Ba2++SO

左移,此时溶液中c(Ba2+)增大,因此c(Ba2+)>

)。

由于温度未发生改变,所以溶液中

c(Ba2+)·

)=Ksp。

3.某温度下,难溶物FeR的水溶液中存在平衡:

FeRFe2++R2-,其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通过升温实现由c点变到a点

B.d点可能有沉淀生成

C.a点对应的Ksp等于b点对应的Ksp

D.该温度下,Ksp=2×

10-18

选CD 通过温度变化改变难溶物的溶解度,难溶物的阴、阳离子应同时增大或减小,A项错误;

溶解平衡曲线上方表示过饱和溶液,有沉淀生成,曲线以下表示不饱和溶液,所以d点没有沉淀生成,B项错误;

温度不变,Ksp不变,C项正确;

该温度下,Ksp=2×

10-18,D项正确。

4.已知:

某离子被沉淀后,若其浓度小于1×

10-5mol·

L-1,则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在1L含0.001mol·

L-1SO

的溶液中加入0.01molBaCl2,能否使SO

沉淀完全?

此时溶液中SO

的浓度是多少?

[已知Ksp(BaSO4)=1.08×

10-10]

平衡时Ba2+浓度用c(Ba2+)平表示,SO

浓度用c(SO

)平表示,则有:

c(Ba2+)平=0.01-[0.001-c(SO

)平]=0.009+c(SO

)平,Ksp=1.08×

10-10=c(Ba2+)平·

)平=[0.009+c(SO

)平]×

)平,c(SO

)平=1.20×

L-1<

L-1,故能使SO

沉淀完全。

能,1.20×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