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练习 中图版必修3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7043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5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练习 中图版必修3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练习 中图版必修3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练习 中图版必修3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练习 中图版必修3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练习 中图版必修3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练习 中图版必修3Word下载.docx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练习 中图版必修3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练习 中图版必修3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练习 中图版必修3Word下载.docx

城市化

二、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1.江苏省概况。

(1)位置:

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

(2)社会经济特征:

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2.工业化和城市现状。

(1)工业化:

目前总体上处于中级阶段,其进程呈现明显加快特征。

(2)城市化:

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化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三、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2.主要措施。

(1)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2)“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

(3)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4)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

(5)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增值。

提示:

(1)2002年中国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4%,已基本达到国际通用标准。

但从更重要的农业就业人数和城镇人口指标看,中国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为50%,远高于国际通用标准(<20%);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6.2%,也没有达到国际通用标准(>60%)。

(2)要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就要增加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的比重,同时也要提高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案例研究教材P71探索思考

(1)密歇根州复苏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如提供税收优惠,提供员工培训等。

②大力推动生命科学产业,如投巨资于生命科学的商业化、增加生命科学的研发资金、吸引生命科学领域的高科技人才等。

③改造汽车工业的老面貌。

通过自行研制和合作开发等方式,开发了包括使用氢燃料电池、玉米油燃料以及电能等能源的新一代汽车。

(2)以上这些措施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良好的投资环境,可以吸引众多的高科技人才;

高科技的发展和高科技人才的引进,又为开发新产品提供了条件。

(3)密歇根州的复苏对其城市建设的影响是:

扭转了城市经济的衰退局面,加快了城市建设的速度;

防止了高科技人才的外流和制造业中心地位的动摇。

1.江苏省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措施主要有:

调整行政区划,加快城市化;

“组团式”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都市圈”;

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保障进城农民的利益。

2.(略)

1.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C)

A.城市的人口规模B.城市的用地规模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D.特大城市数量

2.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的三个结构性指标是(A)

A.农业产值比重<

15%,农业就业人口比重<

20%,城镇人口比重>

60%

B.农业产值比重<

20%,农业就业人口比重<

C.农业产值比重<

15%,城镇人口比重>

D.农业产值比重<

50%

解析:

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业人口、农业产值应逐渐降低,城市人口比重应该上升。

3.下列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

A.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推进器”

B.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为因果,但城市化在两者中处于主导地位

C.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有联系,但并不是十分密切

D.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高,城市化水平就一定高

江苏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在中国城市化的历史上有过辉煌,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采取了许多措施,推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据此完成4~5题。

4.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A)

①对城市化内涵认识不够 ②工业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突出 ③忽视了“以人为本” ④基础设施成本高,效益差 ⑤城市优势显著,城乡差别扩大 ⑥特大城市多,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⑥

5.江苏省城市化建设的思路包括(C)

①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②打破旧体制下的行政区域,增强城市聚集力,带动城乡一体化 ③适当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积极合理发展中小城市,重点培育中心城镇 ④实现主要大中城市基本现代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5.解析:

第4题,本题可用排除法,联系江苏省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可推知⑤⑥不正确。

第5题,政策性较强,但只要联系第4题就容易理解。

C项正确。

6.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材料,完成

(1)~(3)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图1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材料二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

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

图2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材料三 图3是20世纪末江苏省小城镇分布示意图。

(1)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        ;

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市发展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     。

(2)江苏省小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

苏南和苏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差异是    ,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3)江苏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有           。

答案:

(1)发展缓慢(或略有下降、停滞等) 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已超过50%

(2)苏南地区小城镇密度高于苏北 主要交通线沿线小城镇密集 苏南城市化水平高、起步较早(目前速度无法比较,不能答速度快慢) 苏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北 近代历史上苏南地区工业发展历史长

(3)环境污染加剧,如空气质量下降、水质下降、噪声污染等;

土地(耕地)资源锐减、土地质量下降;

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等(从资源、生态、环境污染、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

1.由下图可知,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C)

          

      

A.①B.①③C.②③D.③①

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分别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后期成熟稳定阶段,对应图中②、③,①处于初期起步阶段。

  “组团式”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都市圈”是江苏省城市化战略的重要内容。

据此完成2~3题。

2.三大“城市圈”是指(B)

A.南京、苏州、无锡B.南京、苏锡常、徐州

C.无锡、常州、徐州D.无锡、苏州、徐州

江苏省构建的三个“都市圈”是指南京、苏锡常、徐州。

3.实施该城市化战略,是针对江苏省城市化存在的什么问题而提出的(C)

A.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

B.乡镇工业过分集中

C.缺少特大型城市

D.小城镇规模缩小,大城市规模相对扩大

江苏省由于缺少特大城市,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因此建设三大“都市圈”,增强了核心城市的功能,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明显。

  下图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曲线图。

读图,完成4~5题。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C)

A.①时期B.②时期C.③时期D.④时期

由图可以推知,曲线的斜率越大,城市化发展越快。

5.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

B.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

C.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

D.资源不足是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由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化水平在50%左右,说明未进入成熟阶段,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速度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

  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6~7题。

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乙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6.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D)

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

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通过读图分析可知,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都是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

7.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

A.甲地区属于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

B.乙地区属于开发区驱动型的城市化

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

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属于外资驱动型,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比较典型。

乙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属于大城市扩散驱动型,在苏南地区比较典型。

  图甲是我国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图,图乙是世界发达国家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图。

读图,完成8~9题。

8.据图中信息判断(D)

A.第一产业对城市化没有贡献

B.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

C.新中国成立后第二、第三产业对我国城市化贡献率差异逐步增大

D.二战后,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9.与发达国家相比,图中信息无法反映我国城市化存在的问题是(B)

A.产业结构不合理

B.城市空间分布不合理

C.单位产值耗能高

D.城市环境污染较严重

8~9.解析:

第8题,据图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第二、第三产业对我国城市化的贡献率差距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而二战后,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第9题,我国第二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大,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大,说明我国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第三产业比重小,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说明单位产值耗能高,对城市化的贡献大,说明城市化是由工业带动的,环境污染较严重。

  《高成本时代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探析》一文指出,处于经济发展前列的广东,有必要充分认识发展的高成本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并以全球视野谋划广东的发展,调整发展对策,提高广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

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各项中,预示着广东进入21世纪后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是(B)

①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日渐紧张 ②劳动力成本降低,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 ③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大 ④人民币对外币的比值下降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11.为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列各项措施中合理的是(D)

①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控制工业发展的规模 ②构建以政府为主体,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 ③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④加快绿色广东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0~11.解析:

第10题,进入21世纪后,能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是高成本时代到来的表现。

第11题,控制工业发展的规模不符合实际,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创新体系的主体应该是企业,不应是政府。

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

(1)~(6)题。

材料一 浙江省义乌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中部,自然资源贫乏,不靠海,也不比杭州、宁波经济发达,却以“小商品海洋,购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