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资料届 一轮复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业doc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6933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资料届 一轮复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业doc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备考资料届 一轮复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业doc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备考资料届 一轮复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业doc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备考资料届 一轮复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业doc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备考资料届 一轮复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业doc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考资料届 一轮复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业doc文档格式.docx

《备考资料届 一轮复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业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资料届 一轮复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业doc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考资料届 一轮复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业doc文档格式.docx

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答案 C

解析 这一反射属于条件反射,大脑皮层是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唾液腺是效应器,A、B正确;

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的是感受器,C错误;

完成该反射活动,需由多个神经元参与,当兴奋经过突触时,即发生“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D正确。

3.右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

C.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D.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答案 D

解析 在a点施加一定强度的刺激,会引发局部电流,使乙电流表左接触点先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偏转,当局部电流流过后,左接触点恢复外正内负,右接触点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再次偏转,共偏转两次,甲电流表基本同理,共偏转两次,A错误;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共有3个完整突触,d所在的神经元向右侧的突触没有突触后膜,B错误;

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d点会测到电位变化,因为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能单向传递,能从轴突传递到下一神经元的树突膜,但不能从树突传递到轴突,所以a、b点不会测到电位变化,C错误;

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使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可以引发甲所在的突触释放递质,引起f所在神经元兴奋,则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正确。

4.(2018·

安徽省合肥第三次质检)下列对膝跳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也可以引起膝跳反射

B.效应器的传出神经末梢受到叩击能产生动作电位并向脊髓传导

C.动作电位在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D.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受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解析 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也可以引起反应,但是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A错误;

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效应器的传出神经末梢受到叩击能产生动作电位,但是不能向脊髓(神经中枢)传导,B错误;

动作电位在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都是单向的,C错误;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脊髓是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D正确。

5.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

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

这是由于该药物(  )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解析 通过题干信息可以判断:

在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没有受到影响,说明该药物抑制了突触后膜功能。

6.(2018·

山东滨州期末)如图为神经肌肉接点示意图。

下列有关兴奋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传到①时,引起①处Na+通道打开,Na+涌出

B.兴奋传到①时,乙酰胆碱以主动转运方式分泌

C.②属于组织液,其中的O2含量不影响兴奋的传递

D.②处的乙酰胆碱与③处的相应受体结合,可引起肌膜产生电位变化

解析 兴奋传到①时,引起①处Na+通道打开,Na+内流,A错误;

兴奋传到①时乙酰胆碱以胞吐的方式分泌,经过组织液运输到③,B错误;

②属于组织液,其中的O2含量影响神经细胞的呼吸作用,进而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C错误;

②处的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与③处相应受体结合,可引起肌细胞膜产生电位变化,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D正确。

7.(2018·

北京海淀期末)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表示反射弧中的结构,①、②表示刺激位点。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将兴奋向神经(反射)中枢传递

B.在神经肌肉接点处和C处均存在突触

C.刺激②处可以在A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D.刺激①处引起E收缩的过程不是反射

解析 首先正确判断反射弧的各部分结构,传入神经B将兴奋向神经(反射)中枢传递,A正确;

在神经肌肉接点处和C(神经中枢)中都存在突触,B正确;

刺激②处后,在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突触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C错误;

刺激①处引起E收缩的过程不是反射,因为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刺激①处引起E收缩的过程不包括感受器部分,D正确。

8.如图为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局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B.刺激图中1、2、3、4四处,均能引起肌肉收缩

C.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

D.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答案 A

解析 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A正确;

刺激图中1、2、3处,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4处不能,B错误;

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负内正,C错误;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方式单向传递,D错误。

9.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恰当的是(  )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减慢神经递质的释放

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D.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解析 据图可知突触小体内Ca2+浓度增大,会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过程,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A错误;

①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错误;

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导致Na+快速进入突触后膜,导致动作电位的发生,C错误;

过程③表示递质的回收,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D正确。

10.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B.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C.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D.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排尿活动只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解析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如刺激下丘脑某一区域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刺激下丘脑另一区域可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A正确;

生物节律的控制与下丘脑有关,B错误;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大脑皮层,C错误;

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低级中枢受脑中高级中枢调控,D错误。

11.(2018·

北京海淀零模)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下图。

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

A.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

B.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阳离子内流

C.突触a和b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D.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没有延迟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刺激突触a的突触前神经元后,兴奋传递到突触后神经元,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升高,推测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阳离子内流,判定突触a为兴奋性突触;

同理刺激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后,兴奋传递到突触后神经元,引起了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降低,推测突触b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阴离子内流,判定突触b为抑制性突触,B、C正确;

直接从图中可以看出,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A正确;

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传递时存在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化学信号再向电信号转化的过程,故此时兴奋的传递存在延迟,D错误。

12.大鼠SCN神经元白天胞内氯离子浓度高于胞外,夜晚则相反。

SCN神经元主要受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调节。

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

由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A.SCN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B.GABA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的

C.夜晚GABA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外流

D.白天GABA提高SCN神经元的兴奋性,夜晚则相反

解析 静息状态时,神经元膜内外的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神经元膜内外的电位为外负内正,A错误;

GABA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以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的,B错误;

夜晚,大鼠SCN神经元胞内氯离子浓度小于胞外,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内流,抑制兴奋,C错误;

白天,大鼠SCN神经元胞内氯离子浓度高于胞外,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外流,提高了SCN神经元的兴奋性,夜晚则相反,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8·

安徽安庆二模)为研究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用适宜强度的刺激进行如下实验:

只刺激a神经元、只刺激b神经元、先刺激a立即再刺激b,c神经元的电位变化表现分别为曲线甲、乙、丙。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推知,突触2释放的递质起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作用。

(2)产生曲线丙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检测,突触2释放的递质是甘氨酸,甘氨酸发挥作用后又可被突触前膜吸收。

则在该过程中,推测甘氨酸进出细胞的方式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抑制 

(2)突触2释放神经递质使突触1释放的递质减少,导致神经元c产生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

(3)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 胞吐

解析 结合题意和图示分析,刺激a神经元,c神经元产生电位变化,说明c神经元兴奋;

刺激b神经元,c神经元不产生电位变化,说明c神经元不兴奋;

而先刺激a神经元,随后刺激b神经元,c神经元产生的电位变化减小,说明兴奋减弱;

由此推知,a神经元上的突触小体释放的是兴奋型神经递质,而b神经元上的突触小体释放的是抑制型神经递质。

(1)由分析可知,突触2释放的神经递质起抑制作用。

(2)产生曲线丙的最可能原因是突触2释放神经递质使突触1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导致神经元c产生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

(3)神经递质——甘氨酸的释放即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

而回收甘氨酸的方式即进细胞的方式若为逆浓度运输,则为主动运输,若为顺浓度梯度运输,则为协助扩散。

14.(2018·

山东滨州质检)神经元之间除常见的化学突触(依赖神经递质)外,还存在电突触,其突触间隙很窄,突触前末梢内无突触小泡,前膜和后膜之间由离子通道连接,带电离子可通过离子通道传递电信号。

两种突触的结构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图________表示电突触,电突触体现的信息交流方式与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________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