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6640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由条件可以得出R基上的氨基数是10个、羧基数是8个;

由前面的公式可得出肽键数=600-2=598;

氨基数=2+10=12;

羧基数=2+8=10。

所以选B。

例2、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所示),这些多肽中共有的肽键数为()

A、31B、32C、34D、35

切去4个丙氨酸后氨基酸总数为35,肽链数为4,所以肽键数为35-4=31。

选A。

例3、测得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又测得胰岛素分子量约为5646,由此推断含有的肽链条数和氨基酸个()

A.1和44B.1和51C.2和51D.2和44.

依据蛋白质的平均分子量计算公式即可求出。

选C。

二、物质分子的穿膜问题:

需注意的问题:

1、膜层数=磷脂双分子层数=2×

磷脂分子

2、线粒体、叶绿体双层膜(2层磷脂双分子层、4层膜)

3、一层管壁是一层细胞是两层膜(2层磷脂双分子层、4层膜)

4、在血浆中O2通过红细胞运输,其他物质不通过。

5、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共穿过0层膜。

6、分泌蛋白及神经递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共穿过0层生物膜,因为是通过膜泡运输的,并没有穿膜。

7、

(一)吸入的O2进入组织细胞及被利用时的穿膜层数:

1层肺泡壁+2层毛细血管壁+红细胞2层膜+组织细胞的细胞膜=2+2×

2+2+1=9层膜=9层磷脂双分子层=18层磷脂分子。

注:

若是“被利用”需加线粒体两层膜。

(二)CO2从组织细胞至排出体外时的穿膜层数:

1层组织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1层肺泡壁=1+2×

2+2=7层膜=7层磷脂双分子层=14层磷脂分子。

若是“从产生场所”需加线粒体两层膜。

(三)葡萄糖从小肠吸收至组织细胞需穿膜的层数:

1层小肠上皮细胞+2层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膜=2+2×

2+1=7层膜=7层磷脂双分子层=14层磷脂分子。

例1、若某一植物细胞线粒体中产生的一个CO2扩散进入一个相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则该CO2分子穿过层生物膜(层磷脂双分子层;

层磷脂分子)。

CO2由线粒体产生由该细胞释放出来,穿越3层膜;

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穿越3层膜,共穿越6层膜。

答案:

6612

例2、人体组织细胞(如骨骼肌细胞)有氧呼吸时需要的C6H12O6和O2从外界进入该细胞参与反应,各自至少需要通过多少层生物膜()

A、3和4B、4和5C、7和9D、7和11

这个物质跨膜数量问题就比较复杂,我们还是用图示加以说明。

先看葡萄糖(

),机体吸收葡萄糖主要是用于组织细胞的氧化供能;

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中,形成了血糖。

图丙中的①→②→③便是其运输的途径:

葡萄糖从小肠进入毛细血管经过4层细胞膜后,还要再穿过一层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2层膜),进入组织液,再穿过1层组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共通过7层生物膜。

这里特别提醒注意两点,一是葡萄糖是在血浆中运输,而不是进入红细胞内被运输;

二是葡萄糖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而不是直接进入线粒体。

再来看氧气,首先要知道肺泡膜也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其次要知道氧进入血液后,要进入红细胞内与血红蛋白结合并运输;

三是氧进入组织细胞后,还要再进入线粒体才能被利用,因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需要氧,而该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的。

图丁中的①→②→③→④描述的就是这一比较复杂的过程:

出肺泡(2层膜)→进血管(2层膜)→进红细胞(1层膜)→运输到组织器官→出红细胞(1层膜)→出血管(2层膜)→进组织细胞(1层膜)→进线粒体(2层膜),共计11层生物膜。

选D.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计算:

1、解决围绕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计算,首先要了解几组概念:

第一组:

O2的产生量、O2的释放量、呼吸消耗的O2量;

第二组:

CO2的总吸收量、CO2的净吸收量、CO2的释放量;

第三组:

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总量、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以上三组是相对应的三组,反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具体关系是:

光合作用O2的产生量=O2的释放量+呼吸消耗的O2量。

CO2的总吸收量=CO2的净吸收量+CO2的释放量;

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总量=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2、相关计算还可依据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反应式来进行。

根据化学计算比例原理,可以将反应式简化如下:

光合作用:

6CO2~C6H12O6~6O2

呼吸作用:

C6H12O6~6O2~6CO2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C6H12O6~2CO2

用某植物测得如下数据:

30℃

15℃黑暗5h

一定强度的光照10h

黑暗下5h

CO2减少880mg

O2减少160mg

O2减少80mg

若该植物处于白天均温30℃、晚上均温15℃,有效日照15h环境下,请预测该植物1d中积累的葡萄糖为()

A、315mgB、540mgC、765mgD、1485mg

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依据C6H12O6—6O2,可求出30℃和15℃下的呼吸速率分别为30mg、15mg。

白天30℃时每小时积累的葡萄糖为60mg.在上述条件下有效日照15h该植物1d中积累的葡萄糖为60×

15-15×

9=765mg,所以选C。

例2、将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绿叶分成相同的四组,在不同温度下先暗处理一小时,再用相同适宜的光照射1小时,测量重量变化(假设在有光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得到如下表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前后重量变化/mg

-1

-2

-3

光照前后重量变化/mg

+4

+5

+6

+2

A、27℃时该绿叶在整个实验期间积累的有机物是2mg。

B、28℃时该绿叶光照后比暗处理前重量增加3mg

C、29℃是该绿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

D、30℃时该绿叶经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总量是3mg/h

在暗处理过程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暗处理后重量变化就代表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间接反映呼吸速率。

以上四种温度下的呼吸速率依次是:

1mg/h、2mg/h、3mg/h、1mg/h,可见在上述四种温度下,29℃是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

光照前后重量的变化代表了1h内的净光合速率,它与呼吸速率的和等于真正的光合速率,即上述四种温度下,真正的光合速率为:

5mg/h、7mg/h、9mg/h、3mg/h。

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也是29℃;

28℃时该绿叶光照后比暗处理前增加的重量为(5-2)=3mg,27℃时整个实验期间积累的有机物为(4-1)=3mg;

所以选A。

例3.将等量且足量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小时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结果如下表

变化量

1%

2%

3%

5%

7%

10%

15%

20%

25%

O2吸收量/mol

0.1

0.2

0.3

0.35

0.6

0.7

0.8

1

CO2释放量/mol

0.5

0.4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3%时,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B.Xg的果肉在O2相对浓度为3%时每小时分解葡萄糖0.15mol

C.贮藏苹果的环境中,适宜的O2相对浓度为5%

D.O2相对浓度为5%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均最弱

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3%时,有氧气的吸收,说明进行着有氧呼吸,但氧气吸收量小于CO2释放量,说明在有氧呼吸的同时,也进行着无氧呼吸。

在氧浓度为3%时,依据C6H12O6—6O2—6CO2得出有氧呼吸分解的葡糖糖为0.05mol,释放到CO2为0.3mol;

依据C6H12O6—2CO2得出无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为0.1mol,所以在O2为3%时每小时分解的葡萄糖是0.15mol.在氧浓度为5%时CO2释放量最低,总呼吸速率最弱,分解有机物的量最低,是贮藏苹果的适宜环境条件。

选D。

四、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方法:

1、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1)有染色单体时:

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1:

2:

2

(2)无染色单体存在时:

2、牢记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三者变化情况:

有丝分裂:

2n→4n→2n(注:

4n为后期)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减数分裂:

2n→n→2n→n(注:

2n→n为减数第一次分裂;

后一个2n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a→4a→2a

DNA分子数的变化:

2a→4a→2a→a

例1、豌豆的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依次为()

A、7、7、7B、14、0、14C、28、28、28D、28、0、28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加倍,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相等。

B

例2、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

A、42、84、84B、84、42、84C、84、42、42D、42、42、84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已经复制,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

五、DNA的有关的计算:

(一)DNA分子的结构有关的计算:

1、在双链DNA分子中,任意两个不配对的碱基和占总碱基数的一半。

即A+G或A+C或T+G或T+C占总碱基数的50%。

2、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碱基之和(如A+T或C+G)占总碱基的比例等于其任何一条单链中这两种碱基之和占该单链中碱基数的比例。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

4、DNA分子一条链中(A+T)/(C+G)的比值等于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5、若某DNA分子有n个碱基对,其碱基对的排列方式为4n种。

(二)DNA复制有关的计算:

1、复制n次,生成2n个DNA分子。

2、若取一个被15N标记的DNA分子,转移到14N的培养基上培养(复制)若干代。

则有以下规律:

(1)、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有2个,只含15N的有0个;

含14N的有2n个,只含14N的有(2n-2)个。

做题时应看准是“含有”还是“只含有”。

(2)无论复制多少次,含15N的DNA分子始终是2个,占总数比例为2/2n。

(3)子代DNA分子的链中:

总链数2n×

2=2n+1条。

含15N的链始终是2条,占总数比例为2/2n+1=1/2n。

做题时,应看准是“D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