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腐败的成因1010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76347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腐败的成因1010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腐败的成因1010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腐败的成因1010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腐败的成因1010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腐败的成因1010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腐败的成因1010文档格式.docx

《浅谈腐败的成因1010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腐败的成因1010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腐败的成因1010文档格式.docx

10秋

学校:

榆林分校

工作单位:

服役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2012年4月10日

目录

1、标题………………………………………1

2、摘要………………………………………1

3、关键词……………………………………1

4、正文………………………………………1

5、参考文献…………………………………9

10秋行政管理专科李志波

摘要腐败是当下执政党及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问题,腐败古已有之,但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它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最不利的因素之一,也是当下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最头疼的“顽疾”。

人民群众对腐败行为及腐败分子深恶痛绝,期待执政党能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解决愈演愈烈的腐败问题。

我的论文试图找出腐败的原因,进而为能从源头上找到遏制腐败的一些方法提供思路。

论文重在找原因,按照腐败成因的大小,列举了一些。

寻本觅源,最终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贡献一己之力。

关键词腐败官本位特权

从科学或社会的角度,腐败都有着词语不同但道理接近的定义。

某种食物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变质,产生难闻气体,甚至食之中毒,这是食物的腐败或腐烂。

在社会政治领域,腐败指的是国家公职人员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权力的权利蜕变现象。

我的论文要讨论的正是政治领域的腐败。

新中国建立以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腐败还不是社会的热点话题。

淳朴的民风,到处是劳模、先进,绝少听到腐败分子。

1970年代晚期,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是腐败犯罪也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普遍。

现在,无论是普通公民还是党的各级领导人,几乎没有什么人否认腐败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致命顽疾。

在讨论腐败的原因时,有些人认为这是改革中政策引进的资本主义市场体制内的一些弊端,更多的人认为腐败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传统,才导致腐败,影响最大就是“官本位”思想。

什么是“官本位”?

通俗说,就是指一个国家的价值观是以官位来定位的,官大的社会价值高,官小的身价自然小,与官不相干的职业则比照官位来定位各自的价值。

而且中国从来就有特权阶层,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实情着实不少,皇亲国戚宠妃爱臣。

比如和绅,富可敌国的一个得宠臣子,深得皇帝欢心,社会公共资源因其手里的特权,得以集中,进而变为私人财产,如果再有人想升官,寻和绅的门路,与他通过和皇帝的特殊关系,提拔委用行贿的人,这又是一笔不少的收入,他不富才怪。

即使在今天,在新闻报道中也有特权阶层的新闻,如“富二代”、“官二代”他们开车撞人或参与内幕投资的事时有发生,最后的解决总是让人想到“后门”,为什么?

他们确实可以利用手里的“爸爸资本”,或塞钱或找厉害人物,时不时弄出和腐败有关的新闻。

最应该重视的腐败原因首先是“官本位”思想。

“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句子,曾经是多少读书人案头的励志名言,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

这些名言其实质就是“官本位”,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是“官本位”历史根源。

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从秦朝统一六国建立统一国家到满族建立的清朝结束,封建社会的行政设置始于秦朝的郡县制,即现在“州”“县”的雏形;

在中央机构设置上到唐朝,实行了三省六部制;

官员的设置以明朝最为典型,实行三卿九品制。

封建社会和“官本位”内在联系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一是从国民经济基础和国民生产关系看,封建社会推行土地分封制,官员的职位是皇帝给的,同时皇帝把一些土地按官大小分给所任命的官员。

皇帝的亲兄弟及堂兄弟分得的土地最多,土地分封制是封建制度的核心。

二是封建制度是中央集权体制,从州、郡、县到中央,通过官职来集权,实行金字塔结构,这样的社会必定导致“官本位”。

三是封建社会推崇皇权至上,所有都是皇帝的,所有都由皇帝说了算,普天之下莫非皇土。

封建社会的两千多年时间“官本位”登峰造极,现在“官本位”的土壤就是来自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

“官本位”这个东西人们既恨它又爱它!

恨它,是因为我们稍微办点事就会受它的气,都知道它对国家、社会危害性极大;

爱它,是因为它让生存在这个体制内的人程度不同的舒服、受用,风光无限。

它极力呈现这样的特点:

官贵民贱,官重民轻,官为中心民为边缘,官在上面民在下面,官为主人民为仆人。

官所拥有的特权可以往更大更广的领域延伸扩张,而普通百姓的权利被压缩甚至剥夺,用官僚体制管民、牧民、控民、压民,自上而下一级捧一级,从上到下一级压一级,官官相护,使官僚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内部人圈子,组合进入社会上层的既得利益者阶层。

过去有俗语讲: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现在有不少的为官者也这样感慨:

“走入了政治这个圈子,你不想搞腐败及不正之风都不行,否则,你就会被圈内人视为异己,大家都恨你破坏了为官的游戏规则,你会受到冷眼排挤,你也休想把这个官稳稳地当下去!

”所以,虽然社会上以公务员为代表的官员的工资收入表面上比较“低”,但总还是有不少人为了当官,倾囊而出,只为一朝为官,连本带利,大捞特捞一把。

人生价值观被“官本位”意识控制,使得人们有这样的认识:

只要你能挤进这个圈子,你就端上了铁饭碗金饭碗,进入了旱涝保收的保险箱;

就有荣华富贵,就会光宗耀祖,一生一世不愁吃喝玩乐;

有机会,会钻营,还可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子孙后代的幸福都有了保障,成为人上人,人生其乐无穷。

“官本位”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来评价社会地位。

你的所有职务职称,你的社会生存身份,所拥有的社会地位,所有这些都可以在“官本位”的思维里对应或折合成一定级别的官阶,然后根据官阶来定位你所有的大小、尊卑、高低,真才实学及对社会的实际贡献在“官本位”面前不值一提,权力、官员、官位对普通大众来说遥不可及,甚至神秘,产生了崇拜和敬畏心态,既恨又爱。

在市县一些地方,官职似乎可以衡量一切:

政治待遇、社会名声、经济收益、薪水收入、住房面积,等等。

当你不是凭借真才实学和对社会的贡献走上一定的领导地位,而是通过一定的手段,辅以钱财的牺牲获取,一旦你在那个位置上,你就会想方设法把你付出的再捞回来。

已经在一个特定的圈子里,你就必须按照这个圈子的规矩办事,换言之可以称为潜规则。

就会有比较,如前面给所说,在官职、名声、社会地位、薪水、住房等方面积极和圈子里的人比较。

在工作当中,尤其在有利益可图的时候,很多官员会想到一己私利,或者说可能首先想的就是能给我带来多少好处?

其左右之人,巴不得领导开口,贿赂一笔,人情也走了,事情也办了,何乐不为?

长期如此,这好像成为了不成文的规定,渗透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愈演愈烈。

究其原因还是“官本位”思维在作怪。

“官本位”还带来了特权阶层。

在中国当官不容易,但是当上了官,只要不出大事,那地位是非常稳固的,尤其在古代很长时间,官职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取的,也可以世袭,两者都能形成特权阶层。

而特权阶层权力太集中,缺少必要的制衡,这给腐败提供了温床。

在中国,不论有能力没能力的皇帝,都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无论哪个朝代的哪种行政体制,军政大权都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有绝对的权力。

中央的各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中下级官吏,都是集政法于一身,任用罢免都要经过皇帝。

这样的政治体制,使得中央及地方官吏的权力高度集中,而又缺乏对他们权力的制衡,更便于他们为所欲为。

还有前面我们提到的和绅,他敛财有术,但他敛财术不会高超到左右一无所知的地步,只不过他乃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你能拿他怎么样,你又要怎么样,你敢怎么样?

钻营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也不是一般的功夫,到此境界后,名利双收自然是水到渠成。

其实,敛财有术绝不仅靠和绅一人,他的下面也一定是“门人弟子填其室”,出谋划策,这样才使得三年之内得到十万雪花银,事成之后利益均沾,这就是特权阶层。

《红楼梦》里的贾府,真正上班的只有贾政一人,他却要用俸禄养活一大家子一百多口人,这可能吗?

如果只是以俸禄作为收入,宝玉是不会有和姐妹们饮酒赋诗的闲情逸致的。

管盐的吃官盐与私盐的差价;

管水的每年在水利工程上刮一层油;

管银子的吃银子的私利。

至于带兵的,更有“穷文富武”给予佐证他们的富裕程度。

六部算下来,谁都不是清水衙门。

他们这样做,是除皇帝外谁也管不了他们。

他们自己给自己定规矩,自己犯错自己惩罚,这有用吗?

政治应当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

任何公民不管其个体差异怎么样,在政治生活中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力。

但事实是特权阶层利用手中的政治权力广泛开展谋利行为。

特权阶层和无权阶层毫无平等可言。

特权阶层可以说是腐败的主体,他们在扰乱着正常的社会秩序,影响大众的行为判断。

腐败的问题从古自今,源远流长,从来没有消失过,只不过某些朝代严重,某些朝代缓和一些。

到了当下,我们可以从腐败具有的新特征中发现、总结除了“官本位”之外,另外导致腐败的一些原因。

特征之一:

集体腐败严重。

无论是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还是上海社保案,案发后都引起了官场的极大震动,因为牵涉的人太多了,形成一张巨大的网。

在政治上腐败分子拉帮结派,在经济上互相牵连,成为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涉案人员极多,群体作案,

特征之二:

潜规则流行。

当下“潜规则”文化在官场流行,很多规则不公诸于世,但大家心知肚明。

反而那些公诸于世的,人们爱理不理的,就当不存在。

上至国家公务员下至平民百姓,都知道一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并把它当作一种生活准则,这就是中国的当下。

特征之三:

贪污数额越来越大。

贪污金额动辄就是上千万甚至上亿元。

那些贪污几十万的腐败分子反而不会引起民众的注意。

特征之四:

腐败分子级别越来越高。

以上海社保案为例,涉案人员有上海市委书记,区长、社保局长、国家统计局局长等这些级别非常高的党内干部。

近年来,报纸、网络报道的贪腐案主角每每就是厅部级的官员,层出不穷。

特征之五:

不断出现腐败新花招。

有些官喜欢收藏名画,就有人送画;

有些官喜欢古董,就有人送古董;

有些官喜欢旅游,就有人送机票;

有些官喜欢投资,就有人送股票;

更有不少官喜欢女人,就有很多人送女人,不止送一个,甚至还送老婆。

有人统计,受处分的局厅级干部中,90%的落马官员都包养情人,甚至有几个贪官共用一个情人的现象。

这些情人看重了什么?

看重的就是官员手中的权力及权力带来的利益。

从腐败在当下具有的新特征中,我们来分析一下造成腐败的其它的原因。

首先是人性。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提出了“性善论”。

孟子认为性善能通过人所共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同作为儒家代表,荀子提出了“性恶论”。

换句话说,有好的就有不好的。

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所作所为。

在适当的条件下,本性中“恶”的一面就会爆发。

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所有的权力在人民手里,人民选出能代表自己利益的“公仆”,把手中的权力赋予他,但这样的公职人员毕竟是少数,如果此“公仆”在行驶权力的过程中,丧失了本来不错的品质,那么本性中“恶”的一面暴露出来,就有腐败的可能。

而且人性中还存在攀比的现象。

有的官员看到自己圈子里的一些同僚送子女出国深造,而自己的子女因自己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就会想出歪招,通过不法手段获取钱财,送儿女出国深造。

其次是不再追求曾经追求的东西,也就是说没有了理想和信仰。

我们国家早就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要抓的口号,从清朝末年到现在,中国一直追求现代化,物质上如此,精神上也然,各种国外良莠混杂的理论大量引进,反而忽略了本土文化,老祖宗的东西不吃香了,好的也罢不好的也罢,统统丢掉,我们开始怀疑自己,越来越不自信,没有了“根”。

这种精神状态上普遍缺失,直接伴随的就是信仰危机。

精神的空虚造成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进一步产生了腐败。

再次是因买卖官职集团的存在。

当下中国,尤其在市县一些官员中间,流行拿钱买卖官职。

处在高位的腐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