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广播电视学传播学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
《最新 广播电视学传播学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广播电视学传播学课程教案Word格式.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资格:
开课部门:
制订:
传播学概论课程组
批准人:
课程负责人: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层次的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必修。
《传播学概论》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主干理论课程,它从宏观上对人类社会的各种传播现象和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是学生从事各种信息传播活动的必备基础,也是广播学专业学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人类传播活动和传播学的学科起源和发展,能够客观地认识、分析和运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能够正确认识信息时代传媒格局的变化和国际化的传媒竞争的发展趋势,有效地使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促进社会发展。
在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与传播学概论同序列的必修课程还包括:
新闻学概论、中外新闻事业史等,开课同时,学生应对上述课程做出横向关联,从而具备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背景。
(二)课程定位
《传播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讲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才能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加强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人类传播的发展历程以及推动传播历史发展的动力;
掌握传播的微观过程以及传播要素对传播实践的重要影响;
形成传播的系统观念,能够把具体的传播问题放到复杂的传播环境中去理解。
对传播学中重要的传播理论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用简约的模式表达。
学会在学习的同时大胆质疑,不迷信既有的理论。
充分结合我国的传播实践,最终达到用传播原理指导所学专业业务的程度。
前导课程:
《新闻学概论》《中外新闻事业史》
后续课程:
《专题工作坊》《广告学》
(三)课程设计思路
1、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对讲授次序、课时分配、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可以根据专业教学计划作适当的调整。
2、本课程作为广播电视学专业必修课,在课程教学中注重新闻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更加注重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综合运用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练习实训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上,明确上课的重点和难点,突出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能力目标。
并在课后布置相关的课后思考题和课后实践项目,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3、课程成绩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期末综合测试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和对新闻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考核。
4、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指导学生进行见习、调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运用VCD、视频等现代教学手段来加强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在教学过程应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应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布置课程练习、指导课外实践活动和推荐参考书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自学、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
本课程以理论和实践应用相结合,传播学概论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工具学科,是学生从事各种信息传播活动的必备基础,也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增强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够运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解决信息传播中的实际问题。
对传播学中重要的传播理论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用简约的模式表达;
学会在学习的同时大胆质疑,不迷信既有的理论.充分结合我国的传播实践,最终达到用传播原理指导所学专业业务的程度。
(二)职业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了解人类传播的发展历程以及推动传播历史发展的力;
掌握传播的微观过程以及传播要素对新闻信息传播实践的重要影响;
培养学生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新闻传播中的具体案例和具体问题,对以后从事记者、编辑、广告策划等职业储备丰富的理论知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1)课程教学内容
章节
课程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目的
第一讲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讲授、讨论
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传播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传播的定义,掌握传播学的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及新闻学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传播学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二讲
人类传播活动发展
引导学生了解人类传播的发展阶段和传播学在西方的起源条件,知悉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第三讲
信息与传播符号
要求学生了解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考察符号与意义的性质和作用。
第四讲
人类传播的过程模式
要求学生了解传播过程的理论要点以及各种主要的模式。
第五讲
大众传播
讲授、讨论、观影
要求学生阅读理解大众传播的概况,掌握传播的一般性功能,重点掌握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传播功能及功能失调的关系。
实践课
外出实践课:
走访新媒体,指导学生总结其传播特点和功能
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要求学生理解大众传媒特别是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掌握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
第六讲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
要求学生理解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情况,掌握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与现状,重点学习麦克卢汉与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
第七讲
受众研究
理解受众概念及受众会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动机,介绍相关受众研究理论及选择性心理机制。
第八讲
传播媒介(性质和作用)
理解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情况及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主要宏观效果理论。
第九讲
传播者与传播效果
讲授、观影
理解并掌握学习传播者控制研究的内涵,介绍把关及把关人的相关研究,掌握深层控制及各种控制形态。
实践指导
学生进行采访体验传播者议程设置特点
要求学生理解传播者议程设置的目的,掌握传播者控制论。
第十讲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了解国际传播的概况和全球信息化内容。
第十一讲
传播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掌握传播研究的一般方法,各种常见方法的具体要求和操作要领。
运用传播学方法,对某一传播现象进行分析
要求学生掌握传播学研究方法运用到新闻分析中
(2)学时安排表(学习情境规划与设计)
教学模块
学习情境
子学习情境
(项目载体)
主要内容
学时分配
通过展示图片带学生回到传播历程中
讨论传播学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学习传播学的现实意义
2
文字和图片讲述人类传播历程
讨论信息传播和社会的关系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文字讲述何为信息和符号
图片展示符号的类别和意义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符号的意义与象征性社会互动
文字和图片展示传播现象和传播模式
讨论几种传播模式的运用
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传播理论与模式、方法的关系、传播基本模式
日常传播现象情境代入
1、案例讨论2、新闻视频展示大众传播的内容和功能
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一般性功能、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传播的功能和功能失调
4
学生实践
教师给出几种新媒体
学生自行到新媒体或者网络上的新媒体平台进行资料调研
学生对新媒体的内容、技术手段以及传播功能进行分析和总结
3
通过文字和图片资料展示不同的传播媒介和传播制度
1、讨论不同传播媒介的作用2、讨论几种不同传播制度的特点
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特点和现状、麦克卢汉与英尼斯的媒介理论、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
通过新媒体资料的案例导入受众这个群体的讲解
1、图片或视频展示受众研究的重要性及受众的特点2、数据分析我国受众的情况
受传者与受众、受众的选择因素及理论解释、反馈与受众调查、我国的受众调查
传播媒介(宏观效果)
通过视频、图片让学生进入传播效果情境
讨论传播效果和制约之间的关系
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课题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和制约因素
由一个“传话”游戏代入情境,讲述传播者“议程设置”功能和传播的控制
1、讨论传播者把关人角色的意义2、讨论传播的控制和效果,案例分析。
把关与把关人、深层的控制、控制形态、内容分析和信息交流
学生实践指导
教师提供一个采访情境
由学生进行采访,以体验传播者议程设置特点
体会议程设置的特点和功能
理论和案例引入国际传播的学习
视频播放美国外交事务信息传播,讨论全球信息秩序
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世界信息传播秩序、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
由学生曾经做过的调查问卷引入此章节的学习
讨论几种研究方法的适宜性
传播学研究的4种方法
教师列出出四种传播学研究方法
学生运用其中一种对某一传播现象或者活动进行调研和分析,教师对其进行分析
将传播学的研究方法运用于传播学的实践中,指导实践
复习、考试
总学时
36
四、课程实施
基于传播学理论性强的特点,采取讲授为主的教学手段。
讲授中,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讲授式、问答式、讨论式、案例式、启发式等相应的教学方法,还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大量与新闻实际紧密联系的实践指导内容。
对传播学中重要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