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鲜库项目申请报告46页DOCdoc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5264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鲜库项目申请报告46页DOC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保鲜库项目申请报告46页DOC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保鲜库项目申请报告46页DOC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保鲜库项目申请报告46页DOC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保鲜库项目申请报告46页DOC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鲜库项目申请报告46页DOCdocWord文件下载.docx

《保鲜库项目申请报告46页DOCdoc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鲜库项目申请报告46页DOCdoc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鲜库项目申请报告46页DOCdocWord文件下载.docx

新疆兵团农一师五团

1.1.5建设规模与目标

建设贮藏容量1000吨保鲜库1座,设计合理调配货物周转,预计年贮存果品1000吨,蔬菜500吨。

1.2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农一师五团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农、林、牧、工交、建、商、副综合发展的国有农垦企业。

现有建制单位27个,其中:

农业单位13个,林牧单位1个,工业单位3个(其中改制2个),物业单位1个,建筑公司1个,团直预算单位5个。

全团人口17828人,土地规划面积73.14万亩,现有耕地面积6.07万亩,园地面积2.46万亩,林地2.11万亩。

2007年完成生产总值12266万元,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7155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79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21万元。

人均生产总值6849元。

种植业是五团的主导产业,主要种植作物包括棉花、水稻、小麦、玉米、酒花等。

2007年总播种面积10.32万亩,其中:

粮食作物1.46万亩,棉花5.83万亩,其它作物3.03万亩。

园艺业是该团大力发展的产业,防护林、经济林纵横交错,环绕团区交相辉映,发挥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现有水果种植面积3.20万亩,年产各类优质果品1.56万吨。

尤其是红富士苹果,应用套袋、铺反光膜先进的管理技术,产品色泽鲜艳、肉质酥脆、香甜可口闻名遐尔,皮质性能好,耐贮藏运输。

曾获兵团红富士苹果鉴定委员会评比一等奖。

目前红富士苹果产量1.323万吨,三级以上果占70—80%。

畜牧业是五团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山区天然草场33.4万亩,垦区退耕还林还草1.8万亩,垦区人工草场1万亩。

现有各类活畜4.8万头(只),年肉食品供应市场900多吨。

尤其是近两年来,引进荷斯坦奶牛2000余头,已成为农一师畜牧业发展的龙头。

 

2项目基础条件分析

2.1自然条件

2.1.1地理位置

农一师五团灌区系农一师的一个独立灌区,是兵团58个边境团场之一,也是兵团重点发展的38个小城镇之一。

位于天山支脉哈里克套山南麓,温宿县境内,距阿克苏市56公里。

东以玉尔滚山为界,西与二道沟扎木台毗邻,南接沙依科夫,北望盐山口,东西宽17公里,南北长44公里,总面积750平方公里,地理坐标北纬41°

12′30″—42°

12′30″,东经80°

47′15″—80°

57′。

海拔高度为1123—1133米。

按自然区域划分,五团可分为东、中、西和北区四部分。

乌喀公路以北为场北区,是园林、瓜莱种植区。

与场区并列的两条南北走向的东、西干渠,和乌喀公路相接,将场区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三区均为粮棉种植区。

规划总面积73.14万亩。

2.1.2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秋立塔格山南侧,属于哈拉玉尔滚河下游西岸的冲洪积平原,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向西倾斜,坡降1.5‰。

拟建厂址范围内地貌单一,地层比较简单,土层均为上更新统洪积土,主要为粉质粘土层和细砂层,场地类别为Ⅱ类,。

经地质勘察分析,属相对比较稳定地区。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4版)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判定,建设地点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特征周期为0.4s,属于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地基承载力:

140千帕

地基土最大冻胀深度:

1.0米

地震基本烈度:

7度

2.1.3气象条件

五团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以干旱少雨为其主要特征。

光照充足,空气干燥,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温日较差大。

热量资源次于农一师其它团场。

四季特点是:

日照夏季长;

秋季短;

春季升温慢,常有倒春寒出现。

气温:

年均气温9.8℃,昼夜温差大,平均日较差14.4℃。

极端最低气温-30.7℃,极端最高气温40.9℃。

有明显的冷热年之分。

地温:

年均土壤地表温度6.7℃,5厘米地温6.4℃,15厘米地温6.31℃。

土壤最早冻日11月8日,最晚冻日12月11日,最早解冻2月13日,最晚解冻3月8日,最深冻土100厘米。

降水:

年均降水量79.3毫米,最多年降水136.2毫米,最多月降水59.4毫米,最大日降水量36.8毫米,团北部山区牧场,年降水量为237.7毫米。

霜期:

年均无霜期188天。

湿度:

年均相对湿度53%,4—9月平均相对湿度43%。

风向风速:

最多风向东北偏北风,平均风速1.8米/秒,最大风速24米/秒。

五团农业生产所面临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洪水、风沙、冰雹、病虫害,其中洪水、风沙、冰雹发生频繁,给农业、果业生产造成极大威胁,经济损失严重。

2.1.4水土条件

喀拉玉尔滚河为五团灌区主要水源,喀河多年年径流量2.46亿m3,75%灌溉保证率下,年平均流量5.83m3/s,年径流量2.16亿m3。

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玉尔滚河台兰河山口洼地潜水及灌溉渗漏,储量丰富。

地下水储量1.2l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0.824亿立方米。

地下水埋深自北向南由深渐浅,北部大于14米,中部埋深2.9米,南部露头,有明显的溢出带。

五团土地资源丰富。

土地总面积73.14万亩。

土壤主要分为风沙土、淡色草甸土、暗色草甸土、泽草甸土。

土壤植被:

五团除种植适合本地环境的各种作物外,未利用土地上拥有较丰富的植被,如有野生木本植物胡杨、红柳、黑刺、铃铛刺、白柳,野生草本植物主要有芦苇、胖姑娘、旋花、蒲公英、甘草等,这些植被对固土、防风、固沙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具有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

2.1.5水电条件

供水:

由五团团部供水管网统一供水,输水管网已到厂址附近,管径按小城镇发展计划设计直径70mm,最大供水强度80m3/h,水质矿化度小于0.5g/l。

供电:

拟建地点有10千伏安线路通过,供电有保证。

2.1.6交通通讯条件

五团距阿克苏市56公里,距阿拉尔市85公里,距民航机场40公里,所处位置在玉阿新公路与314国道交汇处。

南疆铁路贯穿团区,火车站距314国道9公里。

是西去阿克苏、喀什、和田,南去阿拉尔市,东去新和、库车、库尔勒、乌鲁木齐及通向内地的必经之地,是集铁路、公路为主要联系的金三角地带。

是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和进行物资交流的中心。

现团场通讯发达,程控电话可通往全国及世界各地,团场有程控电话、传真、电脑等通讯设施,通讯方便、快捷。

2.2项目单位存在的优势

2.2.1土地资源优势

五团灌区至2007年底,全团有耕地6.9万亩,林地1.8万亩,果园3.593万亩(含退耕还林面积1.7万亩);

近几年生态开发新增耕地、果、林地4万余亩(2004年-2007年)。

现可待开发利用的土地主要有以下几个地方:

一是314国道以北,即所称北大荒区域(总干渠两边,北至12公里处养殖一场以南,沙砾戈壁不计),估计还约有2.5万亩左右可开发建园造林;

二是16连、17连以南,即西干九支渠,可开垦出2万亩耕地;

三是沟西(规划4.2万亩),由于五团九十年代末没能从外围围垦,故地方政府在确权时划走了一部分,现还剩余一监区南及最北边两片,约1万亩可开垦利用;

四是民族分场以南至铁路,二监区范围以东除封育林外,有部分土地可开垦利用;

五是玉阿公路以东,大截排以南场区内有近30万亩土地,但已申报20多万亩为公益林,看能否争取开垦部分。

总之,亦农可开垦土地约近10万亩待垦利用。

2.2.2水资源优势

自规划建场以来,五团垦区一直作为一个独立引用哈拉玉尔滚河及地下水规划建设,玉尔滚河多年平均径流量2.5亿立方左右,但年内分配不均,洪枯悬殊。

1993年五团再次进行水源地勘察,查明地下水动储量1.24亿,年可开采量0.724亿立方。

在6-8月份丰水期,总干渠可引16-20立方/秒(17公里至三支渠需改扩建),可控制灌溉面积20万亩,至枯水期由机井抽取地下水补充。

根据现有及可开垦土地面积,垦区内可布置200-320立方/小时的机井200-250眼,可满足垦区灌溉面积达到30万亩平衡用水。

2.2.3光热资源优势

五团垦区所处天山支脉哈里克套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距山区只有20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其独特的光热资源优势,垦区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等特点,气象资料表明,极端最低气温-30.7℃,极端最高气温40.9℃,1-12月份昼夜温差平均在13-15℃左右,年无霜期180-20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500-2600多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60左右,年均降水量79毫米,蒸发量1952.4毫米,相对湿度52%。

独特的气候特点使五团成为阿克苏优质苹果生产区域内主要生产单位之一。

垦区主导风向为西偏北风,大风天气多发生在4-5月份;

冰雹灾害天气较多,多发生在4-10月份;

大风及冰雹灾害是垦区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但通过人工天气影响以及防护林网建设,可减少或降低其灾害损失程度。

2.2.4区位优势

五团团部(沙河镇)距阿克苏56公里,314国道东西横贯团场北区,团部(沙河镇)紧邻314国道,是农一师的东大门,也是阿克苏市和阿拉尔市的一个窗口城镇,是北去阿克苏、温宿北部山区煤矿、盐矿、大理石矿及牧场、博孜敦乡天山林场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和巴依里煤矿的必经之地,是玉阿公路(玉尔滚-阿拉尔市)与314国道相连的北端终点站,与阿克苏、阿拉尔市形成一个交通倒三角,由东而来南去阿拉尔市及和田地区更为便捷,南疆铁路从团场南区穿过,客货运火车站距团部(沙河镇、314国道)9公里。

交通物流配送便利快捷,相对于师内其它垦区充分体现了其交通便利区位优势。

2.2.5苹果产业发展历程

从团场历年建设发展看,历届领导都非常重视并有针对性地谋划建设发展,在垦区规划建设前期,名称为胜利九场,王震将军就看中这块宝地,规划耕地30万亩,其中规划种植粮棉等经济作物20万亩,种植桑园10万亩;

自建场后的五六十年代开始,由于种种原因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种植的桑树才不复存在,垦区内所建农田林网化建设初步形成,尤其是在80年代初开始,植树造林、建园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北大荒生态林开发建设由此开始,3000多亩的防护林建设到90年代初步形成了北区主风向的一个防护屏障。

85年五团金冠苹果获得国家优质水果金奖。

89年五团被兵团列为重点果品基地建设单位。

90-92年3年五团连续荣获兵团“果树丰产攻关优胜单位”称号。

94年荣获“全国经济林”先进县单位。

95年红富士系列苹果参加兵团果品评比,长富1号、6号、岩富10号获一等奖,其它红富士获得二、三等奖。

九十年代至今,团党委进一步认识到了所在优势的重要性,93年开始进行水源地勘察,查明了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开始进行井灌工程建设,随之不断加大节水工程建设力度,不断新增机井,井渠汇流,增节水结合,逐步缓解了季节性缺水矛盾。

在土地开发上,90年代进行土地开发拓规模,新增了几万亩耕地,才有目前的近16万亩灌溉面积状况。

近几年又进行了生态开发近4万亩,又将为后期的发展奠定基础。

2000年以来,团党委在林果业和畜牧业特色优势上不断有新的发展。

2000年注册了“新顺利”红富士苹果商标,为更好地培育地域特色优势奠定了基础;

2007年重新申请注册了“天山玉”红富士苹果商标,同年获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又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采后分选设备,建成了苹果分选厂。

3项目需求分析和必要性分析

3.1项目需求分析

3.1.1产品市场现状

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果蔬和加工品的最大的出口国。

近年来,我国果蔬产品的出口基地正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扩展,“产业西移转”态势十分明显。

我国的果蔬市场也正转向买方市场,总体上处于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的局面。

随着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