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477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doc

《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doc

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一、入题

师:

同学们请举起你写字的手,我们一起来写课题。

这里的“圆”是圆满无缺的“圆”。

(生跟师写“圆”)

师:

你来。

生:

“圆”是圆满无缺的“圆”。

(指名读3个,再齐读,老师对第一个发言的孩子提出要求:

要读大声,字字读清楚。

接下来发言的孩子均能做到这点。

师继续写明

师:

“明”是光明普照的“明”

(同样指名读3个后齐读。

师:

“园”是皇家园林的“园”,一起说。

师:

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它的名字就叫——

生:

圆明园。

师:

再读。

生:

圆明园。

师:

再读

生:

圆明园。

师:

就是这样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在1860年却被两个强盗一把大火给毁灭了。

(补写:

的毁灭)再读课题。

生:

圆明园的毁灭。

师:

再读。

生:

圆明园的毁灭

师:

毁灭两个字可不能这样读,听好。

(师范读,将毁灭2字读轻了。

师:

再读。

生:

圆明园的毁灭。

(两次)

(这个开题开得好。

师:

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先把生字读准这篇课文有4个生字,再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想。

读好后我们再来交流交流,说说读后你都知道了什么。

(老师向学生提出读书第一层次的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二、感知课文第一段。

师:

好,很好很认真读完了最后一个字,来,我们来交流交流,读了课文的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

我知道圆明园很宝贵。

师:

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了圆明园很宝贵?

生:

它说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板书“不可估量”再要求孩子把话完整说一遍。

生:

不可估量

师;你再把这句话说一遍

(当孩子没有听清老师的指令时候,老师并不姑息,这就是课堂上的细节地方。

生再说

师;你这句话说对了,但是这个字错了,这里的“量”不读liàng,而是读liáng。

(师很耐心为孩子纠音,并且对了后要求再读2次,同时要求学生齐读2次,同样对于重要的词语纠正后因为继续巩固。

师追问:

什么意思?

生:

不可估量就是无法估计它的损失。

师:

不可估量就是无法估计它的损失,还有什么理解?

生:

简直无法估计。

生;计算不了了。

生:

无法推算。

师:

这简直无法估计,无法推算,计算不了了的是圆明园的什么?

生齐答:

是圆明园的毁灭。

(老师喜欢把几个孩子的回答一并重复并语气加强,造成气势,这样既可以与学生再次对话,产生共鸣,还可以在运用语言上看出了其技术。

师仍旧把话筒给第一个发言的孩子,顺势而导:

你刚才话还没有说完呢。

继续。

生: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一节看似简单,其实还是技巧的,这样可以继续刚才孩子的思路,同时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从学生表情看来,师继续板书:

不可估量

师:

是啊不仅是我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一起来读这段话。

生齐读。

师:

谁把这两个不可估量圈出来?

那赶紧圈出来,学语文一定要敏感那。

师:

圈了几个不可估量?

生:

2个

师:

大声地说,几个

生:

2个

师:

连续两个不可估量,这篇课文第一段话映入你眼帘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第2还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拿起书再读这段话。

生齐读课文第一段话。

师:

面对这两个“不可估量”,你读了后内心是怎么样的?

  

生1:

我觉得这些英国的鬼子和法国的鬼子这样伤害我们非常地不好。

师:

非常不好,我明白你的感受,但是这两个字不足以表达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可不是简单的不好啊,孩子。

来你说。

生2:

我非常怨恨他们,希望他们现在通通死去。

师:

我发现你说话的时候手在抖啊,怨恨不足一表达你的感情,把怨恨该成——

生:

愤怒

师:

把怨字改掉,保留恨字。

生:

愤恨。

师:

好,愤恨,痛恨。

生:

我发现他们是最可耻的。

师;把可耻换成——

生:

是无耻的

师:

是的、

生;他们根本不是人

师;是什么

生:

是畜生。

师:

是畜生,是禽兽,说得好。

师:

带者这样的感受再来读第一段

(师范读,生齐读。

老师在学生的感悟基础上层层递近,深入。

师:

因为这两个不可估量,你内心的感受可以估量吗?

我们学语文不仅要关注印在纸上的文字,更要关注你的感受和心情。

师板书不可估量。

(一个不可估量,竟然有好几个层次的教学,从学生回答引出不可估量,再理解字面意思,再用这个词语说感受,最后提升到自我生命体验的层面。

三、学习最后一段

师;这是文章的第一段,那么学习了文章的最后一段话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1:

我国的园林艺术之宝化为灰烬

师:

你希望老师把哪个词语写下来?

生1:

化为灰烬

师:

很好,学语文就要有这样的敏感。

师板书化为灰烬。

师:

化为灰烬的是什么?

生1:

我国园林艺术至宝。

师:

还有什么?

生1:

建筑精华?

师板书化为灰烬。

师:

孩子们还有什么化为灰烬?

你读

指名读

(第一个孩子朗读水平一般,老师请他读3次,并无过多指导。

第2个孩子读一次还好。

第三个孩子声音平淡地读。

师:

孩子,你为什么要深沉地读这一句话?

生;因为他非常气。

师:

非常气啊好好

生4读,接着老师语气高昂,问;什么化为灰烬?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

还有什么被化为灰烬?

(师板书。

生:

人民艺术化为灰烬。

生:

我对圆明园的自豪感也化为灰烬。

生:

建筑工人的心血化为灰烬。

生:

我们智慧的结晶也化为灰烬。

生:

圆明园的一切珍贵的历史文物也化为灰烬。

师:

化为灰烬的不仅仅的建筑的精华,不仅仅是艺术瑰宝,化为灰烬的是人民最高的智慧。

再读这一段话。

(老师感情高昂,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四、学习中间的段落。

师:

这是学习了最后一段知道的,现在快速看看中间的部分,看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圆明园很大。

师;很大,大这个字眼可不太适合圆明园了吧?

能换个词吗?

生1:

雄伟

师板书雄伟建筑

生2:

我知道里面的东西都是古代人的珍贵文物。

师:

所有的文物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2:

珍贵文物。

师板书珍贵文物。

生3:

我还知道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

师板书举世闻名

师:

什么意思

生:

全世界都闻名的,

师:

哪个意思是全?

师:

全世界都知道是谁?

师:

全世界都听过的是谁

师:

全世界都知道在东方有的神奇的幻想之都是谁?

生均答圆明园。

师:

圆明园举世闻名的是

生:

雄伟建筑

(师:

圆明园举世闻名的是

生:

珍贵文物

师:

圆明园以……而举世闻名

生:

雄伟建筑。

师:

圆明园以……而举世闻名

生:

珍贵文物。

师;我们的圆明园是——

生:

举世闻名的。

师:

请你找到写圆明园建筑的一段话,我请一个同学读一读,其余同学找一找它一共用了几个“有”。

先自由读

(指名读,其余找)

生:

一共有8个有。

师:

找到了一共整整8个有,我们一个个去看一看,圆明园有什么?

师:

(指名8人)第一个有——生接:

金碧辉煌的殿堂

第二个有——生接:

……

……

(师:

整整8个有,再来读读。

生齐读。

师:

老师还有个问题,假如要写尽圆明园所有的景观还要多少个有?

4个孩子都回答数也数不清个有。

师:

找跟据,就在这一段话里找根据。

敏感的不止找到一处两处,习惯好的,而且已经动笔把它记下了。

如果我们作者妙笔生花,要写尽所有景物,所有景观,所有建筑还要用多少个有字?

生1:

……我从等字看出来的,等还没有写完,所以有好多个有

师:

说的好,就一个字,看出了许多有,画出来了吗?

这是依据之一。

生2;从等后面的很多看出来了。

师:

从很多看出很多是天经地义。

依据二

生3:

从民族建筑,西洋景观看出来,以为他并没有说有哪些

师:

是啊,民族建筑有多少,西洋景观由有多少。

这是依据3

生4;我从天南海北看出来

师:

是啊,放眼望去,天南海北,那得有多少个有去描述它啊。

生5:

我从饱览中外名胜看出来了

师:

是啊不仅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这是依据5,依据六?

生6:

我觉得从饱览就可以看出来

师;是啊,要不然,我们凭什么去饱览,饱览什么呢?

生7:

我从漫步看出来了

师:

是啊,这是依据7还有依据8依据9……想去这个地方吗?

(从找简单的有入手上升到深层探究性阅读。

生:

师:

进去吧

出示“漫步……境界里。

齐读

师;孩子们进去吧,走进这置身幻想境界之园,走进这充满诗情画意之园,走进我们的圆明园吧!

齐读

指名读

师:

谁愿意带领大家走进着充满幻想的圆明园。

师:

孩子,你愿意离开吗?

生;不想,因为圆明园太让人迷恋了。

师:

你读懂了,你知道了圆明园的是那样让人留恋往返。

因为你置身与充满幻想的境界里。

谁还愿意带领大家走进圆明园。

师:

你陶醉了吗

生:

陶醉了

师:

因为只有置身于这样一个境界里这样一个世界里,你才会深深陶醉。

让我们一起来陶醉吧。

生:

齐读

学生把眼睛闭上,我们再去看看圆明园。

读好后放出音乐和圆明园的图画。

师:

这就是我们的圆明园,就是人间的天堂——圆明园,这就是我们的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让你留恋往返,让你置身在幻想境界的圆明园,(师范读)圆明园美吗?

师;这一切的一切早已不存在了,着一切的一切早已永远化为灰烬,这一切的一切早已被2个强盗一把大伙化为灰烬。

师板书“0”。

(从感受到了圆明园的美后,又把感情的基调回归到对英法的愤恨。

五、默读课文,质疑。

师:

请你再读读文章,对于圆明园,对于圆明园的毁灭。

你还想知道什么,你还想问些什么。

师:

对圆明园,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1:

我想问这些鬼子,他们没有后悔吗,他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师:

他们是强盗啊,是畜生啊,怎么会后悔呢?

生2:

我想知道他们那颗贪婪的心什么时候才会满足?

生3:

我想问他们为什么这样霸道。

生4:

我想问他们在毁灭的时候为什么中国人没有去阻值呢?

师;问得好问得痛快,早就应该问这样的问题了。

师:

我们的政府在干什么,我们的军队都哪儿去了?

生5:

为什么要让他们入侵,而且火烧3天3夜呢?

生6: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这么懦弱,而不组织起来反抗呢?

师:

不是没有,孩子你读了那段历史你会明白的。

还有谁想问吗?

生7: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在刚着火的时候去救火,而是在毁灭的时候去救火呢?

生8:

为什么我们不能在火烧的时候去救火,而要在毁灭后后悔呢?

师:

世界没有后悔药啊,我们悲哀,但是能仅仅沉浸在悲哀中吗?

生9:

为什么我们要悲哀,而不是去救火,那么我们现在就不用悲哀了。

师:

当然是美好的愿望,但是这样的愿望已经被残酷的历史毁掉了。

我知道每个同学心中都有很多问题,老师准备了一份资料,能帮你解决一部分问题,发下去看看,说说你又了解了什么。

你对圆明园的什么产生了深深的震撼?

(此环节看出这个班学生的质疑能力很一般,同时倾听能力也很一般,因为有3个孩子问了差不多同样的问题。

课堂时间有限,应该让孩子们学会就文章精神内容提问,同时也要学会听得懂别人的问题,既然别人问了和自己差不多的问题,就不必重复。

学生看材料。

师:

看了材料,圆明园的什么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生1:

我对建造的钱印象特别深刻。

师:

我知道你对某个数字产生了兴趣。

生:

9000多万。

师:

这对圆明园的所有文物来说,它只是九牛一毛。

生2: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建筑规模。

……

师:

足足有640多个足球场那么大。

请你闭上眼,放眼看去,1个足球场,10个足球场,50个足球场,500个足球场,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