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表格).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281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表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表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表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表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表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表格).docx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表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表格).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表格).docx

课时备课

授课日期:

20年月日星期课时总序号:

课题

课文8、静夜思

共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9个生字。

2.初步感受汉字的特点。

3.喜爱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重点

认识“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9个生字。

难点

喜爱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突破方法

讲读

教学方式

新授

教具准备

课件

8、静夜思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预期学习效果

时间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创设情境,复现生字。

作业

中秋的夜晚,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光华四射,明月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苍茫的大山,照着宁静的港湾,照着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中秋节源远流长,古时候,每当暮色降临,明月东升,祭月、赏月的活动便开始了。

人们纷纷设案桌于月下,桌上有月饼、水果、饮料、芋头等食品,全家人在月光下一起团圆赏月,大人们给孩子讲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古老神话传说。

在银色的月光下一边品尝节日佳肴,一边赏月聊天,全家人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今天,每到中秋节,人们总是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从各个地方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有的夫妻相约一起赏明月,有的一家三口,吃团圆饭,还有的一大家子欢聚一堂,月亮圆了,人也团圆了。

1.导入:

从刚才的图片中,以及同学们的回忆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个爱月的民族,中秋节我们赏月,故事里我们讲嫦娥奔月,古诗里更有许多明月呢!

你能记起几句有月的诗句吗?

 2.月儿圆了,人团聚了,这是人间最温暖的时候。

可是,有一些人却由于各种原因回不了家,李白就是其中一个,只好借一首古诗表达他心中的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静夜思,去感受他的心情。

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

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2.游戏巩固

4.出示:

“思、疑、霜、故”4张生字卡片,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读正确后互相说:

“合作愉快!

5.教学新偏旁“攵”   

6.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练习读古诗   

看一组图片

说说你们怎样过中秋的?

  齐唱《八月十五月儿明》 

学生相互交流古诗。

走进课文。

 

四人小组内学习:

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

注意正音,指导读好“静、床、光、望、乡”的后鼻音。

  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

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

 

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读后正音。

 

谈话导入

激起兴趣

齐唱歌曲,感受团圆

了解故事内容

正确读古诗

学习生字

5

15

15

5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教学札记

课时备课

授课日期:

20年月日星期课时总序号:

课题

课文8、静夜思

共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吃、叫、主、江、住、没、以”七个生字。

2.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3.在识记生字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

会写“吃、叫、主、江、住、没、以”七个生字。

难点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突破方法

讲读

教学方式

新授

教具准备

课件

8、静夜

举头望

思故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预期学习效果

时间

一、讲读古诗,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全诗的意思。

二、巩固练习。

作业

1.理解课题的意思

看图选字意。

静,安静。

夜,夜晚。

思,思念。

看挂图说说“静夜思”就是诗人在什么时间怎么样?

2.理解第一行诗句。

说说明月是什么意思?

板书:

明月光

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3.理解第二行诗句。

(1)“疑是地上霜”这一行诗句中你哪个字不理解?

重点解释“疑、霜”二个字。

疑本义是怀疑的意思,在这里是好比、好似的意思。

霜,引导学生查字典。

(2)谁说说这行诗的意思?

板书:

地上霜

(3)把一、二行诗句的意思,合起来说一说。

(4)简介背景,当时李白25岁离开家乡,东游淮扬,不到一年,用去银两三十余万,囊中空空,又得了一场大病。

中秋的夜晚,他独自一人躺在客店里,冷冷的月光铺满了房间,你觉得他可能会想起些什么呢?

(5)出示明月图

4.理解第三行诗句

 看图,诗人在干什么?

()。

诗句中哪个字是抬的意思?

板书:

举头望

说一说这行诗的意思。

5理解第四行诗句。

看图,看诗人的表情,说说他在想什么。

读第四行诗。

板书:

(思故乡)指名说说思故乡的意思、谁能说说这行诗句的意思?

6.指名读全诗,并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7.小结:

这首诗前两句写“静夜”之景,用霜比喻月光,渲染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清幽境界,表现客居他乡的孤独生活。

(板书:

客居他乡、深感孤独)后两句写“思”,诗人见景生情,由望月而想到月下的故乡,从举头到低头,触动了思乡的情怀,陷入深沉的思绪中。

1.开火车生字卡片认读。

2.分句认读诗句,指名四生读好拿着诗句排顺序。

3.大家学得这么好,靠的是你们认真看,认真听,认真想,对吗?

下面我们就来写写我们的“目和耳”。

观察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学听。

引导学生说说“静”、“夜”、“思”三个字的字意。

在静静的夜晚引起对家乡的思念。

明亮、皎洁的月亮。

床前地面上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靠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指名对月朗读,齐读。

抬头看天空中的月亮

他思念起家乡来

诗人看见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

指导朗读,在画“/”的地方稍加停顿。

 

请生观察“光、霜、乡”的拼音有什么特别?

渗透古诗押韵的特点。

齐读古诗,指导读好停顿。

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说说你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

学生练写。

自己认读、认记“头和米”,师范写,生练写。

读古诗

理解诗句的意思

练习朗读

指导朗读

巩固生字

5

15

10

8分钟

2分钟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教学札记

课时备课

授课日期:

20年月日星期课时总序号:

课题

课文9、夜色

共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胆、敢、往、外、勇、窗、乱、偏、散、原、像、微”12个生字。

2.初步感受汉字的特点。

3.喜爱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重点

认识“胆、敢、往、外、勇、窗、乱、偏、散、原、像、微”12个生字。

难点

初步感受汉字的特点。

突破方法

讲读

教学方式

新授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

9、夜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预期学习效果

时间

一、诗歌导入,揭示课题。

二、朗读诗歌,认读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吟诵本单元学习的诗歌《静夜思》。

2.《静夜思》是诗人李白在深夜中对家乡的怀念,你在同样的夜晚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3.教师板书课题“夜色”。

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听准字音,并圈画生字。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我”的心情变化。

3.教师指导学生多种方式朗读。

4.教师出示带拼音的12个会认字,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本课会认字。

(1)指导学生小组内学习生字。

(2)学生小组比赛汇报识字情况。

(3)提出要求:

拼读字音,声音洪亮。

(4)引导认识新偏旁“厂”。

1.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谜语。

2.教师指导学生写字——看、晚、再。

(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书写生字——看。

(2)师生互动,做一做“看”的动作。

(3)教师指导书写生字——晚、再。

3.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自学生字。

(1)教师指导学生做游戏,点拨运用形近字的区别法学习生字——色、爸。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字义,运用反义词识记法学习生字——笑、外。

(3)教师引导学生在字卡中找出反义词,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笔顺书写生字。

4.游戏环节“开火车组词大比拼”,为生字扩词。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