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8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2198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8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8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8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8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8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8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8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8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8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结果

出现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建立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

对外政策

继续进行“一战”

坚决退出“一战”

影响

结束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

实现社会性质的变化,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真题突破

1.(2018·

海南高考·

20)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

这一调整(  )

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

【答案】B

【解析】俄国二月革命期间,起义群众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苏维埃”,而不是十月革命期间才建立,故A项错误;

据材料“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通过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故B项正确;

俄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C项错误;

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与布尔什维克党争取农民阶级支持无关,故D项错误。

2.(2017江苏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

以上论断(  )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指出革命起义条件是否成熟,只是说明了要用,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A项错误。

从材料中看不出这一论断是布尔什维克的政治智慧的结晶,B项错误。

《四月提纲》指出了俄国革命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七月纲领提出了要用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政权,C项正确。

结合材料中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可知,和平夺权的方式是不可行的,D项错误。

故选C。

3.(2014·

海南单科·

19)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

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  )

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时间1917年3月以及材料中“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的信息说明苏维埃在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故A项正确;

题干时间是二月革命后,当时临时政府还存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不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故B项错误;

“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是在七月流血事件之后,故C项错误;

彼得格勒苏维埃只能掌握自己的军队,不可能掌握全部军队,故D项错误。

4.(2014·

上海单科·

21)“一个被流放的人秘密回到彼得堡。

经过多年流放和卓有成效的斗争,他即将领导一场改变世界面貌的革命运动。

”“他”是(  )

A.列宁B.拿破仑C.彼得一世D.斯大林

【解析】“秘密回到彼得堡”可以得出为俄国人,“改变世界面貌的革命运动”可知为十月革命,因此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5.(2014·

四川文综·

12)表2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

这表明俄罗斯人(  )

表2

咨询答案

1990(%)

1997(%)

2004(%)

2006(%)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

23

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6

27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8

19

16

是一场灾祸

12

14

10

难以回答

21

13

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③④

【解析】据表中数据变动可知,俄罗斯人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仍在进行中,故①正确;

据图表可知不同意见所占比重均不小,这表明俄罗斯人对这段历史分歧很大,故②错误;

从图表中可知很多人关注这段历史“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时期”,这些内容构成了昔日苏联大国荣光,故表明俄罗斯人依然怀有大国情结,故③正确;

据图表可知俄罗斯人关注十月革命对俄国的历史影响、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等,而非仅仅经济,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6.(2013·

江苏单科·

19)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

“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

”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根据题干要求,首先排除BD,不符合题干革命的要求。

A革命后建立的政府不是由被压迫的群众建立的苏维埃组织。

因此符合题意的只有彼得格勒起义,即十月革命。

因此正确答案选C。

7.(2012·

全国大纲卷·

21)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

不赞成

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

【解析】考查十月革命的进程。

二月革命后,当时的苏维埃领导人支持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

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临时政府却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列宁在“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模拟突破

1.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

“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A.人民强烈要求推翻专制统治

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答案】B 

【解析】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二月革命后“群众的迫切需要”不再是要求推翻专制统治,而是“和平”与“面包”,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故B项正确。

2.李可夫在1917年讲道:

“社会主义变革太阳将从何处升起?

我想,根据现有条件,根据居民的生活水平,开始社会主义变革不是我们的事情,我们没有力量和客观条件来做到这一点……我们面临着伟大的革命任务,但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范围来完成这项任务。

”该讲话时的俄国(  )

A.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B.“四月提纲”提出用暴力夺取政权

C.一战失利引发七月流血

D.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

【解析】“我们面临着伟大的革命任务,但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范围来完成这项任务”表明无产阶级不能损害资产阶级的利益,当时的俄国处在二月革命后,故A项正确;

“四月提纲”提出用暴力夺取资产阶级政权,这就超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范围,并且“四有提纲”主张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故B项错误;

一战失利引发七月流血,抛弃了对资产阶级的幻想,故C项错误;

十月革命的目标指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超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范围,故D项错误。

3.列宁在回顾十月革命时说:

“不仅同1789年和1793年相比,而且同1871年相比,俄国无产阶级在自己的革命中都达到了极高的高度。

”“达到了极高的高度”是指十月革命(  )

A.采取了暴力斗争的形式

B.首先从中心城市开始

C.缔造了新型的社会制度

D.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解析】材料中列举的斗争和十月革命都采取了暴力革命的形式,因此不是“达到了极高的高度”,故A项错误;

1789年革命、1871年的巴黎公社运动也是从城市开始的,故B项错误;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其他的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故C项正确;

巴黎公社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故D项错误。

4.“(某一事件)从它给予世界发展的影响来说,超越了其他大革命。

它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的规模、深度和质量上,以及在给予周围世界以长久影响方面,几乎是史无前例的。

只要提一下,大众福利国家和社会,也就是现代人道主义资本主义的形成乃是西方针对社会主义革命给它带来的威胁做出的反应,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这一事件(  )

A.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解析】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与材料中“超越了其他大革命。

它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的规模、深度和质量上”不符,故A项错误;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是指巴黎公社,与材料中“社会主义革命”不符,故B项错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与材料中“是西方针对社会主义革命给它带来的威胁做出的反应”相符,故C项正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与材料中“从它给予世界发展的影响来说,超越了其他大革命”“几乎是史无前例的”不符,故D项错误。

5.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历史选择了列宁、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1917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

据此可知,该学者(  )

A.否定了列宁革命策略的灵活性

B.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

C.认为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

D.夸大了一战对俄国革命的影响

【解析】A项与材料“机敏地选择了历史”不符,故A项错误;

据材料“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可知,材料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故B项正确;

C项与材料“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不符,故C项错误;

一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加速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材料“在1917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并没有夸大一战对俄国革命的影响,故D项错误。

6.据《革命后之俄罗斯政变》一文载:

“兵士工人代表会者出焉,渐与临时政府相轧轹,几有不可驾驭之势”,“据昨日报端之所传,则俄都之暴动复起……主动者即为极端派首领之雷林。

”下列描述与“政变”之后情形相符的是(  )

A.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C.政权落到了资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