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财政学经典试题与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1217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财政学经典试题与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大学财政学经典试题与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大学财政学经典试题与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大学财政学经典试题与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大学财政学经典试题与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财政学经典试题与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大学财政学经典试题与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财政学经典试题与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财政学经典试题与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寻租行为:

寻租行为是指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获得某种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或租金的行为。

政府的某些干预形式,如颁发许可证、授权书、批文、特许经营等,为寻租行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寻租行为越多,社会资源的浪费就越大。

二、简述题:

1、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

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社会公共需要包括政府执行其职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如国防、文教、卫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及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风险产业的投资;

广义上还包括为调解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等等。

社会公共需要具有以下特征:

1、非加总性。

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他不是普遍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

2、无差异性。

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无差别的由每个社会成员共同享用,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这种公共物品,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代价的非对称性。

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无需付出任何代价,或只支付与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所费不对称的少量费用。

4、外部性。

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一般具有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指的是一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或生产者的生产行为给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带来利益或损失。

外部效应往往会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过度与不足。

5、社会剩余产品性。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如果剩余产品表现为价值形态,就只能是对“M”部分的抽取。

2、简述财政职能的基本内容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职能包括分配职能和监督职能。

20世纪80年代至1992年以前的有计划商品时期的财政职能包括分配职能、监督职能和调节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和经济发展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动员社会资源,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公共物品,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2、收入分配职能。

指政府通过收入—支出制度,对不同收入阶层征税或不征税、多征税或少征税,从事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支出项目,实现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状况的合理调整。

3、经济稳定职能。

指政府在失业和经济萧条时期实行赤字财政,在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时期实行盈余财政,熨平经济波动。

4、经济发展职能。

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支出结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财政职能之所以具有上述功能,是由于市场失灵往往会导致资源配置扭曲,收入不公、经济波动以及总量不平衡。

三、论述题

1、请利用无差异分析方法,分析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间的最优资源配置。

1、整个社会可以分为政府部门(公共部门)和市场部门(私人部门)两大部门。

在社会的经济资源既定并稀缺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两大部门间的最优资源配置,不仅关系到政府经济活动的界限问题,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

2、假设公共部门产出和私人部门产出的边际替代率为1,在社会成员偏好格局和有效需求既定的情况下,两大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可能存在着某种最优组合。

3、利用无差异分析方法可以找到部门间的最优配置资源点。

(1)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

社会可能性曲线是代表整个社会的生产可能性的曲线,它表明的是在某一既定的时点上,该社会可利用的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限的土地、劳动和资本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出来的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各种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越高,该社会的生产潜力就越大。

(2)社会无差异曲线。

每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都代表一定的社会效用水平,其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都表明社会对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边际替代率。

每条曲线上各点代表的是福利水平相等的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各种组合。

位置越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福利水平越高。

(3)部门间的资源配置点。

我们把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放在一起,如下图。

在下图中,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R与社会无差异曲线S3相切于A点,与S2曲线相交于BC两点。

在A点,私人物品生产和公共物品生产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社会对这些物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社会消费这些物品获得了最大福利。

在B点,社会资源则过度集中于公共部门,在C点,社会资源多度集中于私人部门.但是BC两点都在生产可能性曲线R上,都代表资源的充分利用。

因而是资源充分利用但不是最优的情形。

而S1上的D点则为与生产可能性曲线R之内,表明社会资源利用不充分。

(4)随着时间的推移,部门间的资源配置可能发生变化,可以从最优的资源配置点移动到非最优配置点,或从非最优的资源配置点转移到最优配置点。

另外,生产可能性曲线R和社会无差异曲线S都可能发生变化,这就很可能形成一个新的部门间最优配置点。

2、阐述公共选择理论关于政府失灵原因的分析。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短缺或过剩。

如果政府的干预方式是把价格固定在非均衡水平上,将导致生产短缺或者生产过剩。

如果把价格固定在均衡水平之下,就会产生短缺。

反之,则产生过剩。

(2)信息不足。

政府不一定知道其政策的全部成本和收益,也不十分清楚其政策的后果,难以进行政策评价。

(3)官僚主义。

政府决策过程中也许高度僵化和官僚主义严重,可能存在大量的重复劳动和繁文缛节。

(4)缺乏市场激励。

政府干预消除了市场的力量,或冲抵了他们的作用,敢于就可能消除某些有益的激励。

(5)政府政策的频繁变化。

如果政府干预的政策措施变化得太频繁,行业的经济效率就会蒙受损失,因为企业难以规划生产经营活动。

政府失灵的原因。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活动的结果未必能校正市场失灵,政府活动本身也许就有问题,甚至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

主要原因包括政府决策的无效率、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和政府干预的无效率。

(1)政府决策的无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在用经济模型分析政治决策时指出,民主程序不一定能产生最优的政府效率。

第一,投票规则的缺陷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

投票规则有两种,一是一致同意规则,二是多数票规则。

常用的投票规则是多数票规则。

多数票规则也不一定是一种有效的集体决策方法。

首先,在政策决策超过两个以上时,会出现循环投票,投票不可能有最终结果。

其次,为了消除循环投票现象,使集体决策有最终的结果,可以规定投票程序。

但是,确定投票程序的权力往往是决定投票结果的权利,谁能操纵投票程序,谁也就能够决定投票结果。

再次,多数票规则不能反映个人的偏好程度,无论一个人对某种政治议案的偏好有多么强烈,它只能投一票,没有机会表达其偏好程度。

第二,政治市场上行为主体动机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现实中,政府是由政治家和官员组成的,政治家的基本行为动机也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因此,政治家追求其个人目标时,未必符合公共利益或社会目标,而使广大选民的利益受损。

第三,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

利益集团又称压力集团,通常是指那些有某种共同的目标并试图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有组织的团体。

在许多情况下,政府政策就是在许多强大的利益集团的相互作用下做出的。

而这些利益集团,特别是还可能拥有部政党政治权势的利益集团,通过竞选捐款、院外有水、直接贿赂等手段,对政治家产生影响,左右政府的议案和选民的投票行为,从而市政府做出不利于公众的决策。

(3)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缺乏竞争、缺乏激励两个方面。

第一,缺乏竞争导致的无效率。

首先是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缺乏竞争,因为大部分官员和一般工作人员是逐级任命和招聘的,且“避免错误和失误”成为政府官员的行为准则,故他们没有竞争的压力,也就不能高效率的工作。

其次是在政府部门之间缺乏竞争,因为政府各部门提供的服务是特定的,无法直接评估政府各部门内部的行为效率,也不能评价各部门间的运行效率,更难以设计出促使各部门展开竞争、提高效率的机制。

第二,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导致的无效率。

从客观来看,由于政府部门的活动大多不计成本,及时计算成本,也很难做到准确,再加上政府部门具有内在的不断扩张的冲动,往往出现公共物品的多度提供,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从主观来看,政府各部门对其所提供的服务一般具有绝对的垄断性,正因为有这种垄断地位,也就没有提高服务质量的激励机制。

此外,由于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比较复杂,他们可以利用所处的垄断地位隐瞒其活动的真实成本信息,所以无法评价其运行效率,也难以对他们进行充分的监督和制约。

(4)政府干预的无效率。

为了确保正常而顺畅的社会经济秩序,政府必须制定和实施一些法律法规。

但是,有些政府干预形式,比如政府办法许可证、配额、执照、授权书、皮纹、特许经营证等,可能同时为寻租行为创造了条件。

因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政府人为地制造出一种稀缺,这种稀缺就会产生潜在的租金,必然会导致寻租行为。

寻租行为一般是指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获得某种垄断全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的行为。

寻租行为越多,社会资源浪费越大。

第二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购买性支出:

把财政支出按照经济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开支,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分配活动。

在财政支出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越大,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的规模就越大。

,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

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指政府资金的无偿、单方面的转移。

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在分配活动。

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越大。

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从国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

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其中公平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就是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详列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分析比较,选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

成本—效益分析法包含了两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是政府确定备选项目和被选方案,第二个过程是政府选择方案和项目的过程。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运用,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确定项目的效率、成本和贴现率。

在项目选择的过程中,一般的原则是选择支出既定情况下的净社会效益最大的项目。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往往运用于政府投资项目的评价。

最低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