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各地模拟考化学试题分类13化学实验非选择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0747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2.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各地模拟考化学试题分类13化学实验非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广东省各地模拟考化学试题分类13化学实验非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广东省各地模拟考化学试题分类13化学实验非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广东省各地模拟考化学试题分类13化学实验非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广东省各地模拟考化学试题分类13化学实验非选择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各地模拟考化学试题分类13化学实验非选择题Word格式.docx

《广东省各地模拟考化学试题分类13化学实验非选择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各地模拟考化学试题分类13化学实验非选择题Word格式.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各地模拟考化学试题分类13化学实验非选择题Word格式.docx

样品全部溶解,得到澄清的溶液。

步骤2. 

步骤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计算,用635g水完全吸收“高温喷雾焙烧”产生的HCl气体 

升(标准状况),即可得到36.5%的浓盐酸(相对原子质量Cl 

35.5 

1)。

(16分)

(1)Fe(1分,写名称不给分)

(2)4FeCl2+4H2O+O2

2Fe2O3+4HCl(3分)

(或FeCl2+2H2O

Fe(OH)2+2HCl;

4Fe(OH)2+O2+2H2O=4Fe(OH)3;

2Fe(OH)3

Fe2O3+3H2O,每式1分,共3分。

条件及可逆符号不作为得分点)

(3)(10分)

步骤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3mol•L-1H2SO4,充分振荡。

(2分)

步骤2.取少许上述溶液于,加入足量铁粉,充分振荡;

再加入足量3mol•L-1H2SO4,充分振荡。

步骤3.取少许步骤1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0.01mol•L-1酸性KMnO4溶液.(2分)

(步骤2和步骤3的操作和现象结论可以互换位置)

若试管中出现红色固体,说明试样中有CuO(2分)

如果紫红色褪去,说明试样中有FeO(2分)

(4)224(2分)

(清远市教学质量检测)

33.(16分)草酸(H2C2O4)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为探究草酸的性质,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了有关资料,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化学性质

H2C2O4

189.5℃

二元弱酸,有毒,具有腐蚀性,易溶于水,

100℃开始升华,157℃时开始分解,

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CO2、CO和H2O。

草酸钙和草酸氢钙均为白色不溶物

(1)为证明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2和CO(部分夹持仪器和加热装置省略),某课题小组设计实验如下:

①写出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②用上图提供的仪器和试剂做实验时,装置B中出现白色浑浊,也不能说明一定有CO2,请你提出改进意见:

                 。

③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时,要先加热    (填“A”“B”“C”“D”“E”或“F”,下同)装置,后加热     装置。

(2)该小组同学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来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时,先分别量取两种溶液,然后倒入试管中迅速振荡混合均匀,开始计时,通过测定褪色所需的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该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编号

H2C2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温度/℃

浓度/mol·

L-1

体积/mL

0.10

2.0

0.010

4.0

25

0.20

50

①已知反应后H2C2O4转化为CO2逸出,KMnO4转化为MnSO4,为了观察到紫色褪去,H2C2O4与KMnO4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为n(H2C2O4)∶n(KMnO4)≥     。

②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      ;

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       。

(广东省百所学校联考)33.

(1)①

(3分)

②在A与B之间添加一个盛水的洗气瓶,除去草酸蒸气(或在烧瓶上连接冷凝管)(2分)

③A;

E(各2分)

(2)①2.5(或5∶2)(3分)

②Ⅱ和Ⅲ;

Ⅰ和Ⅱ(各2分)

33.(16分)某研究小组想探究炭与浓硝酸的反应。

其实验过程如下。

操作

现象

a.用干燥洁净的烧杯取约10mL浓硝酸,加热。

b.把小块烧红的木炭迅速放入热的浓硝酸中。

红热的木炭与热的浓硝酸接触发生剧烈反应,同时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上下反复跳动。

(1)热的浓硝酸与红热的木炭接触会发生多个化学反应。

①炭与浓硝酸的反应,说明浓硝酸具有性。

②反应产生的热量会使少量浓硝酸受热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现象中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

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助燃气体是O2还是NO2,设计了以下实验。

Ⅰ.制取NO2气体。

①在虚线框内画出用铜与浓硝酸制取和收集

NO2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

②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O2,反应生成

两种物质的量相等的正盐,写出反应的的离子方程式。

Ⅱ.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在空气中引燃木炭,使其燃烧并带有火焰,将带火焰的木炭伸入盛有NO2气体的集气瓶中。

实验现象:

木炭在NO2气体中持续燃烧,火焰迅速变亮,集气瓶中气体颜色变浅直至无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遇空气不变色。

①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碳与N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通过实验探究,你认为上表操作b中助燃气体是什么,简述理由。

33.(潮州金中等五校联考)

(1)①强氧化性(2分)②4HNO3(浓)

4NO2↑+O2↑+2H2O(2分)

(2)Ⅰ①(两处导气管进出长短对各1分,漏斗对1分,共3分)

②2NO2+2OH-=NO2-+NO3-+H2O(3分,配平1分)

Ⅱ①2NO2+2C

N2+2CO2(3分,配平1分)

②助燃气体主要为NO2,还有O2,因为两种气体均存在但以NO2为主,木炭能在NO2气体中持续燃烧(3分,合理给分)

33.(16分)小苏打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在食品加工产业上有广泛的用途。

(1)某小组拟研究放置己久的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限选试剂和仪器:

NaHCO3

样品、碱石灰、0.1mol/LHCl、0.1mol/LH2SO4、浓H2SO4、烧瓶、双孔塞、玻璃导管、

胶管、广口瓶、干燥管。

①写出本实验小苏打样品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条即可)。

②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中除称量样品质量外,还需测定。

③设计实验装置,完成下图装置示意图及标注。

④参照下表格式,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所选试剂质量,需记录的

待测物理量和所拟定的数据;

数据用字母表示)。

物理量

样品质量/g

……

实验

a

(2)①为了证明NaHCO3溶液中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

是(填序号)。

a.测定溶液的pHb.加入Ba(OH)2溶液c.加入盐酸d.加入酚酞试液

②根据此实验得到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误差。

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

该缺陷是。

33、(16分,每空2分)(佛山市禅城区调研测试)

(1)①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或Na2CO3+H2SO4=Na2SO4+CO2↑+H2O

②生成CO2的质量③

装置C反应前质量/g

装置C反应后质量/g

CO2质量/g

实验

b

c

c-b

(2)①ad②需设计一个将A、B中的CO2全部吹入C中的装置

33.(16分)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用苯与溴在FeBr3催化作

用下制备溴苯:

反应剧烈进行,烧瓶中有大量红棕色蒸气,锥形瓶中导管口有白雾出现,蒸馏水逐渐变成黄色。

反应停止后按如下流程分离产品:

已知:

溴苯难溶于水,与有机溶剂互溶;

溴、苯、溴苯的沸点依次为59℃、80℃、156℃。

(1)操作Ⅰ为_________,操作Ⅱ为_________。

(2)“水洗”、“NaOH溶液洗”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烧杯。

(3)向“水洗”后所得水相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推测水洗的主要目的是除去________。

(4)锥形瓶中蒸馏水变黄的原因是_________。

(5)已知苯与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推测反应后锥形瓶中液体含有的两种大量离子,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推测。

(限选试剂:

镁条、四氯化碳、氯水、溴水、蒸馏水)

序号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

结论

1

2

锥形瓶中液体含大量______

3

33.(16分)(广州一模)

(1)过滤(2分)蒸馏(2分)

(2)分液漏斗(2分)

(3)FeBr3(2分)

(4)溶解了从烧瓶中挥发出的溴(2分)

(5)(6分)

方案一:

将锥形瓶中液体转入分液漏斗,加入适量四氯化碳,振荡后分液。

分别取少量上层无色溶液于试管A、B中

向试管A中加入少量氯水

溶液由无色变黄色

Br—

向试管B中加入镁条

有大量气泡生成

H+

方案二:

用烧杯取适量溴水,加入蒸馏水使其与锥形瓶中液体的颜色一致

取等体积的锥形瓶中液体和步骤1所得溴水,分别加入试管A、B中,再分别滴加等体积的氯水

试管A中溶液颜色比试管B深

取等体积的锥形瓶中液体和步骤1所得溴水,分别加入试管C、D中,再分别加入等量的镁条

试管C中有大量气泡生成,试管D中气泡不明显

12.(16分)NH3是一种重要的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1)甲、乙组选择了不同装置和试剂制取氨气。

①甲组实验装置是a,实验试剂是。

②乙组实验试剂是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实验装置是(填编号)。

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

(2)甲、乙组选择不同方法探究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