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纲要基础复习归纳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70281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纲要基础复习归纳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育纲要基础复习归纳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育纲要基础复习归纳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育纲要基础复习归纳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育纲要基础复习归纳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纲要基础复习归纳文档格式.docx

《教育纲要基础复习归纳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纲要基础复习归纳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纲要基础复习归纳文档格式.docx

(3)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说明教育是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对象是人,目的是培养人)

2.教育的定义(背诵)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广义的:

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

教育主要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或体力的一种活动,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

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娱乐、运动、无组织的自学、家庭社会上的辅导,适合于正规和非正规教育,适用于各年龄组,还要包括校外的教育)

教育学要素和形态(重点)

教育要素:

构成教育活动的必不可少、最基本的因素。

(1)教育者--教育活动主体、发挥主导作用、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因素

广义教育者是运用特定的内容和手段对他人的身心发展施加直接影响的人;

包括家长、家庭教师、兼职教师、管理人员和教师;

狭义是主要指在专门教育机构中对学习者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为专门职业的人,教师。

(2)受教育者

广义教育活动中通过接受教育者的影响和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使自己身心素质得到发展和完善的人。

指每个人;

狭义指在专门教育机构中医学习为基本职责的人,即学生;

(3)教育内容

(4)教育手段

受教育者借以学习的各种物质资源、方法、方式、途径等的总称;

(5)教育环境

教育形态

1.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以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

(1)制度化教育在专门的施教机构中展开,具有相对独立的形式的教育;

(学校教育)

(2)非制度化教育指自身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形式,与生产和生活高度一体化的教育;

(原始教育)

制度化教育是人类社会和教育进步的体现;

近代以来人类所建立起来的以组织化、制度化和仪式化为主要特征的学校体系,在总体上具有压制性、同质性和破坏性,妨碍了真正的学习和教育,降低了人类自我成长的责任心。

2.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菲利普H孔布斯)

(1)正规教育是由教育部门认可的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专职人员承担,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全面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活动;

特点:

1.有特定的入学条件2.有特定的教学周期3.有特定的教育环境;

4.有特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5.有特定的毕业标准;

(2)非正规教育:

任何在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的,为人口中的特定类型、成人及儿童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

1.针对在制度教育以外人群,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

2.注重教育和技术;

3.有组织,但没有充分制度化;

4.对受教育者没有年龄和学历限制,没有资格标准;

5.教育成本低

3.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以教育活动的存在范围划分)

(1)家庭教育(教育者是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受教育者是子女或其他年幼者,教育内容包括母语、知识、技能、习惯、规范、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家庭文化,手段“言教”身教“

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持续不断的相互影响身心素质发展的活动。

(包括自觉和非自觉,经验或意识家庭的社会背景、家庭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环境因素对其成员产生的熏陶)

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一定的家庭文化背景下,由父母或者年长者对未成年子女或其他年幼者施加的有助于他们社会化和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影响活动;

灵活分散,存在于家庭生活每一瞬间

(2)学校教育:

产生较晚,明确的目的性、严密的组织性、体制的系统性、内容的全面性、手段的多样性、人员的专门性、结果的高效性,制度化或正规教育;

(3)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外,一切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和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

(道德教育)

从对象来看,面向各行各业和无业人士;

从时间来看,贯穿终身;

从空间来看,除学校和家庭外的所有场所;

从内容看,覆盖面广;

第2章、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教育起源说

(一)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法:

托尔诺、英沛西、能)

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指导。

“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沛西能认为

根本错误:

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二)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美:

孟禄

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

评价:

离生物起源说不远,这种无意识模仿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

但进步的是,认为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

(三)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20世纪40-50年代,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思想,源于米丁斯基的《世界教育史》)

 

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缺点:

观点过于宽泛,缺乏具体的论证,为什么劳动和人类生产早于教育产生

教育的划分:

1.以生产力划分,分为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

学校教育也可以分为古代学校教育和现代学校教育

2.以生产关系划分,分为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3.以教育在历史进程中显示的特征,可以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现代社会教育

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及其特点

1.原始社会教育

标志:

极端的原始性和局限性

特征:

1.教育尚未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

2.教育手段和方式很简单;

(年长者通过语言口耳传授)3.教育中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因为都要劳动)

教育融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实际上是社会生产活动中包含的一些教育的因素或教育的活动;

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原始社会教育的生产性和原始社会教育的社会性的统一;

2.古代社会教育

春秋时代,出现了私学,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礼、乐、射、御、书、数

古希腊的雅典,有了文法学校,读写算,有琴弦学校,有体操学校

奴隶社会教育:

教育者:

官吏和僧侣学生:

奴隶主和贵族的子弟目的:

培养成新的剥削者和统治者,而不是生产劳动者主要内容:

统治术之士,文史知识,文化基础知识

学校和生产、劳动人民完全脱离;

平民的教育和原始社会特点一致;

仍然是社会性和生产性的统一;

封建社会教育:

培养为官吏和僧侣

古代教育根本特征:

只有被生产关系,甚至政治直接决定并为之服务的社会性;

而没有被生产力直接决定并为之服务的生产性;

3.现代社会教育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教育的科学性日益提高;

3.教育日益被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步延长;

4.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与教育内容的综合性;

教育现代化

1.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过渡

2.从层次结构来看,教育在数量规模上的发展以及教学各种物质层面的现代化;

教育在制度上现代化,教育体制、法律制度和规范体系现代化;

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和教育理等思想层面的现代化;

3.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种目标和实践,使教育现代化,适应于现代化发展,满足现代生产和科学文化发展需求;

实质:

以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为动力,以社会文化的全部最新成就武装教育各个层面,使教育自身具备适应和促进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能动力量;

教育现代化内容:

1.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开放的教育观念;

多样化教育观念;

终身化教育的观念;

现代化教育教育观念还包括民主化教育观念、创造教育观念)

2.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3.课程的现代化;

主要指计划、进程、时限;

注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4.教育技术现代化;

指工具

第三:

教育价值

教育价值的定义

1.19世纪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斯宾塞《教育论》提出教育价值问题,其在于满足生活的需要

2.美国,杜威把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

德国,斯普兰格认为教育为两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在于由外部摄取客观的文化价值来发展人的内部的人格价值,另一当面在于由主观的内部创新新的文化价值;

教育价值的概念

1.教育内在价值主要表现为教育对受教育者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的一定满足;

也有社会价值为满足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和人口等系统发展需要的价值

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教育功能的区别

教育目的是指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怎么样的人,是对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

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总方向;

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的关系:

1.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的实现是在社会和个人发展基础上高度统一的;

2.教育目的很大程度受制于教育目的制定者对教育价值的认识和选择;

3.教育目的某种程度又体现了教育价值;

教育功能:

教育的作用和教育职能,它体现的是教育本身的功或能,是教育的一种属性;

侧重于作为一种认识、研究的对象而进行事实分析

教育价值反映的是教育与个体或社会之间的一种关系,表现为教育对于社会或个体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其中研究教育价值的因素及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极为重要;

教育的本体价值(重点,考察问答题、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

1.教育的本体价值-教育系统对受教育者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的一定满足;

(其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指代从事教育的人,不特指学校教育)

人的发展的教育学涵义(重点背诵)

1.教育学上把人的发展分为两大层面,一、人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

(人的身体发展指人的生理组织结构的完善及其技能的增强过程;

二、人的心理发展指个体伴随身体的发展而在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品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发生的积极性变化

1、人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为前者提供了保证;

2、人的发展是指人的身心变化过程,但并不是人的所有变化都可以称之为发展,只有积极不可逆转的变化有顺序进行相当长的时间。

3、传统教育学将人的发展主要指少年和儿童的身心的积极变化;

而现代终身教育观则把发展看作贯穿生命全程的一切积极变化

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重点)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人的身体发展遵循先中心后边缘,从中心到四端的顺序;

心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人的身心发展顺序性决定教育活动要循序渐进,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是思想品德的养成,都应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低级到高级,具体到抽象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我国学者把身心发展划分为八段:

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

儿童期(6、7-11岁)少年期(11、12-13、14岁)青春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让。

皮亚杰将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4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表现出符号性的特征,能够用表象和语言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思维具有直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