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版马克思主义法律观.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56997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印版马克思主义法律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打印版马克思主义法律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打印版马克思主义法律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打印版马克思主义法律观.docx

《打印版马克思主义法律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印版马克思主义法律观.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打印版马克思主义法律观.docx

第1页

糊涂虫整理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一、命题分析的四大要点

1、 该命题的作者、书目必须写上(如是马克思还必须写上篇目)

2、 此命题出现之背景即为什么提出此命题

3、 此命题之论证

4、 此命题之蕴意

二、马克思的经典命题

1、“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1841年*马克思《关于出版自由的辩论》

a)背景:

针对普鲁士当局的书报检查制度,马克思认为,治疗书报检查制度的办法就是废除书包检查制度。

这是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前期的法律观。

b)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一个系统,法律本身是自由规定的,自由的一种形式制约着另外一种形式,只要一种自由成问题,那整个自由皆成问题,因此,没有出版自由,其他自由皆为泡影。

c)马克思在此把自由作为法的内在规定性,体现了马克思的新理性批判主义法律观

d)补充:

法律调整的对象是人的行为。

2、“凡是在法曾给私人利益制定法律的地方,它都让私人利益给法制定法律。

--------1842年在莱茵报工作后期*《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

a)背景:

马克思已经觉察到经济关系对法和法律具有某种影响,并在此区分了盗窃和捡枯枝的区别。

b)说明了支配立法能力的私人利益对立法起关键作用;一方面,私人利益力图并且正在将国家贬为私人利益的工具;另一方面,因为私有制不能上升到国家的立场上来,国家就应当使自己降到私有制的与理性合法相抵制的行动关系。

马克思认为:

“利益是法的内在规定性”。

c)利益是积极关系的某种形式

d)这是马克思由新理性批判主义法学向历史唯物主义法学转变的逻辑开端的标志。

3、“事物的法的本质决定法律,立法者不是在创造法律、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

---------1842年*《论离婚法草案》

a)马克思在探讨婚姻关系时,提出了婚姻摆脱了夫妻双方的主观任意性达到客观伦理性。

b)马克思对法律的理解已经不再抽象地诉诸于自由、正义和人类理性,而是以客观理性为

第3页

糊涂虫整理

基础。

c)这标志着马克思由新理性批判主义法学向历史唯物主义法学转变的正式开始。

4、“市民社会决定法”

-------1842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a)马克思认为,法的关系根源于物质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按照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

b)市民社会决定法实质上指法是财产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而财产关系则是法的内在规定性。

c)马克思在此澄清了法学研究领域一个根本性问题,即法的客观性及其本质。

d)这为历史唯物主义法学奠定了基础。

5、 “和宗教、国家、家庭等一样,法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所支配。

” 1844年*《巴黎手稿》

a)马克思从具体经济事实出发引申出异化劳动论(即人成了非人)。

在此马克思认为存在四大对立,即人与劳动产品相对立,人与劳动过程相对立,人同自己相对立,人同他人相对立。

b)马克思注意到人在特定的生产方式下必须遵循生产规律。

由此,法的内在规定性体现为生产方式。

c)这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法学的初步形成。

6、“法是表现为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

a)马克思在此已经注意到一定的生产方式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级联系着,这种共同活动就是生产力。

这是法律的客观经济内容。

b)除客观经济内容以外,法律还有主观属性,即法是一种意志、国家意志,统治阶级借助国家政权力量通过法律形式来实现自己的意志。

法律在此是一种主客观的统一。

c)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法学的形成,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法学的第一次系统的论述。

7、“法的关系是一种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意志关系”

---------1861年*《资本论》

a)马克思认为,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b)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所以法律关系是一种反映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c)法反映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往往需要一个曲折的过程

d)不仅注意到法由经济基础所确定,而且认为法律必须反映经济基础。

e)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法学的经典表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