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复习要点精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69585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复习要点精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复习要点精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复习要点精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复习要点精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复习要点精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复习要点精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复习要点精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复习要点精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复习要点精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四、事故预防优先原则:

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

五、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

1、改进工艺过程、机械化、自动化;

2、设置安全装置;

3、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

4、电气安全对策;

5、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

6、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治;

7、个人防护用品。

六、报告事故的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七、事故调查的程序:

1、成立事故调查组;

2、事故现场抢救、处理;

3、事故有关物证的搜集;

4、事故事实材料搜集;

5、事故人证材料的搜集;

6、事故现场摄影、录像;

7、事故现场图的绘制;

8、事故原因分析;

9、编写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10、事故调查处理结案归档。

八、事故分析;

直接原因:

物的不安全状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

10、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11、未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

间接原因: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2、教育培训不够;

3、劳动组织不合理;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和指导错误;

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

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7、其它。

九、事故教训:

1、是否贯彻落实了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是否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3、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4、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执行是否到位;

5、安全培训教育是滞到位,职工安全意识是否到位;

6、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是否到位;

7、企业负责人是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8、是否存在官僚和腐败现象;

9、是否落实了有关三同时的要求;

10、是否有合理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

经典答案

问题一事故原因(事故性质的原因)

1、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落实整改措施,不重视安全工作,忽视安全管理;

2、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3、人员未经专业培训;

4、作业现场混乱;

5、有关部门未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

6、设备未经检验。

问题二事故责任

1、主管生产负责人、违章指挥;

2、操作人员无证上岗(或未经专业培训或违章作业);

3、安全负责人未制止违章行为(发现违章行为者未制止违章行为);

4、法定代表人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对事故隐患没有认真整改。

问题三整改防范措施(教训)

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3、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

4、有关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5、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加大投入(换成经典答案五);

6、制定并落实应急预案。

问题四参照GB16441-1986分析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存在于哪个作业中?

九大类(红字+蓝字) 

其他伤害:

滑倒、摔伤、摔伤等。

问题五  为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

1、应选用本质安全性能好的相关装备;

2、在设备上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3、工人应严格执行XX操作规程;

4、配备防止XX事故伤害的必要的防护用品;

5、加强对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发现设备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6、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7、制定针对XX事故的应急预案。

问题六  应配备的救援设备

1、通讯设备   2、报警设备   3、个体防护设备  

4、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  5、各种急救和救援设备

问题七  应急程序应用包括哪些内容

1、可能出现的灾害各类;

2、明确可能发生灾害的装置;

、设备或场所及灾害的后果;

3、重点预防部位的防灾器材配备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

4、灾害应急机构及有关人员的职责;

5、灾害初起时立即采取的措施;

6、对内警报、对外通报和联络;

7、疏散组织不同风向时的疏散路线;

8、重要记录和设备的保护及危险物品的处理;

9、救灾过程中应急人员应佩戴的防护用品;

10、应急期间的必要信息、装置布置图、危险物质数据、作业指导书、联络电话号码等。

问题八  应急准备的不足

1、员工应急教育不够或培训不足;

2、预案应急演练不足;

3、应急救援器材不足或防毒面具不够或防护面具不足;

4、未确保应急救援器材有效或应急救援器材不好使、陈旧不好用;

5、应急组织权限不明确或没有统一指挥或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

问题九  事故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

1、撤离的方式、方法;

2、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3、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或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或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问题十  事故调查取证中主要资料和证据

1、发生事故单位名称和发生时间;

2、肇事者和受伤害者的自然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态、身份证),技术背景资料、安全教育及考核记录;

3、事故发生当天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工作情况;

4、事故发生地点内设备、物料位置图;

5、设备损坏情况,现场残留物,破损部件描述;

6、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受伤情况描述,现场采取的救护(或应急)措施;

7、肇事者和受伤害者所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精华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GB13861-2009(找隐患)

人的因素

生理:

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禁忌作业

心理:

三个周期:

疲劳周期、智力周期、情绪周期,外界因素压力大:

抑郁症,辨识功能异常:

色盲

行为:

违章指挥、监护失误、指挥错误

物的因素

物理性危害:

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无防护装置)、电危害、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焊接)、运动物伤害、明火、引起灼伤的高低温物质、信号缺陷、标识缺陷、其他风险。

化学性危害:

爆炸品、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自然性物品(白磷)、甲纳镁与水反应、腐蚀品,粉尘

生物性危害:

治病微生物、致害动植物

环境因素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场地通道、照明

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道路狭窄等

地下(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有毒有害气体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管理因素

组织机构、安全卫生责任制、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投入、职业健康管理、其他管理因素

参照事故类别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20类伤害)(找危险源)

        物体打击      

坍塌      车辆伤害       

容器爆炸    机械伤害      瓦斯爆炸

其他爆炸    触电        火药爆炸

中毒和窒息   火灾        冒顶片帮

淹溺      其他伤害      透水

锅炉爆炸    起重伤害      放炮(爆破)

        高处坠落

        灼烫

按职业健康分类(10类)

参照卫生部颁发的《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危害分为:

粉尘、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等10类。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a.厂址:

厂址所处位置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水文、交通运输、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

b.总平面布置:

总图:

功能分区布置;

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

动力设施、储存设施、工艺流程布置;

建筑物朝向;

风向;

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运输线路及码头:

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

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和竖向交叉等。

c.建(构)筑物:

建筑物的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等方面的危害因素。

d.生产工艺过程:

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物料)、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e.生产设备装置:

化工过程:

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紧急异常情况下的危害因素。

机械加工:

1、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正常操作、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情况下的危害因素。

2、电气:

断电、触电、静电、雷电、火灾、爆炸、正常运转和误操作情况下的危害因素。

3、危险性较大设备运行中、高处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

4、特殊单体设备、装置运行:

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危险品库等存在的危害因素。

f.作业环境:

应分析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的危害因素。

g.安全管理:

(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日常安全管理。

1、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1.爆炸性物质2.易燃物质3.活性化学物质4.有毒物质

1)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和标准:

标准对照法依据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

贮罐区(贮罐)(可燃液体、气体、毒性物质罐区)、库区(库)(火炸药、弹药库;

毒性物质;

易燃易爆品库区)、生产场所(爆炸危险场所、中毒危险、燃烧危险场所)、压力管道(工业、公用、长输管道)、锅炉(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

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范围《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

2、安全生产检查:

检查类型:

1、定期安全检查2、经常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