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冲煤矿219提升运输事故技术鉴定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69476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冲煤矿219提升运输事故技术鉴定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茶冲煤矿219提升运输事故技术鉴定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茶冲煤矿219提升运输事故技术鉴定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茶冲煤矿219提升运输事故技术鉴定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茶冲煤矿219提升运输事故技术鉴定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茶冲煤矿219提升运输事故技术鉴定Word下载.docx

《茶冲煤矿219提升运输事故技术鉴定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冲煤矿219提升运输事故技术鉴定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茶冲煤矿219提升运输事故技术鉴定Word下载.docx

刘中午

430197

欧国大

工程师

430239

朱志明

430243

 

目录

前言4

一、矿井基本情况4

二、事故区域及绞车运行的基本情况8

三、事故当班及事故发生的简况10

四、事故抢救经过10

五、事故现场勘察情况11

六、事故发生时间的认定14

七、事故发生地点的认定14

八、事故类别的认定15

九、事故原因分析15

十、防范措施和建议17

十一、附件1“2·

19”机电事故伤亡情况简表18

附件2:

茶冲煤矿“2·

19”机电事故事故现场勘察报告19

附件3:

事故现场局部放大示意图及井下人员分布图

前言

2009年2月19日1时05分,临武县茶冲煤矿发生了一起机电事故,造成1人死亡。

受“2·

19”事故调查组的委托,由长沙鼎盛安全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委派的技术专家高小兵、刘中午、朱志明、欧国大、姜建阳、贺泽民组成技术鉴定组对本次事故进行了技术鉴定。

在对事故相关人员、资料进行调查了解和现场勘察后,就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

现对本次事故提出如下技术鉴定意见。

一、矿井基本情况

临武县茶冲煤矿位于临武县麦市乡茶冲村境内,属临武县麦市乡所辖,矿区距临麦公路2km,交通十分方便。

临武县茶冲煤矿1997年建矿,采用斜井开拓。

属村办煤矿。

2003年改为合伙企业。

2004年进行技术改造,矿井由1万t/a技改为3万t/a,实际生产能力为3万t/a。

2007-2009年处于矿界范围调整与井水湾矿井资源整合的技术改造阶段(3万t/a改造成6万t/a)。

事故发生时技术改造还未完成。

临武县茶冲煤矿现有员工130人;

专业工程技术人员3人。

该矿井为合法矿井,证照齐全。

临武县茶冲煤矿证照简表

证件名称

证件编号

发证机关

发证日期

有效期

采矿许可证

4300000820598

省国土资源厅

2008.10

2009.10

生产许可证

X181108021Y1

省煤炭局

05.12.26

08.1.1

安全生产许可证

(湘)MK安许证字[2005]1424号

省安监局

05.12.30

08.12.30

矿长资格证

00636

2008.6.17

2010.4.17

矿长安全资格证

湘煤安A字040116

2004.3.11

2006.3.11

营业执照

4300002200466(1-1)

省工商局

(一)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1、瓦斯:

根据湘煤行[2008]14号文:

该矿为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3.36m3/t。

2、煤尘:

该矿煤尘无爆炸性。

3、自燃:

该矿煤层为自燃煤层。

4、水文地质条件

矿井涌水量主要是大气降雨渗入,对开采影响不大,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以及松散岩类孔隙水。

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无大的地表水体,对矿井安全生产无较大影响。

矿井的3个井口均高出当地洪水位标高,井口不受洪水威胁。

工业广场及建筑物位于井口上方,不易受洪涝危害。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井涌水量平均4m2/h,最大30m3/h。

(二)矿井开拓情况

本矿井采用斜井多水平开拓,主井为原井水湾煤矿主井、井口坐标为X=2822781,Y=37644010,Z=+317m,坡度32°

、落底标高+97.2m,长度415m。

副井为原茶冲煤矿主井、井口坐标为X=2822815,Y=37643916,Z=+323m,坡度30°

、落底标高+160m,长度326m。

风井为原井水湾风井、井口坐标为X=2822803,Y=37644042,Z=+318m,坡度28°

、落底标高+97m,长度471m。

井田面积0.1089km2,全矿井分为两个水平。

即+160m水平和+100m水平。

目前生产水平为+160m水平和+100m水平。

煤矿开采采用爆破落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主斜井为提升井,担负全矿井的提升、进风等功能,采用串车提升;

副井担负全矿井供电、排水等功能;

风井主要任务为回风,同时为矿井的安全出口。

斜井井筒布置在煤层底板岩层中,主要运输巷、回风巷布置在煤层底板中。

围岩坚硬,巷道一般不设支护,局部破碎带采用砌碹支护。

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布置在煤层中,采用木支架支护。

(三)矿井通风、瓦斯监测情况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配有一套型号为4-72-8C型(离心式)主要通风机,电机功率为22KW;

另配有一台型号为YBK-60型轴流式通风机,电机功率为11KW,利用轴流式风机反转反风方式。

茶冲煤矿矿井安装了KJ101安全监测系统。

(四)矿井生产情况

矿井目前只在+100m水平至+120m水平之间布置了一个工作面,由于该矿巷道需要维修,没有组织生产。

矿井工作制度生产为四班制作业,机电运输为三班制作业。

(五)矿井机电运输情况

矿井采用双回路电源线路供电,主回路采用来自10KV的临武供电站,另一回路备用电源来自10KV的嘉禾供电站,经LGJ-50架空线到矿井变电所。

地面变电所有5台主变压器,S9-315/10型变压器4台,S7-100/10型变压器1台,全矿井供电可靠。

地面主井绞车房和压风机房采用单回路供电,主通风机采用双回路供电。

井下供电为380v供电,主斜井采用两趟MY-1000-3×

50型低压橡套电缆和一趟MY-1000-3×

35型低压橡套电缆下井,在+100m水平设配电室。

副斜井采用两趟MY-1000-3×

50型低压橡套电缆下井,在+160m水平设配电室。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采煤工作面采用溜槽自溜运输,掘进工作面、区段运输平巷、各水平大巷采用人力推车。

主井为斜井提升,斜井长度349m,斜井倾角32°

,绞车型号JT1200×

1000,最大提升速度2.0m/s,钢丝绳直径φ21.5mm,电机功率55KW。

副井为斜井提升,斜井长度349m,斜井倾角30°

,绞车型号JT1000×

800,最大提升速度1.5m/s,钢丝绳直径φ18.5mm,电机功率45KW。

+160m水平暗井为斜井提升,斜井长度107m,斜井倾角33°

,绞车型号JTB800×

600,最大提升速度1.37m/s,钢丝绳直径技术参数φ15.5mm,实际钢丝绳直径采用φ18.5mm。

电机功率22KW。

提升容器为MF0.75-6翻斗式矿车。

二、事故区域及绞车运行的基本情况

1、事故地点发生在+160m暗斜井绞车房。

+160m暗斜井上部标高+161.2m,落底标高+102.9m,垂直高度58.3m,倾角33°

,斜长107m。

绞车房安装一台JTB800×

600绞车作提升煤矸及下放物料用。

所采用钢丝绳的直径为φ18.5mm。

该绞车于2004年底安装。

绞车房布置在岩层中。

绞车现缺少深度指示器、电力液压制动器油缸已拆卸,无电力制动,防护罩拆放在绞车右前方处、无闸瓦磨损开关、无过速保护等相关保护装置。

2、事故绞车最大静张力验算:

JTB800×

600单滚筒绞车,其基本技术数据为:

滚筒数量1个,滚筒直径800mm,滚筒宽度600mm,最大静张力15KN,最大绳径15.5mm,最大绳速1.48m/s,配套电机功率22KW(查阅《煤矿机械设计手册》)。

(1)按提升2辆煤计算最大静张力:

最大静张力验算:

Fjmax=Fj=Z(G+G0)g(sinβ+ωcosβ)+P.Lcg(sinβ+ω′cosβ)

=2×

(600+415)×

10(sin33°

+0.025×

cos33°

)+1.26×

107×

10×

(sin33°

+0.25×

=12499N<15KN

符合设计要求(煤2辆、矸石1辆)

(2)按提升4辆煤计算最大静张力:

=4×

=23980N>15KN

根据以上计算,该绞车只能提煤2辆、提矸石1辆。

经现场核查事故发生时,该绞车提升为4辆重煤车,绞车超载运行。

三、事故当班及事故发生的简况

2月19日早班全矿入井人数10人。

其生产和人员分布情况如下:

+100m水平行人巷道维修7人;

+160m暗斜井绞车司机1人、把钩工1人;

值班长(兼瓦检员)1人。

生产作业队组为四六制工作,机运辅助为三八制工作。

18日晚班绞车司机开完5车出班了。

早班绞车司机肖健进班,1点左右开第一车(4辆矿车),便发生了事故。

因发生的是机电事故,故其他作业人员未受影响。

四、事故抢救经过

2月19日1时05分左右,把钩工肖顺波在+160m暗斜井上车场听到一声巨响后,他以为发生跑车事故了,立即往下山跑,到+100m车场发现已跑车了。

+100m下车场往前20m处共有四辆重车,装载物为煤,其中两辆倒地,两辆离轨。

下车场有钢丝绳余绳10m左右,斜井中无掉道迹象。

当时正是出班时候,肖顺波便和当班人员一起出班,他们走到+160m绞车房外岔道口外,听到绞车房内有人叫,他们几人来到绞车房,发现绞车司机肖健倒在了绞车旁,肖健伤势非常严重。

他们立即打电话通知地面安全矿长周作生。

然后几人将肖键简单包扎并抬进矿车,推入车场。

安全矿长周作生接到电话后,立即向矿长周筛平汇报,并拔打120救护车。

同时矿部立即成立了由矿长周筛平为组长、安全矿长周作生、生产矿长肖湘圣为副组长、周长平、周茄佑、雷知富、周卫军为成员的事故抢救小组。

周筛平在地面负责全面工作,周作生、肖湘圣等其他成员共6人立即下井抢救。

当抢救人员来到事故现场,当班值班长周求安等已将肖健简单包扎好,并抬进了+160m落底道的空矿车中。

抢救人员将伤员肖健运上地面后,立即由曹开平开车送往就近的嘉禾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

还在三分之一左右路程上碰到嘉禾县人民医院120救护车,伤员肖健转到嘉禾人民医院120救护车上,送往嘉禾县人民医院抢救。

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伤者肖健因伤势过重于2月19日大约凌晨2点左右死亡。

五、事故现场勘察情况

1、勘察线路

主斜井→+160m水平车场→+160m水平大巷→+160m绞车房(事故地点)→+160m暗斜井→+100m下车场。

原路返回。

2、勘察情况

2009年2月19日专家组现场勘察,从副井步行进入井筒,副井井筒左边铺设了一趟φ108×

4排水管路,两路YM-1000-3×

50+1×

10下井电缆。

步行至+160m水平下车场,左边的泵房内安装了二台55KW水泵,三台DW80-350馈电开关和二台QBZ-200真空启动开关,水泵停运,巷道内有少量积水。

顺着+160m主运输大巷至+160m西运输巷交叉处,交叉口放置一台DW80-350馈电开关,一路YM-1000-3×

25+1×

6电缆进入西运输巷,右边有两路YM-1000-3×

6电缆通至+160m绞车房附近,一路电缆进入+160m暗斜井,一路电缆进入+160m绞车房,(事故发生地点)

+160m绞车房,(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绞车无防护罩,齿轮裸露,防护罩放绞车右前方离绞车2米处,据同行电工周卫军讲,此绞车防护罩被摘掉为方便绞车加油,被摘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