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细胞代谢基础性知识课后加练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69279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细胞代谢基础性知识课后加练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细胞代谢基础性知识课后加练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细胞代谢基础性知识课后加练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细胞代谢基础性知识课后加练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细胞代谢基础性知识课后加练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细胞代谢基础性知识课后加练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生物细胞代谢基础性知识课后加练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细胞代谢基础性知识课后加练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细胞代谢基础性知识课后加练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可推出其细胞内与糖蛋白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明显偏低;

ATP和激素的产生都需要酶的催化,因此能产生ATP和激素的细胞都能产生酶。

2.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选A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不吸收红光;

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来绘制的,因此可用CO2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叶绿素吸收640~660nm的红光,导致水光解释放O2。

3.如图为某单细胞生物中进行的代谢过程图,图中序号代表细胞代谢的不同阶段。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产生的C3可在[H]和ATP的作用下被还原成C5

B.过程④需要在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并产生O2

C.图中属于放能反应的过程有①②③④,而过程⑤属于吸能反应

D.图中一定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是过程①,一定在细胞器相关膜上进行的是过程③和④

选C 由图可知,过程①②③分别代表有氧呼吸第一、二、三阶段,过程④⑤⑥分别代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C3的还原和CO2的固定,因此,过程①产生的C3是丙酮酸,其不能用于光合作用暗反应被还原成C5。

蓝藻细胞中无叶绿体,但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有关,图中合成ATP的过程有①②③④,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有关,图中水解ATP的过程为过程⑤。

4.如图为某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基本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阶段甲发生在内环境中

B.阶段乙等同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C.阶段丙中的能量均贮存于ATP中,最终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D.物质①为CO2,其在线粒体基质中的浓度高于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浓度

选D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不属于内环境;

由图可知,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包括图中“丙酮酸→CC”和“阶段乙”两个过程,因此,阶段乙不能等同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阶段丙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ATP的合成,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图中物质①和②分别代表CO2和H2O,CO2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由此可知,线粒体基质中的CO2浓度应高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浓度。

5.

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

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

叙述错误的是(  )

A.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

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

选C 加入酶C后A浓度降低,B浓度升高,说明在酶C的催化下A能生成B,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随着反应的进行,底物A浓度由大变小,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T2后B增加缓慢是由底物A不足导致的;

图示反应在最适温度下进行,降低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将减慢,反应时间将延长,T2值增大。

6.如图为植物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简图,①~⑦为相关生理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植物缺Mg,则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是③

B.②的进行与⑤⑥⑦密切相关,与③无直接关系

C.蓝藻细胞中③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④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叶肉细胞内③中O2的产生量小于⑥中O2的消耗量,则该细胞内有机物的总量将减少

选C Mg是合成叶绿素的成分。

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需要叶绿素吸收光能,若植物缺Mg则叶绿素的合成受阻,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生理过程是③(光反应过程)。

一般情况下,植物细胞吸收无机盐的方式(②)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故与⑤⑥⑦(细胞呼吸过程)密切相关,与③(光反应过程)无关。

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也没有类囊体。

图中光反应过程(③)中O2的产生量小于有氧呼吸过程(⑥)中O2的消耗量,则该叶肉细胞净光合作用量<0,该细胞内有机物总量将减少。

二、非选择题

7.图1表示的是ATP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图2表示的是某种抗原呈递细胞(APC)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____________(生理过程)。

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h内有40kg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1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_______(写中文名称)。

(3)据图1分析,科学家当初验证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

用化学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发现接收ATP信号的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的APC能表达TLR蛋白,进而激活免疫反应。

研究表明,如果使TLR基因发生突变,小鼠就不能探测到细菌的存在,据此推测TLR在免疫中具有______作用。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有氧呼吸。

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h内有40kg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细胞中的ATP和ADP相互(迅速)转化。

(2)1分子ATP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脱去3个磷酸基团后只剩下A,即腺苷。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

要验证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应先排除典型神经递质的作用,所以科学家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用化学物质阻断典型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后,发现接收ATP信号的细胞仍能接受到部分神经信号。

(4)如果使TLR基因发生突变,小鼠就不能探测到细菌的存在,据此推测TLR在免疫中具有识别作用。

答案:

(1)有氧呼吸(或呼吸作用) ATP和ADP相互(迅速)转化 

(2)腺苷 (3)阻断典型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仍能接受到部分神经信号 (4)识别

8.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产生的赤霉素(GA)转运到糊粉层后,诱导相关酶的合成进而调节相关的代谢过程,促进种子萌发。

如图所示,请回答:

(1)种子萌发时,胚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由__________提供。

(2)β淀粉酶在由钝化到活化过程中,其组成中氨基酸数目将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淀粉酶的来源,研究者为萌发的种子提供14C标记的氨基酸,结果发现α淀粉酶有放射性,而β淀粉酶都没有放射性。

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验证糊粉层是合成α淀粉酶的场所,可选取________________的去胚大麦种子,用__________________处理,检测是否产生α淀粉酶。

(5)由题意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1)大麦种子有胚乳,胚乳中储存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供种子萌发时胚发育的需求。

(2)图中显示,β淀粉酶由钝化到活化过程中有蛋白酶的参与,蛋白酶会破坏部分肽键,使组成β淀粉酶的氨基酸数量减少。

(3)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为萌发的种子提供14C标记的氨基酸,发现α淀粉酶有放射性,说明提供的氨基酸参与合成了α淀粉酶;

β淀粉酶都没有放射性,说明提供的氨基酸没有参与β淀粉酶的合成,即说明α淀粉酶是种子萌发过程中新合成的,而β淀粉酶是种子中已存在的。

(4)为验证糊粉层是合成α淀粉酶的场所,实验中的自变量为种子有无糊粉层,因此,实验中应选取有糊粉层和无糊粉层的去胚种子作为对照。

由于两组实验的种子都去掉了能产生赤霉素的胚,而赤霉素能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因此,对两组种子都要使用相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

(5)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1)胚乳 

(2)减少 β淀粉酶的活化是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完成的,水解掉了部分氨基酸 (3)α淀粉酶是种子萌发过程中新合成的,而β淀粉酶是种子中已存在的 (4)有糊粉层和无糊粉层 等量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 (5)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基因选择性表达)

9.如图1为茶树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⑥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化学物质。

科研人员用茶树离体叶片测定了气孔导度(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叶片通过气孔的气体量)、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⑥过程是________,化学物质A、B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通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后,首先与一种化合物结合而被________,该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实验开始4min时,水光解产生气体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最初0~4min内,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茶树植株长期处于16min时的状态,则其不能正常生长,请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1中⑥过程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物质A、B是呼吸作用第一阶段的产物,物质A又可进一步氧化分解,故物质A是丙酮酸,物质B是[H]。

(2)CO2通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后,首先与C5结合而被固定,暗反应还需要酶的催化,故暗反应主要受温度和CO2浓度的影响。

(3)实验开始4min时,净光合速率大于0,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水光解放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