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八省联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0 变异与育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69088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八省联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0 变异与育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高考八省联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0 变异与育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高考八省联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0 变异与育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高考八省联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0 变异与育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高考八省联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0 变异与育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高考八省联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0 变异与育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新高考八省联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0 变异与育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八省联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0 变异与育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高考八省联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0 变异与育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详解】A、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该男子变异的N基因来源于该男子自身突变或其母亲的基因突变,A正确;

B、进行基因组测序时要测定该男子的22条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X、Y的碱基序列,共测定24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B错误;

C、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出现致病基因的机会更大,因此人群中男性发病率小于女性,C错误;

D、若该男子与正常女性结婚,其女儿一定会遗传该男性的X染色体,生育正常女孩的概率是0,D错误。

故选A。

(2021八省联考广东卷)13.某二倍体两性花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是由15个共显性的等位基因Sx(S1、S2、…、S15)控制的。

该植物能产生正常的雌、雄配子,但当花粉与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时,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A.该植物有15种基因型分别为S1S1、S2S2、…、S15S15的纯合个体

B.Sx复等位基因说明突变具有普遍性和不定向性的特点

C.S1S2(父本)和S2S4(母本)杂交,F1的基因型有2种

D.可以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获得各种基因型的植株

【答案】C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同瓣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Sx(S1、S2…S15),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当花粉的基因与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时,该花粉的精子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说明后代没有该基因的纯合个体。

【详解】A、由题意可知,当花粉与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时,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因此该植物不可能存在纯合体,A错误;

B、突变的普遍性是指突变在自然界的生物中是普遍存在的,不能单指一种生物,B错误;

C、S1S2(父本)和S2S4(母本)杂交,花粉S2与母本有相同的S2基因,S2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只能产生S1的花粉,后代F1只有2种基因型,即S1S2、S1S4,C正确;

D、当花粉与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时,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故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不能获得纯合子,不可以获得各种基因型的植株,D错误。

故选C。

(2021八省联考广东卷)16.果蝇的P元件是一段DNA序列,根据是否含有P元件,果蝇可分为M型品系(野生型)和P型品系(含P元件)。

P元件仅在生殖细胞中可发生易位,造成染色体的多种畸变等异常,而导致F1性腺不发育,但F1具有正常的体细胞组织。

P元件在细胞质中的翻译产物是一种蛋白因子,抑制P元件的易位。

下列杂交中可导致F1不育的是()

A.P型父本×

P型母本B.M型父本×

P型母本

C.P型父本×

M型母本D.M型父本×

M型母本

分析题干信息:

1、P元件可在生殖细胞中可发生易位,造成染色体的多种畸变,表明其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2、P元件在细胞质中的翻译产物是一种蛋白因子,可抑制P元件的易位。

P型母本产生的卵细胞中含P原件,细胞质中有R原件的翻译产物,可抑制P元件的易位;

P型母本与所有类型父本杂交产生的F1性腺均正常,即P型母本产生的F1全部可育。

P型父本产生的精子中含有P原件,且精子几乎没有细胞质,无P原件翻译产物的抑制作用;

如果P型父本与不含P原件的M型母本杂交,其F1会因性腺不发育而不可育。

【详解】A、由分析可知,P型母本产生的卵细胞中含P原件,细胞质中有R原件的翻译产物,抑制了P元件的易位,使得P型父本×

P型母本杂交产生的F1可育,A错误;

B、由分析可知,P型母本产生的卵细胞中含P原件,细胞质中有R原件的翻译产物,抑制了P元件的易位,使得M型父本×

P型母本的F1可育,B错误;

C、由分析可知,P型父本产生的精子中含有P原件,且精子几乎没有细胞质,无P原件翻译产物的抑制作用,而M型母本不含P原件,无法抑制P元件的易位,导致F1不育,C正确;

D、M型父本与M型母本都不含P原件,M型父本×

M型母本杂交产生的F1可育,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在于分析题目信息,明确P原件位于染色体上;

注意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于精子与卵细胞,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源于卵细胞,精子精子几乎没有细胞质。

(2021八省联考河北生物)8.一对同源染色体中有一条发生了倒位,发生倒位的染色体往往不能以直线形式(通常形成一个倒位环)与同源染色体进行配对,如图所示。

如果在基因C/c和D/d之间发生了一次交叉互换(假定不发生其它变异),则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不可能含有的染色体是(  )

 

B.

C.

ABCD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A、在初级性母细胞中有一样的染色体,配子中也能分裂出一样的正常染色体,A项不符合题意;

B、该种情况在发生倒位后又发生交叉互换时会出现,B项不符合题意;

C、由题图可知,D、d能正常配对联会,第四个位点只能出现D或d,而不能是c,故C项符合题意;

D、若初级性母细胞发生交叉互换时可以出现,D项不符合题意。

(2021八省联考湖南生物)7.育种与农作物和家禽家畜品种改良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野生资源是杂交育种的重要手段

B.杂交亲本间遗传差异越小,杂种优势越大

C.与单倍体育种相比,杂交育种周期显著缩短

D.诱变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的定向突变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详解】A、通过杂交育种可以将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利用野生资源是杂交育种的重要手段,A正确;

B、杂交亲本间遗传差异越大,杂种优势越大,B错误;

C、与单倍体育种相比,杂交育种周期长,C错误;

D、诱变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错误。

(2021八省联考江苏生物)11.交换是基因重组的基础,A、B两基因交换的3种模式图如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交换都会产生新的重组类型配子Ab

B.乙和丙的交换都会产生新的重组类型配子aB

C.甲、乙和丙的交换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D.甲、乙和丙的交换都能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互换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两种群出现生殖隔离。

【详解】AB、据图可知,乙图中互换并不会导致A、B基因互换,故不会产生Ab配子和aB配子,AB错误;

C、甲、乙和丙的交换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C正确;

D、甲、乙和丙的交换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不会导致新物种的产生,D错误。

(2021八省联考湖北生物)6.某些动物依靠嗅觉发现食物、识别领地和感受危险。

动物基因组中含有大量嗅觉受体基因。

据资料报道,人类基因组中有38个编码嗅觉受体的基因和414个假基因(无功能基因)。

小鼠基因组中有1037个编码嗅觉受体的基因和354个假基因。

基因组比对结果显示,人类和小鼠嗅觉受体基因数目的差异是由于二者发生进化分支后,人类出现大量的假基因,而小鼠的嗅觉受体基因明显增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是产生嗅觉受体基因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B.嗅觉受体基因的碱基突变频率与嗅觉受体蛋白的氨基酸改变频率相同

C.嗅觉受体基因的多样性是群体中不同个体间嗅觉能力差异的遗传基础

D.小鼠敏锐嗅觉的形成是长期进化过程中定向选择的结果

【答案】B

DNA

分子中碱基的增添、替换、缺失,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发生突变后,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可能不变。

【详解】A、基团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基因,故多种多样的嗅觉基因的产生,与基因突变有关,A正确;

B、因为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当嗅觉受体基因的碱基发生突变,它编码的嗅觉受体蛋白的氨基酸不一定发生改变,故嗅觉受体基因的碱基突变频率与嗅觉受体蛋白的氨基酸改变频率不一定相同,B错误;

C、嗅觉受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嗅觉受体蛋白的多样性,从而使不同个体间嗅觉能力出现差异,C正确;

D、虽然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但长期的自然选择会定向的选择具有敏锐嗅觉的个体,使得嗅觉敏锐的小鼠逐渐增多,最终使小鼠敏锐嗅觉逐渐形成,D正确。

故选B。

(2021八省联考湖北生物)8.线虫的

基因编码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该基因突变后(突变基因NPR-1),其编码的蛋白质第215位氨基酸残基由缬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导致线虫觅食行为由“独立觅食”变为“聚集觅食”。

觅食行为的改变,在食物匮乏时,使线虫活动范围受限,能量消耗减少,有利于交配,对线虫生存有利。

针对以上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发生的上述突变属于碱基替换

B.食物匮乏时,

基因频率会提高

C.新基因的产生为线虫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D.这两种觅食行为的存在有利于线虫适应环境

1、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的三大来源之一,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的特征有:

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2、一般而言,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会导致插入或缺失位点以后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影响较大,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只改变一个氨基酸或不改变(密码子有简并性)。

【详解】A、该基因突变后(突变基因NPR-1),其编码的蛋白质第215位氨基酸残基由缬氨酸变为苯丙氨酸,NPR-1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A正确;

B、基因NPR-1使线虫觅食行为是“独立觅食”,在食物匮乏时,使线虫活动范围大,能量消耗多,不有利于交配,对线虫生存有害,NPR-1基因频率会下降,B错误;

C、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C正确;

D、两种觅食行为,有利于线虫在不同的食物环境中觅食,有利于线虫适应环境,D正确。

(2021八省联考辽宁生物)8.吖啶橙是一种诱变剂,能够使DNA分子的某一位置上增加或减少一对或几对碱基。

若使用吖啶橙诱变基因,不可能产生的结果是()

A.突变基因表达的肽链延长

B.突变基因表达的肽链缩短

C.突变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D.突变基因所在染色体上增加或减少了一个染色体片段

【答案】D

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当发生基因突变时候,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都有可能导致终止密码提前或者滞后出现,从而导致肽链缩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