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勘查规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68977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矿勘查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铜矿勘查规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铜矿勘查规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铜矿勘查规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铜矿勘查规范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铜矿勘查规范Word格式.docx

《铜矿勘查规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矿勘查规范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铜矿勘查规范Word格式.docx

同时,希望在试行中注意总结经验,对本规范提出修改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研究和修订。

第一章铜矿的工业要求

为了适应铜矿矿山建设的需要,合理地安排铜矿地质勘探工作,必须了解工业对铜矿资源的要求。

并根据这些要求去研究所要勘探的铜矿床,在当前采、选、冶等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否被充分与合理利用,以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

为此,在本章中除介绍铜的特性及其主要含铜矿物外,还提出了工业加工技术对铜矿石的质量要求和确定铜矿床工业指标的一般原则。

第一节铜的特性及主要含铜矿物

铜是一种紫红色金属,硬度2.5~3,比重8.5~9,延性和导热性强,导电性高。

由于这些性质以及能与锌、铅、镍、铝和钛组合成合金的性能,铜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器、机械、车辆、船舶工业和民用器具等方面。

在自然界中出现的含铜矿物约有280多种,其中16种具有工业意义。

兹列举如下:

1.自然铜Cu含铜量约100%

2.铜的硫化矿物

黄铜矿CuFeS2含铜量34.6%

斑铜矿Cu5FeS4含铜量63.3%

辉铜矿Cu2S含铜量79.9%

铜蓝CuS含铜量66.5%

方黄铜矿CuFe2S3含铜量23.4%

黝铜矿3Cu2S﹒Sb2S3含铜量46.7%

砷黝铜矿3Cu2S﹒As2S3含铜量52.7%

硫砷铜矿Cu3AsS4含铜量48.4%

3.铜的氧化矿物(包括硫酸盐、碳酸盐和硅酸盐等)

赤铜矿Cu2O含铜量88.8%

黑铜矿CuO含铜量79.9%

孔雀石CuCO3﹒Cu(OH)2含铜量57.5%

蓝铜矿2CuCO3﹒Cu(OH)2含铜量55.3%

硅孔雀石CuSiO3﹒2H2O含铜量36.2%

水胆矾CuSO4﹒3Cu(OH)2含铜量56.2%

氯铜矿CuCl2﹒3Cu(OH)2含铜量59.5%

目前我国生产的铜,主要取自黄铜矿,其次是辉铜矿、斑铜矿、孔雀石等。

第二节工业加工技术对铜矿石的质量要求

一、从铜矿石中提取铜的方法

对于含铜品位较低的矿石,需要经过选矿,使品位富集成为铜精矿(按冶金部1976年颁发的标准,铜精矿要求含铜品位为8~28%。

在实践生产中含铜品位一般10~20%,个别有达30%者),然后将精矿冶炼成冰铜(为硫化铜与硫化铁的合金,含铜品位一般30~45%),冰铜经过吹炼而成为粗铜(含铜品位97~99%),粗铜再经过火法精炼或电解精炼而得到精铜(含铜品位99.9%以上)。

有少量富铜矿石(一般含铜大于5%)可以不经过选矿,而与铜精矿混合直接入炉冶炼。

二、铜矿石的选矿方法和对铜矿石的质量要求

铜矿石的选矿主要用浮选法,有的配合使用磁选法、重选法或湿法冶炼等。

为正确选用各种选矿方法,要研究铜矿石的物质组份和结构构造;

查明铜矿石的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

还要了解矿石中难选矿物的含量及其大致分布情况等。

铜矿石的自然类型一般按其含氧化铜和硫化铜的比例不同,分为硫化矿石(含氧化铜在10%以下)、混合矿石(含氧化铜10~30%)和氧化矿石(含氧化铜在30%以上)三种。

现将不同类型铜矿石常用的选矿方法简介如下:

1.单一硫化铜矿石的选矿。

一般采用浮选法选矿。

2.多金属硫化矿石的选矿。

一般根据其主要组份而形成的不同加工技术特性,分别采用混合浮选法、优先浮选法、混合优先浮选法、浮选和重选联合选矿法、浮选和磁选联合选矿法,以及浮选和湿法冶炼联合进行处理等。

3.混合矿石选矿。

一般均可采用浮选法,它可以单独处理,或与硫化矿石一起处理;

也可采用浮选和湿法冶炼联合处理,即先用浮选法选出铜精矿,再将浮选后的尾矿用湿法冶炼处理。

4.氧化矿石的选矿。

一般用浮选与湿法冶炼联合处理或用离析法与浮选联合处理;

含结合式氧化铜高的矿石,一般用湿法冶炼处理。

三、铜矿石的冶炼方法和对铜矿石的质量要求

铜矿石的冶炼方法主要是火法冶炼,其次是湿法冶炼。

冶炼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矿石的性质和物质组份。

所以要求认真研究矿石类型、物质成分、难熔的矿物和有害组份锌、砷、氟、镁等的含量、赋存状态及其分布范围。

1.火法冶炼是最常用的铜矿冶炼方法,又分鼓风炉熔炼、反射炉熔炼、电炉熔炼、闪速炉熔炼、诺兰达连续炼铜法等。

鼓风炉熔炼效率较低,电炉熔炼耗电量大,反射炉熔炼采用的较多,而后两种是较新的冶炼方法。

反射炉熔炼主要是处理浮选后的铜精矿,-般要求精矿的含铜品位不得低于8%,最好为15~20%。

铜精矿中的有害杂质砷、氟、锌、镁等,影响冶炼工艺和污染环境卫生,在矿料入炉时要进行控制,或在冶炼中加以回收处理。

砷:

以氧化状态存在,在冶炼过程中容易挥发,进入烟尘后污染大气,对人体有害;

冰铜中的砷通过转炉吹炼后,进入制酸系统的砷在转化器里使触媒逐渐失去活性而降低转化率。

因此,一般要求铜精矿中砷的含量小于0.3%。

氟:

以氟化氢(HF)状态进入炉气,带入制酸车间,腐蚀破坏生产设备。

一般要求铜精矿中氟的含量小于0.1%。

锌:

在冶炼过程中一部份以氧化锌(ZnO)状态进入渣中,增大渣的粘度,夹杂铜和影响铜的熔解;

一部份以硫化锌(ZnS)的状态进入冰铜中,使冰铜呈粘滞或泡沫状,不利与渣分离。

另外,当冰铜温度低于1200℃时,硫化锌(ZnS)结晶析出,形成炉结阻塞放铜口。

因此,一般要求铜精矿中锌的含量小于6%;

否则,要进行优先浮选。

镁:

以氧化镁(MgO)状态存在于含镁矿物中,铜矿石中含有滑石、蛇纹石、绿泥石、橄榄石等含镁高的矿物,易泥化,采用浮选时,多与铜矿物一起浮出,分选困难,而且容易形成泥饼,使磨矿流程不畅通。

此外,含氧化镁(MgO)高的铜精矿入炉后使炉渣产生粘性,熔点增高并导致熄炉。

因此,一般要求铜精矿中氧化镁(MgO)的含量小于5%。

2.湿法冶炼主要适用于处理氧化矿石或含自然铜不高的单一矿石。

由于使用的浸出剂不同,又分:

硫酸浸出法——用以处理二氧化硅含量很高的酸性氧化矿石;

氨浸出法——用以处理含多量碱性矿物的氧化矿石或自然铜贫矿;

细菌浸出法——用以处理低品位硫化矿石。

第三节确定铜矿床工业指标的一般原则

工业指标是圈定矿体和计算储量的依据,应按国家对铜矿资源的需要和矿山建设在采、选、冶方面的技术经济条件,在充分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和综合经济核算的基础上制定。

凡提供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地质勘探报告所采用的工业指标,应由地质勘探部门提出初步意见并附必要的地质资料,由工业主管部门委托矿山设计部门进行经济比较研究后,尽快提出适合矿床具体条件的工业指标,再由工业主管部门批准下达。

工业指标的主要内容有:

1.边界品位;

2.最低工业品位;

3.最低可采厚度(以真厚度为准);

如矿体厚度低于最低可采厚度而铜品位又超过最低工业品位时,可采用最低工业米百分值;

4.夹石剔除厚度。

在矿床可以露天开采的情况下,还要提出露天开采最大剥离系数。

此外,还可以结合矿床的特点和工业利用上的需要,提出其他必要的附加指标。

表一是根据我国一些已知铜矿床工业指标总结出来的一般要求,供评价时参考。

铜矿床工业指标一般要求表表一

项目

硫化矿石

氧化矿石

坑采

露采

边界品位铜(Cu)%

0.2~0.3

0.2

0.5

最低工业品位铜(Cu)%

0.4~0.5

0.4

0.7

最低可采厚度(米)

1~2

2~4

1

夹石剔除厚度(米)

4~8

2

上表中最低可采厚度和夹石剔除厚度的确定,与矿体产状、矿石品位和采矿方法等因素有关,要区别不同情况而定。

一般缓倾斜、低品位、大规模采矿方法(崩落法、大电铲露采法)比急倾斜、高品位、小规模的采矿方法(充填法、浅孔留矿法)要求要大些。

为了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对多金属矿床要研究、制订综合工业指标。

当伴生组份品位达到参考表二所列含量时,要认真进行取样分析研究,作出综合评价。

铜矿床伴生有益组份评价参考表表二

元素

Pb

Zn

Mo

Co

WO3

Sn

Ni

Bi

含量%

0.01

0.05

0.1

Au

Ag

Cd、Se、Te、Ga、Ge、Re、In、Tl

含量

0.1g/T

1g/T

>0.001%

第二章铜矿床勘探研究程度的要求

根据多年来实践经验,对矿石选、冶性能尚未研究清楚,选矿方法尚未解决,水文地质条件很复杂,开采条件很困难的矿床,应先进行上述问题的专题研究,作出技术经济评价,再考虑是否转入详细勘探。

对国家尚未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的矿区,一般可只作到详细普查或初步勘探。

凡是进行详细勘探的矿区,其勘探研究程度均须达到以下各节要求。

第-节矿床地质研究要求

一、矿床地质条件和成矿特征的研究

这是地质勘探工作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它贯穿到工作的始终。

要根据地质情况来部署和指导地质勘探工作的进行,直到最后圈定矿体计算储量。

任何轻视地质研究的作法,都会给地质勘探工作带来盲目性,造成损失,所以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成矿地质因素,阐明矿体赋存的地质条件和成矿特征,如:

地层、各种含矿建造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围岩蚀变、矿化作用等特征及其与成矿和矿产分布的关系,并总结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对成因类型进行探讨;

矿体的数量、规模、形态和空间位置、找矿标志及赋存规律;

成矿后各类岩浆岩和断层构造等对矿体的影响程度;

矿床氧化带及次生富集带的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等等。

二、矿石物质组份的研究

1.查明铜矿石的自然类型。

研究了解含铜矿物的种类及其数量比,确定氧化带的界线,查明氧化矿石、混合矿石和硫化矿石的分布。

对氧化矿石,须根据所含结合式氧化铜[注]的多少进一步划出难选氧化矿石(一般含结合式氧化铜大于20%)和易选氧化矿石(一般含结合式氧化铜低于20%)。

对以上各类矿石,均应分别予以圈定和计算储量。

2.划分铜矿石的工业类型。

根据铜矿石中含有不同的组份而形成不同的加工技术特性来划分工业类型,如铜矿石、铜铁矿石、铜硫矿石、铜钼矿石、铜锌矿石等。

在地质剖面上可以对应连接并需要分别采、选时,对这些类型矿石的分布范围应分别予以圈定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