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68781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教材名称

出版社

作者

出版时间

机械工业出版社

李庚银等

2005

参考书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水利电力出版社

陈珩

1995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李光琦

电力系统分析(第二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何仰赞

2002

本课程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

2.电力系统主要元件的数学模型与参数计算;

3.电力系统潮流分布的物理特点和计算的基本方法。

4.电力系统频率和电压的调整;

5.对称和不对称故障的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

1.电力系统潮流分布的计算机算法;

2.水火厂负荷最优分配与调频计算

3.无功电源最优分布与调压计算

4.对称分量法与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

授课教师

职称

院系、

教研室

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教研室

注:

表中()选项请打“∨”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

(1)

一、讲授题目: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的:

作为平台课程,涉及的专业学生不同,应在课程的开始全面介绍电力专业的相关课程内容,让同学门对专业课程有个初步了解,以便选修相关课程。

通过本章内容的讲解,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发展历史和方向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引起同学们对专业课程的兴趣。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介绍电能变换和电源构成。

2)介绍新能源技术及我国电网的发展蓝图。

3)理解同一标称电压下,不同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有可能不同。

4)熟悉中性点接地方式及运行特点。

难点:

1)小电流接地系统的特点与运行。

四、教学手段:

本章的内容比较多,单纯地靠板书无法给同学们一个深刻的印象,应采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引入大量的图片来讲解。

五、教学过程、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学时数

电力专业的相关课程内容介绍

0.5

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特点和要求

电能变换和电源构成

1.5

新能源技术及我国电网的发展蓝图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

电力系统接线及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及电质量

1.0

合计

8.0

六、实验:

七、习题:

习题集1-1、1-2、1-3、1-4、1-9、1-10、1-11、1-12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

(2)

电力网元件参数和等值电路

使学生深入了解电力系统各主要元件的特性、数学模型及相互的关系,为进一步掌握和研究电力系统分析和运行问题提供良好的基础。

1)物理模型推导出数学模型,理解各元件的参数含义。

2)变压器容量比不同时的折算问题。

3)端部等值的变压器模型。

4)等值电路绘制中的归算与标幺值问题。

1)等值电路中参数归算与标幺值计算

四、教学手段:

本章的公式比较多,但不需要死记,应由物理模型推导出数学公式,充分理解各元件的参数含义。

并能通过公式解释一些现象(为什么分裂导线能降低电抗?

、变压器线圈的排列形式?

、变压器并列运行的条件?

等)。

五、教学过程、时间分配:

电力系统的输电方式

电力线路的结构

线路的参数

变压器的参数

2.0

端部等值的变压器模型

电力系统的等值电路

习题

六、实验:

习题集2-2、2-8、2-9、2-17、2-10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3)

一、讲授题目:

简单电力网络稳态分析和计算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简单电力网络中功率分布和电压分布的手算方法。

三、重点与难点:

1、电力线路和变压器中的电压降落、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的计算方法;

2、对简单辐射形网络,在已知条件不同时,用逐段推算法确定节点电压和传输功率的方法;

3、环网和两端供电网初步功率分布的计算及功率分点的确定;

4、环网及两端供电网的分解及潮流分布的计算。

1、对简单辐射式网,当已知的功率和电压不是同一节点的时(如:

已知首端功率和末端电压),用逐段推算法确定其他节点电压和传输功率的方法;

2、环网及两端供电网的分解;

3、电磁环网的潮流计算。

1、对基本元件(电力线路和变压器)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的计算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并对计算公式进行归纳和总结,为后续简单电力网潮流分布的计算打下基础;

2、在学生掌握了简单辐射形网络潮流分布计算方法后,对环网和两端供电网潮流计算方法的讲解,采用先讲解总体思路,接着提出需解决的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

将环网和两端供电网分解为辐射形网络;

提出问题:

如何分解?

解决方法:

求初步功率分布,找功率分点),使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加深理解;

3、对于难点问题,采用简单举例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电力线路和变压器中的电压降落、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的计算方法

2

电力线路的运行特性分析,辐射形网络中潮流分布的计算

两端供电网中初步功率分布的计算,功率分点,两端供电网的分解及潮流分布的计算

单电压等级环形网的潮流计算,电磁环网的潮流计算及复杂电力网中的网络变换原理及方法

8

习题集3-2、3-9、3-17、3-19、3-23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4)

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

使学生掌握应用计算机计算电力系统潮流分布方法。

1、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与修改;

2、节点的分类和功率方程;

3、修正方程的形成及雅克比矩阵的计算;

4、牛顿-拉夫逊法计算潮流分布的步骤。

1、考虑变压器非标准变比时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和修改方法;

2、牛顿-拉夫逊法计算复杂电力系统潮流分布的数学模型。

四、教学手段

1、详细分析变压器的

形等值电路,使学生对

形等值电路的端口条件及工作原理有深入的理解,则根据变压器的

形等值电路可计算出相应节点的自导纳和互导纳;

2、对于难点2,采用从简单到难,逐步深入的讲解方法,即:

首先介绍牛顿-拉夫逊法求解一维非线性方程的方法,然后将该方法推广于多变量非线性方程组,接着形成潮流计算非线性方程组,最后用牛顿-拉夫逊法对其求解。

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与修改

功率方程、节点分类和约束条件,牛顿-拉夫逊法的基本原理,

牛顿-拉夫逊法计算潮流分布的直角坐标法

牛顿-拉夫逊法计算潮流分布的极坐标法,P-Q分解法计算潮流分布的步骤

有条件的学生可以编写采用牛顿-拉夫逊法计算电网潮流分布的计算机程序。

习题集4-4、4-8、4-20、4-24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5)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与频率调整

掌握有功平衡与调频的关系及调频方法;

有功负荷最优分配

1)有功功率变化与调整控制;

2)耗量特性、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3)等耗量微增率准则与有功负荷最优分配;

4)联合电力系统频差及联络线上功率的计算。

1)水火电厂有功负荷最优分配;

2)调频计算。

黑版教学与投影教学相结合

有功变化与一二次调频,负荷预测,备用容量

1

耗量特性、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等耗量微增率准则

一、二次调频

联合电力系统频差及联络线上功率的计算

6

六、实验:

习题集5-1、5-2、5-13、5-22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6)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调整

掌握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电源与无功功率平衡;

无功电源最优分布;

电力系统调压的手段、电压调整计算

重点

1)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

2)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最优分布;

3)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

1)无功功率电源的最优分布与无功负荷最优补偿;

2)电压调整计算。

黑板教学与投影教学相结合

无功负荷与无功损耗;

无功电源;

无功平衡

无功电源最优分布

调压重要性;

中枢点电压管理

借改变发电机端电压调压

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

并联无功补偿装置调压与串联电容器调压

七、习题:

习题集6-1、6-4、6-9、6-17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7)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基本知识与三相短路实用计算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短路的种类和危害以及进行短路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掌握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方法。

1)电力系统短路的种类、现象和危害;

2)短路计算中常采用的标么值的近似计算法;

3)无穷大电源供电的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冲击电流及冲击电流出现的条件;

4)采用运算曲线进行任意时刻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

1)冲击电流出现的条件;

2)三相短路电流实用计算中的网络化简。

课堂授课为主,对了解性质的内容如短路的原因可结合现场录象和图片等多媒体辅助形式。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知识

标么制

无穷大电源供电的三相短路电流分析

三相短路电流交流分量起始值的计算

采用运算曲线进行任意时刻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

习题集7-6、7-13、9-3、9-18、9-20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8)

对称分量法与电力系统元件的各序参数和等值电路

使学生掌握对称分量法的概念、各元件负序和零序参数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序网的形成方法。

1)对称分量法及其在不对称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2)变压器的零序电抗和等值电路;

3)输电线的零序电抗和等值电路;

4)零序网络的构成。

1)中性点经电抗接地时变压器的零序等值电路;

2)双回架空输电线的零序电抗和零序等值电路。

课堂授课为主,可结合图片等多媒体辅助形式。

五、教学过程、时间分配

对称分量法

对称分量法在不对称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同步发电机与异步电动机的负序和零序电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