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滴定曲线练习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68754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滴定曲线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滴定曲线练习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滴定曲线练习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滴定曲线练习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滴定曲线练习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滴定曲线练习Word下载.docx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滴定曲线练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滴定曲线练习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滴定曲线练习Word下载.docx

7时,其中不可能存在HAc分子

B.当混合溶液的pH<

7时,混合液中c(Na+)>

c(Ac-)

C.判断该滴定过程的终点,最好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D.达到滴定终点时,混合液中c(Na+)和c(Ac-)一定不相等

【答案】D 

5.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

L-1、体积均为100mL的两种一元酸HX、HY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固体,lg

随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X的酸性弱于HY

B.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

L-1

C.c点溶液中:

c(Y-)>

c(HY)

D.b点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图知,0.1mol·

L-1HX溶液的lg

=12,则c(H+)=0.1mol·

L-1,HX为强酸,同理可推知,HY为弱酸,A项错误;

a点HX溶液中c(H+)=0.1mol·

L-1,由水电离出的c(H+)=c(OH-)=10-13mol·

L-1,B项错误;

c点时加入n(NaOH)=0.005mol,此时得到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Y和NaY的混合溶液,lg

=6,则c(H+)=10-4mol·

L-1,溶液呈酸性,说明HY的电离程度大于NaY的水解程度,故c(Y-)>

c(HY),C项正确;

b点时n(NaOH)=0.008mol,而n(HY)=0.01mol,故HY过量,D项错误。

6.下列

操作会使H2O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  )

A.向水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

B.向水中加入少量的NaHSO4

C.加热水至100℃,pH=6

D.向水中加少量的明矾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面实验事实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t/℃

25

50

100

KW/×

10-14

1.01

5.47

55.0

B.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W不变

C.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50℃时,pH=4的醋酸中:

c(H+)=4.0mol·

L-1

【答案】A 

【解析】A项,由于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有利于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离子积常数KW逐渐变大,符合平衡移动原理。

B项,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KW变大。

C项,CH3COONH4发生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增大,而NaCl对水的电离平衡无影响。

D项,pH=4的醋酸中,c(H+)=10-4mol·

L-1。

8.常温下,已

知电离常数:

Kb(NH3·

H2O)=1.8×

10-

5;

Ka1(H2C2O4)=5.9×

10-2,Ka2(H2C2O4)=6.4×

1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4)2C2O4溶液中,c(NH

)=2c(C2O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碱性

C.pH=11的氨水和pH=3的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酸性

D.用H2C2O4溶液中和氨水至中性时,溶液中c(NH

)+c(HC2O

【解析】Kb(NH3·

H2O)、Ka2(H2C2O4)不相等,因此NH

、C2O

的水解程度不同,故(NH4)2C2O4溶液中c(NH

)≠2c(C2O

),A项错误;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后得到NH4HC2O4溶液,由于Kb(NH3·

H2O)<

Ka1(H2C2O4),故NH

的水解程度大于HC2O

的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B项错误;

pH=11的氨水和pH=3的H2C2

O4溶液等体积混合,氨水过量,所得溶液呈碱性,C项错误;

H2C2O4溶液中和氨水,所得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式:

c(NH

)+c(H+)=2c(C2O

)+c(OH-),溶液呈中性,则c(H+)=c(OH-),故c(NH

),D项正确。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稀醋酸加水稀释,醋酸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的pH增大

B.pH均为5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加水稀释至原溶液体积的1000倍,所得溶液的pH均等于8

C.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H4Cl

D.室温时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小于7

【解析】稀醋酸加水稀释,CH3COOH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醋酸电离程度增大,但溶液中c(H+)减小,溶液的pH增大,A正确。

pH均为5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加水稀释至原溶液体积的1000倍,所得溶液仍呈酸性,此时溶液的pH小于7,不可能大于7,B错误。

盐酸中滴加氨水,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H4Cl,由于NH

发生水解反应,此时溶液呈酸性,若使溶液呈中性,应滴加稍过量氨水,故溶液

13.25℃时,将浓度均为0.1mol·

L-1、体积分别为Va和Vb的HA溶液与BOH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保持Va+Vb=100mL,Va、Vb与混合液的pH的关系如图所示。

A.Ka(HA)=10-6

B.b点时,c(B+)=c(A-)=c(OH-)

C.c点时,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a→c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解析】由题图可知,0.1mol·

L-1HA溶液的pH=3,0.1mol·

L-

1BOH溶液的pH=11,说明HA、BOH分别为弱酸、弱碱;

Va=Vb=50mL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BA,此时溶液的pH=7,则HA、BOH的电离常数相等;

Vb=0时,HA溶液的pH=3,此时c(H+)=10-3mol·

L-1,c(HA)≈0.1mol·

L-1,故HA的电离常数Ka(HA)=

=10-5,A错误。

b点时溶液的pH=7,溶液呈中性,则有c(H+)=c(OH-);

据电荷守恒推知c(B+)=c(A-),则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B+)=c(A-)>

c(H+)=c(OH-),B错误。

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BOH和BA,溶液显碱性,BA的水解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促进水解,水解平衡常数增大,则

减小,C正确。

a→b过程中,HA与BOH发生中和反应,c(BA)逐渐增大,则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b→c过程中,BOH剩余,抑制了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D错误。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pH均为a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分别加水稀释100倍,pH变为b和c

,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

c>

b

B.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

L-1的①醋酸、②盐酸、③醋酸钠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的顺序为③>

①>

C.常温下,将相同体积的pH=3的硫酸和pH=11的一元碱B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可能为中性,也可能为酸性

D.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①氯化铵溶液、②硫酸铵溶液、③碳酸氢铵溶液,pH的顺序为③>

【解析】碱溶液稀释时,pH逐渐变小,稀释相同倍数时,氢氧化钠溶液的pH变化幅度较大,氨水继续发

15.25℃时,用浓度均为0.1mol·

L-1的NaOH溶液和盐酸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

L-1的HA溶液与B

OH溶液。

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滴加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A为弱酸,BOH为强碱

B.a点时,溶液中粒子浓度存在关系:

c(B+)>

c(Cl-)>

c(OH-)>

c(BOH)

C.b点时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且V=20

D.c、d两点溶液混合后微粒之间存在关系:

c(H+)=c(OH-)+c(BOH)

【答案】D

L-1HA溶液的pH=1,所以HA是强酸,而0.1mol·

L-1BOH溶液的pH=11,所以BOH是弱碱,A项错误。

根据0.1mol·

L-1BOH溶液的pH=11,求得BOH电离常数Kb=

=10-5,a点时pH=10,则c(OH-)=10-4mol·

L-1,根据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则该点满足10-4×

=10-5,解得c(BOH)=10c(B+),即c(BOH)>

c(B+),故B项错误。

b、c两点所在曲线是NaOH溶液滴定强酸HA的曲线,若V=20,则所得溶液应该呈中性,pH=7,C项错误。

c点加入的NaOH溶液和d点加入的盐酸的体积相等,故c、d两点溶液混合后,NaOH与H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HA与BOH也恰好完全反应得到BA,由于NaCl不水解,而BA是强酸弱碱盐,根据质子守恒可得:

c(H+)=c(OH-)+c(BOH),故D项正确。

16.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0.1mol·

L-1的NaOH溶液,乙为0.1mol·

L-1的HCl溶液,丙为0.1mol·

L-1的CH3COOH溶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溶液的pH=________。

(2)丙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电离平衡方程式表示)。

(3)常温下,用水稀释0.1mol·

L-1的CH3COOH溶液时,下列各量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n(H+)         ②c(H+)

④c(OH-)

(4)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5)某同学用甲溶液分别滴定20.00mL乙溶液和20.00mL丙溶液,得到如图所示的两条滴定曲线,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甲溶液滴定丙溶液的曲线是______(填“图1”或“图2”)曲线。

②a=________。

【答案】

(1)13

(2)CH3COOHCH3COO-+H+、H2OOH-+H+

(3)①④ (4)丙>

甲=乙 (5)①图2 ②20.00 

17.常温下,向浓度为0.1mol·

L-1、体积为VL的氨水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用pH计测溶液的pH随盐酸的加入量而降低的滴定曲线,d点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温度时NH3·

H2O的电离常数K=________。

(2)比较b、c、d三点时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大小顺序为________。

(3)滴定时,由b点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各选项中数值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