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8493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x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x

2

1.84×

3.7

7.55÷

0.25

15.75÷

0.63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简便运算

(1)123页第2题

填书,集体订正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乘法的运算定律.

(2)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

32×

1.25

10.1×

85

2.85×

5.2+2.85×

5.8-2.85

3.6÷

0.25÷

0.4

3、计算结果有几种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环小数?

二、在判断中辨析概念。

1、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它的积是两位小数。

2、M×

0.98的积一定小于M.

3、3.636363是循环小数。

4、2.5×

17+2.5×

13=2.5×

(17+13)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5、小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35页,要看4天。

三、在运用中掌握方法。

师:

学会小数乘除法,还要学会运用知道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120页第2题

学生审题,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说一说怎样想的。

2、123页第4题

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3、李老师用200元买字典,每本40.8元,可以买几本?

4、工地上有171吨货物,用载重8吨的汽车要运多少次?

四、复习小结

今天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

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

P123页第1、3题,P125页第13、15题。

课后反思

本课分为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主要完成了计算部分的复习(包括口算、笔算、对计算结果取近似值)、相关概念的判断。

第二课时完成简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复习。

在第一课时,建议笔算选取学生易错的几类题型进行针对性练习。

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错误:

转化成整数后是两位数乘三位数的小数乘法。

如:

1.4乘1.32;

整数乘小数,且整数未尾有0的乘法。

140乘1.3;

商中间有0的小数除法,如:

89.44÷

43。

在第二课时,对于简便运算中乘法分配律的灵活应用应适当加强,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根据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取近似值,即去尾法或进一法教材的练习中没有涉及,教师要有意识地补充相关内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

简易方程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五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定律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方程。

能解方程并验算。

3.能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灵活的解题能力。

复习重点:

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复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这节课将对议程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一、概念回顾。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填空。

图书角原来有X本书,被同学借走10本后还有( 

 

)本。

小芳今年Y岁,妈妈的年龄是小芳的6倍,妈妈今年( 

)岁。

一个正方形的连长是A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问:

用字母表示数的简写应该注意什么?

(2)判断。

8可以简写成ab8。

( 

a的立方等于3个a相加。

b中,a、b可以是任何数。

3、总复习第3题。

学生独立填书,完成后集体订正。

2、复习方程

(1)什么叫做方程?

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什么叫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4+X>9是方程。

方程一定是等式。

x+5=4×

5是方程。

X=4是方程2X—3=5的解。

(3)121页第4题

指名板演,核对时请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

3、解决问题

(1)121页第5题

学生审题后同桌互说等量关系式。

板书:

地球赤道长度的7倍+2万千米=光每秒传播速度。

根据等量关系式让学生列方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说一说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2)补充练习

解方程。

10.2-5X=2.2 

 

1.5+6X=33 

5.6X-3.8=1.8

3(X+5)=24 

600÷

(15-X)=200 

6-2.5=1.1

解决问题。

一辆公共汽车到站时,有5人下车,9人上车,现在车上有21人,车上原来有多少人?

小明是5月份出生的,他今年的年龄的3倍加上7正好是5月份的总开数。

小明今年多少岁?

学校买回3个足球和2个篮球共90元,足球每个22元,篮球每个多少元?

学校买10套课桌用500元,已知桌子的单价是凳子的4倍,每张桌子多少元?

爸爸的年龄比儿子大32岁,是儿子年龄的9倍,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

油桶里有一些油,用去20千克,比剩下的油的4倍还多2千克,油桶里原有油多少千克?

三、作业。

P123第5题,P124第6题,P125页第14题。

教学反思:

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是新教材在代数知识上的最大改革。

我为这项改革叫好!

因为以往学生依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答时,必须熟记6句关系式才能正确解方程,可现在大家只要理解并掌握了等式的性质后,完全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学困生对教材中的方程解法掌握情况都非常好。

可教研员明确指出除教材中出现的几种类型外,如a-x=b和a÷

x=b也属于必考内容,这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挑战,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

我不想因此而回到老方法上去,也不想拔苗助长,直接用初中的移项来教学,我希望所有类型的方程解法都能植根于等式的性质基础之上,使学生体会到等式性质的“妙用”。

因此,有必要特别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补充讲解这类方程解法。

其次,学生在判断“a÷

b中,a、b可以是任何数”一题时,全班发生明显分歧。

有的认为字母a、b可以代表任何数,所以是对的;

有的认为这里a不能是0,有的认为b不能是0,还有的认为a、b都不能是0。

看来这题出得好!

借此我帮助学生分析为除数不能为0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除数为0,被除数为除0以外的任何数时,无解。

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而不会等于被除数。

2、当除数为0,且被除数也为0时,有无数个解。

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商不唯一,所以除数不能为0。

在经过讲解后,学生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最后,在练习中要针对学生以下薄弱点加强引导:

1、加强两种不同类型方程的对方,防止混淆。

5.6X-3.8=1.8和5.6X-3.8X=1.8

2、补充讲解当一道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平方时,应该先算平方,再算乘法。

当X=5时,3X2等于( 

),应该先算52=25,再将3乘25=75。

3、解方程时,尽量让所有的未知数在等式的一边,而不要出现等式两边都有未知数的情况。

如“爸爸的年龄比儿子大32岁,是儿子年龄的9倍,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

”就应该推荐大家根据爸爸的年龄—儿子的年龄=相差的年龄的等量关系式来列方程,而不要列成X+32=9X,否则也得多向学生介绍一种类型方程的解法。

4、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即使不用笔读检验,也应及时进行口头检验

第三课时

多边形的面积。

1、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它们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这些图形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2、能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这些平面图形的联系。

复习难点: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基础再现: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多边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

我们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呢?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指名口述这三种平面图形面积推导过程,教师板书面积公式。

S=ah÷

S=ab 

S=ah 

S=(a+b)h÷

计算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时应注意什么?

师强调:

1、注意底与高相对应;

2、计算三角形和梯形面积时要除以2。

二、基本练习

1、多边形面积的练习:

①出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数据,要求学生求出图形的面积。

(注意:

有多余条件,需要学生正确判断与选择对应的底与高)

②填空:

两个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它的底边等于梯形的( 

)。

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 

)不变,( 

)变小。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0米,底边是12米,高( 

),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和底边都相等,三角形的高是12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③解决问题

一块梯形的果园,上底是250米,下底是350米,高100米,平均每公顷收苹果2.5吨,这个果园可以收多少苹果?

2、组合图形的练习:

P124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

老师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小结计算组合图形的方法。

三、作业

1.总复习第7题。

2.P124第7、8、10题。

课后小记:

在多边形面积计算部分,本课强化了底与高的“对应”,及时弥补了前期教学中的

疏漏。

练习中呈现多组有多余条件的图形,要求学生自己辨析哪些是有用数据,并正确列式,感觉此题价值较高。

同时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巩固了画高的作图技能,特别是钝角三角形高的作法。

在组合图形面积部分,重点强化算法的优化。

引导学生从多种不同解法中发现思路简洁、步骤较少的方法。

如教材第9题,如果用梯形+长方形就比用正方形—三角形步骤要多一些。

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部分,我则补充了下列对比练习:

一块地近似三角形,它的底是62米,高18米。

(1)如果每平方米施化肥0.5千克,那么这块地共需施化肥多少千克?

(2)如果在这块地里种玫瑰,每棵玫瑰占地0.5平方米,这块地能种玫瑰多少棵?

通过对比练习,强化了学生对乘、除法意义的理解。

第四课时

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数字编码

1、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平面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认识简单的可能性事件,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用分数表示。

能结合具体实例体会游戏的公平性,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提高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3、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从不同方向观察多个几何形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