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5842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

促进中青年教师成长有效策略研究

研究报告

邵原二中课题组

摘要: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解决的问题:

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让教师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勤于研究意识;进行专业阅读,理论学习,让青年教师尽早成长为学校或高级教育教学骨干,让中年教师成长经验型老师向学者型老师转变;以教研组活动为载体,以教育科研促成长、校本教研科学化的研究,促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八个一”工程为依托,大力开展青年教师的听评课活动,师徒结对的帮带活动,提高素质的教学基本功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年老师和骨干老师的引领课,青年老师的展示课等赛课活动;利于学校的优质网络资源,以济源研修茶座、济源名师工作室等网络平台,进行网络研修;鼓励老师参加国培、省培等形式的网络在线培训,让一些中青年老师走出去,到高等院校去深造学习。

关键词:

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专业化教师专业化

一、课题的提出

(一)、关键概念的界定

中青年教师的界定:

青年教师是指由专科和本科院校毕业,刚参加工作不满五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不足,需要在工作中加以提高的教师,中年教师的界定:

指参加教学工作在十年以上,有一定的教学方法和经验,需要对教学工作进行提高和升华的教师。

教育科研的界定:

在我国是指各级学校(主要指中小学)从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教育教学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一线教育工作者为主体,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从而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研究活动。

专业化:

有两层涵义,一是指一个普通职业群体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或说(一个职业经过一段时间后不断成熟,逐渐获得鲜明的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二是指一个职业群体的专业性质和发展状态处于什么情况和水平。

教师专业化:

包括宏观角度上的教师职业专业化和微观角度上的教师个体专业化,即教师专业化既是教师个体专业水平逐步提高走向专业化的过程,又是教师这一群体为争取实现教师这一职业达到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

 

(二)、课题的提出

本校现有教职员工56名,其中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老师便占了41人,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这些人中,有的已经成长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但也有老师却安于现状,缺乏进一步提升自我的要求,得过且过,尤其是近几年刚参加工作的特岗教师数量,几乎占我校教师数量的70%,他们刚刚参加教育工作,他们的业务素质,教学能力,管理水平,亟待提升,针对此种现状,如果不对这个群体进行很好的引导,给老师们加压发展自我的任务,创建提升自我的平台,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从而打造出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那么学校在同类学校中将毫无竞争力,也无法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有更高的立足之地。

在此背景之下,我们提出了“促进中青年教师成长有效策略研究”这个课题。

(三)、课题研究现状及创新程度

尽管我国教师专业化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首先,就量与质而言,成果多而且杂,缺乏有效的整合。

许多论文一哄而上,坐而论道,泛泛而谈,论多证少,甚至有论无证,思辨性研究较多,难以产生“教育生产力”。

其次,许多成果主要集中在“名师”研究上,对面广量大的普通教师(尤其是处于成长中的“成长型教师”)关注不够,尤其是农村学校,更是研究的边缘地区。

针对以前的局限,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本地区,本校,不仅针对性强,而且是在实际工作中去操作探索,避免了空有理论,缺乏实际验证的问题,如若取得成果,对其他同类学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课题的研究从学校实际、教师实际出发,让教师在教学中实践,在教学中成长,在教学中发展。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动态的学习成长过程,能使教师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进而促使中青年教师教学经验、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对象:

我们课题组选择的第一类研究教师是我们学校近五年参加工作的特岗教师,他们都是本科毕业,但大部分老师是非师范类专业,他们的教育专业理论和技能较差,教学经验欠缺;第二类是在学校参加教育工作近十年以上的中年教师,这些教师的学历不高,大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师范学校毕业,但他们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缺乏对教学工作的反思和总结,他们亟待提升成为名师。

(二)、研究目标:

在课题实践中,学校为中青年老师搭促进专业化发展的平台,用集体的力量引导老师走上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道路。

具体做到:

深化中青年对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认识,引领教师队伍的全面建设;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途径与模式,对学校开展工作提供理论与经验的支持;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策略,为学校与教师开展校本研修提供指引;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与有效的解决策略;研究教师发展性评价如何促进教师的有效发展等。

(三)、研究内容

1.教师职业道德提高的研究(师德师风建设)

通过开展理论学习、观看视频、演讲比赛、师德先进评选等活动,让教师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勤于研究意识。

2、教师自主研修(进行专业阅读,理论学习)

学校根据实际,结合教师的特点,指导教师选择教育教学经典专著和班主任专业书籍,进行批注和摘抄,要求教师书写读书心得和反思,鼓励教师进行研究和反思,撰写教学体会和教学反思,促使青年教师尽早成长为学校或高级教育教学骨干,让中年教师成长经验型老师向学者型老师转变。

3、校本教研科学化的研究(教研组活动为载体,以教研促成长)

发挥年级组和教研组的优势,开展学科间的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组织课程标准学习、学科内老师的经验交流,进行听评课活动,积极开展“课案分析、教育叙事、案例研讨”等形式校本研修和主题研修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小问题”作为研究内容,以行动研究为主导。

4、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的研究(确立个人成长目标)

组织青年教师开展素养提升活动,以学校的“八个一”工程为依托,大力开展青年教师的听评课活动,师徒结对的帮带活动,提高素质的教学基本功活动,结合教研组开展多种形式的优质课,示范课和观摩课,中年老师和骨干老师的引领课,青年老师的展示课等赛课活动。

给中青年老师搭建平台,开展“读书交流、说课比赛、优质案例评选、课堂教学擂台赛”等多形式的展示活动。

5、网络研修

以济源研修茶座、济源名师工作室,学科教学群组等网络平台,进行研修成长。

充分利于学校的优质网络资源,指导中青年老师利用校园网、济源研修茶座、济源名师工作室,学科教学群组,进行网络学习和交流,共享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

倡导中青年老师通过搜索在全省或全国建立本学科的交流群组,引导老师注册自己的教学博客和微博,鼓励他们进行书写教学日记,记录老师成长足迹。

6、教师培训

通过市级、省级和国家级教育机构对中青年老师进行实地培训。

结合镇市级进行的各类教师培训,鼓励老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各类的国培、省培等形式的网络在线培训,让一些中青年老师走出去,到高等院校去深造学习,把全国最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在学校老师中传播和发扬。

(四)、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中外著名教育家和各地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对学习的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从理论上找到支撑、找到依据,为研究做好理论指导。

2、行动研究法

确定课题研究的不同层次的教师的对象,选择近五年来参加工作的青年老师和从事教学工作十年以上的中年老师。

对青年教师学校课题组确立了提升青年教师的“八个一工程”的练功活动,让青年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组织各类听评的赛事,夯实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对中年教师则侧重于撰写教学随笔教学反思的经验总结,实施“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

3、调查研究法

采取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座谈、访谈等方式调查教师专业成长在教学中的效果不断调查研究,不断完善。

4、经验总结法

定期和不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人员会议,研究人员对每一阶段、每一过程的研究及时做好资料搜集和整理,对研究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找出研究的规律和研究的成果。

5、个案分析法

中青年教师是根据各自的个性特点而言的,每位教师学业水平,自身素质,都不尽相同,因此实施教师专业成长研究主要是针对典型案例进行个性化分析研究,从特殊中找出一般,从个性中找出共性。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或主要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1、文献研究阶段

2013年3月,成立课题组,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全面的论证,确定研究课题,确定课题研究的重点。

收集资料,认真填写申报评审书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

2、方案研制阶段

2013年3月,组建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

对中青年教师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在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及研究内容等方面达成共识,各成员根据本课题的主要任务和研究重点,制订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子课题的工作计划,完成开题报告会。

3、研究实践阶段

2013年3月至2013年4月,要求全校中青年教师阅读规定书籍(教科研方面的专著),并且书写一篇读书心得上交。

2013年4月至2013年5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商定教师激励机制的草案,并交由课题组审核,最终拟定合乎实际的方案。

2013年5月至2013年6月,根据研究内容,重点完成前3项研究,积累资料并撰写相关文章。

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根据研究内容,重点完成后3项的研究,完成案例的积累,并撰写相关文章。

4、总结结题阶段

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对不同阶段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对研究中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归档,撰写结题报告,召开课题结题鉴别会,汇报课题研究成果,申请结题验收。

(二)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调查:

1、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状况问卷调查表

调查目的:

了解青年教师教学行为的现状。

了解青年教师胜任当前教育改革要求下的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具备什么样的教育教学工作技能,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有多大的提升空间,学校有哪些制度应该做保障教师专业成长,学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调查对象:

学校参加教学工作5年以下的青年教师。

调查方法:

重点调查

2、中年教师专业成长状况问卷调查表

调查目的:

比较全面和客观地了解我校中年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现状和未来教育的展望,如在工作方面,遇到的主要困难,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的最高目标;中年教师感觉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有多大的提高;促进中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效的方式;中年教师觉得最需要哪方面的培训与进修;对学校在中青教师培养上还有何其他建议和要求;加强中年教师队伍建设采取的关键措施等。

调查对象:

学校有十年教学工作经验,45岁以下的一线教师

调查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

3、中青年教师有效教学教师教学情况问卷调查表

调查目的:

了解学校中青年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了解青年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运用和把握,对教学方法的使用,参加教育科研学习先进教学理念的途径,了解青年的课堂教学技能和继续教育培训的情况。

调查对象:

学校的中青年教师

调查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制定多样教研制度,保障中青年教师的成长

 

(1)、“解读中青年教师”制度。

即在教研活动前,根据教研的专题,收集来自青年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了解中年教师的困惑和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方案,从而有效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中年老师的成材。

(2)、“骨干教师论坛”制度。

所谓“骨干教师论坛”制度,就是让中年教师把整理从教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这一教师群体在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他们从新手走向成熟,积淀了一定的教学心得,但他们已经产生了职业倦怠,没有了激情和动力,学校要求他们撰写教学反思,来帮带青年老师成长,让中年老师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价值,逐步向名师发展。

 (3)、“青年教师展示课”制度。

我们根据青年教师的发展需要、个体差异,适时适宜地提出“秀一秀”制度,力图为每位青年教师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