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概论第三版6讲(专业教学35)PPT文档格式.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569713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7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管理概论第三版6讲(专业教学35)PPT文档格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工程管理概论第三版6讲(专业教学35)PPT文档格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工程管理概论第三版6讲(专业教学35)PPT文档格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工程管理概论第三版6讲(专业教学35)PPT文档格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工程管理概论第三版6讲(专业教学35)PPT文档格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管理概论第三版6讲(专业教学35)PPT文档格式.ppt

《工程管理概论第三版6讲(专业教学35)PPT文档格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管理概论第三版6讲(专业教学35)PPT文档格式.ppt(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管理概论第三版6讲(专业教学35)PPT文档格式.ppt

加州理工学院的工程管理是一门专科课程。

美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所依托的工程领域:

德州农工大学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针对建筑工程;

杜克大学的工程管理专业设有生物材料、生物医学、制药工程、建筑工程等方向课程;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工程管理侧重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研究生物医学产品、生物工程、制药产品开发;

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工程管理专业侧重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

(二)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过程在我国,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很传统同时又是新兴的专业。

从20世纪50年代国内有些院校(如同济大学、西安建筑大学)开始设有“建筑工业经济与组织”专业,许多学校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以及相关专业中设有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课程和研究方向。

1952年12月前苏联列宁格勒(现俄罗斯圣彼得堡)土木建筑学院土木系主任维卡萨多维奇来清华大学指导成立中国第一个与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学科相关的教研机构。

从1953年起,全国设有土木系的大学均派进修教师到清华大学进修学习,以建立类似的教研组。

所开课程有,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机械、施工组织与计划、保安防火、结构架设等。

1979年,清华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工学院、同济大学、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等院校成立“管理工程”专业。

哈尔滨建筑大学1981年开始招收“建筑管理工程”专业本科生。

在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高校设立“建筑管理工程”和“基本建设管理工程”本科专业,“建筑经济与管理”硕士点。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部分高校相继设置“国际工程管理”和“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本科专业。

20世纪80年代末,许多高校开设“房地产经营管理”本科专业。

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高校成立建筑工程本科专业,下设建筑工程管理方向,统一招生。

1998年教育部进行专业调整,将建筑管理工程、基本建设管理工程、房地产经营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等专业整合并更名为“工程管理”专业,纳入“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

进入21世纪以后,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呈爆发式增长。

2012年,教育部颁布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将“工程管理”拆分为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和物业管理四个本科专业。

截止2016年,开设工程管理的学院约430所,在校学生总人数15万人,毕业人数2.8万人,招生人数3.7万人,在土建类本科专业中处第二位,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中处第一位。

设置本专业的高等学校有综合性大学、工科院校、财经类院校、农业类院校、林业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等。

二、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工程管理专业特点和学生第一职业定位:

1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要求“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

(1)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2培养目标“工程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的技术知识,掌握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在土木工程或其它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3.培养规格

(1)素质结构1)思想道德素质:

政治方向,世界观和人生观,道德规范行为规范。

2)文化素质:

文化知识素养,文化与艺术鉴赏能力,创新的现代意识和精神,自我控制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的能力。

3)专业素质:

专业学科的方法论,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素养,工程管理专业素养。

4)身心素质:

身体健康,环境适应能力,心里承受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

(2)能力结构1)基本能力。

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

专业外文献读、写、译能力;

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

专业文献检索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

创新能力,持续学习努力等。

2)综合专业能力。

工程策划、设计管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基本能力,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综合专业能力。

(3)知识结构1)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知识。

3)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基本原理和知识,熟悉物理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

3)外国语和握计算机知识。

4)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和工程管理专业知识。

5)城乡规划、绿色建筑、金融保险、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相关基础知识。

三、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工程管理的培养体系。

(一)知识体系工程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土木工程,其他支撑学科有经济学、法学等学科门类。

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自然科学知识。

作为工程师所要求的: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环境保护概论等。

3.工具性知识。

主要包括:

大学英语、专业英语、现代信息技术基础、文献检索、数据库技术基础、CAD技术基础等。

4.专业知识:

从事工程管理活动所需的必要的知识结构。

(1)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技术课程:

工程制图、材料、房屋建筑学、工程力学、工程结构设计、工程施工等。

(2)管理学课程:

工程管理概论、管理学原理、运筹学、工程项目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等。

(3)经济学课程:

经济学原理、统计学、会计学、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等。

(4)工程法律和合同课程:

经济法、建设工程法规、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和工程合同管理等。

(5)计算机及信息技术:

工程管理软件应用、工程造价软件、BIM等。

(6)其他课程。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口径很宽,涵盖的知识面广,课程体系包含的内容多。

工程管理知识结构要求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工程管理工程法律1.土木工程概论2.工程制图3.建筑学与规划4.工程力学5.建筑材料/设备6.工程测量7.工程结构8.工程施工9.基础工程等1.经济学2.市场学3.会计学4.工程经济学5.金融与保险6.工程估价1.管理原理2.统计学3.组织行为学4.工程项目管理5.运筹学6.工程财务管理7.工程投资决策8.建筑企业管理9.国际工程管理10.房地产管理1.法律基础2.经济法3.工程建设法规4.工程合同5.合同管理与索赔等

(二)实践体系1.重要性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工程管理各种能力。

(1)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2)用人单位十分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

(3)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个性化、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备合作精神的人才。

(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了解国情、熟悉社会,为执业做好准备。

2.实践教学方式基于培养工程师的,目标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1)实验。

1)基础实验,如物理学实验、电工实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实验等。

2)专业基础实验,包括工程力学实验、工程材料实验、土力学实验、混凝土结构实验等。

3)专业实验,如工程管理类软件应用试验、实物模型或BIM模拟实验等。

(2)实习。

1)一年级,现场认识实习。

2)二年级,生产实习。

3)三年级,课程认识实习。

4)毕业实习。

(3)课程设计。

解决某课程所学知识的实际问题。

如工程测量、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工程结构、工程经济学、工程施工、工程估价、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

(4)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和在线模拟教学。

(5)毕业设计。

对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综合训练。

(6)其他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如专题讲座与专题研讨、社会实践、工作坊等实践教学。

3.课外实践。

形式可以丰富多彩,如:

参与实际工程管理工作、专题讲座、专题调研、学术与科技竞赛、企业兼职和社会服务等。

(三)创新训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现代工程教育的基本定位。

1.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本课程领域最新研究动向的关注,培养创新思维,进行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

2.通过实验、实习与设计,掌握创新方法与创新技能。

3.参加创新实践与课外学术研究活动,如srtp,相关专业或学科的竞赛,学术性社团活动等。

4.进行跨学科选课和研究,如与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材料工程、信息工程等专业相结合,进行跨学科研究。

5.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组,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参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参加学术会议等。

6.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现场实习,分析企业和现场的实际问题,研究解决方案。

7.聘请工程界、实业界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专题研讨。

四、工程管理专业学习的要点由于工程管理专业的特殊性,本专业的学生学习应是很辛苦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1注重工程师所要求的训练,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为工程师!

(1)工程师就是需要工程技术素养,要重视土木工程技术课程的学习。

这不仅对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十分重要,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师”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十分重要。

由于技术类课程难度较大,学生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如果他们对技术性课程的学习没有兴趣,学不好,毕业后就很难补上,就会影响他一生的职业发展。

对工程技术要有兴趣、学习毅力、刻苦精神。

(2)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进行专业训练。

不能仅仅在课堂上听课听懂,还有认真做作业,实验或课程设计,进行专业训练,强化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应该对工程有浓厚的兴趣和特殊的感情,对现场和工程实务有亲近态度,积极参与工程实践。

在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要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不能光掌握理论,要利用实践性环节学会理论的应用,强化现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我国处处都有已经建好的建筑和在建工地,可以以专业的眼光进行分析和评价。

例如,在校园中散步,就可以评价校园规划的优缺点,是否人性化,功能区布局是否恰当,图书馆和教学楼的建筑设计有什么特色,教室施工存在什么质量问题,如何才能将它们做得更好些等。

到一个工地现场,分析评价现场施工布置、组织情况、秩序程度等。

(4)要有严谨的思维方式、认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地做好工作,有工匠精神。

2工程管理需要综合型知识的人才,需要有广博的和综合性知识面,课程多,必须解决“博”和“精”的关系。

(1)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

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工程合同管理、建设法规等课程提供学生的核心知识和能力。

有些知识将来学生可以在工作岗位上通过实践和继续学习掌握。

(2)培养核心能力,在如下方面应该“精”:

对一个工程制定实施规划,以及编制工期计划、成本计划、质量计划等;

对一个工程方案的造价的计算和经济分析比较;

对一个工程的招标文件和合同策划和风险分析;

对工程施工现场的组织计划和安排,包括施工方法、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进度、施工安全等方案的选择和论证;

对工程现场的实施进行控制,遇到问题时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合同、质量、安全等要求提出解决方案等。

3.关注专业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最终形成有机的知识体系。

特别是对专业核心课程知识要融会贯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