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垃圾清运路线设计Word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514310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垃圾清运路线设计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校园垃圾清运路线设计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校园垃圾清运路线设计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校园垃圾清运路线设计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校园垃圾清运路线设计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园垃圾清运路线设计Word格式.doc

《校园垃圾清运路线设计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垃圾清运路线设计Word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园垃圾清运路线设计Word格式.doc

罗运阔 

二O一四年六月

前言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

主要表现:

1.产量迅速增加,统计结果表明,从1979年以来,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平均以每年的8%~10%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我国垃圾产量预测将达1.2~1.4亿吨;

2.由于资金匮乏,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有效处置率仅为13%,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有5%左右;

3.大量城市生活垃圾未经处理,任意堆置城郊,侵占大量土地,污染土壤,空气,水体,许多城市形成了“垃圾围城”的污染局面,污染事故发生。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加,垃圾如何收集成为环境管理部门面临的一大难题。

城市垃圾的收集与清运是城市垃圾收运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步骤,也是其中操作最为复杂、人力物力需求最多的阶段。

选取合适的垃圾清运方式,设计合理有效的收运路线,对城市垃圾收运系统是十分重要的。

依靠科技进步,使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及处置系统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实现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这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发展战略任务。

本次设计是以江西农业大学北区教学区为设计对象,在分析校园垃圾排放及收集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北区教学区校园垃圾的日产生量,合理布置垃圾分布点,及各个分布点垃圾桶数量,综合考虑每日垃圾产量和收运频率等各方面因素,提出了合理的垃圾收运路线,经过分析比较,确定了最佳收集路线,力求经济合理的收集每天北区教学区的校园垃圾,为校园生活创造美好的环境。

一、江西农业大学基本情况

1.1基本概述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理、工、农、经、管、文、法、教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

学校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学用地3,950亩。

学校设有农学院、园林与艺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理学院、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职业师范(技术)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软件学院、南昌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16个学院,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26000余人(含独立学院)。

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1.2自然环境

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因其属南昌市昌北经开区,因此其在气象、水文等各项自然环境与南昌差不多。

南昌地区(下同)气候温和,历年平均气温在17.1~17.8℃之间,≥0℃积温6256~6530℃。

气温变幅大,盛夏极端最高气温达40℃以上,隆冬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0℃。

南昌雨水充沛,历年平均降雨量1567.7~1654.7毫米。

降水分布不均匀,汛期4~6月雨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

年际间降水量差异较大,最大的可达1倍以上,雨量最多的是1954年达2356毫米,最少的1963年仅1046毫米。

南昌市地处季风气候区,濒临鄱阳湖,风能资源较丰富。

由于风力受地形和地理位置影响较大,南昌、新建、进贤均有部分地区临鄱阳湖,风力较大,属风能可利用区;

安义不临鄱阳湖,除特殊地形外,风力较小,无利用价值。

根据气候学划分季节标准和历史气候资料统计分析,南昌地区有春、秋季短,夏、冬季长的特点。

虽然四季长短不同,但季节特征明显:

春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雨。

二、校园垃圾现状

2.1垃圾成分现状概述

北区生活区的垃圾来源有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日常上课产生的垃圾和早中晚携带的快餐等餐厨垃圾,这是主要来源;

二是学校周边的附近居民活动产生的生活垃圾;

三就是校区绿化产生的绿化垃圾。

根据校园环卫现状图及后勤管理处提供的资料及对校园生活垃圾特点和成分进行调查分析,垃圾成分含厨余、果皮、树木、纸屑为主;

玻璃、塑料、金属、织物、废电池等可回收物质的比例相对较小等;

区域主要能源是电和天然气,也有少部分燃煤,垃圾中煤灰比例相对不高。

按照以上垃圾成分特点,经以其他同类城市的垃圾成分进行类比分析,设计该校区垃圾成分为塑料、纸屑等废品占30%,煤渣土砂石等无机物为20%,厨余垃圾等有机物为50%左右。

2.2垃圾产量估算

a.据统计北区生活区上课学生人数及居民人口数大概共计5000人。

该地区可按下式计算容器服务范围内的垃圾日产量:

W=R×

P

式中,R为服务范围内人口数,人;

C为实测的垃圾日产量,kg/(人*d);

Y为垃圾日产量不均匀系数,通常取1.1-1.15;

P为居住人口变动系数,取1.02—1.05。

b.计算得到日产量后,可根据日产量由下式计算垃圾日产生体积:

V=

式中,V为垃圾平均日产生体积,m/d;

W为垃圾日产生量,t/d;

Q为垃圾容重变动系数,一般取0.7—0.9;

D为垃圾平均容重,t/m。

根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我国500多个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统计分析,目前我国中小城市人均垃圾产生量一般在0.9~1.2kg/(人·

d)左右,垃圾密度一般为0.4~0.6t/m3。

根据设计区情况R=3000人,C取1.1kg/(人*d),Y取1.15,P取1.03,计算得:

W=5000×

1.1×

1.15×

1.03=6.5t/d

垃圾密度取0.4t/m3;

垃圾箱为中型垃圾箱容积为1.1m3;

则容器中垃圾平均容重约为0.44/m,垃圾容重变动系数Q取0.7,则:

m3/d

通过以上计算得到设计区垃圾日产量体积为21.1m/d。

三、校园垃圾收集与收运

3.1垃圾收集方式:

清洁人员人工收集;

3.2垃圾收运原则:

垃圾收运主要包括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贮运,是由产生垃圾住户或单位将垃圾运送至贮存处的运输过程;

第二阶段是收集和清运,主要是垃圾的近距离运输,用清运车辆沿一定路线收集清运容器或其他贮存设施中的垃圾并运送至垃圾中转站;

第三阶段是转运,在城市垃圾中转站将垃圾转运至大容量运输车上,运往垃圾处理厂。

在规模小的地域也可直接用垃圾车运往垃圾场。

校园和本地垃圾场同处于宜昌市北部,距离不远,可以直接用压缩式垃圾收运车运往垃圾处理厂,不需要建设或借助垃圾中转站。

3.3垃圾收运系统

由于生活垃圾的收集有混合收集和分类收集两种。

对于宿舍产生的垃圾应该采取分类收集的方法,原因是:

宿舍内学生产生的废物主要以纸类、塑料、皮革等为主,而这些都易分离,并且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

学生大部分在宿舍时间为中午和晚上,垃圾产生时间也主要集中在这段时间,因此垃圾的清理时间宜为上午九点左右,这样即可以避免与学生上课时间冲突,也可以及时的提供装垃圾的容器空间。

上课及上班时间主要是白天(8点至18点),因此,对于各专业楼及办公楼的垃圾清理可以控制在一天2次。

而其清理时间控制在工作时间之前,这样可以避免与上课班及上班的时间相冲突。

因为食堂内产生的垃圾含水率较高、不易形成固定的形态、成分比较杂,不易将其主要成分进行分离,故而对于食堂内产生的垃圾,是采取混合收集法。

因此从有无中转环节来区别,垃圾收运系统可分为无中转收运模式和有中转收运模式。

区别垃圾收运模式还必须从的收集方式上加以区别,目前江西农业大学使用的垃圾收集方式是:

清洁人员收集垃圾桶的垃圾,存放在垃圾中转站中,待车辆流动收集,车辆流动收集是利用收集车辆(如后装垃圾车、侧装垃圾车等)对分散于各收集点的垃圾(桶装、袋装或散装)进行收集的一种方法,收集后的垃圾直接或经中转后运往垃圾处理厂(场)。

  车辆流动收集方式较适用于人口密度低、车辆可方便进出的地区。

这种方法在西欧使用很普遍,国内一些人口密度较低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周边地区也较适用这种方法,车辆流动收集方式的优点是其灵活性较大,垃圾的收集点可随时变更,但由于车辆必须到收集点进行收集作业,对收集点四周环境造成影响(如噪声、粉尘等)。

垃圾通过收集站收集后直接由车辆运至垃圾处理厂(场)或进入大型中转站。

由于北区教学区域内建筑物是用于教学和学生老师上课,属于噪声敏感区,而且建筑物数量相对较多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划分,分散程度高于一般城市建筑的密集度,宜采用流动车辆收集方式,但考虑到区域内道路情况(部分区域道路较窄,部分路段坡度较大)及区域内对噪声控制等要求,不宜采用大型压缩车或人力车。

规划采用该种收运方式为主:

垃圾混合袋装收集→垃圾桶→垃圾收运车→垃圾场

调查的垃圾桶为红点分布如下:

 

在北区生活区共有31个垃圾桶

四、校园垃圾主要分布及收集路线

根据任务书提供的设计参数,考虑到垃圾车的合理利用和垃圾运输成本,设计最短的垃圾收集路线,具体收集路线见附图。

最短路线:

二号门→团结路→军体部→学苑路→蕙园三路→垃圾收集站C→蕙园二路→蕙园一路→蕙园广场→垃圾收集终点B→麦园垃圾处理场。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设计这个垃圾收运过程,即以优化垃圾收运车的调配时间和行进路线为手段,使得垃圾能够高效、及时地转运,避免垃圾在收集点或转运站内滞留。

必要时,应对一级、二级和多级转运的不同方式进行经济成本的比较分析,选择最为经济的收运方式。

通过对收集密度和运输距离两个关键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大学校园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垃圾收运系统。

以上提出的垃圾收运模式,是现阶段校园垃圾收运系统总的发展趋势,将为建设校容校貌相协调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经济的收运模式提供参考。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