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塑料市场前景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511867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性塑料市场前景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改性塑料市场前景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改性塑料市场前景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改性塑料市场前景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改性塑料市场前景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改性塑料市场前景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改性塑料市场前景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性塑料市场前景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改性塑料市场前景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一)行业的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 5

(二)车用改性塑料的市场空间 6

三、车用改性塑料行业的主要经营特点 7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8

安格特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高分子改性材料、无卤阻燃新技术研发、制造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安格特集团的主要产品为改性PP、改性HIPS、改性ABS、改性PC、改性PA、改性PPO、改性POM低烟无卤阻燃料等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电子电气等领域。

依靠公司的技术研发实力和管理理念,安格特集团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TS16949体系认证。

在集团内部成功推行ROHS管理体系,生产的相关产品拥有美国UL证书、德国TUV证书及世界通标SGS的检测确认,拥有了进入美国、欧盟市场的资质。

公司生产的产品也先后通过了神龙汽车、东风伟世通、长春富维江森等汽车厂商和配件厂商的检测,拥有东风汽车、长春一汽等汽车厂商的准入资质,目前已经开始小批量供货。

一、改性塑料行业的基本情况

(一)行业管理情况

1、行业的主管部门及管理体制

改性塑料行业是塑料加工工业(行业代码:

C29)的子行业,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新材料科技领域。

塑料加工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等部委。

目前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行业发展规划的研究、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负责塑料行业的具体管理。

2、行业的法律法规及管理体制

改性塑料行业是我国重点支持的行业,近年来国家已经将其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1997年、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下发的文件中,确定了“工程塑料生产技术及其装备和通用塑料高性能化”是我国今后几年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并规定符合文件要求的产业化项目,可享受国家在项目资本金、进口设备减免税、贷款贴息、风险补助、开发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待遇。

2007年1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修订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指出:

“通用塑料(PP、PE、ABS、PS、PVC等)的改性技术是当前高分子材料重点领域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201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

201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目录指出:

工程塑料生产以及共混改性、合金化技术开发和应用是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

2012年01月0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组织制定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规划》在“区域布局”中指出要有序建设重点新材料产业基地,其中要重点建设江苏苏东、上海、河南平顶山工程塑料生产基地及广东改性材料加工基地。

(二)改性塑料简介

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的基础上,引入添加剂,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进行加工,提高了在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性能的塑料制品。

改性塑料除了性能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外,相对性能类似的普通材料或者钢材、木材等其它材料,还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三)行业的技术水平及特点

目前的塑料改性技术基本沿用两大途径:

一是物理方法,通过填充、共混和增强等方法进行塑料改性;

二是化学方法,通过共聚、接枝和交联等方法进行塑料改性。

从目前状况来看,两种改性方法都已经比较成熟,但由于填充、共混和增强等改性方法相对技术简单,适用性强,在国内企业实际应用较多。

而化学改性方法对于生产条件和工艺水平要求较高,目前国内正处于起步阶段。

国际厂商在技术水平、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处于领先水平,而国内企业在产品功能的适用性和性价比方面更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改性塑料添加剂的作用主要是帮助改善塑料基质或提高某方面的性能,是生产改性塑料的辅助材料,添加剂的使用具有非常高的专业要求和设计要求,需要经过复杂的实验验证和分析检测。

公司原材料包括添加剂市场供应充分,而其产品改性塑料属于非标准产品,下游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千差万别,不同产品区别的关键在于产品配方及其制备技术。

其中,产品配方是改性塑料生产企业的核心技术,而改性塑料的生产工艺流程较短、生产设备具有通用性,通常可采用相同的设备生产。

因此,高性能专业型的独特产品配方以及新配方的开发能力和开发速度是改性塑料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一批具备较强研发实力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与国际厂商相比,国内厂商与客户信息沟通更充分,因此在技术开发的灵活性和配合度上占优势,从而在新产品功能的适用性方面更能把握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我国低成本的填充材料和国产设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国际厂商除在高端产品上保持技术领先外,在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上也处于领先水平。

(四)行业生产特点

1、地域性

改性塑料的下游行业主要为汽车、家电、电子电气及电线电缆等行业,其中汽车和家电是改性塑料的主要应用领域,消费占比高达50%以上。

这些行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大区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为了降低成本和接近下游客户,我国的相关改性塑料企业也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大区域。

2、周期性

改性塑料行业的生产和销售受下下游产业生产产品的销量的影响,下游行业的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的运行周期也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如汽车行业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销量增速明显下滑,同时一些行业如家电行业的销售也受季节变化的影响。

所以,改性塑料行业的发展除了受经济运行周期的影响,还受季节的影响,呈现一定的周期性特征。

(五)行业与上下游行业间的关联性

改性塑料的上游主要为各种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及特种工程塑料行业,下游主要为汽车、家电、电子电气、电线电缆等行业。

1、上游产业

目前改性塑料对上游产业的依赖程度较高,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均由原油提炼而来,再经过加工改性成为改性塑料。

石油作为改性塑料的间接原材料,其价格走势直接影响改性塑料的生产成本。

2、下游行业

下游行业对改性塑料行业发展具有较大的驱动作用,其需求变化直接决定改性塑料的市场空间。

由于改性塑料具有降低塑料制品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既具有独特功能等方面的优势,从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电气、电线电缆等下游产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和政策扶持,我国的加工制造业飞速发展,下游行业对于改性塑料的需求不断扩大。

(六)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1、技术壁垒

改性塑料的核心在于配方。

在配方的设计中,原材料和改性助剂的品种或数量的轻微变化都会引起产品性能指标较大的波动。

尽管目前一些通用型大品种改性塑料的原始配方处于市场公开状态,但是高性能的专业型改性配方却被各细分领域内的领先企业所掌握。

同时,由于改性塑料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很快,下游客户对改性塑料产品具有性能持续优化的需求,对专业技术吸收、优化、创新和应用能力的要求很高,需要改性塑料生产厂商拥有足够稳定的技术研发团队和相应的技术储备。

2、客户壁垒

汽车行业的进入门槛较高,配套体系比较成熟。

作为配套产品进入汽车行业,首先必须通过汽车行业国际质量体系ISO/TS16949认证并有效实施;

其次,汽车产品的认证周期较长,少则六个月,长则两年以上,有些产品需要经过大气曝晒试验,认证周期就更长。

因此新产品、新材料的进入周期比较长,对生产企业的技术、实力、品牌等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

在目前的汽车生产配套体系中,汽车制造商为了缩短产品认证周期,监控产品质量、提高技术水平、缩短交货期、降低成本,巩固与零部件供应商及材料供应商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于汽车零部件原材料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A、零部件供应商采用的材料通过汽车制造商的认证;

B、材料供应商的产品进入汽车制造商的采购目录,零部件供应商在采购目录内选择使用;

C、汽车制造商直接指定或者推荐;

D、零部件供应商自由选择。

国际大型汽车制造商及国内主流汽车制造商通常采用前三种模式,即零部件供应商所使用的原材料必需经过汽车制造商的认可,以控制产品质量、性能及成本,并保证服务。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原材料供应商一旦通过严格的质量认证程序,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和原材料供应商就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

同时,这种认证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在非必要的条件下一般不会发展新的供应商。

因此汽车用改性塑料行业存在较高的客户壁垒,针对原材料供应商而建立的较高标准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对汽车用改性塑料生产厂商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3、产品认证壁垒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改性塑料生产厂商获得权威机构的认证早已成为企业产品取得客户认可、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如进入欧洲、北美市场一般需要通过ISO9000/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UL认证,进入日本市场需要通过日本电气安全与环境技术实验室(JET)的认证。

此外,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也正在加快推行各自的环境保护认证体系和相关产品准入标准,如欧盟实施的WEEE指令、RoHS指令、REACH法规等,都对塑料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进行了严格规定,对改性塑料企业的技术和质量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认证势必会增加改性塑料企业生产成本,加速改性塑料产业的整合,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并迫使竞争力较弱的企业退出市场。

4、资本壁垒

近年来,我国改性塑料行业已逐步从劳动密集产业发展成为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交叉的新兴产业。

回顾巴斯夫(BASF)、拜耳公司(Bayer)、杜邦公司(DuPont)等跨国企业的发展历程,除了在技术上保持领先优势外,借助资本实力进行行业整合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也是其主要的增长方式。

行业领先企业通过自身的资本优势可以进一步巩固其在研发、生产、渠道、客服等多个方面的优势地位,进而提高了行业的进入壁垒。

二、车用改性塑料行业竞争情况

(一)行业的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

我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此之前我国的改性塑料基本上都需要从国外进口。

目前我国改性塑料行业集中度较低,低端产品市场进入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而中高端产品进口依存度高。

目前我国从事改性塑料生产的国内企业有上千家,从业人数达十几万人,其中规模以上改性塑料企业近百家,产能超过3000吨的约70家,过万吨的企业很少。

从产能上看,国内企业占73%左右,国外和合资企业占比约为27%,但从市场占有率情况来看,国内企业市场占有率仅为30%,而国外企业市场占有率高达70%。

1、跨国企业占据行业竞争领先地位

跨国企业大多数是集上游原料、改性加工、产品销售一体化的,在原料质量和产业规模上较国内企业均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目前主流的改性生产技术是以填充、共混、增强为主的物理改性技术,用于填充、共混、增强的改性配方一旦决定,对下游的生产设备的具体操作要求不高,这一技术特点决定了改性塑料生产的关键工序在于改性配方的设计。

跨国企业由于研发资金充足及多年的技术沉淀,跨国企业往往在高性能专业性的改性塑料配方上处于领先地位,能够通过不断推出高端产品而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已经进入我国改性塑料市场的跨国企业集团主要有以下企业:

(1)德国拜耳材料科技公司(Bayer),世界500强企业之一,高分子、医药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