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导游词.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5511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茅山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茅山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茅山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茅山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茅山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茅山导游词.docx

《茅山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茅山导游词.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茅山导游词.docx

道教名山茅山。

茅山位于句容境内,总面积72平方公里,主峰为大茅峰,海拔372.5米。

现为国家4A级景区,目前,茅山景区及句容市正全力争创5A级景区。

茅山自然风景十分秀丽,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盛产药材,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写《本草纲目》时就以茅山为第一站,并记载了380多种中药材。

茅山是道教十大名山之一,素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称,为上清派的祖庭,在我国道教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和极大的影响。

茅山旅游资源的特色除了道教文化还有红色文化,曾作为苏南抗战根据地的中心,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线路之一。

茅山还有“三怪”,“蜂窝当做戒指戴”;“客来泉喜冒得怪”;“纪念碑的鞭炮响出军号来”,请大家随我一一观赏。

九霄万福宫位于珠峰大茅峰的山顶,因此又称顶宫,是茅山道院中影响最大的一座宫观。

始建于西汉,茅式三兄弟在茅山得道飞升后,人们在此建坛建屋,供奉祭祀三茅真君,齐梁时建殿宇,元朝时称“圣佑观”,明万历年间得敕建殿宇,并赐名“九霄万福宫”。

坐北朝南,东西对称,红墙萦绕。

整个建筑以山借势,结构严谨,布局合理,自南至北,层层而上。

入口处的灵官殿上镶嵌着神宗亲书的“敕赐九霄万福宫”石刻匾额。

捨级而上,进入灵官殿。

正中供奉着道教的护法神王灵官,他身披金盔金甲,脚踏风火轮,手执九节鞭,怒目而视,镇守宫门。

两侧供奉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之神,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方。

出灵官殿后门就到了藏经楼。

藏经楼为砖木结构,宽三间,深二楹。

上下两层,上层为藏经处,藏道藏5840卷,下层为祖师殿,供奉茅山道教发展史上几位德高望重的道长。

包括正中供奉的上清派创始人魏华存,以及两侧的张道陵、杨毅、葛洪和陶弘景。

藏经楼北侧东西各有一室,东为宝藏库,是信徒进香焚表的地方,终年香火不断;西为坎离宫,是出入藏经楼的通道。

坎和离是八卦中的两卦,分别代表水和火。

坎离宫的西侧为龙池,池水终年不涸,东侧为宝藏库,香火终年不断。

水火相济、阴阳协调,使得茅山道教流传至今,茅山道教长盛不衰。

绕过3米高的铜炉,就到了茅山道院的主殿——太元宝殿。

太元宝殿面宽三大间,进深四楹多,是顶宫道士们早晚诵经及举行道教活动的场所。

店内前侧悬挂一钟一鼓,均为报时和举行活动时所用法器,按理应为晨钟暮鼓,即左钟右鼓,但此处钟鼓位置却异于常规。

一般道院主殿供奉的应试三清尊神,而太元宝殿正中供奉的则是茅山的三位主神——三茅真君。

中间的大哥毛盈以及两侧的两个弟弟茅固茅衷,三人被封为祖师三茅真君,在道教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分列于三茅真君前的四尊神像为值年、值月、值日、值时四值功曹,负责想天庭呈递人间焚烧的表文。

殿内两侧的神态上供奉马善、温良、赵公明、岳飞四大元帅,护法道场。

三茅真君神像背后是道教仙道,共供奉有32尊神情各异、形态不同的道教神仙,是道教多神信仰思想的突出体现。

殿后东西两侧各供奉茅山土地神刘甫和武财神赵公明。

出太元宝殿后门,有一座三层石台,即为飞升台,相传此处即为大茅真君毛盈飞升之地。

古时茅山道士在此拜符上表,因此又称升表台台上石坊处是茅山主峰的最高点,正所谓“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为了形容其高入云天,所以称其为三天门。

飞升台之后是二圣殿,正中供奉三茅真君的父亲茅祚和母亲许氏。

佛教有一种说法叫做“出家无家”,出家人不在保留俗家关系。

而道教则不同,所谓“在家不孝双父母,何必灵山见世尊”,表达了道教注重孝道的思想。

殿中左右神龛分别供奉送子娘娘和眼光娘娘。

在二圣殿的东侧这座仿古阁楼是茅山道教博物馆,里面陈列茅山道教符箓、镇山四宝、道教乐器、三清画像等宝物。

其中以宋徽宗所赐的玉印、玉圭、哈砚、玉符镇山四宝最引人注目。

元符万宁宫坐落于茅山积金峰山腰的绿树丛中,始建于南朝梁代,兴于宋朝。

因宋徽宗所赐玉印原来放置在元符宫中,因此元符宫又称印宫。

南朝梁代,著名道教学者陶弘景在此结茅修炼,宋哲宗时,茅山上清派宗师刘混康以高超的医术治好了哲宗母亲的病,龙颜大悦,敕建元符万宁宫并亲书匾额。

后来经国一系列的天灾人祸建筑几乎全部损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以重新修建。

经过山门玉华门之后首先看到的是睹星门广场。

睹星门始建于宋,正门横额上书“睹星门”三字,四根青石云头盘龙柱均为宋元名家雕刻,石壁上刻有清代书法家王澍楷书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八个大字。

三天门广场上用青石砌成的石台就是万寿台,是古代帝王拜章上表的圣地。

万寿台上的石牌坊就是三天门,建于宋朝,门头有四层石雕。

第一层为二龙戏珠浮雕,第二层为三天门石刻匾额,第三层为五只神态各异的仙鹤,最上层为石刻门顶。

两旁石柱顶端有一对相对而视的石狮。

走下三天门,登上七七四十九级台阶就来到了太极广场。

太极广场中间是太极池,池底为道教标记——太极图。

太极广场钟鼓位置也如太元宝殿一样异于常规,晨撞西钟,幕击东鼓,自古至今代代如此,已成茅山特色。

俗话说“平安钟,太平鼓”,大家一会儿可以自行去排队敲钟击鼓,祈求家人平安吉祥。

穿过太极广场,就是一个气度非凡的坡道,上刻四个行书大字“道法自然”,字体苍劲有力,由当代书法家,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

沿坡道两旁的石阶而上,就到了老君殿。

老君殿是一座双层八角楼阁式建筑,一楼大殿中供奉着道教始祖老子的金像,该像是茅山老子神像的模像。

四周墙壁上绘制着“三十二天帝”、“四大天师”、“二十八星宿”等道教神仙彩图。

二楼大殿布局与一楼类似,四周墙壁上道教神仙图分别是“四大元帅”、“三宫大帝”“三茅祖师”“三清尊神”等。

老子神像坐落在道祖广场的正中央,坐南朝北,高33米,用226块紫铜板焊接而成,重达206吨,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老子神像,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老子神像左手捋须,右手持太极扇,慈眉善目,仙风道骨。

在他左手掌心之处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巨大蜂窝,这便是茅山三怪之一的“蜂窝当做戒指戴”。

为何老子神像刚刚建成,便有许多马蜂以极快的速度在其掌心筑起了这么大一个蜂窝呢?

传说当年老子修道时,常常静坐于此。

因山中常有猛兽出没,于是就有一群灵蜂自动过来保护老子,每当有猛兽靠近,灵蜂就群起而上,直到猛兽仓皇而逃。

如今老子神像落成,灵蜂就又回到老子身边筑起蜂窝,保护老子,使传说与现实神奇地交织在了一起。

离开元符宫沿石阶到山中,首先就能看到仙人洞。

相传古时有仙人在此修炼,仙人洞因此得名。

仙人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形成已有6500多万年,主要特点为“秀”“灵”“仙”。

洞径曲折蜿蜒,洞中流水潺潺,石笋石柱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离开仙人洞往山中走去,就能看到华阳洞,茅山“第八洞天”之称便出于此。

洞口石壁上“华阳洞”三个大字,据说为苏东坡手迹。

外围石壁上还有石刻20多处,不过由于风雨侵蚀,大多已经无法看清。

相传三茅真君就曾在洞中修道,陶弘景也曾隐居这里,并借洞设立了华阳三馆,著书立说,收徒传教。

沿着山中小路往外走,不久便能来到喜客泉。

喜客泉顾名思义是喜迎客人来临,客来泉涌。

游客在泉边鼓掌或跺脚,喜客泉就知道来了客人,顿时冒出一串串珍珠般的水泡,非常神奇。

电视剧《中国泉》中的迎客泉指的就是此泉。

山下的新四军纪念馆为二层方形建筑,门楼为茅山三峰造型,屋顶正上方高悬着代表新四军的“N4A”三个金光大字。

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藏有革命文物1400余件。

步入展厅,迎面是一尊2.2米高的陈毅元帅的铜像。

内设六个展厅,分为“苏南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苏南新四军东进北上”“苏南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坚持”“苏南人民夺取抗日斗争的胜利”五个部分。

新四军纪念馆的建成,再现了陈毅、粟裕、谭震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和当年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悲壮场面,对教育后人和发扬红军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已成为茅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进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碑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宏伟的三门石牌坊,正门上镌刻“浩气长存”四个鎏金大字。

穿过石牌坊是一条宽阔的达到,两边松柏苍翠,庄严肃穆。

道路尽头是通往纪念碑的石阶,石阶共317级,分为七组。

最下方一组17级,代表新四军挺近江南第一战——韦岗战役发生的日子:

1938年6月17日。

其余300级分为六组,每组50级,寓意建碑时正值抗战胜利50周年。

纪念碑高36米,宽6米,昂首云霄。

碑身正面镑刻着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的“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九个金光大字,碑顶处有“N4A”字样,碑身背后是一段记述建碑缘起和目的的碑文。

当地居民为庆祝新年在纪念碑前燃放鞭炮时,无意中发现没当爆竹响过后空中便会响起嘹亮的军号声,这边是茅山三怪中的又一怪。

抗战时期,在茅山牺牲了一位新四军的小号手,就安葬在纪念碑园之中,当地老百姓纷纷说是小号手显灵了,因为每当他听到鞭炮声,会以为是战斗打响,便会吹起冲锋的军号。

这种奇特的声学想象的真实原因引起过许多专家前来揭秘,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确切的原因,那不如就让我们记住这美好的传说。

各位游客,今天的茅山之行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现在请大家随我驱车回饭店休息,明天将由我继续带大家游览镇江的其他景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