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98114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日本早在信使开端就大量的引进中国文化。

七世纪的“大化革新”实为全盘唐化,自动接受中国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影响。

2、试述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念中的“尊崇自然”,并结合具体的文学形式展开其分析。

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尊崇自然成了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

艺术家们渴望与自然达成高度的和谐,在自然之中陶冶自己的审美情操,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

崇尚自然,赞美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永恒的主题。

道家是最重自然的,他们把物我一体作为审美的最高境界。

他们认为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应该在精神上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使主体精神与自然同化,使主题情感与自然同趣,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创作巧夺天工。

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反应作家渴望回归自然的典范之作。

他的《归园田居》细致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的表达了自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喜悦心情。

在陶渊明等人的倡导下追求自然的风尚在晋宋之际出现了一个高潮。

对此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有过一段描述晋宋人欣赏自然,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超然玄远的意境。

这种尊崇自然的审美观念在钟嵘的《诗品》中也得到了体现。

钟嵘重视艺术表现上的自然本色,反对刻意雕琢藻饰之美,把自然之美当作诗歌创作的最高审美原则,要求诗歌要充满清新流畅的自然气息。

唐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这些作品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造化的憧憬和向往,抒发了作者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思想情感。

3、试述中国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

第一,传统礼俗的等差性。

在农业宗法社会里,人们的身份、地位及人与人的关系都按照尊卑长幼,贵贱亲疏的伦理原则的具体运用与体现。

第二传统礼俗的调和性。

传统礼俗讲究等级区分,要求人们各安本分。

第三传统礼俗的规范性。

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规范性。

礼俗对社会生活的规范是通过礼义原则与礼俗规约的内外结合实现的。

当三纲取代五伦成为伦理准则之后,服务于专制统治的礼制具有了礼法的意义,其对民众生活的规范性走向了极端,变成了束缚人性的绳索。

●简答题

1、“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占有主导的地位,给予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长远而广泛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三方面:

①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

②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

③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也给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负面的影响,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致使我们没能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

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

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时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

空想的理想主义使主观易于脱离实际,而不得不违心地去美化现实。

“心性之学”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

2、历史传说解释工匠的特点。

以鲁班传说为代表,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三个特点:

一是具有手工艺性,讲究手的巧慧、手的经验、手工的审美效果,肯定用双手实现大脑想法的工匠能力。

二是无法合作性,说明传统的手工业劳动是小规模的,超出了一定的控制范围,扩大经营产品就会变形。

三是唯一性,指一些手工产品被认可后,人们随之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欣赏习惯。

3、中国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失误

①土地的过度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②因过度追求粮食生产,大片围湖造田,致使那里湖泊水的吞吐量急剧下降,每当长江汛期一到,中下游地区水患变得十分严重。

③由于中上游地区林木的采伐过重,长江水的泥沙含量也在逐年增加。

④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重。

4、唐宋之际社会变革的表现

中唐以后到北南两宋社会方面的变革,首先是南北朝以来旧门阀贵族衰落以至从历史上销声匿迹。

其次,两税法造成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动,也不利于大家族经济。

唐末农民大起义的打击和五代时北方民族的入侵,都给这个垂死的的阶层以致命一击。

最后,唐宋间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财富力量集中到城市,市民阶层兴起,市井因素的大增,繁荣的城市遍布全国,附丽与市井的新文化层出不穷。

5、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文化的特征

一、天时,地利,人和的重农经验;

大农业是按照季节变化周而复始地从事种植业劳作和相关生产的社会群体活动,遵循季节的规律投入劳力和创造收入。

二、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民心理;

这种观念虽非主流,但仍有自己的文化价值,例如,第一,它促成了城市的出现。

第二,它发展了市民文化。

第三,它打破小农经济视野,引进了城市的信息。

同时把地方或民族的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和世界其他地方。

三、精打细算、知足节约的务农传统;

这选择优化增长的方案和限制人对自然的无限索取欲望的集体制约,这是中国人在长期实践中磨练出来的可贵意识。

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

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2、文化政策

指在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3、独尊儒术

公元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进而建立起的一种官方正统思想。

(在官方的最高学府——太学中推行儒术,以儒学为教。

)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

4、天神祭祀

古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宗法社会,尊祖、敬祖意识浓郁,人们对血亲祖先、人文祖先有着很强的追念与依赖心理,定期举行的各种祭祀仪式,就是与祖先神灵对话的机会。

取得神灵的佑护,维持现实秩序是人神祭祀的主要目的。

人神祭祀包括宗庙祭祀、祭先王先师、先贤祭祀等。

5、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由西汉董仲舒提出。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把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伦理关系视作“王道之三纲”,明确规定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从此以后,“三纲”便成为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最有力的武器,同时也成为束缚人性的最大枷锁。

“五常”即五种道德规范,具体包括“仁、义、礼、智、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