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可行性报告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96195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可行性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可行性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可行性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可行性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可行性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可行性报告文档格式.doc

《《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可行性报告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可行性报告文档格式.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可行性报告文档格式.doc

申报日期:

          

20

《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技工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实习、实训条件,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根据晋人社厅发[2014]70号文件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就《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学校基本情况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师学院坐落在驰名中外的煤都——山西大同矿区,校园占地面积263亩,建筑面积11万多平方米。

学院隶属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所集中高级技工教育、技师教育、在职培训、安全培训、技能鉴定、煤矿关键岗位人员中等学历教育和成人函授学历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办学机构。

学院前身为大同矿务局技工学校,始建于1954年。

1993年被煤炭部命名为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

1994年被劳动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

1996年经国家计委、劳动部批准,组建为高级技工学校;

2004年经原山西省劳动厅批准,增挂“大同煤炭技师学院”牌子,成为全省首家技师学院;

2006年同煤集团整合教育资源,成立了同煤大学,学院成为其中的三所学院之一;

2013年7月15日,山西省政府正式批复成立“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师学院”,成为全省首批7所技师学院之一;

2005年依托学校成立同煤集团安全培训中心,并通过国家安监总局评估验收,取得煤矿安全培训机构二级资质。

学院现有员工500多人,其中教师300多人,热土有高级职称80多名,在校学生近3000名,开设了吃偏饭采维修钳工、综采维修电工、矿井通风工、电子技术应用、数控等20多个专业和工种,涵盖了煤炭生产一线的大部分式种。

学院引进了现代化办公、多媒体教学、智能化培训、网络化管理等先进设施、设备,有综合办公楼、教学楼、培训楼、公寓楼、实验楼、图书楼、实习工厂、实训大楼、模拟矿井、运动场等建筑设施,尤其是模拟矿井和学训一体化大楼的建成,大大地提高和发送了办学的硬件条件。

学院大力推进一体化建设,与同煤集团机电装备制造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建17个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2010年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确立了“绿色校园,阳光运行,成就老师,成才学生,内涵发展,造福员工”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管理提升,重建扩源,跨越发展”的发展方略。

凝炼出“知行合一,自强不息”的校训,铸就了“务实求真,和谐创新”校风,形成了“爱心匠心,乐教善教”的教风和“好学笃行,精技强能”的学风。

建校六十年来,同煤技师学院共为企业、社会各界培养输送技术工人二万多人,培训各类人员20多万人次,完成技能鉴定11余万人。

毕业生遍布百里煤海,成为煤炭建设行业的中坚力量,许多人成为同煤集团优秀人才,技术骨干,近百人走上了同煤集团的中层领导岗位,为全国能源基地建设,为同煤集团的发展作出了积大的贡献,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学院正以全新的姿态,昂扬的步伐奋勇迈进。

2、相关专业办学时间和沿革

建校以来,已培养培训《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员400余名。

学校早在1958年,就已开展相近专业,《配电盘》专业的教学。

之后,又曾开展过《变配电》和《电子技术应用》、《矿山供电》、《数控》等专业的教学。

多年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经验让我校积累了丰富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

我院“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现有在校学生132人,4个教学班,学历达标率为100%。

3、实训条件

目前,校内已建起120多平米的机房2个、八十多平方米的通用电学实训室、PLC控制室、电子实验室等场所,设备有八十多台计算机、PLC可编程实验装置20多台、TG-2003通用电学实验台26个以及各类电子实验器材,具备了该专业一定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基础。

4、技能鉴定方面

学院的山西煤炭行业大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分别命名的全国首批“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和“示范职业技能鉴定站”,还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每年完成各类式种鉴定上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所可开展《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技能鉴定。

近两年,在校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率在98%,就业率达90%。

5、专业建设方面

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

我们将找准方向、把握定位,以全新的理念,打造区域“品牌”。

实施项目后,本专业将真正成为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特色突出,在大同市职教领域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龙头”专业教学基地。

通过实施项目建设,推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全面的教研教改,使其较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的职教要求。

通过《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提炼实训基地建设经验。

以此,带动其他专业建设,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并通过实施项目建设,培养、锻炼师资队伍。

本专业建设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引入企业文化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促进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6、毕业生的情况

经过大量走访用人单位,通过近两届毕业生的分析、汇总,毕业生情况的有以下几点:

(1)本专业有较强的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就方向主要是通过同煤集团的劳务市场进入本部所属各矿工作,还有部分进入私企和自己独立工作,就业率在

98%以上。

(2)多数用人单位认为本专业毕业生能够适应煤炭企业艰苦的工作环境,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具有上进心,专业知识比较扎实,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单位基本满意。

(3)有63%以上毕业生认为学校所设置的课程在就业工作过程中基本够用,但要求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他们认为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所脱节,这是由于毕业生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4)当学生(员)能胜任工作或成为技术大拿后,基本工资待遇都在四千以上,个别有特出贡献的、成为技术骨干之后,都能达五千以上,毕业生满意度良好。

超过九成的毕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信心,认为在今后的求职过程中具有优势。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本地区该专业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大同市既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重化工基地,也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电力生产基地,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现已初步形成以煤炭、电力为支柱产业,冶金、机械、建材、化工、轻纺、制药、食品等工业门类比较完整的体系。

当前大同市正处于从煤炭原材料资源型工业城市逐步转型的时期。

以“转型发展、绿色崛起”作为总体战略部署,“十二五”期间,将主要抓好七个千亿元产业板块:

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新能源、新型化工、三三组合(医药、建材、冶金各300多亿元)、现代物流、煤炭电力产业板块的建设。

大同市也正处于把握主动,寻求突破,全面推进当地经济文化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作为大同地区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的同煤集团,也是我国第三大煤矿国有企业,生产区域跨越大同、朔州、忻州三市,拥有煤田面积6157平方公里,总储量892亿吨。

同煤集团抢抓“建设综改试验区试点企业”发展机遇,按照“建设新同煤,打造新生活”战略愿景,奋力实施项目总投资和新增销售收入“双千亿”工程。

转型跨越发展,建设煤电一体化的国际能源大集团。

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模式。

粉煤灰、矸石综合利用和高岭土加工,形成循环产业链,发展能源低碳经济,在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非煤新兴产业,打造行业的龙头。

在“十二五”末要形成煤炭、电力、煤化工、光伏、冶金和机械制造六大产业为支柱产业,建材、外贸、旅游和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为支持产业的多元产业体系。

无论地区,还是企业,都将电力产业作为支柱予以发展。

“十二五”期间,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人才将呈现旺盛态势。

据粗略调查测算,本地区对这类技能人才的需求,年均在200人左右。

加上参加专业培训,提高技能水平的人员,年均专业培养规模可达500人次以上。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近年来,同煤集团在煤电一体化建设方面。

通过新建或兼并已拥有11座发电厂,而正建和改扩建的发电厂还有9座。

一个原以煤炭生产为主业的企业,短短几年间快速进入到电力生产行业,所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然而,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技能人才的严重不足。

根据我们的调研,在同煤集团现有电力企业员工中,经过专业、系统培养的技工还不足30%。

呈现技术力量严重缺乏的现状,已影响到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

企业对技能人才的渴望,十分迫切,技术人才的缺乏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我校作为同煤集团的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肩负着为同煤集团和大同地区及周边地区培养、输送技能人才的责任。

就自身办学条件来说,有一定的办学经验和办学基础。

但是,在教研教改、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诸多方面仍存在问题,急待开展建设工作,迎头赶上。

眼下,可谓困难与机遇并存。

抓机遇,求发展,为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是学校申报实施“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初衷。

然而,同煤集团煤电一体化建设发展现状和所遇到的困难。

则是,推动我校力争“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落户的直接动力。

在这次“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中,我校将把《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作为实训基地建设重点项目。

通过建设,缓解企业急需、短缺技能人才压力,解燃眉之急。

并通过建设,促进学校教学工作。

特别是,改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条件。

同时,通过实施项目建设打造区域专业建设品牌。

提炼项目建设经验,起到示范引导作用。

3、项目实施的条件

1)、师资条件

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20人,其中,专职教师15人,兼职教师5人。

专职教师中,高级讲师11人,具有工程师、技师职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9人,研究生2人。

学院依据本专业规模和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的需要,合理系统地规划教学团队的规模和结构比例,构建“五对象、五能力、三层次”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精心遴选“五对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企业兼职教师、青年教师),按照各类培养对象对能力、层次的具体要求,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教育教学实绩、科研能力和参与企业新技术应用、社会服务等进行考核,提升“五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专业建设能力、教科研能力及技术服务能力),达到“三层次”(院级、省级、国家级名师)。

建立一支与企业联系紧密、规模稳定、专兼合理、专业带头教师、骨干教师、“双师”教师、“一体化”教师的师资队伍。

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注重“双师”素质的培养与“双师”结构的优化。

专任教师中具有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比例逐年提高。

基本形成了一支能够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的结构型“双师”教学团队。

加强了“一体化”教师的队伍建设,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本质上的保证。

按照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建设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以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通过校企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和专业教学团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努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专兼结合、高素质的结构型“双师”教学团队,来服务本专业方面建设的需求。

 2)资金和基础条件

我院是隶属于同煤集团,依托同煤和省里,学生实行全免费,本专业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而不是纯消耗性实训,专业运行资金条件有保证。

同煤技师学院,交通条件便利;

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场地;

实训基地基础建设已具备一定规模,但内部设施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师资力量有可靠的保障;

同煤集团也从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同煤集团及周边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