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基本知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95606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通三防”基本知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通三防”基本知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通三防”基本知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一通三防”基本知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一通三防”基本知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通三防”基本知识Word格式.docx

《“一通三防”基本知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通三防”基本知识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通三防”基本知识Word格式.docx

煤的变质程度、围岩的性质、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

1010、当煤层开采时,煤体受到破坏,贮存在煤体内的部分瓦斯就会离开煤体而涌入采掘空间,这种现象叫瓦斯涌出。

涌出的形成有普通涌出和特殊涌出。

1111、从瓦斯涌出的地点和分布状况看,瓦斯涌出的来源有掘进区、回采区、已采区。

1212、瓦斯爆炸的下限是5%,瓦斯爆炸的上限是16%,爆炸威力最强的瓦斯浓度是9.5%。

1313、影响瓦斯爆炸的主要因素有:

可然性气体的混入、爆炸性煤尘的混入、惰性气体的混入、混合气体的初始温度、瓦斯浓度与引火温度、混合气体的压力。

1414、瓦斯爆炸的危害主要有:

爆炸产生高温、爆炸产生高压、爆炸产生大量有害气体.

1515、井下任何地点都有发生瓦斯爆炸的可能,但大部分发生在采煤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的上隅角。

1616、引起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有:

瓦斯积聚、引爆火源、管理工作不完善某些人员的失职。

1717、引起瓦斯积聚的主要原因有:

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风筒断开或严重漏风、采掘面风量不足、局部通风机出现循环风、风流短路、采空区或盲巷没有风流通过、通风系统不合理,不完善、瓦斯涌出异常等。

1818、引起瓦斯爆炸的火源主要有:

电火花、放炮火花、撞击、摩擦火花、明火。

1919、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

一炮三检是指装药前、爆破前、爆破后进行瓦斯检查。

2020、《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爆炸工必须最后离开爆破地点,并必须在安全地点起爆。

起爆地点到爆破地点的距离必须在作业规程中具体规定。

2121、爆炸材料库和爆炸材料发放硐室附近30米范围内,严禁爆破。

2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爆破前,脚线的连接工作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班组长协助爆破工进行。

爆破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爆破工一人操作。

爆破前,班组长必须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方可下达起爆命令。

爆破工接到命令后,必须先发出爆破警号,至少等5s,方可起爆。

2322、在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层中,掘进工作面爆破前后,附近20米的巷道内,必须洒水降尘。

2423、《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的高瓦斯区域爆破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炸药。

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时的工作面,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含水炸药。

2524、三人连锁放炮中的“三人”是指班(组)长、瓦斯检查员、放炮员。

2625、局部瓦斯积聚是指井下任意一地点出现瓦斯浓度达到2%,积存瓦斯体积超过0.5m3时,即定为局部瓦斯积聚。

27、瓦斯检查工必须在井下指定地点交接班,不得出现空班、漏检、少检、假检。

28、盲巷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定,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24小时内封闭完毕。

29、发生盲巷时,立即切断盲巷内的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

30、矿井总回风或一翼回风巷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75%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31、采空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除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2、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除人员,进行处理。

33、电动机或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除人员,进行处理。

34、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35、采掘工作面风流中氧气的浓度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

36、《规程》规定,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

机电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

37、《规程》规定,主要进、回风巷中最高风速不得超过8m/s;

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中的煤巷和平煤岩巷最低风速不得低于0.25m/s,最高风速不得超过4m/s;

掘进中的岩巷或其他人行巷道最低风速不得低于0.15m/s。

38、矿井通风系统是指矿井通风方法,通风方式及通风网络路的总称。

39、矿井通风方法是指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

分为:

抽出式、压入式、抽压混合式三种。

40、矿井通风方式是指进风井筒与回风井筒的布置方式。

主要方式有中央式、对角式、混合式。

41、风筒的吊挂要平直、逢环必挂,铁风筒每节至少吊挂两点。

42、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联工作面的进风巷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43、有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有瓦斯喷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和瓦斯涌出较大的采掘工作面,必须有专人经常检查瓦斯,并安装甲烷断电仪。

44、瓦斯检查员每班检查瓦斯必须填写瓦斯记录册、瓦斯牌板,并随时向通风调度汇报,瓦斯检查手册必须有采掘工作面当班班长签字,要做到瓦斯检查手册、瓦斯牌板、日报表三对口。

45、爆破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爆破。

46、《规程》规定,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

47、煤巷、半煤巷掘进时,风筒出风口距迎头不得超过5米,岩巷掘进时风筒出风口距迎头不得超过10米。

48、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风量不得少于4m3。

49、测风站前后10米内不得堆放杂物。

50、专用排放瓦斯巷内必须安设甲烷传感器。

51、矿井有效风量率不得低于85%,必须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每年进行一次反风演习,要求反风10min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反风后的供风量不得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

52、《规程》规定,防爆型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必须为本质安全型信号。

53、矿井每周至少检查一次煤尘隔爆设施的安装地点、数量、水量或岩粉量及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54、通风值班人员必须审阅瓦斯班报表,掌握瓦斯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55、回撤风筒时,应由里向外依次回撤;

回撤独头巷道内的风筒时,不准停局部通风机。

56、使用粉尘采样器测尘时,要先选择合适的滤膜并认真进行称重。

57、根据引火的热源不同,通常将矿井火灾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58、发生矿井火灾的基本条件是:

(1)具有一定温度和足够能量的热源;

(2)存在一定的可燃物;

(3)具有新鲜空气。

59、发生外因火灾的原因有:

(1)存在明火;

(2)出现电火;

(3)有炮火;

(4)瓦斯、煤尘爆炸引起火灾;

(5)机械摩擦及物体碰撞引燃可燃物,进而引起火灾。

60、煤炭自然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1)有容易自然的煤炭存在;

(2)有含氧较高的空气流过;

(3)风速适当,煤氧化生成的热量能不断积聚。

61、预防矿井外因火灾的主要措施是防止井下出现明火、电火、炮火。

62、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规程》有关防火的规定。

预防内因火灾的方法有:

(1)充填灌浆法;

(2)封闭防火法;

(3)注水、阻化剂、惰性气体防火法;

(4)煤巷高冒顶孔洞“包帮”充填防火;

(5)打孔防火;

(6)挖出热源防火法。

63、井下发生火灾时,常用的灭火方法分为直接灭火、隔绝灭火和联合灭火三大类。

64、矿尘是指煤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矿物的细微颗粒,又称粉尘。

一般分为煤尘和岩尘两种。

煤尘是从它的爆炸角度来定义的,凡粒径小于1mm的煤炭颗粒叫煤尘。

65、矿尘的存在状态有浮游状态和沉积状态两种。

66、煤尘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2)煤尘呈浮游状态,并达到一定浓度;

(3)具有足以点燃煤尘热源。

67、我国试验表明,煤尘爆炸下限浓度为45g/m3、、上限浓度为1500~2000g/m3。

爆炸威力最强的煤尘浓度300~400g/m3。

68、矿井综合防尘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减少煤尘产生量的措施;

(2)降低浮游煤尘浓度的措施;

(3)个体防护措施。

主要是佩戴口罩。

69、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原始煤尘发生量,一般应采取的措施有:

(1)煤尘注水;

(2)采空区灌水;

(3)水炮泥;

(4)湿式打眼;

(5)合理确定炮眼数目和装药量,避免将煤体崩得过碎产生较多的煤尘;

(6)改进截齿结构,合理选择截齿的参数。

70、井下风门必须进行联锁,禁止同时打开两道风门。

71、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必须安装压风自救系统,掘进巷道第一组压风自救系统安装在距掘进工作面50米处,第二组安装在爆破起爆点。

72、在突出煤层中掘进经防突考察无突出危险时,必须采用远距离放炮且起爆地点必须设在新鲜风流中。

73、突出煤层掘进回风禁止串入其它采掘工作面和硐室。

74、对突出煤层供风的风筒在过风门墙垛时,必须设置铁风筒,且必须在铁风筒内安装隔断风流的防逆转装置。

75、突出煤层掘进供风的局部扇风机与其回风口之间必须至少设置两道正反向风门,且木质风门板厚度不得少于50mm。

76、采掘工作面爆破时,必须使用水炮泥,其水炮泥的主要作用是熄灭火焰和降低粉尘。

77、在高瓦斯矿井和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的实体煤中,为增加煤体裂隙、松动煤体而进行的10米经上的深孔预裂控制爆破,可使用二级煤矿许用炸药,但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78、在突出煤层巷掘进工作面第一次执行局部防治突出措施或无措施超前距时,必须采取小直径浅孔排放等防治突出措施,只有在工作面前方形成5米的安全屏障后,方可进入正常防突措施循环。

掘进工作面执行上术措施时,钻孔终孔位置应控制到巷道轮廓线外2米。

79、井下气候条件主要包括瓦斯浓度、风速和温度。

80、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进行永久封闭。

81、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

82、煤层倾角在35°

以上的火区下部区段严禁进行采掘作业。

83、在突出危险区域内进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突出措施。

当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应采取防治突出措施,只有经措施效果检验证实措施有效后,方可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采掘作业。

每执行1次防治突出措施作业循环后,应再进行工作面预测,如预测为无突出危险,仍必须再采取防治突出措施,只有连续2次预测为无突出危险,该工作面方可视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每循环应留2米的预测超前距。

在无突出危险工作面进行采掘作业时,可不采取防治突出措施,但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84、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爆破落煤前,所有不装药的眼、孔都应用不燃性材料充填,充填深度不小于爆破孔深度的1.5倍。

85、矿井瓦斯治理的十二字方针:

先抽后采(掘)、以风定产、监测监控。

二、简答题:

86、矿井通风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

矿井通风的主要任务是:

①源源不断地为井下供给新鲜空气;

②稀释和冲淡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

③为井下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气候条件。

87、什么叫独立通风系统?

它有什么优点?

《煤矿安全规程》对其有何规定?

答:

采区或采掘工作面的回风流直接进入回风巷而不再进入其它采掘工作面或用风地点的通风系统,称为独立通风系统或分区通风系统。

独立通风系统的优点:

①风路短,阻力小,漏风少,经济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