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开 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简答、论述题和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汇编附全答案x.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5471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18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国家开 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简答、论述题和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汇编附全答案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2019年国家开 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简答、论述题和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汇编附全答案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2019年国家开 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简答、论述题和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汇编附全答案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2019年国家开 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简答、论述题和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汇编附全答案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2019年国家开 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简答、论述题和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汇编附全答案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9年国家开 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简答、论述题和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汇编附全答案x.docx

《2019年国家开 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简答、论述题和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汇编附全答案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国家开 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简答、论述题和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汇编附全答案x.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9年国家开 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简答、论述题和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汇编附全答案x.docx

2019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简答、论述

题和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汇编附全答案

2019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简答题和论述题汇编附答案

一简答题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

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

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

思想文化上,大兴文字狱喑。

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半殖民地化:

从政治主权角度看:

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

半封建化了:

从经济角度看: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

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1)分作上层和中下层。

(2)两种特点和双重性格。

一方面受帝、封压迫,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或保持中立。

另一方面,因力量薄弱,与帝、封有千丝万缕联系,斗争中缺乏彻底性。

(3)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引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5、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来源:

诞生于外国在华企业中,比中国资产阶级年龄和资格更老,社会基础和社会力量更大。

特点:

①受帝、封、资三重压迫,革命性更强。

②人数虽少,却相对集中,易于组织并形成革命的力量;③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与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所以,中国工人阶级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

6、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

(2)经济技术落后(重要原因)。

经济技术落后必然影响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不如人。

7、《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以及评价?

性质:

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纲领性文件。

也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评价:

(1)比以往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纲领和要求相比水平更高,有更完备的内容和更触及封建社会矛盾核心的深度。

(2)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它所追求的是一种小自耕农心目中的没有商品流通、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所以,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对封建制度有否定意义,但无建设性意义。

8、《资政新篇》的性质以及评价?

性质:

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评价:

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不代表农民阶级运动的本来方向。

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9、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根本原因:

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具体原因:

A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B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C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无法制止统治集团内部腐化现象和封建等级制思想的的滋生D在对外问题上,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实质缺乏理性的认识。

经验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10、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西方列

强通过扶植洋务派,达到控制和操纵清廷的目的。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使洋务企业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4)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的阻挠也是原因之一。

11、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主要原因:

维新派自身的阶级局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这是根本原因)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具体原因:

A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经济上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思想上“托古改制”。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脱离人民群众。

局限于一些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经验教训:

戊戌维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

戊戌维新的失败不仅暴露出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

1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

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

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政府内政外交方面的局限性。

一是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所欠的一切外债。

二是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

13、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A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

D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E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民主和科学。

民主(德先生)主要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赛先生)主要指自然科学,提倡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B激烈批判作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儒家学说。

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宣传男女平等和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5、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总体上讲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3)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16、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历史局限性?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也存在明显的缺点。

(1) (脱离现实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脱离经济而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

他们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能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2) (思想方法形式主义)少数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有形而上学之嫌)。

(3)(脱离广大劳动群众)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17、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什么?

(1)新的时代条件。

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2)新的社会力量——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的发展,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进-步壮大起来。

(3)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

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17、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有哪些特点?

(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线。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

(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已经在实际上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应当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尽管在当时还没有明确提出这个命题。

(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李大钊主张知识分子要忠于民众、作民众的先驱,要到民间去,向农村去)。

18、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有两方面特点:

直接承继列宁主义,没有收到修正主义影响。

她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科学社会主义。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

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1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1)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阐释,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旧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表现在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2)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20、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是什么?

(1)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胜利的重要原因。

(2)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北伐战争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正义的革命战争,得到了人

民的大力支持。

(3)北伐战争得到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特别是派出的军事顾问帮助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

21、国民党是怎样实行一党专制的?

(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广大人民被置于国民党武装的严密控制和监视之下。

(2)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中统”“军统”),反对共产党,破坏革命运动,绑架或暗杀革命者和异己分子。

(3)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

“将广大人民被禁锢在保甲制度之内。

(4)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国民党政府主要就是通过这些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

22、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是什么?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具有深远的意义,

(1)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各地的起义武装树立了榜样;

(2)它从实践上开辟了一条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深入农村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

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23、泽东怎样分析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

毛泽东1928年10月和11月,写作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科学回答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1)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大国。

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