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激素调节的过程 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99005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激素调节的过程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激素调节的过程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激素调节的过程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激素调节的过程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激素调节的过程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激素调节的过程 教案Word格式.docx

《新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激素调节的过程 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激素调节的过程 教案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激素调节的过程 教案Word格式.docx

(2)意义:

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1)人体内的血糖就是葡萄糖(×

(2)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它们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

(3)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4)1型糖尿病由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

1.(科学思维)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1)神经调节——下丘脑可通过相关神经调控胰岛素的分泌。

(2)血糖浓度——血糖浓度升高可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且血糖浓度升高是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最有效刺激。

(3)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2.(社会责任)关注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表现

(1)经检测某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该人一定是糖尿病患者吗?

不一定。

因为如果正常人一次性吃糖过多,肾小管不能吸收多余的葡萄糖,也会出现尿糖现象。

(2)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

请分析糖尿病患者出现“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多尿:

血糖升高,通过尿液排出糖分。

多饮:

排尿多,身体需要补充丢失的水分。

多食:

胰岛素缺乏,葡萄糖氧化分解障碍;

供能不足,产生饥饿感。

体力和体重下降:

能量不足,脂肪及蛋白质大量被消耗。

(3)1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高血糖和尿糖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高血糖症状;

血糖水平过高,肾小球形成的原尿中葡萄糖含量升高,超过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使产生的终尿中含有葡萄糖。

1.下列关于胰岛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胰岛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

B.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表现为相互拮抗

D.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

解析:

选A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可降低血糖,促进血糖合成糖原,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这两种激素的作用为相互拮抗。

2.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表示胰岛A细胞

C.结构①可通过有关神经,直接调控甲的分泌

D.c与b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选D 由图分析,血糖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血糖浓度升高时,刺激甲(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浓度降低时,则促进乙(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下丘脑可通过有关神经调控甲分泌激素;

胰岛素(b)降低血糖,肾上腺素(c)升高血糖,二者在调节血糖方面为拮抗作用。

[归纳提升]

1.人在饭后体内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三者之间的相对变化

(1)曲线图

(2)分析:

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含量升高→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浓度上升→血糖浓度升高。

①当血糖浓度较高时,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相对降低。

②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2.糖尿病的病因及症状

(1)病因

类型

病因

1型糖尿病

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2型糖尿病

胰岛素受体功能异常或合成不足,但胰岛素分泌正常

(2)症状——“三多一少”

知识点

(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

1.靶细胞:

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

2.调节过程

(1)参与腺体:

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

(2)参与激素:

甲: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

促甲状腺激素。

(3)作用效果:

“+”“-”分别表示促进、抑制。

3.调节过程既存在分级调节又存在反馈调节

(1)分级调节

①概念:

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

②分级调节系统

Ⅰ.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Ⅲ.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等。

③意义:

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2)反馈调节

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而不至于浓度过高。

4.激素调节的特点

(1)通过体液进行运输。

(2)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激素选择靶细胞,是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实现的。

(3)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①激素的作用方式,犹如信使将信息从内分泌细胞传递给靶细胞,靶细胞发生一系列的代谢变化。

②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

(4)微量和高效。

(1)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的代谢率(√)

(2)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少时,就会促进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激素(×

(3)下丘脑也能分泌促肾上腺髓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相应激素(×

(4)激素可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同时还有催化作用(×

1.(生命观念、科学思维)下图表示人体的下丘脑—垂体—靶腺体轴。

(1)如果靶腺体代表甲状腺,则激素b的名称是什么?

如果靶腺体代表肾上腺皮质,则激素a的名称是什么?

促甲状腺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2)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①和②的效应是什么?

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低于正常水平呢?

均为抑制;

均为抑制作用减弱。

(3)饮食长期缺碘,会造成甲状腺代偿性增生,俗称大脖子病。

请简要叙述大脖子病的发病机理。

饮食长期缺碘,造成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偏低,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造成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促进了甲状腺的生长和发育,引起了甲状腺代偿性增生。

(4)渔业生产中,为提高鱼的繁殖效率,通常会给亲鱼施用一定剂量的某种激素。

这种激素是上图中的b还是c,为什么?

b;

因为b代表促性腺激素,c代表性激素,虽然都具有促进精子细胞和卵细胞形成和成熟的作用,但如果施用激素c,通过负反馈调节,会使亲鱼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导致亲鱼性腺萎缩。

2.(科学思维)激素是调节细胞代谢的信息分子,而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催化作用,两者作用特点都具有高效性。

试从来源、化学本质、作用部位或器官三个方面探究两者的不同点。

激素

来源

内分泌腺细胞合成、释放

所有活细胞都能合成

化学本质

蛋白质或多肽类、氨基酸衍生物类、固醇类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作用部位或器官

靶器官或靶细胞

细胞内和细胞外

1.下面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激素①只作用于垂体

B.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体内激素③分泌过多

C.缺碘时激素①和②的浓度都低于正常水平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协同作用的激素

选C 由图分析,激素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③)。

甲状腺激素是一种含碘的氨基酸,当碘摄入不足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减少,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二者具有协同作用,都能促进个体的生长发育。

2.(多选)下列有关动物体内激素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B.被手术切除性腺的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C.延长光照可提高鸡产蛋率,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D.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增强等现象

选BD 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只有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几乎全身组织细胞;

被手术切除性腺的动物性激素分泌减少,反馈调节的结果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增多;

延长光照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促进雌激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产蛋率;

垂体功能受损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机体产热能力降低。

1.动物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中激素含量变化的分析

(1)在“下丘脑→垂体→相应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中,若顺序靠前的腺体被切除,则其后的腺体分泌的激素含量降低,其前的腺体所分泌的激素含量升高。

(2)在“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激素”中,若顺序靠前的激素分泌量增加(减少),则其后的激素分泌量增加(减少),其前的激素分泌量减少(增加)。

2.反馈调节

(1)概念理解:

当一种激素分泌后,作用于靶细胞而引起特异的生理效应,与此同时,血液内该激素的浓度变化又反馈控制着这种激素的分泌。

(2)类型及模型

正反馈:

AB

负反馈:

[易错提醒]

动物激素分泌调节的两个“并不是”

(1)并不是所有激素的分泌都是通过下丘脑到垂体再到相应腺体来分级调节的,如胰岛素的分泌就没有垂体参与。

(2)并不是只有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分级调节,性腺、肾上腺髓质也存在分级调节。

[学习小结]

    

1.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选D 人体进食后淀粉等糖类被消化、吸收后使血糖浓度上升,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2.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⑥过程只在肝细胞中发生

B.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②③过程

C.通过⑦过程只能转变为必需氨基酸

D.⑤过程在活细胞中均可发生

选D ⑥过程也可以在肌细胞中发生;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②③过程,①过程不能被促进;

通过⑦过程只能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

⑤过程为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在活细胞中均可发生。

3.下图为血糖调节模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能接受血糖浓度升高的刺激和下丘脑发出的信号

B.胰岛素作用的效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C.胰岛素分泌过多,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D.胰岛素是唯一一种能降血糖的激素

选C 据图分析,甲为胰岛B细胞,胰岛B细胞能接受血糖浓度升高的刺激和下丘脑发出的信号,A正确;

当胰岛素分泌增加时,使得血糖浓度降低,进而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B正确;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而胰岛素对垂体和下丘脑不发挥作用,C错误;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是可以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而胰岛素是唯一一种能降血糖的激素,D正确。

4.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0.0

3.1~6.8

pmol/L

胰岛素

1.7

5.0~20.0

mIU/L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选C 化验结果显示此人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值,可能患有甲亢。

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