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第2节摩擦力同步练习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94181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第2节摩擦力同步练习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第2节摩擦力同步练习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第2节摩擦力同步练习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第2节摩擦力同步练习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第2节摩擦力同步练习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第2节摩擦力同步练习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第2节摩擦力同步练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第2节摩擦力同步练习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第2节摩擦力同步练习文档格式.docx

3.如图所示,将一张A4纸(质量可忽略不计)夹在物理书内,书对A4纸的压力为3N,A4纸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要把A4纸从书中拉出,拉力至少应为(  )

A.0.9NB.1.8N

C.3ND.3.6N

4.如图所示,一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轻质弹簧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用力F向左拉B,使B以速度v向左匀速运动,这时弹簧的拉力为FT,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板B所受地面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T

B.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T

C.若木板以2v的速度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FT

D.若用2F的力作用在木板B上,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仍为FT

5.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放在两固定的水平挡板之间,物体间用一竖直放置的轻弹簧连接,在b物体上施加水平拉力F后,两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对下面挡板的压力大小可能为2mg

B.a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

C.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

D.弹簧对b物体的弹力大小可能等于mg

6.在下列各种现象中,静摩擦力起作用的是(  )

A.纱线织成布,把布缝成衣服

B.物块在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

C.皮带运输机将物块无滑动地运往高处

D.握在手中的瓶子不会滑落

7.如图甲所示,通过力传感器拉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F1

B.物体A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F2

C.物体A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F2

D.t1时刻物体A开始运动

8.如图是某小组同学为研究滑动摩擦因数所设计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一质量为m′的长直木板,B为木板上放置的质量为m的木块,Q为木块右端连接的一弹簧测力计.实验时用力将A从B的下方抽出,通过Q的读数即可测出动摩擦因数.若实验条件较为理想,则(  )

A.只有将木板A匀速抽出才能从Q上读取稳定读数

B.将木板A加速、减速或匀速抽出均能从Q上读取稳定读数

C.通过该方法可测得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D.通过该方法可测得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9.(多选)如图所示,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B.人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C.若手握旗杆的力增加,人受到摩擦力仍保持不变

D.手握旗杆的力越大,人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10.(多选)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规律,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拉力由零缓慢增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开始运动前,摩擦力逐渐增大

B.当拉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木块开始移动,此时拉力会突然变小

C.该实验装置可以记录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D.木块开始运动前,拉力小于摩擦力

11.(多选)有一种圆珠笔,内部有一根小弹簧。

如图所示,当笔杆竖直放置时,在圆珠笔尾部的按钮上放一个100g的砝码,砝码静止时,弹簧压缩量为2mm。

现用这支圆珠笔水平推一本放在桌面上质量为900g的书,当按钮压缩量为3.6m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时,这本书恰好匀速运动。

(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是500N/m

B.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是50N/m

C.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是0.02

D.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是0.2

二、非选择题

12.某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木块A与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μ,具体操作如下:

(1)如图甲、乙是两种实验设计方案,请完成横线上的空白部分.

方案一:

如图甲所示,木板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手通过弹簧测力计向右拉木块A,使木块A向右匀速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A的重力G,由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Ff=F,A、B间的正压力FN=G,所以动摩擦因数μ=.

方案二:

如图乙所示,将弹簧测力计C的吊环套在直立固定在桌边的铁钉D上,挂钩端与木块A相连,用力F拉拉放在桌面上的木板B,使其缓慢向右运动.

A相对地面静止时,A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的拉力(A在B上相对B向左滑动).读出此时C的读数F,即为A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用C测出A的重力G,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从实际操作考虑,你认为上述哪种方案更可行?

(3)若只给你一把直尺、一根橡皮筋和一些轻绳,你能否测定木块A与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3.如图所示,一个m=2kg的物体放在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用一条质量不计的细绳绕过定滑轮和一只m0=0.1kg的小桶相连.已知m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4.5N,滑轮上的摩擦不计,g取10N/kg,求在以下情况中,m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1)只挂m0,处于静止状态时;

(2)只挂m0,但在m上再放一个m′=3kg的物体时;

(3)只在桶内加入m1=0.33kg的沙子时;

(4)只在桶内加入m2=0.5kg的沙子时.

14.质量为3.0kg的空木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施加拉力,当拉力F1=8.0N时,木箱静止;

当拉力F2=10.3N时,木箱做匀速运动,求:

(1)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木箱在8.0N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3)木箱在1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15.如下图所示,传送带上的物体随水平传送带一起以速度v1向右运动,当遇到与传送带垂直的光滑挡板AB后,工人便将物体用平行于挡板的水平力F匀速拖下传送带,其速度大小为v2.试分析:

(1)物体未到达挡板时的受力情况.

(2)到达挡板后,未加拉力F时物体的受力情况.

(3)物体受到拉力F时的受力情况,画出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力的示意图.

16.如图甲所示,一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为2kg,在水平弹簧作用下,2s末开始缓慢滑动,此时弹簧伸长了6cm。

弹簧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

求:

(1)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弹簧的劲度系数。

(3)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及解析

1.B

解析:

由于三种情况下砖块对地面的压力都等于砖块的重力,且它们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相同的,根据公式Ff=μFN可知三种情况下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故选项B正确.

2.C

在未撤去F1之前,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为8N,因此当撤去F1后,F2不足以推动物体,因此静摩擦力为2N,方向向右,C正确.

3.B

A4纸与书上下两个接触面都有滑动摩擦力,则Ff=2μFN=2×

0.3×

3N=1.8N,当拉力等于摩擦力时,拉力最小,所以有F=1.8N,选项B正确.

4.D

A、B发生相对滑动,则A、B间有滑动摩擦力.由于B对A的弹力不变,故A、B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变,与B的运动速度无关,选项C错误;

当拉力为2F时,由水平方向上二力平衡条件知,弹簧的拉力FT不变,选项D正确;

对B研究,地面对B的弹力不变,与B的运动速度无关,地面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T,B对A摩擦力大小力FT,不能确定两者的大小关系.

5.C

在b物体上施加水平拉力F后,两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b物体受到接触面的静摩擦力,因此它们之间一定存在弹力,则弹簧的弹力大于b物体的重力,由整体法可知,a物体对下面挡板的压力大小大于2mg,选项A、D错误,C正确;

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知,a物体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则没有受摩擦力作用,选项B错误.

6.ACD

纱线织成布,把布缝成衣服,靠的是纱线之间静摩擦力的作用,A项正确;

物块在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可由假设法判断知物块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的作用,B项错误;

皮带运输机将物块运往高处也是静摩擦力作用的结果,摩擦力的方向与物块运动的方向相同,C项正确;

握在手中的瓶子不会滑落,是靠手与瓶子之间静摩擦力的作用,当握力增大时,摩擦力不变,D项正确.

7.BD

当物体拉力不变时,根据拉力与滑动摩擦力平衡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2,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当物体刚开始运动时,拉力大小为F1,最大静摩擦力为F1,选项C错误;

在t1时刻物体A开始运动,选项D正确.

8.BC

用力将A从B的下方抽出达到稳定状态时,在水平方向上B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平衡,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f=μFN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A的速度无关,无论木板A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都不会改变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最终木块总是静止的,均能从Q上读取稳定读数,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当B达到稳定状态时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与B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f大小相等,B对木块A的压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mg,由Ff=μFN得,μ=,从Q上读取F,则可求得μ,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9.AC

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时,人相对于旗杆有向下滑的趋势,受到旗杆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上,故A正确,B错误。

由于人是匀速运动的,人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分析得知,人受到的摩擦力等于人的重力,保持不变,所以人握旗杆用力越大,并不会使人受到摩擦力增大,故C正确,D错误。

10.ABC

木块开始运动前,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拉力逐渐增大,则摩擦力逐渐增大,A正确,D错误;

当摩擦力增大到最大静摩擦力,木块开始移动,静摩擦力变成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拉力会突然变小,B正确,C正确。

11.AD

由于砝码处于静止,则kΔx=mg,所以有:

k==N/m=500N/m,故A正确,B错误;

要使书恰好能匀速运动,则kΔx′=μmg,代入数据解得:

μ=0.2,故D正确,C错误。

12.答案:

(2)(3)见解析

(1)方案一中,A匀速向右滑动时,由二力平衡知Ff=F,A对B的正压力FN=G,则μ=;

同理,方案二中μ=.

(2)在方案一中,弹簧测力计对木块A的拉力只有在木块匀速前进时才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但这种操作方式很难保证木块A匀速前进;

而在第二种方案中,不论木板B如何运动,木块A总是处于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故第二种方案更切实可行.

(3)可以.实验方法及步骤如下:

①将橡皮筋的两端拴上两条轻绳,并用直尺测出橡皮筋的原长l0;

②橡皮筋一端的轻绳连接木块A,另一端的轻绳竖直悬挂起来,如图所示,测出此时橡皮筋的长度l1;

③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于竖直墙上,将木块A放在木板B上,如图所示,用水平力使木板B在木块A下滑动,测出此时橡皮筋的长度l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