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施工质量通病产生原因及其防治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9220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8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施工质量通病产生原因及其防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常见施工质量通病产生原因及其防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常见施工质量通病产生原因及其防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常见施工质量通病产生原因及其防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常见施工质量通病产生原因及其防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施工质量通病产生原因及其防治Word文件下载.docx

《常见施工质量通病产生原因及其防治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施工质量通病产生原因及其防治Word文件下载.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施工质量通病产生原因及其防治Word文件下载.docx

3)钢筋骨架尺寸、形状、位置应正确。

4)混凝土浇筑顺序必须从桩顶向桩尖方向连续浇筑,并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

5)桩在制作时,必须保证桩顶平整度和桩间隔离层有效。

6)按规范要求养护,打桩时混凝土龄期不少于28d。

(2)桩身偏移过大

成桩后,经开挖检查验收,桩位偏移超过规范要求。

1)施工前需平整场地,其不平整度控制在1%以内。

2)插桩和开始沉桩时,控制桩身的垂直度在1/200(即0.5%)桩长内,若发现不符合要求,要及时纠正。

3)桩基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开工前,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

4)在饱和软土中施工,要严格控制沉桩速率。

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以减少对邻桩的挤压偏位。

5)根据工程特点选用合理的沉桩顺序。

6)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7)沉桩前,桩位下的障碍物务必清理干净,发现桩倾斜,应及时调查分析和纠正。

8)发现桩位偏差超过规范要求时,应会同设计人员研究处理。

(3)桩接头破坏

沉桩时桩接头拉脱开裂或倾斜错位。

1)接桩时,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位清洁。

2)采用硫磺胶泥接桩时,胶泥配合比应由试验确定。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夹箍内的胶泥要满浇,胶泥浇注后的停歇时间一般为15min左右,严禁浇水使温度急剧下降,以确保硫磺胶泥达到设计强度。

3)采用焊接法接桩时,首先将上下节桩对齐保持垂直,保证在同一轴线上。

两节桩之间的空隙应用铁片填实,确保表面平整垂直。

焊缝应连续饱满,满足设计要求。

4)采用法兰螺栓接桩时,保持平整和垂直,拧紧螺母,锤击数次再重新拧紧。

5)当接桩完毕后应锤击几下,再检查一遍,看有无开焊、螺栓松脱、硫磺胶泥开裂等现象,如有发生应立即采取措施,补救后才能使用。

如补焊,重新拧紧螺栓并用电焊焊死螺母或丝扣凿毛。

(4)桩头打碎

预制桩在受到锤击时,桩头处混凝土碎裂、脱落,柱顶钢筋外露。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桩制作时要振捣密实,养护期不宜少于28d。

2)桩顶处主筋应平齐(整),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保护层厚度一致。

3)桩制作时,桩顶混凝土保护层不能过大,以3cm为宜,沉桩前对桩进行全面检查,用三角尺检查桩顶的平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桩不能使用或经处理(修补)后才能使用。

4)根据地质条件和断面尺寸及形状,合理选用桩锤,严格控制桩锤的落距,遵照“重锤低击”的原则,严禁“轻锤高击”。

5)施工前,认真检查桩帽与桩顶的尺寸,桩帽一般大于桩截面周边2cm。

如桩帽尺寸过大和翘曲变形不平整,应进行处理后方能施工。

6)发现桩头被打碎,应立即停止沉桩,更换或加厚桩垫。

如桩头破裂较严重,将桩顶补强后重新沉桩。

(5)断桩

在沉桩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贯入度突然增大。

1)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C30,制桩时各分项工程应符合有关验收标准的规定,同时,必须要有足够的养护期和正确的养护方法。

2)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操作,若发现桩开裂超过有关验收规定时,严禁使用。

3)接桩时,要保持相接的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构造及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4)沉桩前,应对桩构件进行全面检查,若桩身弯曲大于1%桩长,且大于20mm的桩,不得使用。

5)沉桩前,应将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在初沉桩过程中,若桩发生倾斜、偏位,应将桩拔出重新沉桩;

若桩打入一定深度,发生倾斜、偏位,不得采用移动桩架的方法来纠正,以免造成桩身弯曲。

一节桩的细长比一般不超过40,软土中可适当放宽。

6)在施工中出现断桩时,应会同设计人员共同处理。

2.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

(1)成孔质量不合格

1)坍孔:

孔壁坍塌。

2)斜孔:

桩孔垂直度偏差大于1%。

3)弯孔:

孔道弯曲,钻具升降困难,钻进时机架或钻杆晃动,成孔后安放钢筋笼或导管困难。

4)缩孔:

成孔后钢筋笼安放不下去。

5)孔底沉渣厚度超过允许值。

6)成孔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1)机具安装或钻机移位时,都要进行水平、垂直度校正。

钻杆的导向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潜水钻的钻头上应配有一定长度的导向扶正装置。

成孔钻具(导向器、扶正器、钻杆、钻头)组合后对中垂直度偏差应小。

利用钻杆加压的正循环回转钻机,在钻具应加设扶正器,在钻架上增设导向装置,以控制提引水龙头不产

生大的晃动。

钻杆本身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0.2%以内。

2)选用合适形式的钻头,检查钻头是否偏心。

3)正确埋置护筒。

预先探明浅层地下障碍物,清除后埋置护筒。

依据现场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决定护筒的埋置深度,一般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1m,在砂土及松软填土中不宜小于1.5m。

要保证下端口埋置在较密实的土层,且护筒外围要用粘土等渗漏小的材料封填压实。

护筒上口应高出地面1OOmm。

护筒内径宜比设计桩径大1OOmm,且有一定刚度。

做好现场排水工作,如果潮汐变化引起孔内外水压差变化大,可加高护筒,增大水压差调节能力。

4)制备合格的泥浆。

重视对泥浆性能指标的控制。

在淤泥质土或流砂中钻进,宜加大泥浆密度(1.2~1.3),且钻进采用低转速慢进尺。

在处理弯孔、缩孔时,若需提钻进行上下扫孔作业时,应先适当加大泥浆比重(通常是投入适量浸泡过的粘土)。

5)选择恰当的钻进方法。

开孔时5m以内,宜选用低转速慢进尺。

每进尺5m左右检查一次成孔垂直度。

在淤泥质土或流砂中钻进时,应控制转速和进尺,且加大泥浆比重(或投入适量浸泡过的粘土)。

在有倾斜的软硬土层钻进时,应控制进尺,低转速钻进。

在回填后重钻的弯孔部位钻进时,也宜用低转速慢进尺,必要时还要上下扫孔。

在粘土层等易缩孔土层中钻进时,应选择同设计直径一样大的钻头,且放慢进尺速度。

在透水性大或有地下水流动的土层中钻进时要加大泥浆比重。

6)加强测控,确保钻进深度和清孔质量。

(2)钢筋笼的制作、安装质量差

1)安装钢筋笼困难。

2)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

3)下放导管困难。

1)抓好从钢筋笼制作到孔内拼装焊接全过程的工作质量。

2)提高成孔质量,出现斜孔、弯孔时不要强行进行下钢筋笼和下导管作业。

3)安放不通长配筋的钢筋笼时,应在孔口设置钢筋笼的吊扶设施。

4)在不通长配筋的孔内浇灌混凝土时,当水下混凝土接近钢筋笼下口时,要适当加大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置深度,减小提升导管的幅度且不宜用导管下冲孔内混凝土,以便钢筋笼顺利埋入混凝土之中。

5)在施工桩径800mm内,孔深大于40m的桩时,应设置导管扶正装置。

6)合理安排现场作业,减少成桩作业时间。

(3)成桩桩身质量不良

1)成桩桩顶标高偏差过大。

2)桩身混凝土强度偏低或存在缩颈、断桩等缺陷。

1)深基坑内的桩,宜将成桩标高提高50~80cm。

2)防止误判,准确导管定位。

3)加强现场设备的维护。

施工现场要有备用的混凝土搅拌机,导管的拼接质量要通过0.6MPa试压合格后方可使用。

4)灌注混凝土时要连续作业,不得间断。

3.锤击沉管夯扩灌注桩

(1)成孔质量差

1)锤击沉管达不到设计标高。

2)锤击沉管后管内有水或内夯扩后管内有水。

1)合理选择施工机械和桩锤。

2)群桩施工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宜采取由里层向外层扩展的施工顺序。

3)因沉管贯入度偏小而达不到设计标高的桩,可会同设计单位研究制定补救方案,可采取调整夯扩参数,增加内夯扩混凝土投料量的方法,来补偿桩长的不足。

(2)钢筋笼位置偏差大

成桩钢筋笼的标高超过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1)成孔后在孔口将钢筋笼顶端用铁丝吊住,以防下滑。

2)控制钢筋笼安装高度,在投放钢筋笼以前用内夯管下冲压实管内混凝土。

3)外管内混凝土的最后投料要高于钢筋笼顶端一定高度,一是预留一定余量,二是避免桩锤压弯钢筋笼。

(3)桩身质量常见缺陷

1)外管被埋,即在灌注混凝土以后,外管拔起困难。

2)内管被埋,即在内夯扩作业后,内管拔起困难。

3)外管内混凝土拒落,即在灌注混凝土后,拔起外管时,内管同时向上,外管内混凝土拒落。

4)缩颈、断桩。

5)桩顶标高不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6)成桩桩头直径偏小。

1)防止外管被埋的措施:

选择机械起重能力应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

在发生外管被埋时,可配置千斤顶等辅助起重设备顶托,同时用桩锤轻击内、外管,以克服外管静摩阻力。

控制沉管作业的最终锤击贯入度不宜太小。

成桩应连续作业。

在粘土层较厚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施工,宜在外管下端加焊钢筋外箍(通常Φ14~≯16)。

2)防止内管被埋的措施:

选用内夯管的钢管管壁不能过小,宜大于1Omm。

内夯管下端的底板直径与外管内径差应小于1Omm,内外管下端高差140~150mm为宜。

一次配足止水封底的干硬性混凝土用量,在遇有桩底流砂层容易吸泥时,要适当加大封底干硬性混凝土的用量。

沉管作业时,要避免外管偏斜。

在发生内夯管拔起困难时,可临时改用拔外管的主卷扬机拔内夯管。

3)防止外管内混凝土拒落的措施:

桩身混凝土坍落度应分段调整。

一般在内夯扩大头部分采用坍落度3~5cm,在无钢筋笼的桩身部位采用坍落度5~7cm,在钢筋笼部位宜用坍落度7~9cm。

防止在内夯管下落时压弯钢筋笼,造成管内混凝土拒落。

4)缩颈、断桩的防治措施:

正确安排打桩顺序,同一承台的桩应一次连续打完。

桩距小于4倍桩径或初凝后不久的群桩施工,宜采用跳打法或控制间隔时间的方法,一般间隔时间为一周。

在流态淤泥质土层中施工,应采用较低的外管提升速度,一般控制在60cm/min左右。

在管内混凝土下落过快时,应及时在管内补充混凝土。

外管内进水时,应及时用干硬混凝土二次封填。

5)桩顶位置偏差大的防治措施:

在沉管作业时,应先复测桩位,在沉管作业时发现桩位偏移要及时调整。

机架垫木要稳,注意经常调整机架的垂直度。

用桩位钎探的方法,清除浅层地下障碍物。

6)成桩桩头直径偏小的防治措施:

成桩作业后,桩顶混凝土以上须及时用干土回填压实,避免受挤压和振动。

成桩作业时,将内夯管始终轻压在外管内的混凝土面层上,控制拔管速度不宜过快。

4.振动沉管灌注桩

(1)桩身缩颈

成桩直径局部小于设计要求。

1)施工前应根据地质报告和试桩情况提出有效措施,在易缩颈的软土层中,严格控制拔管速度,采取”慢拔密击”的方法。

2)对于设计桩距较小者,采取跳打法施工。

3)在拔管过程中,桩管内应至少保持2.Om以上高度的混凝土,或不低于地面,可用吊锤探测,不足时要及时补灌,以防混凝土中断,形成缩颈。

4)严格控制拔管速度,当套管内灌入混凝土后,须在原位振动5~1Os,再开始拔管,应边振边拔,如此反复至桩管全部拨出,当穿过易缩颈的软土层时必须采用反插法施工。

5)按配合比配制混凝土,混凝土需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6)在流塑状淤泥质土中出现缩颈,采用复打法处理。

(2)断桩

桩身成形不连续、不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