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土方与基坑工程土方工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862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土方与基坑工程土方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土方与基坑工程土方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土方与基坑工程土方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土方与基坑工程土方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土方与基坑工程土方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土方与基坑工程土方工程.docx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土方与基坑工程土方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土方与基坑工程土方工程.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土方与基坑工程土方工程.docx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土方与基坑工程土方工程

6土方与基坑工程

6-1土方工程

6-1-1土的基本性质

土的基本性质与工程施工有关,在施工之前应详细了解,避免造成工程事故。

6-1-1-1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见表6-1。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表6-1

指标名称

符号

单位

物理意义

表达式

附注

密度

ρ

t/m3

单位体积土的质量,又称质量密度

由试验方法(一般用环刀法)直接测定

重度

γ

kN/m3

单位体积土所受的重力,又称重力密度

由试验方法测定后计算求得

相对密度

ds

土粒单位体积的质量与4℃时蒸馏水的密度之比

由试验方法(用比重瓶法)测定

干密度

ρd

t/m3

土的单位体积内颗粒的重量

由试验方法测定后计算求得

干重度

γd

kN/m3

土的单位体积内颗粒的重力

由试验方法直接测定

含水量

w

%

土中水的质量与颗粒质量之比

由试验方法(烘干法)测定

饱和密度

ρsat

t/m3

土中孔隙完全被水充满时土的密度

由计算求得

饱和重度

γsat

kN/m3

土中孔隙完全被水充满时土的重度

由计算求得

有效重度

γ'

kN/m3

在地下水位以下,土体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时土的重度,又称浮重度

由计算求得

孔隙比

e

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由计算求得

孔隙率

n

%

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的体积之比

由计算求得

饱和度

Sr

%

土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

由计算求得

注:

表中:

W——土的总重力(量);Ws——土的固体颗粒的重力(量);ρw——蒸馏水的密度,一般取ρw=1t/m3;γw——水的重度,近似取γw=10kN/m3;g——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其余符号意义见表6-1。

6-1-1-2粘性土、砂土的性质指标

粘性土、砂土的性质指标见表6-2、表6-3。

粘性土的可塑性指标表6-2

指标名称

符号

单位

物理意义

表达式

附注

塑限

wP

%

土由固态变到塑性状态时的分界含水量

由试验直接测定(通常用“搓条法”进行测定)

液限

wL

%

土由塑性状态变到流动状态时的分界含水量

由试验直接测定(通常由锥式液限仪来测定)

塑性指数

IP

液限与塑限之差

IP=wL-wP

由计算求得。

是进行粘土分类的重要指标

液性指标

IL

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对塑性指数之比

由计算求得。

是判别粘性土软硬程度的指标

含水比

a

土的天然含水量与液限的比值

a=w/wL

由计算求得

注:

塑限现场简易测定方法:

在土中逐渐加水,至能用手在毛玻璃上搓成土条,当土条搓到直径3mm时,恰好断裂,此时土条的含水量,即为塑限。

砂土的密实度指标表6-3

指标名称

符号

单位

物理意义

试验方法

取土要求

最大干密度

ρdmax

t/m3

土在最紧密状态下的干质量

击实法

扰动土

最小干密度

ρdmin

t/m3

土在最松散状态下的干质量

注入法、量筒法

扰动土

6-1-1-3土的力学性质指标

1.压缩系数

土的压缩性通常用压缩系数(或压缩模量)来表示,其值由原状土的压缩试验确定。

压缩系数按下式计算:

(6-1)

式中1000——单位换算系数;

a——土的压缩系数(MPa-1);

p1、p2——固结压力(kPa):

e1、e2——相对应于p1、p2时的孔隙比。

评价地基压缩性时,按p1为100kPa,p2为200kPa,相应的压缩系数值以a1-2划分为低、中、高压缩性,并应按以下规定进行评价:

(1)当a1-2<0.1MPa-1时,为低压缩性土;

(2)当0.1≤a1-2<0.5MPa-1时,为中压缩性土;

(3)当a1-2≥0.5MPa-1时,为高压缩性土。

2.压缩模量

工程上也常用室内试验求压缩模量Es作为土的压缩性指标。

压缩模量按下式计算:

(6-2)

式中Es——土的压缩模量(MPa);

e0——土的天然(自重压力下)孔隙比;

a——从土的自重应力至土的自重加附加应力段的压缩系数(MPa-1)。

用压缩模量划分压缩性等级和评价土的压缩性可按表6-4规定。

地基土按Es值划分压缩性等级的规定表6-4

室内压缩模量Es(MPa)

压缩等级

<2

特高压缩性

2~4

高压缩性

4.1~7.5

中高压缩性

7.6~11

中压缩性

11.1~15

中低压缩性

>15

低压缩性

3.抗剪强度

土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剪切滑动的极限强度,一般用室内直剪、原位直剪、三轴剪切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野外标准贯入、动力触探、静力触探等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它是评价地基承载力、边坡稳定性、计算土压力的重要指标。

(1)抗剪强度计算

土的抗剪强度一般按下式计算:

τf=σ·tgφ+c(6-3)

式中τf——土的抗剪强度(kPa);

σ——作用于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kPa);

φ——土的内摩擦角(°),剪切试验法向应力与剪应力曲线的切线倾斜角;

c——土的粘聚力(kPa),剪切试验中土的法向应力为零时的抗剪强度,砂类土c=0。

(2)土的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的求法

同一土样切取不少于4个环刀进行不同垂直压力作用下的剪力试验后,用相同的比例尺在坐标纸上绘制抗剪强度τ与法向应力σ的相关直线,直线交τ值的截距却为土的粘聚力c,砂土的c=0,直线的倾斜角即为土的内摩擦角切,见图6-1。

图6-1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的关系曲线

(a)粘性土;(b)砂土

4.土的力学性质指标的经验参考数据(表6-5、表6-6)

粘性土力学性质指标的经验数据表6-5

土类

孔隙比

e

液性指数

IL

含水量

w

(%)

液限

wL

(%)

塑性指数

IP

承载力

f

(MPa)

压缩模量

Es

(MPa)

粘聚力

c

(kPa)

内摩擦角

φ

(°)

一般粘性土

0.55~1.0

0~1.0

15~30

25~45

5~20

100~450

4~15

10~50

15~22

新近代粘性土

0.7~1.2

0.25~1.2

24~36

30~45

6~18

80~140

2~7.5

10~20

7~15

淤泥或淤泥质土

沿海

1~2.0

>1.0

36~70

30~65

10~25

4~10

10~50

5~15

4~10

内陆

5~11

20~50

山区

3~8

10~60

红粘土

1.0~1.9

0~0.4

30~50

50~90

>17

10~32

50~160

30~80

5~10

土的力学指标经验数据范围参考值表6-6

土类

孔隙比

e

天然含水量

w

(%)

塑限含水量

wP

(%)

重度

γ

(kN/m3)

粘聚力

c

(kPa)

内摩擦角

φ

(°)

变形模量

E0

(MPa)

砂土

粗砂

0.4~0.5

15~18

20.5

0

42

46

0.5~0.6

19~22

19.5

0

40

40

0.6~0.7

23~25

19.0

0

38

33

中砂

0.4~0.5

15~18

20.5

0

40

46

0.5~0.6

19~22

19.5

0

38

40

0.6~0.7

23~25

19.0

0

35

33

细砂

0.4~0.5

15~18

20.5

0

38

37

0.5~0.6

19~22

19.5

0

36

28

0.6~0.7

23~25

19.0

0

32

24

粉砂

0.4~0.5

15~18

20.5

5

36

14

0.5~0.6

19~22

19.5

3

34

12

0.6~0.7

23~25

19.0

2

28

10

粘性土

粉土

0.4~0.5

15~18

<9.4

21.0

6

30

18

0.5~0.6

19~22

20.0

5

28

14

0.6~0.7

23~25

19.5

2

27

11

0.4~0.5

15~18

9.5~12.4

21.0

7

25

23

0.5~0.6

19~22

20.0

5

24

16

0.6~0.7

23~25

19.5

3

23

13

粘质粘土

0.4~0.5

15~18

12.5~15.4

21.0

25

24

45

0.5~0.6

19~22

20.0

15

23

21

0.7~0.8

26~29

19.0

5

21

12

0.5~0.6

19~22

15.5~18.4

20.0

35

22

39

0.7~0.8

26~29

19.0

10

20

15

0.9~1.0

35~40

18.0

5

18

8

0.6~0.7

23~25

18.5~22.4

19.5

40

20

33

0.7~0.8

26~29

19.0

25

19

19

0.9~1.0

35~40

18.0

10

17

9

粘土

0.7~0.8

26~29

22.5~26.4

19.0

60

18

28

0.9~1.1

35~40

17.5

25

16

11

0.8~0.9

30~34

26.5~30.4

18.5

65

16

24

0.9~1.1

35~40

17.5

35

16

14

6-1-2土的基本分类

6-1-2-1岩石

岩石按坚硬程度分类见表6-7;按岩体完整程度划分见表6-8。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表6-7

类别

饱和单轴抗压强

度标准值frk(MPa)

定性鉴定

代表性岩石

硬质岩

坚硬岩

frk>60

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

基本无吸水反应

未风化~微风化的花岗岩、闪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岩、硅质砾岩、石英砂岩、硅质石灰岩等

较硬岩

60≥frk>30

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有轻微吸水反应

1.微风化的坚硬岩;

2.未风化~微风化的大理岩、板岩、石灰岩、钙质砂岩等

软质岩

较软岩

30≥frk>15

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较易击碎;

指甲可刻出印痕

1.中风化的坚硬岩和较硬岩;

2.未风化~微风化的凝灰岩、千枚岩、砂质泥岩、泥灰岩等

软岩

15≥frk>5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

浸水后,可捏成团

1.强风化的坚硬岩和较硬岩;

2.中风化的较软岩;

3.未风化~微风化的泥质砂岩、泥岩等

极软岩

frk≤<5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可捏碎;

浸水后,可捏成团

1.风化的软岩;

2.全风化的各种岩石;

3.各种半成岩

岩体完整程度的划分表6-8

类别

完整性指数

结构面组数

控制性结构面平均间距(m)

代表性结构类型

完整

>0.75

1~2

>1.0

整状结构

较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