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周周清第一周检测地理文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8366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3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周周清第一周检测地理文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复习周周清第一周检测地理文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复习周周清第一周检测地理文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复习周周清第一周检测地理文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复习周周清第一周检测地理文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周周清第一周检测地理文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高三一轮复习周周清第一周检测地理文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周周清第一周检测地理文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一轮复习周周清第一周检测地理文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D.20时

下图中m为某纬线的一段,n为昏线的一部分,一年中m、n相交的时间为2个月,读图完成5-6题。

5.该纬线度数最接近

A.75°

NB.75°

SC.85°

ND.85°

S

6.下列日期前后m、n两线恰好相切的是

A.1月6日B.4月5日C.6月7日D.9月15日

2015年3月21日,一摄影爱好者前往某地参加油菜花节,北京时间7:

04到达该地时正值日出(太阳高度为0°

)。

正午时分,摄影爱好者发现太阳高度约为60°

据此判断该油菜花节的举办地可能是()。

A.江苏兴化B.重庆潼南C.青海门源D.江西婺源

当地时间2015年3月9日早晨7时12分,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从阿布扎比启程,自西向东飞行,依次经重庆、夏威夷等城市,于2015年7月末或8月初返回阿布扎比。

完成7~8题。

7.“阳光动力2号”飞行期间

A.阿布扎比昼长越来越长

B.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C.夏威夷与纽约日出方位相同

D.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8.对此次飞机飞行影响最大的是

A.天气状况

B.停靠城市间路程长短

C.通信技术

D.飞行员食物补给

9、下列各图正确表示12月22日前后日照情况的是

图1是某天文爱好者在晴朗的夜晚,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长时间曝光拍摄的一张“星星的轨迹”照片。

读图完成l0~11题。

10.该照片曝光时长最接近

A.1小时B.4小时C.8小时D.24小时

11.拍摄者所在的位置最可能在

A.90°

NB.60°

N附近C.30°

N附近D.赤道附近

12.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影响地球气候B.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C.产生“磁暴”D.干扰地球大气电离层 

下面左图示意野外应急救援太阳能辅助定位灯标,图中太阳能光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称为太阳能光板倾角。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3.定位灯标( 

A.利用GIS实现准确救援 

B.太阳能蓄电池充电时受天气影响小

C.通过RS感知警示灯报警 

D.太阳能光板倾角随纬度增大而增大

14.若右图中安装该定位灯标在( 

A.甲地,突发泥石流能及时报警 

 

B.乙地,利于迷路游客寻求救助

C.丙地,方便露营游客手机充电 

D.丁地,可为攀岩运动提供照明

光伏发电是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最新型技术(见右图),其产量、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都远远超过太阳能光热发电。

据此完成15~16题。

15.以太阳能资源角度,下列地区最适合光伏发电的是

A.广州B.乌鲁木齐C.成都D.哈尔滨

16.上题中的城市用图中设备发电(可灵活调节),若某日光伏发电板朝向是:

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则该日可能是

A.7月1日B.8月1日C.9月1日D.10月1日

17.从甲、乙、丙、丁四处上空俯视,所见的经纬网与①、②、③、④图中对应正确的是(  )

A.甲-④B.乙-①C.丙-③D.丁-②

古人造字,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如“间”一“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如图我国某地景观图。

据此回答18-19题。

18.秋分日北京时间14:

10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内蒙古高原

19.若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

,则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至日当地昼长约14小时

B.夏至日当地正午日影朝南

C.当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46°

52′ 

D.冬季农业生产低温冻害多

我市某中学生计划于11月29日至12月2日前往国外某城市进行为期四天的考察学习。

图3是他利用手机查询到的当地天气预报截图(图中11月29日最低温为—12℃,最高温为—7℃),图4为世界局部地区图。

读图完成20-21题。

20.该学生考察学习期间,有一日天气晴好,其最可能是

A.11月29日B.11月30日C.12月1日D.12月2日

21.甲、乙、丙、丁四城市中,该学生最可能前往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2、下列四幅图(阴影代表黑夜)中,与考察期间昼夜分布状况最接近的是

下图中小虚线圆为极圈,大虚线圆为回归线;

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晨线;

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

E经线的交点。

读图12,回答第23~25题。

图12

23.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

24.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120°

E、23°

26′SB.120°

26′N

C.60°

W、23°

26′ND.60°

26′S

25.与图中时间一致的地理现象是

A.开普敦地区出现阴雨天气B.华北平原正值播种小麦

C.东北地区受寒潮危害严重D.华盛顿昼短夜长

下图为极地投影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极圈和回归线:

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点为日落时刻。

读图完成26-27题。

26.此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23°

26′S,120°

E

B.23°

26′N,120°

C.23°

26′S,60°

W

D.23°

26′N,60°

27.图中C地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0°

B.23°

26′C.43°

08′D.46°

52′

表1为石家庄、武汉、杭州、福州四城市4月16日的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读表1,回答28—29题。

地点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05:

39

18:

26

31

27

55

51

46

58

28.表中数字所代表的城市正确的是

A.①—一武汉B.②—一杭州C.③—一石家庄D.④——福州

29.该日北京时间15:

30,王先生在武汉某动车站拍摄照片(图6),此时正好一列动车启动出发,据图判断该列车的行驶方向是

A.东南B.西南C.东北D.西北

读下图,回答下题。

30.1月初,地球公转到图中的( 

31.地球公转到③处时,太阳直射点将( 

A.往北移动转为往南

B.往南移动转为往北

C.往北移动

D.往南移动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北京时间2015年3月15日10点30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准时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32.某记者欲从日本东京(采用135°

E时间)乘飞机(飞行时间2小时)赶往北京全程报道该记者见面会,仅从时间和经济两个方面考虑,其乘坐的飞机宜在当地什么时间起飞?

A.3月15日7点 

B.3月15日9点20分 

C.3月15日10点 

D.3月14日16点30分

33.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 

A.美国田纳西河正值流量较小的季节 

B.澳大利亚东部海域多发热带气旋

C.索马里东部渔民捕鱼忙 

D.安第斯山脉的高山牧场草木枯黄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4.下图是我国某学校(110°

E)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正午竿影长度变化图(竿长2米)。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分)

(1)该学校的纬度大约是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

(3)图中反映6月22日竿影长度的点是________。

(4)竿影长度为①点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

(5)夏至日这天,日出时竿影朝___________方向。

3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及A位置北极上空俯视放大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如果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指出乙图中表示晨线和昏线线段的字母。

(2)该日,M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Q地日出地方时为________时。

(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36.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图1)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图1中当太阳直射点处于A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范围是。

(1分)

(2)图2中,乙的节气是,甲→乙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半球,并且正在向

移动,此期间北京的白昼在不断变。

(4分)

(3)图2中地球运行到丙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1中的点附近,其公转速度逐渐

(变快、变慢)。

(2分)

(4)图1中当太阳直射点运行到(填字母)点时,东半球刚好全部在黑夜之中。

(5)图2中地球运行到丁处时,描述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3分)

3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晨/昏)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3)B即将进入________(昼/夜)半球。

(4)图中各点中,时刻为正午12:

00的点是______,比B晚2小时的点是______________。

(5)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把图中各点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

38.下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分析回答。

(1)当太阳直射点在b位置时,赤道上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南、北半球)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区域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由d向a移动时,_______________(南、北极)附近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南、北半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球各地黑夜逐渐变短;

(3)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近、远)日点附近。

试卷答案

1.A2、D

3.C4.B

解析:

1.当新的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180度经线(东12区)是18点,①地位于东三区,比东12区晚9小时所以选C

2.根据洋流的流向,说明是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