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8123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②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望 洞 庭

[唐]刘禹锡

[③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打磨的铜镜呢?

[④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

“一青螺”又指什么?

忆 江 南

[唐]白居易

[⑤这句话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⑥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学习《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两首古诗。

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2.通过搜集资料、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诗的内容,培养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能背诵、默写这两首古诗。

3.感受敬亭山和洞庭湖的独特风光,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1.多媒体课件:

李白坐在敬亭山上诵读诗句的幻灯片。

2.多媒体课件:

《望洞庭》诗文及配乐朗读的幻灯片。

一 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对唐诗一定不陌生吧?

许多孩子从咿呀学语时,就开始背诵唐诗。

的确,唐代文化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页,唐代诗词更是一朵奇葩。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唐代诗人,又喜欢他们的哪些诗词呢?

(同学们交流。

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刘禹锡等。

二 交代任务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三首古诗词。

(板书:

古诗词三首)它们是《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和《忆江南》。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前两首古诗。

三 学习《独坐敬亭山》

1.以谈话的形式了解作者及背景。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

谁能谈谈自己对他的了解?

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呢?

(2)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漫游中度过,曾被人推荐,被召至长安为官,但因不容权贵,又弃官而去。

《独坐敬亭山》就是他在离开长安十年后,经历了长期的漂泊,饱尝了生活的辛酸,孤寂感倍生时所作。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孤独、寂寞的情感。

  (3)看!

李白正坐在敬亭山上,轻轻吟诵呢!

(出示多媒体课件:

李白坐在山上,凝视山峰,低声吟诵。

2.解题。

敬亭山:

今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

单独坐。

连起来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李白一人独坐在敬亭山上赏景。

3.自主探究,了解诗意。

(1)自读,读准字音,熟读诗文。

(2)再读,借助注解,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的情境,理解词句,不懂的作上记号。

(3)小组讨论、交流自读情况。

(小组互相交流对诗句的理解,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好在哪儿。

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

(4)全班汇报交流。

(各小组间相互补充,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共同探讨。

要点提示:

“尽”指无,不见了。

“众鸟飞尽,孤云独去”之后,更让人觉得静寂难耐,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与寂寞。

“厌”当满足讲,“相看两不厌”指诗人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和他相视,好像在相互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互为知己的情感。

“只有”两字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

全诗大意:

“我”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

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我”静静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 学习《望洞庭》

1.请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洞庭湖的资料。

老师:

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墨客被它吸引,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

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这一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出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作。

听,他正在吟诵呢!

2.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读。

3.自学诗文,理解诗意。

(1)自读,读准字音,读熟诗文。

(2)再读,借助注释,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的情境,理解词句,不懂的作上记号。

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

(你们理解了哪些重点词、诗句的意思?

哪些词句写得好,为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诗人把面积广阔的洞庭湖看成一个小水潭,表现了诗人眼界的宽广,心胸的广阔。

“镜未磨”指没有打磨过的镜子。

古时候的镜子是铜制的,经过打磨才可以用。

“翠”指洞庭湖中的君山十分苍翠。

“白银盘”指湖水。

“青螺”指君山。

写出了君山的小巧玲珑和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映衬,突出了洞庭山水的美丽。

湖光秋月相互辉映,显得那么和谐。

此时没有一丝风,潭水平静,如同一面没有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

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体会诗人的情感。

  1.在讲解《独坐敬亭山》这首古诗时,要注意向学生详细介绍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这样学生对整首诗的把握就更加容易了。

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见解清晰地表述出来,师生互动,提高学习效率。

2.在学习《望洞庭》一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学诗看图,体会诗人描写的意境,还可以让学生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记叙文,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忆江南》。

2.通过搜集资料、看注释、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诗句,培养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感受江南美好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作者的简介及背景的幻灯片。

一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的两首诗,谁能背诵下来?

学习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从观察的角度、字词和修辞方法等方面谈。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词《忆江南》。

(板书)你们知道是谁写的吗?

二 学习《忆江南》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出示幻灯片。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作近三千首,数量为唐代诗人之冠。

白居易在五十岁至五十五岁期间,曾先后在杭州、苏州出任刺史(地方行政长官),秀丽的江南景色和灿烂的吴越文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他晚年回到洛阳闲居后,还时常回忆起这段令人愉快的时光。

这首《忆江南》是他在六十七岁时为追忆十多年前的苏杭生活而作的。

  2.解题。

“忆江南”是词牌名。

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没有什么关系。

作词的人只是依谱填词。

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却是对江南春色的回忆,或许这也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写自己江南情结的用意所在吧。

3.自主学习,理解词义。

(2)再读,借助注释,想象当时诗人所处的情境,理解词句,不懂的作上记号。

(小组相互交流读懂了什么,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好在哪儿。

(各小组间相互补充,有不同看法的可以共同探讨。

“谙”指自己过去已体验过、感受到、熟悉了的。

第一句“江南好”中的“好”,又与下文的“忆”相照应,上下沟通,此为精彩之处。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是描写江南美景的绝妙之笔,要反复吟诵,想象画面,感受意境,红的江花,绿的江水,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很是耀眼。

作者对江南景象的描述以色彩的渲染而别具独到之处。

“能不忆江南?

”通过反问表达出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同时与开头呼应,使全词浑然一体。

这首词通过对江南景象的回忆,来表达作者对江南景色的赞美与怀念。

全词引人遐想,给人以深刻印象,令人叫绝。

(5)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感受江南的美景,体会作者的表达之妙。

三 学习本课的生字

1.两分钟记住字形。

2.学生自己说说应注意的地方。

(“亭”下面不要写成“子”。

“庭”里面的“壬”,末横要短。

  在讲解《忆江南》这首词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对此,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

为了调动课堂气氛,还可以让学生找一首自己喜欢的曲子练唱《忆江南》,学生有了兴趣,学起来会更轻松,更快乐。

1 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飞       去

    高     独

     鸟   云

      众 孤

    敬独       望洞庭

湖光   秋月   和

潭面        镜未磨

白银盘  青螺   美

忆江南能不忆江南

 

1.把诗句补充完整。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2.读《独坐敬亭山》,填空。

李白独自一人坐在敬亭山上,抬头仰望天空,只见众鸟飞走,孤云也飘去了。

眼前只有一座敬亭山,这时他内心十分不平静,感到十分孤单和寂寞。

3.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看谁写得多。

虫:

螺 蜂 蛙 虾 蚁 蛋 

广:

庭 席 座 应 庆 床 

4.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诗意:

春回大地,百花盛开,每当太阳升起,江边开放的鲜花就艳丽得胜似火焰;

江水清净明澈,比蓝草还要绿。

5.以感叹句的形式解释这个句子。

能不忆江南?

真让人思念和回忆江南的景象啊!

1.金龟换酒 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人称“酒仙”。

在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位就是贺知章: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真是醉态可掬。

在贺知章五十多年的官宦生活和他几十年的饮游生涯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可以说是他赏识了李白。

“李太白初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

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赏者数四,号为谪仙。

”从此,李白被称为“谪仙人”,人称“诗仙”。

两人相见恨晚,遂成莫逆。

贺知章随即邀李白对酒共饮,但不巧,这一天贺知章没带酒钱,于是便毫不犹豫地解下随身佩带的金龟(当时官员的佩饰物)换酒,与李白开怀畅饮。

这就是著名的“金龟换酒”的故事。

2.敬亭山 敬亭山是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宣州城北五千米的水阳江畔。

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百余里,大小山峰六十座。

南齐诗人谢朓《游敬亭山》诗有“兹山亘百里,合杳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的描绘;

唐代李白先后七次登临,留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盛赞。

3.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

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

洛阳(今属河南)人。

刘禹锡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4.樱桃口·

小蛮腰 白居易有两名歌姬十分出众,一个善歌,叫樊素,她的嘴小巧鲜艳,如同樱桃;

另一个善舞,叫小蛮,她的腰柔弱纤细如同杨柳。

白居易曾写诗赞美她们: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黛青描画眉,凝脂若雪肤。

回眸一笑过,倾国倾人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