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7193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评价原则、方法和步骤;

(4)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5)探索、制定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制度保障

(6)课题研究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平台,可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专业素养。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德国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先进教育体系的体现,是先进教育理念的体现,这是不容质疑的。

但是,在我国部分省、市不少职业学校尝试学习德国先进的教育理念,采用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真正运用得比较好的学校可谓少之又少,不少只是流于形式。

虽然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然而基于我国的国情,“项目驱动教学法”这一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

然而在长期以来的中等职业教育实践中,这一原则却没有真正得到实施。

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差,课堂教学效益低下。

目前,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已经定位,但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意识,与生产、科研、职业技术脱节,远离“终身教育”理念。

本课题是在借鉴、应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为例,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际出发,通过在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中探索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项目教学法有机地结合,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思路。

为项目驱动教学法与中职学科教学整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通过在实践中对项目教学法的具体运用,探讨职业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力求在教师转变角色、技能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有所创新,为我校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以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培养更多的经济建设需要的、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本课题的实施方案分为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三、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工作目标

本阶段做好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抓好对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学习、资料的收集。

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细化课题内容,明确责任分工,为下一阶段全面进行课题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2、阶段负责人

徐国众同志为本阶段负责人 

3、主要工作

(1)成立课题实践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加强课题研究管理

在学校教务科的直接领导下,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选出部分具有一定科研经验、勇于追求真理和献身职业教育的教师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开展课题实践论证工作。

(2)做好课题组成员教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学习工作

认真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

课题组成员要学习以下书籍:

《教育传播科学研究方法》、《整合教育技术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创新教学模式》、《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践探索》、《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参考丛书》、《研究性学习》等材料。

学习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掌握其特点和具体应用。

请市局及有关科研单位的领导、专家来学校作教研报告。

听取市局及有关科研单位的专家、领导来学校作关于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等方面的报告。

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3)收集、研究相关资料

搜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为课题研究做好准备。

(4)多次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探讨本课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分解细化研究目标,设定子课题。

(5)、确定实施方案

课题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确定课题的阶段重点和实施步骤。

写出切实可行的,具有建设性的实施方案。

完成开题报告。

通过探讨借鉴,制定出一套可量化的考核标准、学生能力考核标准。

(6)完成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及实验班和对比班的摸底调查

对6个参加课题实验的班级进行了实验前的各项测评工作,着重能力的考核。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调查、能力测试等形式,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摸底,同时把平时成绩也作为重要参数。

(7)做好数据统计及建档工作

在活动中及时记录各种实验数据和研究材料,并做好材料的建档工作。

对获得的材料及时整理、分析,得出规律性的内容以便推广。

(8)、做好阶段总结工作

组织课题组成员及时作阶段性研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改进不足,并请有关专家给予指导,以保证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4、本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统计分析法。

5、保障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科研认识。

进一步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并注重向教师宣传创新教育新理念,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形成积极的课题研究氛围。

(2)把重点指导与普遍推广结合起来。

定期请专家、学者来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定期召开课题人员会,对课题进行总结,保证课题研究中的重点突破,又利于整体推进、深入实施。

(3)抓好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工作。

抓好理论学习,举办多种形式的理论培训班、研讨班,促进课题组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水平;

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学习借鉴外地实施项目教学的先进经验。

(4)做好各项协调工作,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四、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在第一阶段形成的项目驱动教学理论和项目驱动教学方法模式的基础上,对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开展全面研究工作;

构建项目驱动教学在专业课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模式,对研究成果和教学过程及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使教学模式更趋于合理、科学。

改进考核评价机制。

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技能、创新方法培养的研究,促进教师向“双师”型转变。

通过实施、检测、分析、归纳、推理、形成结论,撰写研究论文、案例和实验报告。

采取边实验、边检测、边总结、边调整方案,整体推进,以达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张俊为本阶段负责人。

3、阶段主要工作

(1)确定研究班级,专业及课程

选择机电和计算机两个骨干专业的课程参加实践,分别把10级机电1、2、3、数控1班四个班级确立为实验班,同时设立机电4、数控2班为对比班。

(2)、项目教学设计原则研究

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

以工作项目为参照点设置课程(课程设置必须与工作任务相匹配,打破按学科边界设置课程的传统技术路径)。

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基本顺序编排课程(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以任务为参照点设计每门课程的学习项目。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应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注意与社会现实生活密切相连,涵盖教学目标所涉及到的知识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为目标,让学生根据个人爱好与特长自主选题。

(3)教学项目的选取标准研究

该项目可用于学习特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具有一个轮廓清晰的任务说明。

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

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活动有直接的关系(购材料,具体加工材料)。

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

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具有一定难度,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4)教学项目任务书的开发

开发的项目任务书主要包括任务描述、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三个部分组成。

它是学生完成项目指导性文件,在编写时必须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

(5)完善考核标准和学生能力评价标准

研究探讨项目教学的考核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在评价标准上、在评价主体上的实施以及在评定时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而进一步完善考核标准和学生能力评价标准,

(6)研究项目教学中师生关系

对项目教学中师生主客体地位的再审视。

在项目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同是解决问题的探究者,面对问题情景,师生是共在主体,双方同是学习者、探索者,地位是平等的。

在项目教学中,尽管教师与学生是共处于问题情景中的主体,但师生的互动作用并不是对等的。

教师是项目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都要高于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认识过程,以引导学生探究与尝试,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7)对项目课程的反思

是否一定要建立在学生自愿基础上;

项目是否必须是制作完整的产品;

项目是否必须真实地来源于企业;

项目课程中是否必须有引导性问题;

是否所有课程都必须项目化。

(8)留意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并适时鼓励

关注学生的新发现、新想法,鼓励他们说出来,指导他们去探索、去尝试,通过学生自己查资料,论证,找出答案。

(9)对研究成果和教学过程及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10)探讨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的保障问题

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所必需的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师资队伍,校本实训系列教材以及实训教学课堂化,实训室既是生产车间,又是教学课堂。

(11)积累典型录相课、案例及阶段论文,做好有关资料的存档工作

资料的搜集积累是实验必备工作,它也是研究的基础工作,是实验研究结论的基石;

也是实验总结、实验报告、论文写作的起点和基础。

建立教例撰写制度,开展案例研究,进行教学效果分析等。

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着手资料收集和成果总结工作。

(12)、做好阶段总结工作

组织课题组成员收集整理资料,并做数据分析。

对本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把实验中的经验进行学校内推广。

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反思法,比较法,统计分析法。

5、保障措施

(1)、坚持的理论基础和观念的更新

课题组成员坚持一学期阅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看教育信息报,或教育杂志,学习国内外一些与此类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观念,及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对此类课题研究的动态和发展趋势,借鉴成熟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自己的教改工作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学生观。

为课题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2)、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从专业课程的内容挖掘,学生的能力提高,精心设计教学项目,力图让思维发散,为创新铺路搭桥。

(3)、做好实践中各项活动

重视教学设计,个案分析,教学反思,在活动中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通过活动数据的记录,便于今后经验的总结。

6、阶段建议

(1)重视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要养成边实验边总结的习惯,注重积累,以总结,论文等各种形式进行推广。

(2)开展教师间的多项交流

五、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在前两阶段研究的基础上,各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已初步具备课题拓展研究和产生研究成果的条件。

本阶段精心收集、整理实验过程中各种资料,做好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