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Word下载.docx
《第四章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不平衡增长理论的理论基础,即各部门的不平衡投资的经济学解释。
2、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强调的累积因素及作用机制。
3、卡尔多模式,卡尔多对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进一步解释。
4、增长极的作用机制
5、增长极战略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实施效果。
5、梯度推移的途径
6、对梯度理论的争论
7、核心—边缘理论强调的经济地域过程。
本章学习目标和指南
本章学习目标:
要求掌握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结构非均衡理论—不平衡理论
2、区域经济空间非均衡理论,包括: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梯度理论和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3、要与前章区域均衡理论作对比,要辨析区域均衡与非均衡的关系。
本章课前思考
1、为什么区域经济是非均衡发展,它与前一章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是什么关系。
2、既然区域经济非均衡是一种客观规律,那么现实中调控地区差距是否有必要呢?
3、区域经济结构非均衡与空间结构非均衡是什么关系。
4、区域空间非均衡理论与新古典区域增长理论是否有矛盾呢?
章节具体内容
第四章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第一节经济结构非均衡论——不平衡增长理论
一、不平衡增长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rshman)于其著作《经济发展战略》(1958)中提出的。
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投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应当实行不平衡增长战略,即首先集中资本于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获得投资效益,增加产出和投入。
待直接生产性部门发展到相当水平后,再利用一部分收入投资于基础设施部门,推动其增长。
赫希曼是首先提出产业之间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概念的经济学家,前向联系产业一般是制造品或最终产品生产部门,后向联系产业一般是农产品、初级产品生产部门。
赫希曼进而认为,应该根据“联系效应”理论,把投资重点放在中间的基本工业上,会引起前向联系效应和后向联系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在项目选择上,应该优先选择那些能产生最大引致投资的直接生产性部门(主导部门),以其优先增长来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即一个国家在选择适当的投资项目优先发展时,应当选择具有显著的前向联系效应和后向联系效应的产业,而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就是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最大的产业,在发展中国家通常为进口替代工业。
可见,不平衡增长理论是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考虑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于最有生产潜力即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通过这些产业的优先发展以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并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这就是赫希曼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
不平衡增长理论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落后地区真正缺乏的不是资源本身而是把资源投入使用的方法与能力,应该优先考虑那些能最大限度地引致投资的项目。
2、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考虑的。
强调不平衡增长,目的是实现更高层次的平衡增长。
平衡增长是目标,不平衡增长是手段。
3、经济发展初期,由于资源约束,以不平衡增长应该首先发展成为带头产业而推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当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需要一定的协调以维持稳定、全面的增长,平衡增长便成为必然。
不平衡发展理论遵循了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突出了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而由于发展中国家一般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资本稀缺,相对于平衡增长而言,不平衡增长理论更具有吸引力,这也是几十年来,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在发展中国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和普遍采纳的原因。
二、不平衡空间增长
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在一方面强调部门发展的不平衡的同时,另一方面则强调区域发展的空间不平衡,而且他认为,这种不平衡的空间增长的实现机制便是部门发展的不平衡。
关于不平衡的空间增长,他认为,“经济进步并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而一旦出现在某一处,巨大的动力将会使得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增长点集中”。
这是赫希曼不平衡扩建增长的的核心观点,在此基础上,他又有两大理论贡献。
第一个是关于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均衡的关系,他认为,“在发展过程中,增长在国际或区际的不平等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前提条件”。
这就是说,区域增长与区域均衡的双重目标是矛盾的和冲突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追求区域增长必然要以牺牲区域均衡为代价(关于这方面的详细论述可见本书第五章)。
第二个是关于区域之间,尤其是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之间的空间联系效应,他提出了著名的“极化效应”(polarizedeffect)与“涓流效应”(trickling-downeffect),这两种效应与缪尔达尔的“回流效应”与“扩散效应”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后人综合二者,一般用极化效应表示劳动、资金、技术等要素受区际要素收益率差异影响,而引发的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
一般用扩散效应表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要素出现一定程度的从发达地区流向落后地区的现象(关于这两种效应,可见第二章)。
第二节空间结构非均衡论
一、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经济学家冈纳。
缪尔达尔(G.Myrdal)在其《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1957)一书中提出,后经卡尔多(Kaldor)、迪克逊(Dixon)和瑟尔沃尔(Thirlwall)等人发展而形成的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
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那个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
也就是说,各种经济力量以累积的方式相互作用,并引起一系列变化推动经济系统进一步脱离它的初始位置。
这否定了新古典理论的任由市场力量发挥作用而产生区域均衡趋势的比较静态模型。
2、经济发展过程不是同时产生并均匀地扩散的,市场的力量通常是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距,趋向于强化而不是弱化区域间的不平衡,即如果获得先发优势的地区,会由于初始的优势而发展得更快。
要缩小区域差距惟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加强国家干预。
3、超前增长区域与落后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将产生两种效应,一是回流效应(极化效应),表现为劳动和资金等要素由外围向中心的流动,导致外围区域的经济衰退;
二是扩散效应(涓流效应),表现为劳动、资金和技术等要素由中心区向外围流动,但这种扩散只有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才能大范围出现,才能促使外围区域的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能否得到协调发展,关键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竞争。
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回流效应都要大于扩散效应,这是造成区域经济难以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
因此,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要有政府的有力干预,而且缩小区域差距只能依靠国家干预。
市场经济不会同情弱势区域,其发展规律必然是加大地区差距。
假定:
1、A、B区域处于均衡状态,WA=WB。
2、工资由供求关系决定。
3、某种刺激因素引起区域A相对于区域B来说劳动力需求上升。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所强调的区域分化现象,也被称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马太效应”(MathewEffect)。
“马太效应”源自《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段话:
“对已经富有的人,还要给予,使之锦上添花;
而对一文未名的人,也要强行夺走。
让富有的人更富有,让没有的人更没有”。
现代控制论首先用它来描述原因与结果之间正比例的循环作用,称之为马太效应。
后来,经济学家将其引入到区域研究之中,区域经济中的马太效应指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的不断扩大。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认为任由市场机制发挥其作用,只能造成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两极分化,这即为区域经济的“马太效应”。
针对累积机制造成的区域差距扩大问题,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相应提出了其政策主张。
一是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采用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有较强增长势头的地区,求得较好的投资回报和较快的增长速度;
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要防止累积性循环因果造成的贫富差距的无限制扩大。
政府应主动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也有一些理论缺陷。
一是在政府干预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国家都成立了经济开发署或类似组织,致力于落后地区的开发。
这虽然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大多数地区并没有因为政府干预而脱贫致富,成效并不显著;
二是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性。
一些先进地区,如不致力于创新,也可能从发展的高梯度上掉下来成为经济困难地区,如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和英国的威尔士地区等。
尔后,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卡尔多(N.kaldor)在其《区域政策案例》(1973)一文中,吸收和继承了缪尔达尔的基本思想,并强调聚集经济、报酬递增、要素迁入等产生的利益的循环累积。
卡尔多认为,累积原理不过是表明存在规模收益递增,这里的规模经济包括了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聚集经济)两种类型。
卡尔多认为,由于在一国内部的区域经济是开放经济,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利益原则是不起作用的,又由于存在规模经济,发达地区的这种规模递增的收益将使其垄断工业的生产。
他进一步强调,工业竞争属于不完全竞争,而农业竞争属于完全竞争,贸易格局将有利于发达地区,这将使依赖农业的落后地区走向持续的萧条。
卡尔多进一步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凡登(Verdoorn)所揭示的工业产出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利用当时盛行的区域输出基础理论来论证自己的分析结论。
他假设各区域出口的相对增长率取决于单位成本的相对增长率,而不是其相对水平,它会使区域间工业增长率的差异趋于长期化。
因为在封闭的条件下,初级产品生产者的需求增长决定了工业生产的长期增长率。
同理,就某个特定的区域而言,工业产品出口的增长率也会从外部制约工业的增长。
某地工业生产如果增长得较快,其劳动生产率也就会有较大的提高,在各地工资水平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该地产品的单位劳动成本增长还会变得相对缓慢,从而又会产生较高的出口增长率。
其结果是该地在工业生产的增长等方面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卡尔多的分析过程为:
首先把区域生产和出口行为归结于两个变量的作用,一是外部变量,即外部市场对区域产品的需求的增长率;
二是内部变量,即区域的“相对效率工资”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变动趋势。
相对效率工资是卡尔多模式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它的变化决定了区域产品在外部市场中的份额上升或下降。
效率工资是货币工资(W)与生产率增长率(T)的比例(W/T)。
W/T值越低,产出增长率越高。
卡尔多认为,由于制度原因、区际要素流动以及国家的区域政策目标的作用,一个国家内部各个区域的货币工资及其增长率是相同的。
因此,在发达区域,由于聚集经济而产生规模报酬递增,故产出增长率高,生产率增长率也随之提高,进而,相对效率工资下降,而这进一步导致区域产出增长率提高。
这种循环累积利益将使快速成长区域更快增长。
卡尔多模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Ti=f1(Yi)f1′>0
Wi/Ti=f2(Ti)f2′<0
Yi=f3(Wi/Ti)f3′<0
Wi=W
Ti表示区域i生产率增长率;
W表示全国货币工资水平;
Wi为区域I区域货币工资水平;
Yi表示区域i的产出增长率。
而f1、f2、f3为不同的函数;
f′>0,即为增函数;
f′<0,即为减函数。
卡尔多模型的图解为:
二、增长极理论
1、提出:
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于《增长极概念的解释》(1955)一书中提出。
2、基本观点
⑴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部门或者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